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朝假太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北老坛

    可李待问显然忘了叶珣是什么人,也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内阁的朝房内,李待问将王寅、赵赢和杨嗣昌都叫了过来,却没有叫袁应泰和张铨。

    “诸位,叶公公要我们廷议开海一事,不知诸位有什么想法”

    李待问话音刚落,杨嗣昌就第一个道:“好事,不用议了,尽管本官看不惯叶公公的作为,但对这件事,本官是绝对支持的”

    听了杨嗣昌的话,李待问的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好看了,心说就知道你看不上叶珣,才要你来说点反对理由的,你可倒好,直接就叛变了。

    王寅也算得上是李待问的铁杆了,一见李待问变脸,就知道大哥心里是怎么想的。

    干咳一声,道:“洪武皇帝早有旨意,开海一事,只会让番邦的奇淫机巧之物流入我大明,侵蚀我大明淳朴的百姓,而我大明地大物博,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实没有解除海禁的必要,下官想来,叶公公也是受人蒙蔽,只要我们晓以厉害,叶公公会明白过来的”

    这家伙明显就是在和稀泥,看似在帮着李待问说话,同时却也没得罪叶珣。

    赵赢撇了王寅一眼,不屑地哼了一声,道:“禁海是祖制,没什么可议的,没开海禁,这些年我们大明不也一样风调雨顺地过来了要我说,这件事也别只我们几个在这议了,让所有朝臣都参与进来,我就不信他叶公公敢对抗所有官员”

    杨嗣昌在赵赢没说完话的时候,就已经起身准备离开,待赵赢说完,忍不住扭头道:“赵大人好大的口气你有本事,为何不去把金州造船厂关了、将辽东水师解散”

    说罢再不理会几个人,抬腿大步离去,要不是碍




第385章 造谣
    c_t;事实上杨嗣昌很早以前就很想跟叶珣谈谈了,因为他也很好奇这个年轻的太监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已。

    老管家重新蓄上茶水,一闻到茶叶的芳香,杨嗣昌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扭过头不悦地瞪了老管家一眼,很明显,他觉得叶珣还配不上这么好的茶叶。

    只是茶水已经泡好,总不能再撤回去吧!向叶珣做了个请的手势后,淡淡道:“说吧!叶公公找本官何事”

    “其实也没什么事,听说杨大人一直都很看不惯在下,所以在下想问问为什么”

    叶珣倒也不隐瞒,直接就说出了来意,而因为他这一句话,也让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杨嗣昌显然也没想到叶珣会问得这么直接,呆愣了一下,一时间竟然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呵呵!既然杨大人不好意思直说,那我就说说,杨大人看说的对不对”

    说到这,叶珣先抿了口茶水,赞了声好茶后,继续道:“本公以内监之身,明明劝动陛下取消了司礼监的批红之权,使内监无法再参与政务,可本公却仍然参政,这恐怕就是杨大人厌恶本公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本公在辽东时,做了很多违反朝廷禁令的事,这恐怕也是杨大人不喜本公的原因之一,本公说的可对”

    杨嗣昌显然没想到叶珣分析的这么准确,下意识地道:“既然公公什么都知道,为何还要问我”

    “呵呵!叶某只是有点好奇,杨大人能否回答我,叶某所做的事,可有一件是祸国殃民的”

    “我知道,像你们这些读书人之所以厌恶我,并不是因为我做过什么,只是单纯的因为我是太监,在你们想来,太监就应该老实地待在皇宫中侍候皇帝,不可否认,魏忠贤那样的人,确实有祸乱朝纲的行为,但请你不要把我跟他相提并论,如果我也是那样的人,我就不会收拾他了”

    “杨大人,我知道你个正直的官员,所以我今天也是抱着最大的诚意而来,大明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是所有大明百姓的天下,大明的强盛,需要每一个人来献策献力,所以我希望杨大人能多一些包容”

    “言尽于此,告辞!”

    叶珣说罢,竟真的站起身走了出去,经过老管家身前的时候,还微笑着向老管家拱了拱手,以示对老管家的感谢。

    杨嗣昌却没有动,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叶珣刚刚说过的话,可以说叶珣刚刚的一番话,已经彻底颠覆了叶珣在他心中的印象。

    常有人说叶珣如何如何跋扈,可叶珣如果真的跋扈,会用这种态度对一个厌恶自己的人说话吗

    而且正如叶珣所说,到目前为止,他做的那件事不是利国利民如果不是叶珣力挽狂澜,辽东现在说不准是什么样呢!

    “老爷,叶公公走了”

    老管家的声音终于让杨嗣昌回过神来,看着老管家,仍有些呆愣地问道:“你觉得叶珣究竟是个什么人”

    老管家是跟随杨嗣昌多年的老家人,是杨嗣昌最信任的人之一。

    听老爷问起,老管家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老爷勿恼,平时您不接触老百姓,不知道老百姓的想法,其实据我所知,叶公公在百姓中的口碑是很高的,京城距离辽东不远,往来货商众多,通过这些人,让京城百姓知道,辽东百姓从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叶公公赶跑女真后,过的又是什么日子”

    “老爷,小人不知道官场上的事,但小人知道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官,不管他是不是太监”

    老管家的这番话,终于触动了杨嗣昌的神经。

    前有东林党在朝中排除异己,后有魏忠贤祸乱朝纲,可以说大明朝廷已经到了极其脆弱的时期,要不是叶珣及时出手,现在还真说不好是什么样子呢!

    这样的人,真的应该排除在朝廷之外吗

    想到这,杨嗣昌的眼神也变得有些迷离起来

    离开杨府,叶珣没有回家,也没有去宫里,而是直接返回



第386章 新内阁
    c_t;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

    这是官场乃至普通百姓中人与人之间最鲜明的写照。

    李待问要回乡了,其实他的年纪不算大,远没达到退休的年龄,只是不走不行了。

    京城谣言对他的攻击,叶珣毫不留情的批复,都仿佛一枚枚重锤,锤得他再没有留在京城的勇气。

    尤其是当李待问收拾好行装出城的时候,昔日的同僚们竟没有一个前来相送时,这不由让他更加的心灰意冷。

    李待问的行李不是很多,带着几个家人护卫,一行十余个人两辆马车,就这样凄凄惶惶离开京城。

    队伍刚到十里长亭,李待问的车架就被人拦住了。

    “大人,叶公公在前方等候送行”

    下人的声音,惊醒了靠在马车中闭目养神的李待问。

    微微一愣,随即苦笑一下,然后推开车门,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李待问又不傻,他遭遇的这件事中,从头到尾都透着阴谋的味道,虽然还不敢肯定是叶珣所为,但要说叶珣不知道,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亭中的石桌上摆了几样小菜,一壶老酒,叶珣负手立在一旁,脸上不惊不喜,没有虚伪的可惜,也没有幸灾乐祸的兴奋。

    “呵呵!没想到最后来送我的会是叶公公,老夫终于走了,叶公公这回满意了吧”

    李待问自顾自地说着,语气中不无愤懑之意,走进凉亭后,直接坐下,也不用别人帮忙,自己就把酒满上喝了一杯。

    叶珣静静地看着李待问,片刻后才道:“知不知道你错在那了”

    “老夫有何过错让权力回归中枢,有什么不对吗”

    叶珣微微叹了口气,自行坐在李待问对面,倒上酒喝了一杯后,才道:“不可否认,李大人为官清廉,办事能力也强,假以时日,朝中肯定会出现一个以你为中心的李党,李大人,我说的可对”

    李待问微微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过,不过很快就说道:“老夫行得正,走得端,管他别人说什么”

    叶珣能感觉得到李待问心中的怨气不小,也难怪,换做是谁被扣上这么个屎盆子能高兴的起来

    “是啊!你李大人可以行得正,可以洁身自好,别人呢李大人博学多才,当知道历史上有多少祸端是党争所惹出来的吧!”

    “叶某今天来送你,即不是来看你笑话,也不是要向你解释什么,只是希望你能想明白后,能重新站起来,言尽于此,告辞!”

    叶珣说完起身径直走出凉亭,跨上战马后,扬鞭而去。

    李待问呆呆地看着叶珣绝尘而去的背影,久久未曾移动分毫。

    他感觉得出来,叶珣还是想用他的,只是需要他好好自我反省一下,可自己真的错了吗

    有些事就这样,越想不明白越是要去想,这一路上,老李同志估计都要睡不好觉了。

    还没等李待问返乡,一道圣旨就追了上来,任命他为真定知府,即刻上任。

    真定之前被徐鸿儒祸害的不轻,也正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去治理。

    就这样,人人都以为要黯然退场的李尚书,直接转道去了真定,重新开始了他的官宦之旅。

    李待问的意外落马,立刻就让内阁名存实亡,很快,宫里传出圣旨,迁礼部尚书杨嗣昌为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被程瑜替换回来的原登莱巡抚袁可立任礼部尚书,督察院都御史方振儒接替程瑜留下的空缺,任左都御史。

    这样以杨嗣昌为首的内阁再次组阁成功,仍以轮流执政事笔的方式主持内阁日常事物。

    杨嗣昌自不必说了,袁可立和方朕儒经过暗中调查,都是忠直且身边不纯在乡党的官员,而且都不排斥叶珣的做派,所以才最终被叶珣选出来的。



第387章 金国来人
    c_t;没错,叶珣确实要搞一场盛大的阅兵。

    在这个时空,没有人比叶珣更知道一场阅兵的重要性,通过阅兵,不但可以震慑敌人和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还可以提升普通民众对国家的信任和认可,同时也是一种提升民族自豪感的手段。

    想要达到理想阅兵效果,单凭京营那些老爷兵肯定是不行的。

    皇太极跑了,代善也被孙承宗亲手干掉,辽东短时期内已经不再需要大批军队。

    所以叶珣一声令下,除了沈阳、宽甸一线仍布有重兵,像铁岭、广宁、山海关等地的军队都开始陆续向关内进发,这也是叶珣为何要将阅兵日期定在三月初十的令一个原因。

    不但的辽东军队,察汗浩特的祁秉忠部也将派军队参与阅兵。

    这样加上京营原有人马,这次京城附近集结的总兵力达到二十余万。

    这二十多万当然不可能都参加检阅,不然得检阅到什么时候去。

    阅兵之后,一些京营军队将开赴辽东,施行第一次的换防任务。

    叶珣之前带来的两万人马,有五千余人成为了京营的各级教官,这也是叶珣控制京营的一种手段。

    按照叶珣与张维贤达成的私下协定,不论是空饷还是空额,叶珣都不得再行追究。

    叶珣说到做到,再说之前的事也没必要再去追究,闹腾起来,除了得罪一大堆勋贵,根本就解决不了什么。

    已经荣养在家的王象乾老将军也被叶珣请了出来,甚至已经逃到朝鲜的皇太极都收到了请柬。

    拿着请柬,皇太极是哭笑不得,这死太监的想法还真是够天马行空,你阅你的兵,干老子屁事

    想归想,皇太极还是派出安费古扬等人来观摩阅兵,同时皇太极也让安费古扬跟叶珣谈谈。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不会是永远的敌人,只要利益足够,朋友可以变敌人,敌人也可以变朋友。

    不单是皇太极,日本的德川秀忠也派人来了,不过他们来的属于巧合,因为叶珣成亲时被几个日本浪人行刺,叶珣借题发挥,要日本必须给出解释。

    德川秀忠并不想得罪大明,所以就派人来解释这件事,刚好也就赶上了这场阅兵。

    阅兵分为几大块,首先是分列式,向民众和观摩团展示军威,然后是实兵对抗演练,最后是新式火器的展示。

    作为这次阅兵的总指挥,几乎所有事情都要由叶珣过问,从送完李待问回来后,叶珣就一头扎进军营,每天带着各级将领进行推演阅兵中的各种情况,忙得不亦乐乎。

    在距离阅兵还有三天的时候,侍卫来报大金国使节安费古扬已经到了,现住在礼番院中,并向叶珣府中递了帖子,求见叶珣。

    叶珣这些天也着实累坏了,好在基本都算达到预定标准,正好借这个机会回去休息一下。

    离开军营后,一边往府中赶,一边命人去通知安费古扬来见他。

    叶珣很清楚,皇太极想跟他谈的事,无非就是如何瓜分朝鲜,或想让他不要管朝鲜的事。

    金自点的事,可以说叶珣很不爽,不过他并未派人去找李倧的麻烦,叶珣准备跟皇太极好好研究一下,是不是可以把朝鲜从大明藩属国中抹掉,以便将来变成大明正式的国土。

    在军营当了二十多天和尚,叶珣也有点想念家中的几个老婆了,回到府中一问才知道,家里所有女眷,包括大玉儿都被接进宫了。

    好不容易变回男人了,却经常要独守空房,那种滋味还真不是一般的难受。

    叶珣很清楚,宝珠独自在宫中固然很需要陪伴,同时也是变相地告诉叶珣,没事就进宫陪她,别有了新人就忘旧人。

    宝珠已经有了叶珣的孩子,再怎么样,叶珣也不敢惹



第388章 爱好和平
    c_t;得说朝鲜真是很神奇的国度,国力虽然不强,却有一股坚韧的小强精神,最主要的就是不要脸。

    树要没皮、必死无疑,人若没脸、天下无敌,此乃千古不变的道理。

    作为一股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大好青年,叶珣对棒子民族的不要脸精神,那绝对是深有体会的,所以他对这个民族,从来就没安过半点好心。

    听了安费古扬的建议后,叶珣笑着道:“本公一直都是个实际主义者,说说你们的具体计划,本公也好知道这件事对本公有什么好处”

    安费古扬虽然头一次听说什么实际主义者,但叶珣的大概意思还是能听懂的。

    “我家大汗的意思是希望公公能承认我们对朝鲜的占领,作为回报,大金将向大明称臣,同时严惩朝鲜境内对公公不利的人,公公以为如何”

    叶珣吧嗒吧嗒嘴,道:“这件事幸好是对我说,不然朝堂上那些老顽固肯定会把你赶出去的,所以说皇太极还是挺聪明的,知道来找我,不过我觉得你们还是搞错了,你们应该让光海君对朝鲜臣民下一道禅让诏书,这样本公在朝中也好替你们说话不是”
1...9596979899...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