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范增一时感慨中来:“这天下,王上是一个执棋人,也是此刻唯一的执棋人。只是辽东王与秦二世,都有潜力成为执棋人!”
“老臣称之为,补位执棋人!对于王上而言,只有拥有这样潜力的人,才是楚国的大敌,才是王上的大敌!”
“补位执棋人”项羽笑,道:“亚父的这个称呼有意思,只是想要成为执棋人,那也要看孤给不给他们机会!”
项羽的表态,让范增又一次惊讶,不禁笑道:“王上有如此自信,数年之后,必大出于天下。”
……
右北平,无终。
坐塌之上,刘季侧卧神色复杂。目光偶尔之间会望向齐国的方向,有惊讶也有希望。
刘季对田荣爆起发难,极为关注。被封辽东三郡的他,自然时时不忘回中原。但是他清楚,此时此刻,他没有资本挑衅项羽。
富饶的西楚九郡,物产丰富。远远不是贫瘠的辽东三郡可比,正因为如此,纵然心头怒气冲天,纵使受辱,他也不得不灰溜溜的来到了辽东三郡。
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坐等中原风云起。当他听到田荣发动战争,欲兼并三齐时,刘季心动了。
两个人一拍即和,都心有抱怨,不满项羽在函谷关外天下相王的分封。心头怒气,都想要挑战天下秩序,试问项羽霸权几重。
然而,刘季比田荣谨慎多了。那怕是辽东三郡远离中原,与楚国更是有齐燕相隔开,依旧没有轻举妄动。
刘季清楚,自己家底太薄。想要反抗项羽,挑衅当下的天下秩序,只有一次机会,一旦失败必将会遭受到项羽杀戮。
故而,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必须要有绝对的优势,一击必杀。
“丞相,子房还没有来么”默然良久,压下心头的怒火,刘季问了一句。
萧何恭敬地拱手行礼:“子房先生乃韩国司徒,如今又是韩国丞相位高权重,恐怕一时不会前来辽东。”
刘季仰天叹息:“只可惜子房先生未至,要不然孤也不至于如此。”一阵长叹,竟没有顾及萧何。
萧何之才在于治国,真正意义上的丞相之才。刘季心头清楚眼下辽东三郡却少的是出谋划策,一如尉缭,范增一般的战略大师。
&nb
第198章 咸阳宫大殿之上,胡亥娓娓道来。
清晨,咸阳王城的南门隆隆洞开。
……
大秦帝国朝臣整肃拥入,此刻咸阳宫正殿之上一个人也没有安静的可怕。不管是国尉尉缭还是左相子婴都沉默碎步而入。
他们于昨晚接到宫中传来的消息,自是半夜睡不着,思谋了许久。可以说这一刻的大秦帝国文武百官心头,各有想法。
只不过时间不正确,没有人愿意开口变法。
……
由于黑冰台触手席卷山东各国,齐地发生了如此变故,一字不落的出现在了胡亥的案头。
尉缭等人大步而入正殿,咸阳宫正殿早已经被执事内侍打扫了一遍。大殿之上,干干净净就连一粒灰尘也没有。
按照往常一样赶来的朝臣们,进得大殿瞬间感觉到了气氛的不一样,伸手整理了一下衣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与左右谈笑。
子婴默然良久,朝着尉缭:“国尉大人,三齐之地大乱,楚霸王项羽迟迟不动,你如何看”
他说的是当下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虽然齐地距离关中尚远。但是齐地的何去何从,直接关乎到了大秦帝国的利益。
左相子婴在政务上有所长,但是对天下大势的把握与清晰的认知上,就远远不如尉缭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这一问。
当下大秦帝国,正处于繁荣开始之际。子婴作为大秦帝国左相,自然不愿意看到这一幕被破坏。
巍巍大秦想要复苏元气,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持之以恒。
子婴之问,尉缭摇了摇头并没有回答。一时间,朝臣们你看我,我看你,都觉大殿之上气氛有些异常。
除了尉缭,张苍,陈平,顿弱等几个人默然静坐外,竟都是忐忑不安。
正在这时,门外内侍高声报号:“陛下到——”
这一道尖锐的大喊声,让众人徒然一惊,嗡嗡议论声大起。因为大秦帝国之中,暗地里的惯例除了皇帝逢佳节,大事之外,其余时间都是自己进来便是,哪有隆重报号的。
话音落点,胡亥已经走进咸阳宫正殿,惯常的一身帝袍,头戴平天冠。令朝臣们惊讶的是,皇帝很少如此正经的出现在朝堂之上。
平天冠上十二道蔬珠在来回轻摆,帝袍之上十二章纹褶褶生辉,腰间天问剑让这一刻的胡亥更添了一丝肃杀与威仪。
隐隐约约的,朝臣们觉得将有大事发生。十有,皇帝必然会提及齐地发生大变的事情。
一想到这里,文武百官全部整肃了起来。
胡亥走到中央长案前就座,环视大厅一眼,道:“诸位卿臣,帝国困守关中已经一年,求贤令颁布大半年之久,入秦贤士历经坎坷,已经各任其职。”
“大秦北地三郡,深受灾难,数百万庶民受到天灾袭击。然,我大秦朝廷出手及时,咸阳仓中的新粮迅速运送北地三郡。”
“陈平,张苍诸臣,对朕提出了强秦之方略。我大秦朝野上下一心,君臣同体才有了今日局面。”
“三齐之地大乱,田荣爆起发难。项羽持重兵于彭城不动,天下局势扑朔迷离。朕一时间,颇敢头疼。”
“是以举行今日朝会,商讨议决。列位皆大秦文武重臣,须得坦诚直言。”
咸阳宫大殿之上一片安静,朝臣们低头沉思,甚至连刚刚开始的相互咨询,目光询问都没有了。
半日,还是尉缭咳嗽一声
第199章 这个由剑开始的乱世,终将由剑结束!
“任何礼仪都将无用,天下虽大,唯有以实力说话。”
说到这里,胡亥顿了一下,给文武大臣一个思考的时间。良久之后,方才继续,道:“华夏大地之上,礼崩乐坏,强者为尊。目下我大秦唯有激赏军功以强兵,统一治权以正吏,广开言路以聚民。”
“田荣轰然反楚,以大军杀齐王田都,斩胶东王田市,驱济北王田安,统一三齐更是在临淄祭天自立为齐王。”
“如此挑衅项羽制定的天下秩序,然而西楚霸王项羽却按兵不动。孤也曾深思其中原因,孤以为项羽再等,等其他人入局。”
随及一摆手,沉声,道:“列位大人以为然否”
左相子婴对胡亥的心情和对策以及天下局势都了解不多,见胡亥说完,道:“陛下,田荣挑衅项羽是事实。由项羽一人主导的天下列国秩序,因田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项羽必然非常清楚,天下秩序受到挑衅。必然会削弱他的威望,若不出兵将导致天下诸王野心勃勃,中原大局再一次大乱。”
“老臣以为项羽根本没必要这样做,因为楚国的实力,足以单方面碾压当世任何一个国家。当下风云大变,西楚霸王久久按兵不动,极有可能会是楚国内部发生了大事。”
“臣以为当立即派遣黑冰台,了解彭城方面的消息,以决定我大秦下一步如何走!”
子婴的这一番话,让胡亥在最初的一瞬间有些愣神,随及不假思索,道:“朕以为楚地并无大事发生,义帝虽有大义之名,却无实力支撑。”
“其次,以西楚霸王项羽手中的大军以及恐怖的威慑力,短时间内楚地都不会发生大乱,这一点毋庸置疑。”
胡亥清楚,在这个有兵者王的时代,项羽手握大器,楚地庶民国人敬畏如神明。在项羽未尝一败之前,楚国绝对不会有内部不和睦的事情发生。
数十万楚军将士的镇压,足以让楚地稳如泰山。纵然有太多的野心家蛰伏,也不敢肆无忌惮。
因为任何的不满,任何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得跪。更何况,项羽霸道性格,一言不合必将会刀兵之祸加身。
更有亚父范增为之谋,只要项羽不太蠢,楚国就不会发生内乱。至少在项羽尚未出现大败之前,楚国都会凝聚在一起,以项羽马首是瞻。”
这一刻的胡亥很是冷静:“项羽蛰伏于彭城,守数十万重兵而窥视中原。这不是项羽一介莽夫的谋算,必然是全赖范增的临机处置。”
“范增此人,洞察世事有国尉之能,绝不可小觑之。据孤揣测,田荣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
“范增以中原大地为棋,天下列国为棋子,此际项羽大军未出,只是在等其他人入棋局。恐怕在薛郡等地,早已经布满了楚军!”
这番话极端犀利,毫不忌讳的指出了当世项羽最强。而大秦帝国只能沦为别人棋子的可怕事实。
这一番话,若是其他人提出,他们尚能反驳一二。但是胡亥在大殿上提出,堂堂正正,大殿之上的大臣们虽愤然尴尬,却无言以对。
子婴等人心头悲痛欲绝,硬是说不上话来。因为这是不容抹杀的事情,就算是想要否认,也不可能。
“西楚不动,纵然是有长策大谋,但是眼下局势却是我大秦帝国的机会。”张苍悠然一笑:“敢问陛下,何时东出”
“东出”胡亥,道:“当下大秦帝国旨在恢复元气,丰富人口粮草,培养各级官吏稳定朝野。”
&nb
第200章 陈余激动了
这个由剑开始的乱世,终将由剑来结束——!
这句话是胡亥的态度也是一种妥协,他不会立即出兵介入中原争霸,参与到即将大乱的中原。
尉缭等人一阵沉默,胡亥早已不是当日的胡亥了。一年时间内,胡亥展现出来的雄才大略,让他们为之震惊。
长策大谋层出不穷,短短时间就立足关中,掌控了大秦朝廷,甚至扭转了他在老秦人心中的形象。
这样的手段堪称恐怖,这样的心机,更是让人头皮发麻。一想到这里,大秦朝廷暂时沉默了。
胡亥目光流转,因为他了解接下来的故事,清楚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大秦帝国东出的机会有,却不是当下。
他清楚,相比于项羽与刘季,大秦帝国并不占据优势。想要重铸大秦帝国,就必须牢牢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唯有步步先机、才能逐渐抵消掉项羽与刘季的优势。唯有步步抓住机会,才能让大秦帝国东出。
秦不守关,誓将东出!
这不仅是一句老秦人的誓言,更是十数万秦军将士心头的呐喊,胡亥绝不会压制秦军与老秦人的热血冲动。
但是,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胡亥虽有慷慨激昂之心,却不能以此来决断朝廷大事。
说到底,大秦帝国的底蕴已经经不起胡亥的折腾了。此刻的大秦帝国就像是一个深受重伤的中年,虎狼之药下去必死无疑。
唯有以养身为主,花费足够的时间来扭转,才能让重伤痊愈。毕竟大秦帝国正处壮年,并非风烛残年之时。
虽然有救,却也极难,就连胡亥等人也一筹莫展。只能尽最大努力坐看云起,等到特定的时候,大军东出一击必杀!
一席话义正词严,直抒胸臆。咸阳宫大殿之上一片肃然,朝臣们面色通红。
……
尉缭神色并无太大变化,沉默了许久,对着胡亥平静问,道:“敢问陛下,面对当下中原大局,大秦帝国态度当如何”
胡亥也仿佛没有发生过方才的争辩,他对尉缭口气缓下来感觉到了一丝惊讶。在心头也悄然松了一口气,随及点点头,道:“中原列国,天下诸王之争,我大秦纵有心也无力,只能守关而望!”
“目下我大秦,新军未成,朕名声太差,朝廷无聚民之力,更无慑乱之威。唯有坚持商君法制才能领整个大秦帝国法令一统,令行禁止,有罪重罚,有功激赏,公正严明。”
“如此则官吏无贪,庶民无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休养生息数年,各大仓粮草充足,大军精锐,人人奋勇立功,个个避罪求赏,争取在短时间内重铸朝廷威望,凝聚国人之心,成大军之魂。”
“再加上秦人厚重坚韧,若元气养成,则必将大出于天下!”
……
这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让人一时间无法反驳。特别是这一番话由胡亥说出,足以证明他对当下局势的清晰认知。
一想到这里,尉缭也不再多言,对于大秦帝国之事只要胡亥心中有数就行了。毕竟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确实不适合东出,他之所以开口只是想试探胡亥。
当今乱世,绝不能存偏安一隅之心,要不然迟早会被天下诸国吞并。
大乱之世,天下皆争。在这个时候,一国之君想到的是开疆扩土,而不是守残抱缺。
就像是战国末期一般,秦始皇帝欲东出一统天下,进而兼并关东六国,成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霸业。
而山东六国日日夜夜所想,不是大出于天下,
第201章 争执出来的决定
侯府大厅中,禽不惑、相三千、陈叶泽,夏说等人眼观鼻,鼻观口一时间,默然无言。
这些人,都是南候陈余的心腹。今日聚集在侯府大厅,只为一件事——齐王田荣称王了。
当这个消息传来,相三千等人是震惊的。纵然心中有所预料,却不料来的如此震撼。
然而,除了田荣称王的消息之外,还有齐王田荣的两万大军已经到了平原。只要南候陈余一声令下,就可以直入东武城过厝县,破巨鹿剑指信都。
这件事关系到众人的生死,决不是小事,没有人敢小觑。正因为如此,相三千等人才会早早等待。
陈余走到中央长案前就座,环视大厅道:“诸位,田荣杀伪齐王田都,灭胶东王田市,驱逐济北王田安,仗强兵一举扫平三齐,已经在临淄自立为齐王。”
“与此同时,霸权遭受挑衅,楚霸王项羽尚未出兵讨伐。由此可见,楚国之中必有大事发生,拖住了项羽的脚步。”
“目下,正是我等驱逐常山王张耳复兴赵国王政的机会。念及此事事关生死,须得上下同心我等一体,是以举行今日朝会,商讨议决。列位都是老夫的臂膀,须得坦诚直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