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姬伯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李泰初高举酒壶,轻声道:“这一壶,敬盛唐,我要让众人安居,不受苦难,让诗人醉饮,不再长叹。”
酒水落入黄河,随大河奔腾,滚滚向东,李泰初所做的一切,就如他所说的一般,只是为了两个字——盛唐!
李泰初一扫颓废,重新振作起来,大唐,就该是一个百姓安居乐业,万国来朝的时代!
打吐蕃不会输,怛罗斯不会输,面对安禄山,也不会输!
李泰初起身,骑上赤霞,往大营而去,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
接下来的几天,大军不动,而李泰初他们这些骑兵越过黄河,开始清扫起小部落了。
不过几天的功夫,整个“匚”字形地区内的部落就被唐军一扫而空。
而吐蕃大军,还没有到达战场。
骑兵们继续南下,越过“匚”字形河段最下方,然后
第七十章 尺带珠丹的回忆
李泰初是真的觉得,李隆基的钱与其给杨国忠,安禄山他们,还有自己享乐外,还不如花在解救奴隶上面,起码能让更多人好好的活着。
在这个世界,让人好好活着,其实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了。
战争仍然在继续,杀戮和救赎,在这片土地上仍然在继续上演。
大唐的驿使,拿着银牌将消息传递到长安,而吐蕃的飞鸟使,也将战争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递到了布达拉。
布达拉宫,这座为文成公主建造的宫殿,如今是吐蕃现任赞普,尺带珠丹的住所。
唐军清扫九曲部落的消息,自然瞒不过吐蕃。
尺带珠丹为了这件事情,更是大发脾气。
看着飞鸟使递上来的消息,尺带珠丹狠狠地将其摔在地上,这个男人,如今不过四十六岁,雄心壮志,在他心中勃发,他无法忍受这种耻辱。
他的眼睛,如苍鹰捕猎一般锋利的扫过下面的众人,他用嘶哑的声音,开口说道:“我们的军队,还要多久才能到达九曲”
一个万户回答道:“赞普,还要一个月,三十万人太多了,我们正在调兵。”
“一个月”尺带珠丹怒道:“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唐人能扩土千里了!你告诉我,还要一个月”
众人低头,心中涌现出一丝不满,这些年,吐蕃在大唐手上可没占什么便宜,尺带珠丹的威望也越来越低,若不是去年去西域抢了那么多金银,尺带珠丹升了一波威望,如今也不会这么严厉的说话。
吐蕃之制,不同大唐,更多像部落的联合体,赞普一职更像草原可汗,全靠实力和威望维持。
尺带珠丹其实也过得蛮艰难的,和大唐的战争,胜少输多,他这个赞普也担上了主要责任,因此他现在有点急切,再输下去,他怕自己这个赞普迟早有一天会被人推翻,甚至是刀剑加身。
“半个月!”尺带珠丹的拳头狠狠地锤在桌子上,道:“半个月的时间,我不管你们有什么意外,族兵调动有什么困难,半个月之内,陈兵九曲,一定要挡住唐军,收回九曲!”
尺带珠丹冷冷的看着众多万户,大贵族们,道:“九曲,乃是进攻大唐的跳板,若失,我们将彻底失去进攻能力,大唐,将会把军队布置在我们的咽喉上面,狠狠地遏住我们,这次,唐军打着为西域诸国报仇的名义而来,你们应该记得吧,那些财宝,你们可是拿走了六成!”
众人心中一凛,不满之意顿消,尺带珠丹说的不错,他们可是拿了大头,九曲那里要是挡不住唐人,接下来会发现什么,他们都能猜到。
部落是他们的根本,要是自己的部落被破……众多万户,尤其是那几个部落就在九曲之后的万户也急了起来。
尺带珠丹看着众人的反应,显得非常满意:“你们还有意见没有没有就快去!”
“是!”众人离开布达拉宫,立刻催促起族兵调动了。
尺带珠丹说半个月,其实只是一个大概的期限,半个月内,能调动十五万人左右到达九曲,那就算成功了,其他人也很明白这一点,因此也尽快催促族兵开始行动了。
尺带珠丹站在布达拉宫顶端,心情十分糟糕,去年,他为什么抢劫西域还不是因为这些年输给大唐太多次了吗!
有时候,尺带珠丹也有一些犹豫,和大唐反目成仇,到底是对是错
吐蕃缺少信息来源,自然是看不到大唐盛世之下潜藏的危机,他们只能看到,大唐越来越强大,军力愈发
第七十一章 花石峡
景龙四年(710年)春,唐中宗对吐蕃使者“谕以公主孩幼,割慈远嫁之旨”,依依不舍的送走了出嫁大军。
和亲之后不久,李显也于当年五月病逝,此后唐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逢迎其父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两年后禅让于李隆基。
金城公主入藏并未给唐蕃双方带来长久的和平。
金城公主入藏当年,睿宗继位后,吐蕃便攻杀唐监察御史李知古。
四年后也即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国内形势已逐渐稳定的吐蕃又因求河源之地不成,发兵十余万侵袭河洮。
唐玄宗大怒,遣薛讷领兵痛击蕃军,一战斩敌数万,洮水为之断流。
此后,唐朝和吐蕃在河陇边塞之处爆发多次小规模战斗,因唐国势正盛,吐蕃常遭失败便多次奉表求和,最终于开元二十一年在赤岭树碑划定界限。
这期间因有金城公主的功劳,双方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大了交流。
如昆达瓦,便是在这一时期去往长安,学习大唐文化。
但好景不长,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再次出兵攻破唐之要塞属国小勃律,唐玄宗立即撕破和平面具,于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间多次大败吐蕃,双方关系恶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开元二十九年,金城公主在逻些去世,吐蕃遣使高哀求和,唐廷不允,双方于陇右地区的战事此后从未停息。
金城公主入藏和亲的三十余年间,唐朝与吐蕃战争几未断绝,即便期间吐蕃数次以金城公主之名奉表求和,但金城公主在其中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双方的战和只是对彼此实力的忖度才行的妥协之举。
尺带珠丹他……突然想起……以前的时候,他还没有掌握权利时,金城公主在深夜里流泪。
后来,他掌握权利,唐蕃之间总算安宁了几年,但随着尺带珠丹野心的膨胀,战争再起。
自那之后,尺带珠丹便再也没见过金城露出笑容。
后悔吗还是后悔的吧,相伴三十年,怎么可能不后悔,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尺带珠丹走到窗旁,看着布达拉宫下的吐蕃百姓,静静地看着。
这吐蕃,从来都不是他一个赞普能说了算的啊……
雄鹰从布达拉宫窗外略过,尺带珠丹看着雄鹰,眼中露出一丝羡慕之色,然后很快就被他抹去了。
身为吐蕃赞普,他现在,得阻止唐人了!无关正义,这只是立场问题。
雄鹰从青藏高原上飞过,一路向东,在东方,距离布达拉宫千里之遥的地方,李泰初的马蹄,正踏破一个小部落的大门。
这是一个拒不投降的小部落,武士百人,都是骑手,可是比起李泰初的部下们来说,这就太弱了。
李泰初一马当先,挺着马槊冲了进去,马槊之下,无一合之敌,不到十分钟,喊杀之声便止歇了。
这个小部落的贵族已经死光了,剩下的自由民们都投降了,而奴隶们,也统计好数量以后被李泰初解放了。
看着欢呼雀跃的奴隶,李泰初的脸上并没有太多喜色。
他早已经过了做事情只顾眼前的年纪了,如果,这战败了,如今摆脱奴籍,欢呼雀跃的人们,将重新变成奴隶。
所以,他现在并不开心,除非这战赢了还差不多。
金城公主死了将近十年了,吐蕃和大唐,这些年来无一年停止过战争。
 
第七十二章 行险
站在瞭望台上,李泰初看着远处的吐蕃人,道:“其实现在是最好的突袭机会,可惜了。”
“没办法。”七郎回答道:“按以往的经验,应该还要几天,大军才能恢复战斗力,将军不想冒险。”
李泰初点点头,弄险这种事情,确实不应该出现在一军主帅身上,正面打又不是打不赢,行险是一把双刃剑,能不用自然是最好的。
战争这东西,最好的就是以多打少,以精胜劣。
以少敌多者,不大部分时候都是迫不得已罢了,毕竟如果能稳稳当当的赢,谁愿意冒风险呢
三天前,李泰初也随军试探过吐蕃军虚实,那一战烈度不高,但是,李泰初觉得,现在吐蕃军绝对不到十五万人,最多十万左右。
五万突厥,突骑施骑兵,加上九曲各部一万多骑兵,以及两万大唐骑兵,共计八万骑,虽然其中基本上都是轻骑兵,但是李泰初可知道,后方,还有一千套具装,人马具装,只要安上,一千轻骑兵立马可以变身具装重骑兵。
李泰初眼中涌现出一丝火热与惋惜,如果,这八万骑归他掌控,这群吐蕃人肯定完了,可惜,一半人都有高原反应,四万骑也有一点勉强。
李泰初现在的感觉就像,一块大蛋糕就摆在他面前,但是他嘴巴太小,保质期过去以后,他都吃不下多少。
李泰初看了一会儿吐蕃军大营,就下了瞭望台,往帅帐而去,他想知道,接下来唐军会怎么行动。
抵达帅帐后,李泰初见王忠嗣在忙,于是暂时充当了一会儿持戟郎中,等王忠嗣忙完,其他人都已离开后,李泰初才走进了帅帐。
李泰初行礼道:“给义父请安了,义父这几天可安好”
王忠嗣摇了摇头:“不好,这几天我也有点晕,大概就是你说的高原反应吧。”
“义父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了。”李泰初关心了一句,然后接着问道:“义父,大概再过几日,军队就能恢复过来,到时候吐蕃军恐怕也有二十万之众了,我们该怎么办”
“杀。”王忠嗣揉了揉太阳穴,道:“这一战,我要打出吐蕃十年安宁,不杀一半吐蕃人,这战就是惨胜。”
王忠嗣起身,指着地图道:“这些年来,吐蕃胜少败多,国内关系,在十年前金城公主逝世时就非常紧张,尺带珠丹靠自己的身份压了这么多年,而现在,只要一场惨败,尺带珠丹就压不下去了。”
王忠嗣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这战,我要打得吐蕃废其赞普,国中大乱,嫡庶竞立,将相争权,人畜疲疠,财力困穷!”
李泰初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若是这样,要是有俘虏岂不是要……
倒不是李泰初圣母婊,战场上他也杀了不少吐蕃人了,不过杀俘这种事情,他真干不出来。
于是他干脆开口说道:“义父,杀俘不祥,不如将俘虏送入铁矿之中,充当矿工,圣人应该很乐意多一批劳动力的。”
王忠嗣想了想,觉得李泰初说的也对,战场之上自然没必要心慈手软,但是俘虏,却是不必杀,毕竟,他们只是尽责任罢了。
李泰初见王忠嗣听进去了,也不再多说,毕竟现在还没有赢了,讨论如何处理俘虏这个话题,有点太嚣张了。
“义父,不知道,你可有具体的计划吐蕃这次据说兴兵三十万,想留下一半,可不容易。”
王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