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事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雁池散人
樊六回忆着当时的场景,说道。
“你身后的那两个小罐,便是他二人的骨灰了,你要不要看一下……”
大毛指着杨秋身后一黑一灰两个磁罐,说道。
杨秋站起身来,闲庭信步般地走到白洪升的身边,说道:
“老弟,站了这么久,累坏了吧,换你坐一会吧……”
“哥,我不坐,这场合我怎么能坐呢,这位子,你坐得,我坐不得……”
白洪升连连摇手,拒绝杨秋的“美意”。
“啊,哈哈……那……那好吧,那我就……就不客气了,你小子真是……还……还跟哥哥我见外……”
杨秋瞥了一眼樊六,又淡定地向他走去,
“六哥坐得,你坐吧!”
“坐不得,从来都是少堂主坐着,我站着,别推辞了,你坐吧!”
“你们……你们真的是……好……好客气,你们不坐,我也不……”
正说着,杨秋回过头,看到不知从何时起,大毛竟悄悄的改坐到了右手边的位置,并把那两个瓷罐,推远了一些……
“……不好意思再推辞了。”
杨秋笑着走到左手边的座位前,一屁股坐了下去。
“说到哪里了,继续,继续啊,呵呵……”
杨秋摊开右手,示意樊六继续说。
“玉没了,我便走不了,寻思着定是被附近的人摸了去,我又在镇上住了几日,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了了老熟人雷二伟。我心里琢磨着,这堂堂雷家少主,怎么也跑到这小镇上来了,定是为了这块血眼玉来的。”
樊六说道。
大毛一拍桌子,气愤地插话道:
“我早就查得这胡老二跟雷家关系密切,但我自信待他不薄,怎么也想不到,他竟然暗中勾结雷家,和那个姓常的合谋,妄图吞了我家铺子!”
“找不到这血眼玉,我这个中间托金的就要赔他三倍的钱……”
三百万,足够让大毛倾家荡产,永世不得翻身。
“我暗中跟着雷二伟,一天夜里见他神色匆忙地进了一家粮库,我躲在外面偷偷瞧着,看到居中一人神色慌张,他手上带着一块表,和马老大的很像。”
“雷二伟拿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给这姓吴的辨认,他先是疑惑地摇摇头,结果被人一顿暴打,鼻子嘴边都是血……后来他便连连点头,嘴里嘀咕着什么白银村杨秋……”
“当晚我想赶在他们之前找到你,于是跟他人打听到你们村的方位,夜里步行去你们村寻你,结果……”
说到此处,樊六倒吸了一口凉气,说道:
“结果我发现,你们村外稻田地里,停了两辆警车,村口处竟埋伏了很多便衣……我心想可能是此事败露了,就连夜赶了回来,另派人去你们镇上,监视你的行踪……”
听到此处,杨秋只觉得后背发凉,心下骇然,他家就是村东头第一家,这帮人埋伏在他家的用意,他
第二十六章 大闹商庄(上)
第二日九时许。
一行四人,来到了位于b城前门大街的一间朱红色大门前站定。
这两扇门看上去甚是气派,门两侧的两尊气派的石狮子自不必说。
单这两扇大门上的铆钉帽,每一个就足有茶杯口大小。
这家的门框足有三米高,高出邻居家许多。
门框上悬一长匾,上书斗大的鎏金二字:
“商庄”
杨秋见大毛今天特意穿了一条灰色大马褂,头上似抹油了般,锃锃发亮……
心知今日场合,非同一般。
“商庄是干啥的……”
杨秋抬头望着那气派的长匾,问道。
“这几年外来的生意人渐渐多了起来,商道不守规则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大家为争资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同行之间更是斗得不可开交。”
“后来,本地老商户们一起想出了个法子,从老九行千家商户中,每行各选出一家代表,组成了这家商庄……”
大毛答道。
“哦……那老九行都包括哪九行,这商庄平日里具体又负责些什么”
杨秋对这商庄竟有了些兴趣,忙追问道。
“食衣药茶,文酒烟戏屠。”
大毛如背顺口溜般,将之脱口而出,“此为老九行。”
“商庄靠商户们每年缴纳的茶位钱维持,对内负责干预、裁决、调停会内商户间的矛盾,对外负责保护本地商户的安全和利益。”
“我便是九会长之一,排行第五的文行会长。”
说到这,大毛特意挺直了脊背,神情颇有些得意。
“既然对外商庄有保护之责,那这事不就好办了吗,谁设计占了你的店铺,你把原委讲清楚,让商庄替你出头不就好了吗!”
“要像你说的这样简单就好了,你可知那排行第三的药行会长,是谁吗”
大毛苦笑着摇头说道。
“是谁……”
杨秋追问道。
“就是与雷家合谋的那个姓常之人的儿子。平时只知道他姓顾,谁曾想这小子跟母姓,平日里也太低调,所以咱们根本想不到,这药铺的背后,竟是常家人。”
大毛苦笑着答道。
“那又怎地,与他理论不就行了!”
杨秋激动地说道。
“唉……”
大毛摇摇头,道:
“哪有那么简单,庄规有云:凡为群首者,不得内斗。内斗者如溃堤之蝼蚁,断其腕以谢罪。”
“哦……没听懂。”
杨秋出身农村,勉强识些字,至于什么庄规云云,是肯定听不懂的。
“当九行会长的,不能跟同为会长的人闹事,谁挑起祸端,谁自断一臂。”
大毛说到此处,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你还要来闹我可告诉你,我只说我知道的,至于人家会不会砍掉你的胳膊,可……可不关我事啊!”
杨秋有些怕了,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
“怕不怕又能怎地,眼下,这便是唯一可以走的路了。今日是议事日,今日不闹,更待何时六哥,敲门!!!”
大毛眯起双眼,狠狠地道。
他眼睛本就不大,再眯起来,有些像加菲猫……
樊六大步流星,窜到门前,抓起门上那金色狮口上的铜环,右臂用力……
“咣……咣……咣……”
直震得朱门直颤,门框上,匾额后的积雪,都簌簌落下……
“吱嘎……”
门开了,两个魁梧之人,立于门内,道:
“是谁敲门!”
语气颇为不满。
“是我,我来晚了,二位莫怪。”
大毛向前跨出一步,向二人拱手说道。
“毛……毛五爷,您总算来了,快……快里面请,白庄主他们正等您呢,他老爷子今天气不顺,一会若是骂您两句,您可得多包涵着……”
方才发狠的二人中的一人,谄媚地说道,言语间,早没了方才的神气。
“多谢二位提醒,”
大毛伸手入怀,取了两张钞票,递到二人手中,“杨秋,随我来……”
二人看了看手中的钞票,又看了一眼樊六。
即便是去议事厅,每人也可带一随身保卫进入内堂。
只不过往常跟进去的都是樊六,今天却换了人。
二人见樊六神色正常,并没有表现出失望,他们也不愿细加盘问。
把樊六和白洪升请到门里石凳上坐着后,二人便径自回到了门右侧的小屋内……
杨秋跟随大毛,向内庭议事厅走去。
虽是冬季,但这院内地面上,竟见不到一丝雪迹。
入了大门,便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道白墙绿瓦的月亮门。
月亮门四周的墙壁上,皆是干枯的藤蔓,密密麻麻。
从远处看,像是这墙壁上开裂出来的一条条裂缝……
入得门去,却有别有洞天,想不到这商庄之内,竟如此广阔美妙。
首先便是一座面积约有八十平米,四四方方的人工湖,映入眼帘。
可惜这是在冬天,并不能见得这小湖的“真容”,二人跨上湖心桥。
沿着雕栏玉砌般的湖面小径,二人信步来到了正对着这湖心桥的,最大的一间厅前站定。
厅前立着一方九面大鼎,每面分别印有龙之九子的图腾,并居中配文:
食、衣、药、茶、文、酒、烟、戏、屠。
每面各一字。
象征着老九行同气连枝,商庄说话一言九鼎。
“白爷,晚辈名堂阁毛峰来晚了,望您老恕罪!”
大毛面向厅内,高升喊道。
“无妨,进来吧!”
杨秋从声音中听得出来此人年纪甚高,但却声音嘹亮,底气十足。
虽未见其人,但单凭声音便可知道,此人一定非同小可。
“原来你叫毛峰,哈哈……”
“别说废话,随我来……”
二人一前一后来到了厅内。
厅内非常温暖。
杨秋见正对入口处一副装裱精美的八仙过海图之下,一把太师椅上,端坐一黑脸白发白胡子老头。
他身穿白色麻布太极服,显得英姿飒气,颇有些仙风道骨之气。
第二十七章 大闹商庄(中)
杨秋说出这一句不着边际的话,引得其余六位会长哄堂大笑。
“白庄主,这姓毛的领来个疯疯癫癫之人,当众给我难堪,这事你管是不管!”
这顾无极,生的清秀,此刻一双剑眉紧锁,眼中寒意迸起,直盯着杨秋。
身为b城药行中的翘楚,他向来自视不凡,想不到今日竟被这样一个“无名之辈”,摆了一道。
他心中怎能不怒。
当即当下持重姿态,咄咄逼人起来。
白庄主今年整六十岁,膝下有一子两女。
两女都已婚嫁,唯一的儿子在省外政府工作,其人颇有些傲气,不愿经商。
孙儿就更别指望了,不爱读书,整日里就研究些个西洋玩意儿。
无论自己如何想念这个孙儿,他一年也不能多回来几次,只是会赶在父亲放假的时候,来看看自己的爷爷。
白老庄主其实早有退意,但常言道:
“民以食为天”
这历任庄主之位,都有食行人物担任。
可眼下b城饭庄,食品厂行业内没有他瞧得上眼的后生人物。
手底下的这八位会长,除了药行顾无极和文行毛峰外,其他人尽是些平庸之辈,担不起这商庄的担子。
平心而论,这顾无极比毛峰又略胜一筹。
毛峰虽有情有义,在行业内名望甚高,但此人多少有些江湖气。
不如顾无极般,出身显赫,少年老成,沉着稳重。
…………
常家觊觎这九行魁首之位已久,极力地在背后给顾无极吹嘘造势。
眼下稍微能威胁到顾无极地位的人,就只有大毛了。
大毛家世代诚信,其家族在文玩圈里声望最高,也是老商户们心中诚信的代表。
常家不缺钱,缺的是权。
他们视大毛为眼中钉肉中刺,但大毛对此事却毫不知情。
终于,一天一个姓雷的年轻人,带着个面相丑陋的矮个子,上门找常家人议事。
这人便是雷二伟,而他身边的矮个子,便是马岭二盗之一,胡老二。
三人设下圈套,以寻找血眼玉为借口,下重金与大毛签下字据。
其实一切都是个局,包括那个边境的俄罗斯商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