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是!”点头称是,黑六转身大步而走。

    ……

    尉缭与卫余两人,匆匆走进:“臣尉缭,卫余,参见陛下。”

    胡亥放下地图,微微一笑,道:“国尉与郡守辛苦了。黑六,上茶。今夜月色正好,就在这儿说。”

    说到这里,胡亥指着一个石礅:“坐,这石墩比草席凉快多。”

    “是!”对胡亥深深一躬,从容坐下。

    ……

    两人坐下,尉缭看看石案上地图上的一道道红线,沉吟片刻,道:“陛下,有决定了么”

    “没有。”摇摇头,胡亥:“这只是朕的猜想,是否行通尚需要验证。说说你们对此事的想法。”

    尉缭喝了一盏茶,便从故土难离一事说起,详细讲述了老秦人故土难离的历史渊源,又讲了因为军功法的缘故,老秦人视土地为生命。,

    一直说到村庄中老里正,为了抗命选择自杀,最后一拱手,道:“陛下,当初始皇随迁富商巨贾十万户充咸阳,但是徒渉老秦国人,确实是旷古未有。”

    &nb




第157章 水军,扶桑,徐福……
    胡亥沉默品味有顷,拍掌笑,道:“好!由卫余立即起草诏书布告三郡,另外立即运粮北上,如此一来,大秦帝国就度过了倾覆之危。”

    说到这里,胡亥悠悠一笑:“国尉,再说说仔细。”

    胡亥清楚,这两件事都不是小事。任何一件,都会是繁琐之极。

    若是没有部署,没有经过详细的谋划,都有可能出现纰漏。对于目下大秦帝国,一旦出现意外,局势将会是雪上加霜。

    闻言,尉缭沉默良久,抬头。道:“陛下,老臣以为当保证运粮路线的绝对安全,要不然必然会使朝廷失信,庶民暴乱……”

    点了点头,胡亥叹息,道:“运粮路线,朕思谋了三条,只是却无一个绝对安全。不知,国尉对比有何高见”

    尉缭举爵大饮,慨然一叹:“以老臣看来,当以水军而出,过泾水直入泾阳,如此一来,不仅快捷,也好护卫。”

    胡亥点点头:“也是,沿着泾水逆流而上,不出一天时间就可以到达泾阳,况且大军只需要随行护卫便可!”

    尉缭放下酒爵:“哎,陛下啊,老臣当然也想到这一点了。但是我大秦并没有像样的水军,一时半会儿有无法组建……”

    “组建何用”胡亥笑,道,“嬴恒的三千骑士足矣,组建水军未免多此一举!”

    胡亥清楚,此时的大秦帝国连一支铁骑都养不活,更别说是一支需要重金打造的水军了。

    在大秦帝国风雨飘摇之际,想这一点,根本不切实际。

    “不然不然。”尉缭摇头:“陛下北上泾阳赈灾,万民侧目。运粮一事万众瞩目。绝不能出现差错,此事关系到大秦帝国的安危,万千庶民对帝国对陛下的信任,绝不能轻怠!”

    “譬如自杀的老里正以及其他老人,这些人,在各地亦或者各大村庄,都是有威望之辈。”

    “这些人与本地庶民的关系,错综复杂,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深。甚至于朝廷的命令,远不如他们的话。”

    “一旦因为这些人的死,激起当地村民的反抗,必将会爆发民变,如此一来得不偿失。”

    “那国尉觉得朕当成立水军么”一说到水军,胡亥目光闪烁了一下。

    尉缭点了点头:“成立水军乃必须,纵横与泾渭之间,将来南下楚地都有大用。只是绝不是此时,等到大秦帝国富庶了,才是成立水军之日。”

    作为大秦帝国国尉,他自是清楚成立水军,对于一个国家国力的压力。

    胡亥叹息一声,良久沉默。

    尉缭微微一笑,道:“陛下,不需忧伤,今日我大秦帝国虽国力衰弱。但我老秦人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必然有强盛之时。”

    “水军大秦帝国迟早会有的。”胡亥幽幽一叹,道:“朕久闻大海之中,徐福为父皇求娶长生药未归”

    旁边的尉缭,道:“是,确有其事,只是徐福不见踪迹,当时始皇大发雷霆,依旧无可奈何。”

    闻言,胡亥忍俊不禁,也哈哈笑了:“朕曾闻,大海之东有一小岛——扶桑,大秦帝国的水军,必能踏足此处,斩杀徐福!”

    “陛下的意思是,徐福躲在扶桑”这一刻,轮到尉缭惊讶了。

    “耳闻之事,并非目睹!”胡亥摇了摇头:“但只要有一线可能,朕就不会放过徐福!”

    “远征扶桑,大秦有何好处”尉缭也是直触要害:“劳师远征,对于大秦帝国将是一个巨大的消耗。”

    “如今大秦帝国举世皆敌,一朝为敌,山东列国不过是战败,但是大秦帝国却是岌岌可危也。”

     



第158章 盛情难却之下,胡亥心在发抖。
    咸阳仓是大秦帝国最大的粮仓,是秦军将士的根基,亦是秦二世胡亥立足乱世的资本。

    一旦咸阳仓中的粮草耗尽,对于风雨飘摇的大秦帝国,将会是巨大的打击。

    正因为如此,尉缭才会如此慎重。他清楚整个大秦帝国之中,除了皇帝胡亥之外,没有人能够调集咸阳仓。

    因为咸阳仓,是大秦帝国的命脉。这一点,早已经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

    ……

    “咸阳仓!”幽幽一叹,胡亥也是不在开口,只是沉默着不说话。

    “陛下,诏书起草好了——”

    老内侍将诏书递到长案前,胡亥瞄了一眼,写上了秦二世皇帝胡亥七个大字,随即命令:“用印。”

    “是!”点头称是,老内侍取来一方鲜红的大印清晰结实地盖在了羊皮纸上。

    胡亥喟然长叹一声,道:“立即派出特使快马传送咸阳。命左相立即配合国尉,进行运粮一事!”

    “老臣遵命!”老内侍转身,大步离去。

    胡亥恍然拍案,道:“三日之内,咸阳仓粮草,必须运来北地,上郡,九原三郡,不得有误。”

    ……

    胡亥送走老内侍,并未立即回到寝室。他心里清楚,像这样的赈灾,在信息大爆炸的后世,发生过太多次。

    其中一些套路,他也有所了解!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知道在这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是否也会爆发出惊人一般的力量。”胡亥幽幽一叹,眼底有亮光隐现。

    ……

    二世皇帝胡亥身处泾阳的消息传开,北地三郡当真是惊动了。

    泾阳城万人空巷,黑色人群从郊野官道一直蔓延到郡守府门前,鼎沸欢腾之壮观使任何大典都黯然失色。

    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说,一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人山人海,从来没有那一个皇帝君主,身处灾难第一线。

    秦二世胡亥如此,大秦帝国重铸有望!

    跟随着胡亥北上的铁鹰锐士,旌旗矛戈如林,黑压压一片排成了辚辚长龙。骆甲率领的郡兵,不断的维持着秩序。

    秦二世胡亥透露消息,他就是要在泾阳一振民心。告诉北地三郡的国人,大秦帝国皇帝与他们同在。

    灾难面前,大秦帝国皇帝,大秦帝国朝廷,没有抛弃他们。他们的皇帝始终与他们同在。

    这是胡亥在书房中,思考了一夜,方才想到的办法。不管是在那个年代,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大的。

    更何况这个榜样,还是大秦帝国之中,至高无上的皇帝。这样一来,必然会将这个力量,一下子催发到极点。

    “请陛下上帝车!”卫余恭敬地将胡亥扶上帝车,又亲自为胡亥驾车。

    “陛下万岁——!”

    ……

    “大秦万年——!”

    ……

    这一幕,引得万千国人激情澎湃,整个泾阳城中一片雀跃欢呼。

    这一刻,欢呼雀跃发自内心,来自肺腑之中。谁都觉得,这个因为北地三郡国人受灾而北上的帝国皇帝,是心中有他们的。

    作为大秦帝国的皇帝,无论给予多么高的礼遇都是该当的。百余年来,大秦之中国君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特别是自孝公开始,一直到始皇帝。大秦之中,只有一个人可以威尊无上——那便是国君。

    但是不论是孝公,还是始皇帝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在意过他们这些为大秦帝国任劳任怨,甘愿付出的功臣。

    在大秦帝国朝野上下,没有在值得记忆的受到重视过,哪怕一次。秦人也有扬眉吐气的时日



第159章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泾阳国人欢天喜地,为胡亥举行了盛大的接风仪式。庶民浩浩荡荡,世家大族济济一堂。

    走出郡守府,胡亥一行人受到泾阳民众的夹道欢迎。男女老幼身穿破烂衣衫,对胡亥一行人殷殷期盼。

    这时老秦人对于大秦帝国皇帝的尊重,也是当下北地三郡惨状的表露。

    ……

    青铜帝车辚辚驶来,四匹高头大马拉着帝车沿着街道,直入泾阳中央广场。与此同时,泾阳国人已经站满了广场。

    这片广场虽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广场,只是一片平整的场地,却是泾阳唯一的空旷所在。

    故而有广场之名。广场者,是一城道路枢纽,是城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或交通活动的场所。

    当青铜帝车在铁鹰锐士的护卫下,辚辚驶来。时当大日当头,广场正中央已经修好了一座高台。

    八名侍女正穿梭般地在高台中摆布收拾,厚厚的黑色地毡使得她们变成了无声忙碌的影子。

    这时,腰悬天问的胡亥跳下帝车,大步匆匆地走了上来。他看也不看侍女们一眼,进入广场中央直上高台。

    本就不大的泾阳广场已经是人山人海,先行到达的郡兵已在广场上全面戒严。

    中间黑毡铺地的大道直达九阶之上的高台。胡亥踩踏而上,与此同时,广场响起震天动地的欢呼。

    “陛下万岁!”“大秦万岁!”

    ……

    走上高台,在长案前站定。胡亥伸出双手轻轻一压,顿时漫天欢呼声为之一顿,万千国人一下子安静。

    “大秦帝国近来多灾多难,六国移民揭竿而起,大秦帝国退守关中!”胡亥喟然一叹:“然我国人,不畏艰难,努力耕耘,以求富国强民。”

    “然,天公不作美。收割之际,冰雹天降,北地,上郡,九原三郡,庄稼颗粒无收。房屋摧毁一半,国人死伤无数。”

    说到这里,胡亥声音再一次拔高:“大秦帝国危如累卵,此际正是休养生息,准备东出之际。”

    “朕坐镇咸阳,本不该轻出帝都。然,北地三郡受灾,朕心急如焚,故而与国尉一旦北上泾阳。”

    “朕前来泾阳,并不能改变结果。但是朕只想告诉国人一句——不管到何时,不管到何地,只要大秦帝国存在,只要国人还认可朕这个皇帝,朕便与万千国人同在。”

    “巴蜀,汉中,关中平川皆大丰收。蜀仓,汉中仓,灞上仓,咸阳仓皆有余粮。除了灞上仓,必须保证函谷关守军之外,其余皆可调集北上赈灾救民。”

    “此际,朕已经下令国尉与左相,调集咸阳仓,北上赈灾救民。大秦帝国朝廷官吏,包括朕,一日三餐皆同于国人,不得有例外。”

    “朕相信,只要老秦人上下一心,必能渡过这一场灾难,重建新的家园!”

    “朕决定安排官吏,逐一走访各地,若有危险村里。当搬迁于安全之地,为了老秦人,为了大秦帝国,朕有一句话想说:天下皆秦地,老秦人没有故土难离!”

    就在此刻,全场山呼:“大秦万岁!”“陛下万岁!陛下万万岁——”

    ……

    “咳咳——!”

    胡亥咳嗽了一声,山呼声戛然而止,其高声宣布:“人心昭昭,天地悠悠。关中八郡皆乃大秦故土。今北地,上郡,九原三郡遭受灾难,实乃大秦帝国之难。”

    “凡我国人,不论商贾,工匠,耕夫,妇人,老人,青壮,皆有救灾之心。”

    “如今朝廷府库空虚,无力兴建三郡。朕在此昭告天下臣民:凡有力者,出力。有财者,出财。”

    “朕会下令左相府建立募捐中心,大秦国人可募捐物资,以救援北地三郡,以全拳拳报国之心。”

    说到这里,胡亥解下腰间天问。高举过头顶,对



第160章 一人为主一人成仆
    天高云淡。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已是**月份,一场措不及防的秋风扫落叶而来,吹过大江南北,天地之间一片青黄,

    抢收的季节过去,中原大地从原本的忙碌,一下子变得清闲了下来。

    ……

    秦二世胡亥在泾阳,赈灾救民,用出一条条惊世骇俗的长策大计之时,遥远的中原大地,正在矛盾滋生。

    目下安静的天下诸王,山东列国,仿佛经过了统一的商量,暴风雨来临前的雷霆万钧,皆在酝酿之中。

    所有人都清楚,一旦有人爆起发难。必将会打破暂时维持的平衡,中原大地一下子刀兵大起,席卷山山水水。

    平静正在缓慢地向后退去,战争像永远不停的箭镞,正在飞速逼近。

    这是大河水系辐射之地,漳水经观津入大河,大河临南皮而过,东出入一望无际的大海。

    虖池河经武遂,横跨巨鹿郡东入大海。武遂,南皮,观津三县便是楚霸王项羽封给陈余的封地。
1...4647484950...1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