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上将军,告辞——”韩谈对着上将军王贲行了一礼,正要转身走出幕府。

    就听见,王贲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替本将告诉陛下,王贲欣赏商天子帝辛——”

    “是——”韩谈不解其意,但依旧是答应一声,退了出来。

    ......

    三天之后,韩谈快马加鞭,从三川郡的洛阳一路飞速进入了咸阳城。

    “陛下,上将军让粮草与兵器全部运入洛阳之中——”韩谈对着胡亥深深一躬,道。

    深深地看了一眼韩谈,胡亥,道:“上将军可有说是这一战攻打哪一个国家么”

    “没有——”

    韩谈说完之后,突然想起了王贲的叮嘱,连忙对着胡亥,道:“陛下,上将军让臣转告陛下,他欣赏商天子帝辛——”

    “殷”

    目光一闪,胡亥就得到了答案。他清楚王贲绝对不会大老远的到来一句废话。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便是这一战的选择,而放眼中原大地,能够与商天子帝辛扯上关系的只有殷国。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胡亥对着韩谈,道:“就以上将军的意思去办,将大军的粮草与兵器运入洛阳。”

    “与此同时,向顿弱传令:当上将军大军进入河内郡之后,由黑冰台死士,代替朕向殷王下战书——”

    “是——”

     




第540章 王贲回咸阳
    “陛下,楚国使者武涉到了咸阳,请求朝见。”韩谈匆匆从大殿之外走了进来,对着秦帝胡亥深深一躬。

    “不见——!”

    几乎就在第一时间,秦帝胡亥就否决了韩谈之言,对于楚国使者武涉,胡亥并没有太多的在意。

    因为他清楚,秦楚之间根本没有和平相处的可能,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秦楚之间必有一战。

    在这个时候,正是大秦帝国准备东出之时,相比与西楚使者武涉扯皮,还不如好好的思虑东出之策。

    如今上将军王贲已经决定灭殷,正是大秦帝国万众一心,一心东出之际。作为大秦帝国的皇帝,就必须要剑指天下,做大秦朝野上下的表率。

    “韩谈,将武涉置之不理,以政务繁忙以推脱,朕此刻没有心情与西楚纠缠,东出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半响之后,秦帝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转头对着韩谈下令,道。

    “是——!”

    点头答应一声,韩谈转身走出了咸阳宫大殿,他清楚秦帝已经做出了决定。

    事关大秦帝国未来,军国大事之上,没有人敢对秦帝胡亥的决定有一丝的不满与反对。

    哪怕是上将军王贲,在一定的时候,都要思之再三。

    ……

    楚使入咸阳,以及上将军王贲具体消息传来,左相子婴第一个坐不住了,在府邸之中思之再三,吩咐手下驱车直入咸阳宫大殿。

    片刻之后,子婴径直找到胡亥面前:“陛下,楚使入咸阳,山东诸国彼此交恶,此乃天赐良机。臣请急召上将军王贲回咸阳,立即商议应对之策,绝不能坐失良机。”

    子婴对于战事之上,他只相信上将军王贲,在这个时候,随着武涉入咸阳,这让子婴彻底有了东出之心。

    深深的看了一眼子婴,一时间,胡亥半响之后,沉吟不定,道:“上将军镇守三川郡,紧守函谷关,太子诞生下来,上将军返回咸阳仅仅一日,就不得不回去。”

    “如今上将军刚刚回去便夺人之情,朕是不忍心了。”

    对于上将军王贲,秦帝胡亥得心情是很复杂的,而且函谷关以东,是大秦帝国东出的桥头堡。

    故而,三川郡必须要镇守!

    在这个时候,召集上将军王贲回来,对于前线并不利。

    深深的看了一眼胡亥,子婴昂昂高声道:“上将军王贲乃国士良将,岂不知国事何者为重”

    “若是陛下心有不忍,老臣便去了。只要为了大秦帝国复兴,臣万死不辞!”说到这里,子婴对着胡亥深深一躬,道:“要打仗,没有上将军不行。”

    说罢,子婴转身大步出宫,他心里清楚,只有上将军王贲才能调集三军将士的心。

    返回丞相府,左相子婴径直驾车直奔三川郡,进入了三川郡大秦帝国大军幕府。

    “上将军——!”

    走进三川郡之中的秦军幕府之中,左相子婴对着上将军王贲肃然一躬,道:“陛下欲东出,西楚使者入咸阳,老夫以为此战当举国而出——”

    “左相,此战本将与陛下已经达到一致,先行灭殷!”说到这里,王贲话锋一转,道:“难道陛下没有告诉左相么”

    “什么——”

    这一刻,轮到左相子婴吃惊了。因为在这之前,秦帝胡亥口风极其的紧,根本就没有丝毫的透露出来。

    “东征殷”子婴依旧是一脸的愣怔:“可是陛下一点口风都没有,老夫询问,依旧是一笑而置之不理!”

    “哈哈……”

    爽



第541章 上将军王贲之策,灭殷与伐上党!
    此刻,上将军王贲见秦帝胡亥亲自询问,无奈之下,连忙站起身来,对着胡亥一拱手,道:“启禀陛下:王贲以为,丞相与太尉的谋划颇有道理。”

    “目下大秦帝国除边关守军不能动,尚有近十万大军可开出山东作战。”

    “在魏楚韩三国之中,韩国也可暂时放过,因为韩国早已经名存实亡,实际上属于西楚,我大秦无须与西楚在此时交战。”

    “西楚战力赫赫,西楚霸王项羽不可小觑,故而,这个时候当先行吞并小的,然后吃掉西楚——!”

    “以我军兵力,目下东出作战,尚不宜多线开战,一定要确保一击战胜,不仅要得地、更要得人、还要得财!”

    上将军王贲对着胡亥悠悠一笑,道:“如此一来,才能扩充我国力军力,为真正的大战打好根基。”

    “这一番话确实在理。”太尉尉缭捋着山羊胡笑了,半响之后,对着上将军王贲,道:“上将军,不愧是良将之才。”

    “好!”

    就在这一刻,左相子婴也是拍案赞赏,道:“上将军你说,这一战应该如何打,还是那句话:后勤之上老夫绝对不会出现意外。”

    这一刻,轮到秦帝胡亥傻眼了。因为上将军一番话出口,太尉尉缭与左相子婴两个文武重臣纷纷慷慨激昂了起来。

    一时间,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将秦帝胡亥掠过,将事情大概得决定了下来。

    一说到正事,上将军王贲的脸上就再也没有了一丝笑容,他朝着胡亥一字一顿,道。

    “西魏,殷两国,目下都是一摊烂泥,借此良机,三月猛攻河内,而后再立即转身夺魏上党等地,如此一来,大秦帝国根基可定。”

    听到上将军王贲说完,秦帝胡亥目光闪烁了一下,道:“十万大军不算多,还要连续大战,我军将士受得了么”

    这个时候,胡亥心中并没有把握。因为他清楚,连续不断的大战,对于一支军队是极大的考验。

    不是一直真正意义上的强军,根本坚持不了。

    “呼……!”

    长长的露出一口气,胡亥望着上将军王贲,道:“上将军,听你的意思,这两战你都有想法,如何打”

    在这个时候,大殿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上将军王贲的身上,这个时候王贲也不再藏拙,而是对着胡亥慨然拱手,道。

    “陛下之疑虑,乃是兵家之常情。若十多万大军一齐连续作战,确有疲累之忧。但臣之谋划,却是两路进兵,一举灭殷与夺取上党郡,以我军战力与目下大势,臣有七成胜算。”

    听到这里,秦帝胡亥一时间犹豫了,他清楚如此一来,不仅对于统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而且与大军更是极大的考验。

    如今的大秦帝国未必能够就经受得住考验,毕竟这一次能够动用的大军,几乎就是大秦能够动用的全部。

    心中念头闪烁,秦帝胡亥沉吟半响,道:“兵分两路”

    沉思了良久,秦帝胡亥突然抬起头,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对着上将军王贲,道。

    “那就是说,各以五六万兵力攻击两国这魏殷两国,虽不是大国,但是灭国之势,绝非一般可比,些许兵力够么”

    王贲目光一顿,他从秦帝胡亥的话中听出了忧虑,他沉思了一会儿,道:“灭国大战,自然太少。攻城略地,绰绰有余。”

    “这一战,只灭一国,而再一次夺取上党郡。臣的谋划是以十万大军自洛阳而出,灭殷。”

    “与此同时,三万大军自蓝田大营而出,剑指上党郡。等到臣灭掉殷国,然后回师上党,必然能够一战而定之。”

    &



第542章 夺上党河内书——!
    无尽的肃杀之气,充斥着这个时代的天下第一大城——咸阳。

    在这个时候,一个国家王将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壮大与成长。一旦是时间久了,必将会是朝廷与国人有一定的默契。

    当战争到来的时候,不仅朝野之中局势紧张,就连国人也是察觉到了空气之中的血腥味与杀气。

    此刻的大秦帝国境内,空气中充斥着铁锈与血腥,让来往的老秦人都清楚,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战争!

    关乎于国运的战争!

    这个时候,整个咸阳的国人百姓都感受到了这一场大战的肃杀。

    这是连大国都城都会血洗的杀戮!

    上将军王贲返回府邸之后,埋头三日,拟定了一份关于夺取上党郡以及河内郡的战略。

    在里面详尽的罗列了关于这一场战争的大小关节,由于一些原因,王贲没有将这一份谋划书直面胡亥。

    而是先行与太尉尉缭商议,王贲心里清楚,在整个大秦帝国中之中,真正有眼光的人就是行将就木的尉缭。

    “王贲见过太尉大人——”两个人见面,场面有些诡异。

    这个时候的太尉尉缭正在与几名太尉府属吏商议调集兵器以及民夫征召以及分路协同。

    见王贲到来,尉缭立即散了会商,深深地看了一眼王贲,道:“上将军不在府中思谋东出之策,前来老夫这里意欲何为”。

    “哈哈——”

    大笑一声,王贲径直从大袖中拿出一个羊皮纸卷:“王贲此来当是有事麻烦太尉,请过目。”

    尉缭目光一闪,从王贲手中接过羊皮卷,随及深深地看了一眼王贲,方才展开羊皮纸。

    羊皮卷打开,立即便有条缕分明的大字赫然入目。

    “夺西魏上党以及灭殷战事书——”

    “臣王贲启奏:山东大乱,大秦当出,殷魏两国皆为我兵锋所指。”

    “据臣详细查询所有情报,在沙盘之上推演揣摩,认为首战当从殷始。”

    “殷国并非山东六国之后,在河内并没有身后的基础,况且殷势力弱小,却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乃大秦帝国东出的必经之路。”

    “且秦殷两国相互毗邻,有利于大军突袭。若能一战大胜,不但富我府库,且使我根基伸展于函谷关外,震慑山东——”

    “使之在我大秦对魏开战时天下诸国不敢驰援。为此,臣拟尽速大举攻殷,方略如左:”

    “其一,破天下大势,非秦即楚,立秋开战,以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效果。”

    “其二,用兵河内,夺殷国基业,将反贼的势力一举压缩于河内郡以东!”

    “其三,此战举兵十三万,步骑各半。十万大军自三川郡洛阳而出,灭殷,三万大军自蓝田大营而出,攻伐西魏上党!”

    “其四,此战主旨,突袭拔城,诸般攻城器械所需数目将会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请拨皇室尚坊工匠,以增军营快速修葺之力。”

    “其五,此战最迟一月决之,绝对不能进行旷日持久的大战,暴师他国。”

    “其六,夺地不守,劳师无功。臣请立即调遣干练吏员若干,并征发城卫军,夺一城守一城,设官建制,化为秦土。”

    “臣班师之日,即是大秦河内郡,上党郡设置之日,也是殷亡魏弱之时。”

    “通武侯上将军王贲顿首!”

    ......

    “好——”

    尉缭看完之后,浑浊的眼睛之中有一丝的光芒闪烁而过,忍不住叫好。

    “不愧是王翦之后,这样的大手笔,不逊色武安君也!”

    这一刻,尉缭是激动地。因为他清楚,王贲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增加三分。

    就在这个时候,太尉尉缭霍的一声站起,拿着王贲的羊皮卷在大厅中有了几圈,道。

    “上将军,老夫看此计可行



第543章 七成就是必胜!(第二更)
    战争机密,永远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秘密。在乱世之中,少一个人知道就会少一分泄露的可能。

    韩谈清楚,这不是秦帝胡亥不信任自己。而是为了大秦帝国,为了东出必须要这样做。

    不管在任何时候,国家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由于秦帝胡亥原因,在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就已经逐渐形成了国家的观念。
1...148149150151152...1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