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流浪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可乐加可乐

    戴综甩开父亲的手道:“父亲你就是太看重了您这名声了,那圣上有什么好的,软弱无能,什么事都是以和为贵,一听到鞑靼的名字都是吓的发抖,就知道听从那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三个老家伙的。还有那朱厚照整日里就知道胡闹搞女人,根本就是个废物。”

    戴珊急忙捂住戴综的嘴道:“戴




第三十五章 变身卖炭翁
    京城第一场雪今年来的特别的早,平常百姓取暖都是购置木炭或者是买柴砍柴。

    就是达官贵人最多就是烧的多点,时间长点。

    但柴火和木炭热量并不大,而且烟尘和呛人的味道,使人长时间的待在屋中有一种头昏脑涨的感觉。

    不过今年京西的灾民们,不,现在应该叫矿工们,家中却是温暖如春。

    每家每户的炭盆中,无烟煤熊熊燃烧,都有让人想脱掉外衣的冲动,而且没有一点的呛人味道。

    这是朱一凡给所有的矿工的福利,所有人家无烟煤随便用,一个大子不用拿,想用多少用多少。

    这使得周边了解到无烟煤好处的村子村民羡慕不已,因为他们是要用钱买的,虽然一斤无烟煤才一文钱,远比木炭柴火五六文钱的价格便宜的多,但哪有免费用,来的爽啊。

    朱一凡顶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拉着满满辆车的无烟煤往京城里赶,自己是答应过圣上的,况且爷爷和云萝公主都是怕冷的。

    第一车先是送到了成国公府,有好东西第一个当然是要送给自己的爷爷啊。

    老管家担心老国公会感觉冷,特地的烧了两个炭盆摆在正厅。

    成国公摆手道:“我说朱旺啊,这无烟煤这么热,你还放两个炭盆,你是不是想要我老命啊。”

    成国公见朱旺撤炭盆又道:“你也不需要撤,这无烟煤是一凡送来的,去给所有的工人屋里都放上一盆,让他们也都暖和暖和。”

    朱一凡苦笑,自己这爷爷可真是豪爽,这可是我孝敬您老人家的啊,看来又要多拉好几车过来了。

    成国公呵呵笑着,看着朱一凡道:“你这无烟煤这么暖和还没有烟,才卖一文钱,这不是要赔钱吗”

    朱一凡笑道:“老国公不打紧的,这无烟煤很容易开采的,也不需要像木炭那样烧制,只需要用水冲洗一下就可以用的,所以成本上肯定比木炭要便宜很多。”

    成国公听后连连点头:“好孩子,人孝顺还聪明,记得不要只给我老头子送,一定要送一些给圣上和英国公那老头,还有内阁那仨老家伙,他们也都不年轻了,怕冷的很,而且平时都是照顾你不少。”

    朱一凡知道爷爷在替自己着想,便道:“老国公放心,我这都带着呢,一会就去。”

    出得国公府,朱一凡心生波澜,虽然爷爷不知道自己就是他的亲孙子,但却是处处替自己着想,是不是可以提前和爷爷相认了呢。

    暖阁内萧敬知道弘治皇帝身体弱怕冷,但却是更怕呛人的烟味,听到弘治皇帝让自己烧无烟煤时,满脸都是写着对朱一凡的不信任。

    弘治皇帝猜到萧敬的意思道:“萧敬啊,朕都是相信朱一凡,他说没烟没味就是没有,你还在等什么”

    萧敬只得从命,一会功夫边端上一盆烧的正旺的无烟煤。

    弘治皇帝好奇的凑到炭盆边,熊熊火苗映的弘治皇帝的脸都是红扑扑的,弘治皇帝马上就感觉到身上暖意融融,一会的功夫竟然是有了想脱掉衣服的感觉。

    弘治皇帝只穿着单衣,绕着炭盆转了几圈,高兴地道:“不错,不错,是好东西。朕看着这无烟煤也是烧了一段时间了,怎么看不出有什么变弱的迹象呢,这一盆能烧多长时间啊。”

    朱一凡道:“陛下,臣之所以称其为无烟煤,就是它无烟无味,而且燃烧时间持久,像这么一盆的话,烧一个晚上是没什么问题的。”

    弘治皇帝很是高兴:“一凡啊,这无烟煤看来确实是好东西,肯定会受人欢迎的,朕受了你这无烟煤五成的股份,这买卖朕是赚大了啊。萧敬,去再多烧几盆无烟煤,送入后宫让皇后也暖和暖和。”

    朱一凡插话道:“微臣也是为云萝公主备了不少的。”

    朱一凡话一出口就后悔了



第三十六章 又被宰了
    朱一凡摇头不止,看来这太子还是那个爱胡闹的太子啊。

    朱一凡掀开厚重的草席,走进大棚,发现大棚内烧着好几个木炭火盆,温度倒是保持的很是温暖,就是由于过于密封,大棚内木炭的烟尘呛的朱一凡头疼。

    朱厚照正趴在地上,一手拿着一个小水瓢小心翼翼的给一株刚刚发芽的荔枝苗浇水。

    朱厚照边交水还边对身后的刘瑾呵斥着:“你这狗奴才笨的要死,给这株最弱小的朱一凡浇水时候,一定不要碰到它的小嫩叶。”

    朱一凡满头黑线,看来太子是给每一株荔枝都取了名字,而且最弱小的还是自己的名字。

    朱一凡不想再听朱厚照讲下去了,干咳两声道:“咳咳,朱寿兄啊不知道哪株叫朱寿啊。”

    朱厚照听到是朱一凡也不起身,只到小半瓢水都交完了,才指着旁边长势最好的一株道:“这还用问,当然是这株最高大威猛的就是了。旁边那株最漂亮的叫云萝妹子,还有已经枯黄的那株叫戴珊。”

    朱厚照如数家珍般给朱一凡介绍着每一株荔枝,竟然是连戴珊的名字也没有放过,只不过看那株的情形多成是活不了。

    朱一凡也是没有想到,这太子殿下竟然能细心地如此的程度,要说只为了哄骗小宫女们高兴,也不至于如此专注吧。

    朱一凡道:“没想朱寿兄,为博美人笑竟然如此费心啊。”

    朱厚照撇了一眼朱一凡道:“老子身为太子,什么样的女人搞不到犯得着为女人这么费心吗本宫只是看父皇和你都是每天从早忙到晚,为了大明天下忙碌,本宫也是想帮点小忙而已。”

    朱一凡赞道:“这才是我们大明太子的本色啊,不过这马善没有告诉太子种荔枝要注意通风和光照问题吗”

    朱厚照挠挠头道:“说了,本宫忘了,刘瑾你傻站着干啥,还不赶紧去开门通风。”

    刘瑾忙不迭的去开门,心道好像只要碰到这朱千户大人,自己就要倒霉。

    朱一凡道制止道:“朱寿兄啊,我今天就是给太子送宝贝来了,咱这无烟煤热量高还无烟,省的把太子的荔枝熏坏了。”

    朱厚照盯着朱一凡道:“你下着大雪,会给本宫专程送什么无烟煤你猜猜本宫会信吗”

    朱一凡满脸无辜道:“冤枉啊太子殿下,我就是为太子专程送无烟煤的。”

    朱厚照转身在刘瑾拿来的水盆中洗着手道:“老凡啊,你虽然狡猾鬼主意多,但是也有破绽,你的破绽就是不像别人城府那么深,你照照镜子看看你自己,满脸写着想骗本宫。”

    朱一凡无奈了,没想到这朱厚照其实一点都不傻啊,自己刚有点小心思就被看穿了,这可能也是弘治皇帝和朱厚照比较相信自己的原因之一吧。

    朱一凡确实是有事要找朱厚照帮忙,前几日杨慎在研究杜蕾斯书籍的时候,发现了制作玻璃的工艺流程和配方,感觉玻璃是好东西。

    找到朱一凡和杜蕾斯试着询问,是不是可以制作出来。

    朱一凡大喜过望,自己也是感觉大棚最好用玻璃做顶棚最好,可以保暖又可以保证光照,可是苦于自己虽然来自后世,可是对于玻璃的工艺流程却是一窍不通啊。

    没想到心想事成,这杨慎竟然正好把工艺流程和配方送来了。

    其实玻璃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正好也有了煤炭可以保证玻璃加工时的温度要求,所以没多久的功夫在朱一凡带领下杨慎和杜蕾斯就是制作出了玻璃样品。

    只不过玻璃产量很低,还不能够运用的大棚上面。

    朱一凡得到了玻璃,顺势想到了制作镜子,有了镜子当然首先要送给云萝公主了,只是云萝公主可不是一般外臣



第三十七章 煤店乱战
    大明朝由于极度缺乏粮食,虽然农户的地位很低,但自成祖皇帝开始就非常重视农业。

    商人在大明朝是属于最底层的了,可以说地位还不如农户高,别看商人都是穿金戴银,但时常遭人冷嘲热讽,内心是极度的自卑。

    而且商人们就是家中再有钱也不能带纶巾,因为那是文人们的特权。

    但商人们又是最辛苦的,在交通非常不便利,路上又是强盗横行的情况下,依然穿行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维持着商品的流通,赚钱微薄的差价。

    永定门到钟鼓楼之间的街道,正处在京城南北中轴线上,这里是京城商户云集的地方。

    北京城虽然已经连续下了三天的雪,而这里确实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尤其是紧挨花露水店刚刚开业不久的无烟煤店更是人头攒动,就好像无烟煤不是用银子买,是白送一样。

    张三现在已算是在京城有名的大老板了,全京城人都是知道张三的花露水和无烟煤就是连大内都是在用的。

    看着蜂拥抢着在前台交银子的客人们,张三温和的道:“各位客官,本店的无烟煤存货充足,大家不用着急的,慢慢来每个人都有的。”

    人群中有人道:“张大掌柜不要骗我们了,听说现在宫里和各位国公王爷公侯,都是在囤积过冬用的无烟煤,这眼看着也是要快过年了,虽然存货充足,可谁知道你张大掌柜不一定那天就涨价了啊。”

    张三笑呵呵的道:“这位兄台,你多虑了。我们东家朱一凡大人早就发下话来了,我们无烟煤绝对不涨价,就是让每一个普通的百姓都能烧的起,过暖和年。”

    张三说完,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有人议论道:“朱大人是大好人大善人啊,曾经为朝廷保住颜面不说,现在这么好的无烟煤一斤才卖一文钱,而且还比那已经涨的到七八文一斤的木炭要耐烧的多。”

    “就是啊,全京城的木炭都是寿宁侯张鹤龄和建昌伯张延龄把持着,以前没有无烟煤都只能是买高价的木炭,现在有了无烟煤,就再也不用去买那贵的离谱的木炭了。”

    提到寿宁侯张鹤龄和建昌伯张延龄,人们的议论更是激烈,惹得巡街的五城兵马司差役都是听到过来查看了。

    张三眼观六路,看见差役过来连忙压手,提醒人们不要在议论了。

    自己满脸堆起商人特有的谦卑的笑容,迎了上去:“各位差官大老爷,大冷天还出来巡逻辛苦了,辛苦了,这点喝茶钱老爷们拿着。”

    说着掏出一把碎银子就要塞给领头的差官。

    差官连忙双手把张三的手退回来道:“张大掌柜的银子,我们哪里敢说啊,为保地方平安,我们巡逻是应该的,况且还是张大掌柜的店,我们更是责无旁贷的,张大掌柜放心,有我们在绝对没有人敢来捣乱。”

    张三还要坚持着把银子塞给差官,没想到差官却是生气了:“张大掌柜,您再这样我们可就真生气了。”

    差官推回张三手臂,又贴近张三献媚似小声道:“张大掌柜,替我们兄弟给朱大人说一声,我们兄弟给他老人家和朱寿殿下请安了。”

    张三七巧玲珑心,顿时就明白了,看来表弟和太子殿下暖阁斗戴珊的事情所有人都是知道了。

    张三也就不再推辞,收回了银子,装作刚才什么也没听到一样道:“各位差官老爷,天冷还请各位到店里后堂喝点热茶,暖暖身子再走。”

    这次差役们没有拒绝,和张三携手揽腕亲兄弟般一起走进店里后堂。

    就在张三和差役们到店里后堂不久,店门前又是来一帮穿着一致,都是短衣襟小打扮手拿哨棒之人。

    &



第三十八章 寿宁侯和建昌伯
    张三神情自若的送别差役们后,这才把目光再次转向街上混战的战场,对身边保护自己的两个伙计道:“既然都动手了,就别管他是谁了,咱也别藏着掖着了,把后院的和隔壁香水店的兄弟都叫过来一起上吧,出了事还有朱大人呢。”

    两个伙计看着自己兄弟们打架,手早就痒痒了,老子们在乡下一天不打架都是手痒,来着京城规矩大不敢随意造次,其次还是担心张三的安全。

    现在听到张三的话,顿时兴奋异常,大吼着一个跑向后院,一个跑向隔壁香水店。

    随着香水店和后院将近三四十个生力军的加入,本来打得难解难分的战局,胜利的天平瞬间向着张三这方倾斜。

    远远躲在街口观察的两个体型肥胖的中年人,这时候有些紧张了。

    其中一个道:“哥,看来我们要输了,怎么办啊,要不咱们跑吧。”

    另一个更胖抬腿就是一脚踢在那喊哥的人屁股上,疼的那个人捂着屁股直跳高。

    踢人的还火气未消道:“你个废物,就知道跑,跑了不就是承认败了吗我们兄弟二人以后还怎么在京城混”

    先前一人捂着屁股,委屈的道:“那怎么办啊,要不我们再去多喊些人来”

    踢人者又抬腿一脚:“你不光是废物,还是个败家子,再叫人来,这么多人你出医药费啊,一点不会过日子。咱哥俩出去先会会这个乡巴佬张三,不就是朱一凡的店嘛,怕他做什么。”

    “不是啊哥,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里还有太子的股份在呢。”前者继续捂着屁股道。

    踢人者趾高气扬的道:“怕什么太子不也是要喊我们舅舅有咱姐你还怕什么,这大明的江山有咱张家的一半呢。”

    原来这说话两位就是当今圣上弘治皇帝的两位亲小舅子,张皇后的亲弟弟,朱厚照的亲舅舅,寿宁侯张鹤龄和建昌伯张延龄。

    说起这两位,在京城可是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是恶贯满盈,众人恨之入骨。

    两位国舅爷生性贪婪,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欺行霸市为非作歹,只要是能赚钱的生意,哥俩个就看着眼红,一定要抢过才行。

    就是连一块本是人家祖坟的地,被这哥俩看中了,都是动用官府的力量,硬生生给抢了过来,害的人家祖坟都被刨了。

    全京城的人听到这哥俩的名字,都是恨的咬牙切齿,但却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他哥俩可是正儿八经的国舅啊。

    清流言官们,也是参过他们无数本了,就连内阁阁老李东阳在被抢了几百亩良田后,也是向弘治皇帝参了他们一本。

    可是弘治皇帝,为人过于厚道一生都守身如玉不花心,后宫就只有张皇后一人,从来没有想过选秀纳妃的事,对张皇后是疼爱有加,言听计从。

    弘治皇帝每次接到参他们的奏章都是摇摇头深深叹口气,随后扔给萧敬束之高阁了事。
1...89101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