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一名耆宿问道:“你们说说,新皇帝,到底打算做什么”

    众耆宿面面相觑。

    裴氏家主道:“这还看不出来他这是要秋后算账。当年打王世充、窦建德的时候,他和废秦王不合,迁怒于咱们关陇世族。如今他上了台,要跟咱们清算旧账。”

    耆宿道:“咱们裴氏一族,自李家入主关中后,就一心一意地侍奉他们,没想到,咱们的赤诚之心,换来的却是灭顶之灾。唉!李家父子兄弟自相残杀,真是天下不宁啊……那咱们就等着被灭族么”

    众耆宿面向家主,众耆宿纷纷鼓噪道:“烦劳家主找找裴相国,请他到陛下那里,代为通融。”

    裴家家主一声叹息道:“老相国如今,是自身难保了。”

    ……

    随着时间的酝酿,特别是关中第一场豪雨如注,关中的旱灾迎刃而解。望着一夜之间,整个长安八水,恢复原来的水位。

    众长安世族已经明白,关中的旱灾已经过去了。

    陈应向李建成提出了冬小麦的耕种计划。原本,关中只是一年一耕,现在随着清林里连续三年夏秋两季,采取冬小麦、秋豆的耕作方式。

    让长安百姓也见识到了冬小麦的可行性。

    随着这场豪雨不期而来,关中各地的百姓急忙展开耕作,准备粮种,开始播种冬小麦,这样以来,只需要等到明年夏天,关中的粮食一定可以自给。

    在这个情况下,关中世族门阀已经坐不住了,他们开始把自己的粮仓的粮食,疯狂的抛售。

    事实上,长安的粮食已经多达七百多万石,而且还源源不断的输入长安,粮食价格持续走低。

    从每斗二十五文,又降至每斗十五文钱,恢复了武德六年之前,关中粮食丰收时的价格。

    这些粮食,世族门阀成了烫手的山芋,每隔一天就要缩水不少。依靠关中的百姓和士绅,根本就可能在关中半年的时候内,消耗掉七八百万石粮食,更何况粮食储存也需要花费不少金钱。

    如果一旦粮食霉变,他们就像血本无归。

    市场规律就是这样,原本听说关中的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外地的粮商们纷纷偷运粮食入关。

    结果倒好,关中的粮食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低。

    在这个情况下,关中世族也纷纷打开粮仓,把粮食抛售。这样以来,又加剧了关中的粮食价格暴跌。

    李建成不仅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完成了官员与将士的精兵简政工作,同样也克制了李唐宗室的膨胀。

    李建成心情大好,到了九月中旬。

    大朝会时,关中已经看不到饥馑的样子。

    显德殿内,陈应、魏征、房玄龄、杨恭仁、宇文士及等朝廷重臣,满面红光地聚集在显德殿上。

    宇文士及感叹道:“想不到啊,想不到,关中如此大的天灾,居然就这么消弭于无形之中,真是天佑我大唐啊!”

    杨恭仁道:“长安的世族,还是识大体的,没他们出手襄助,朝廷如论如何是挺不过这场天灾啊!”

    房玄龄笑道:“明年夏收之前,粮食已经够了。到明年夏天,关中便能缓过气来。

    魏征敲敲笏板道:”诸位,眼下粮食已经不成问题,最急迫的便是整顿吏治,这是保证赈灾粮食能够确保发到灾民手中的最后一道关卡,若是有人贪污救灾粮,不但救灾不成,朝廷和天子,会在世族和黎庶面前,威信扫地。”

    众人纷纷点头。

    魏征接着道:“魏征以为,御史台必须派人,监察四方。

    王珪点头道:“玄成此言,切中肯綮,吏治之害,犹如洪水猛兽,若是放任自流,足以让国家败亡。”

    李建成起身,望着众臣道:“那就依魏征所言,御史台即刻派遣人手,监管粮食发放,若有贪腐,中饱私囊者,严惩不贷。”

    魏征一稽道:“臣遵旨。”

    李建成道:“诸位爱卿,还有别的事,需要商议么”

    陈应突然站出来道:“陛下,臣请辞尚书左仆射一职。”

    众人愕然相顾。

    李建成顿时眉头紧皱。

    众臣不欢而散,

    陈应与李建成,一身常服,分别踞坐在案几两侧。

    陈应该举盏邀杯,与李建成一起痛饮。

    陈应将李建成面前的一盘菜,扒拉到自己面前开始大嚼。

    李建成笑着手指陈应道:“你小子,这就要撂挑子让朕一个人在前头,对付那帮成了精的关陇世族”

    陈应撇撇嘴,面露讥讽神色道:“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是天字第一号外戚,本来就招人猜忌,之前坐上尚书左仆射的位子,不过是因为这件得罪人的事情,你实在找不到人来做,我是硬着头皮,冲上来背黑锅的,如今几件大事,都尘埃落定,也该是我退居幕后的时候了。”

    李建成忿忿地将酒盏往案几上一顿道:“看着事情艰难的时候,谁都怕得罪人,谁都不肯站出来做事,只有你和魏征,房玄龄不避嫌疑,不惧阻力,站出来做事,如今事情做成了,功臣们反倒要




第四十六章不为州县无以至台阁
    ?

    第四十六章不为州县无以至台阁

    显德殿偏殿内,李建成与魏征、房玄龄一边用餐,房玄龄却一边喝着小米粥,一边语速极快的做着报告道:“河北三十九州刺史,勋绩考评,七个优,二十一个良,八个尚可,三个不称职,这三个刺史,按律应予以惩处……”

    李建成突然抬手,打断房玄龄的发言道:“陈应辞职了,高士廉也辞职了,你知道么”

    房玄龄放下碗筷,看着李建成郑重的道:“臣知道。”

    李建成一脸的困惑和苦恼的道:“他们为何要辞职,你知道么”

    房玄龄点点头道:“臣略知一二!”

    李建成瞪大眼望着房玄龄与魏征道:“你们也要辞职么”

    魏征笑笑道:“臣没有辞职的理由,也没有辞职的愿望,因此,臣不辞职!”

    李建成眉毛一挑道:“你就不怕,成为众矢之的,遭人嫉恨么”

    魏征笑了笑道:“臣出仕的目的,本就是来为天下苍生做事的,若是连一点世人的怨恨责骂,都担当不起,又怎能担当起天下苍生的福祉呢”

    李建成拍案而起,连连点头道:“说得好!说得好!魏玄成你是条汉子!朕现在就下诏,由你接替陈应,任尚书仆射之职。”

    魏征被呛得咳嗽了一声,赶忙一稽道:“陛下,不可!”

    李建成愣住,疑惑的道:“为何”

    魏征郑重的道:“臣并不是害怕担当责任,而是因为,尚书省左右仆射,乃是处置军国庶政的事务繁钜之位,必须要有地方官经验的人,才能担任。”

    房玄龄点点头,

    李建成皱起眉头道:“有地方官经验”

    “不错!”房玄龄点点头道:“臣不反对陈应担任尚书左仆射,并非陈应是陛下潜邸旧臣,而是因为陈应曾治理灵州,将一片蛮荒之地的灵州在短短两年之内,打造成塞上江南,灵州总府下辖六州,在武德二年人口不满五万,而到了武德四年,灵州人口就突破了十二万户,将近五十万人口。陈应曾在武德四年奉命治理河南府,将河南府十八县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陈应担任尚书左仆射乃实至名归!”

    魏征点点头补充道:“对,所以臣推荐杨恭仁和房玄龄担任尚书左仆射!”

    李建成愣住了,房玄龄同样也愣住了。

    房玄龄怎么也没有想到,作为李建成的心腹,魏征会举荐自己担任尚书左仆射,这个百官之首。

    魏征认真的道:“杨恭仁历任州县,房玄龄曾协助废秦王治理河东二十四州,都是好人选;而臣没有地方经验,故此不能入选。”

    李建成一脸疑虑望着魏征道:“为何非要有地方官经验”

    魏征淡淡的笑道:“做过地方官的人,对天下各州郡的民情、官情比较熟悉,无论下面,如何搪塞粉饰,他都能凭借经验,分辨是非对错。左右仆射,乃是总理国事的关键之位,宰相之首……”

    李建成认真的听着魏征的话。

    魏征认真的看着李建成道:“陛下须谨记一个原则,不为州县,无以至台阁。”

    李建成转身望着中书舍人道:“来人,记下,不为州县,无以至台阁!”

    陈应不在这里,要不然一定会为魏征叫好。作为国家政府首脑,不是可以依靠几篇文章就可以治理得了的。明朝内阁就遵循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可是,事实上呢

    古代的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中国工程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翰林的待遇差不多就是现在的两院院士。两院院士去当官,简直就是笑话。治学、研究与做官处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于是乎,大明朝的内阁首辅、次辅们天天之乎者也,寻章摘句,批红批得团花锦簇,事实上屁用没有。

    明朝的灭亡,真正的根源就是裁撤驿站。在古代,驿站是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无优质资源可用,也无实际利益可图。这是一个联系地方的纽带。

    在明代,驿站主要由各地卫所管理,卫所既属于军事编制,也是一个地理单元,它管辖着类似于布政司、府、州、县管辖的地区。显然,驿卒背后的实际权力是卫所。驿卒向地方要钱,地方官哪有不给的道理。七品刑科给事中刘懋给上书崇祯,极言驿站的弊端,并请求裁撤驿站,除去冗员,此举每年可为朝廷节省三十万两银子。

    这个数目其实和皇宫一个月的支出相当。崇祯一听可以省钱,就感觉可以做,可是内阁三相,朝廷无数官员居然无人阻止这个混蛋透顶的政策推行。朝廷裁撤驿站,并非让李自成揭竿而反这么简单,事实上,失去驿站,明朝朝廷就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这才是灭顶之灾。

    可是,在唐朝政事堂的相国们,他们经历过地方州县,知道什么政策对国家危害严重,如果李建成要裁撤这个驿站,恐怕门下省直接批驳他的圣旨,以为乱命,根本不授。

    即使皇帝胡作非为,影响也会控制在非常小的范围之内。

    随着时辰的到来,众官员纷纷拥簇在显德殿外,等待朝会。

    不过,此时显德殿外的广场,完全可以站下前来参加朝会的官员,而不像原来,原来李渊在两仪殿召开朝会的时候,长安城三千八百多名京官,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多达一千八百多人。

    事实上,这么多人参加朝会,屁用没有。毕竟在没有扬声器的时候,人说话的声音,可以传递数十上百人听得清楚就已经是极限了。

    现在好了,精简了三千多名官员,朝廷光解约俸禄就多达一百五十万贯,再加上宗室降爵减封,事实上此举朝廷可以节约财政支出,约合两百万贯。

    众官员议论纷纷。

    “听说陈应请辞左仆射,高士廉请辞吏部侍郎。”

    “是啊,这几位陛下的亲信大臣,也该外放州郡了。于公于私,这几位功臣,陛下都需要压一压。”

    “是啊,给朝野一个交代,顺带保护他们。”

    “魏征,魏征可曾递上辞表”

    这名官员正准备再次高声说话,突然发现有人拉扯他的袖子,他回头一看,魏征走在自己身后,立刻闭上嘴巴低头。

    魏征一语不发地走进显德殿。

    魏征进入大殿后。

    这名官员望着魏征的背影,心有余悸的道:“好险!”

    “当心祸从口出!”

    “听说房玄龄和魏征二人都未曾辞官!”

    “我呸,他们还要脸吗”

    “真不怕有人去他们家里泼粪”

    突然,人群静止了下来。

    众官员向后面望去,陈应缓缓而来。

    相比陈应,众官员比较信服。魏征与房玄龄对于精兵简政,都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但是陈应比较有人情味。

    他创立了荣休金制度,将来官员荣休后,就可以享受一大笔荣休金。而且,这笔荣休金可以存在大唐通利钱庄内,每年可以获得一厘利息,一厘利息虽然不多,可是多年以后,数量相当可观。

    因为陈应,不仅给所有大唐将士带来抚恤保障,制定了军士阵亡、因伤残退役的抚恤制度,众武将对陈应辞职尚书左仆射,非常遗憾。

    可以说,在场的官员非常痛恨魏征与房玄龄,可是对于陈应这样一个真心对他们好的相国,压根就恨不起来。

    陈应缓缓从众官员队伍走过,众官员纷纷驻步注目。

    随着众官员陆续进入大殿。

    李建成也大步而入。

    &n



第四十七章大唐皇家军事学院
    ?

    第四十七章大唐皇家军事学院

    劳动创造了人,人不能脱离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这一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矛盾,决定着物质的运动,催生着生命的进化,从矛盾斗争中进化而来的生命--包括人,在其一生的存在过程中,都要在矛盾斗争中度过,都必须进行斗争。

    进化带给人的一切功用,都围绕着斗争展开,不仅是直观的手足、五官、触觉,还包括抽象的思维、情感、记忆等等,进化使得人本能地、恰到好处地综合运用这些功能,以便能更好地维护机体平衡,更好地生存生活。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被苑囿在某一岗位和职业上,进行着非情愿的斗争,并且难以获得应有的报偿,鉴于这种情况,被压迫的人们势必要进行斗争。基于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阶级斗争,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身自由和消费产品,经过长期的斗争,人们在选择自己热爱事业的自由空间上和斗争过程中的进展奖赏上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回报,这种斗争积淀使得人类需求总目标逐渐趋于明晰--人们越来越自由平等,社会越来越公平公正。
1...304305306307308...3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