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如此一来,秦军到达平阳的时间将会无限的拉长。

    一开始,秦帝胡亥并不想一举攻打平阳。因为平阳是西魏都城,里里外外有五万大军,而且四周援兵随时




第243章 魏王豹的惶恐(第三章)
    “芈和,率领前军立即入村,鸡犬不留——!”

    犹豫了片刻,理智终究是战胜了良心。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是一个最浅显的道理,胡亥不是不懂。

    只是这种突然下令屠杀,不管是谁都会犹豫不决。那怕是曾经的武安君白起下令屠杀四十万赵军降卒,项羽下令坑杀二十万刑徒军,都曾在心里纠结。

    更别说是胡亥自幼受到的教育,与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背道而驰。故而,在这一刻的选择,更为艰难。

    ……

    猎人有遗漏,若是不杀之以绝后患。这么多的昼伏夜出,等于白做了。甚至于大秦帝国东出大策,都会因此受到影响。

    秦帝胡亥不想屠戮殆尽,但是为了大秦帝国他又不得不为之。其实胡亥心头一直住着一头血兽,以前由于律法森严,被条条框框束缚了。

    刚开始的秦帝胡亥与当下战国是格格不入的,在此等情势下,大秦帝国危如累卵逼得胡亥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如今秦帝胡亥对于杀人早已不在抵触,只是他终究不是杀人狂魔,在战场上屠戮敌军,他不在意更不会在乎。

    但是屠杀一个村子,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国人百姓。这让胡亥心头一阵不忍,甚至于很是矛盾。

    然而,仅仅片刻时间胡亥就做了选择。他终究是大秦帝国的二世皇帝,背负着无数人的野望。

    杀数十人,为了数百万人,秦帝胡亥义不容辞。

    ……

    “杀……!”

    由于前军全部都是大秦铁骑,精锐无双,面对一群手无寸铁的国人百姓,根本就是一场屠杀。

    “噗——”

    手起刀落,鲜血飞溅。哀嚎声与惊慌失措的声音,就像是一阵阵魔音,让胡亥等人心头难安。

    一刻钟后,村子之中一百零八口人,一个不剩。不管是百岁老人,还是襁褓之中的孩童,都落得生死的下场。

    鲜血染红了土地,浓郁的令人作呕。太阳光下,更显得格外耀眼。

    就在这个时候,芈和匆匆赶来:“禀陛下,举村一百零八口,不论是皓首匹,夫苍髯老贼,还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个不留。”

    胡亥站在轺车伞盖下遥望村子良久,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杀生终究是有伤天和——!”

    “陛下,大争之世,避免不了刀兵之祸!”韩谈显然感到很困惑,忍不住开口劝解了一声。

    胡亥喟然一叹:“走。今日大军驻扎于此,等天黑之后再行出发。”

    “是——!”点头答应一声,韩谈转头大喝,道:“陛下有令:打扫村子,大军于村中驻扎,天黑再行推进!”

    ……

    的确,连续不断的战败,山东国土沦丧不但没有使大秦帝国颓废,反而激起了一股同仇敌忾的血气。

    从秦二世胡亥、左相子婴、太尉尉缭、上将军王贲,到军中将士与秦中的国人,无不充满复仇之心。

    这也是秦帝胡亥这一次东出,得到秦中国人百姓以及大秦帝国朝臣支持的最大原因。因为在他们看来,东出是应当的,大秦帝国统一天下更是应当的。

    老秦人的偏执,大秦帝国朝野上下的万众一心,给了秦帝胡亥巨大的力量。

    背负着老秦人的希望,背负着大秦帝国朝臣重铸大秦的野心,秦帝胡亥根本别无选择,只有屠村才是最好的选择。

    胡亥清楚,作为大秦帝国的二世皇帝,考虑的将不会再是良心痛不痛,而是绝对的理智,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重铸大秦帝国。

    毕竟大争之世,天下列国,中原诸王,那怕是只占有一郡之地。也有可能由小变大,最终成就天下霸业。

    &



第244章 文武相谈,后院议秦!(第一更)
    魏国!

    河东郡中,光是表面上就驻扎着十二万大军。而且根据黑冰台的情报,西魏拥有二十万大军,而显示出来的只有十五万。

    这消失的五万魏军,到底在何处,这一直都是一个谜。

    秦帝胡亥北上,剑指平阳!

    ……

    魏国王城之中,魏王豹与丞相魏越两个人神色凝重。秦军东出,这意味着在一年多以来,大秦帝国已经做好了准备。

    “王上,现在该如何是好”默然良久,丞相魏越对着魏王豹肃然一躬:“秦帝胡亥剑指西魏,我国岌岌可危……”

    这一刻,魏王豹有些慌乱了。他没有想到秦军会东出,会在这种节骨眼上东出函谷关。

    被山东反秦势力打的节节败退,困守秦中的大秦帝国,时隔一年半就有能力东出,这让魏王豹心头大吃一惊。

    更要命的是,山东大乱,齐赵两国都发生了战争,西楚霸王项羽北上伐齐。突然之间,秦军东出,一时间魏国指望不上了。

    心思电闪,魏王豹冷冷一笑,道:“丞相,秦军东出非我西魏一国之事,立即派出使者,前往殷,河南国,赵国,西楚,临江等过求援。”

    “同时派出斥候,摸清楚秦军的动向,秦军统帅为谁,出兵多少,甚至于大秦帝国内部国人百姓动向也要查清楚。”

    “唯!”点头答应一声,魏越大步离开了。

    他清楚秦军东出已经成为事实,这个时候求援是大事,但是却不是最主要的大事。因为秦军东出,西魏首当其冲。

    眼下更是明摆的大势,如果西楚,赵国没有主力大军前来救援,平阳就是砧板上的一块鱼肉。

    但是在援军到来之前,必须要魏军坚持。魏越清楚,他必须要与上将军龙都商量一下。

    如何布防,才能坚持的更久!

    ……

    “隆隆——!”

    魏越离开王宫大殿之后,立即便乘坐轺车直入天街最深处的高大府邸。这里便是西魏三架马车之一的上将军府,与他以及魏王豹并驾齐驱。

    “吁——!”

    勒住马缰,青铜轺车停在了上将军府左边的车马场。驭手陈三跳下马车,对着魏越一拱手,道:“丞相,上将军府到了——!”

    魏越下车,望着高大的府邸一眼,随及一挥手,道:“叩门——!”

    “唯!”点头答应一声,陈三将轺车固定,随及走向了上将军府正门。

    “咚,咚,咚——!”

    握着门环轻叩三次,三道沉闷的声音传出很久,片刻之后大门打开,家老走了出来。

    “老朽见过丞相大人——!”家老对着魏越深深一躬:“不知丞相前来”

    瞥了一眼家老,魏越一摆手:“家老不必多礼,敢问上将军可在府中”

    闻言,家老一拱手:“上将军此刻就在后院,丞相这边请——”

    “嗯。”点了点头,魏越跟随着家老大步踏入了上将军府。

    有过石门,直入后院之中。在后院之中有一巨大的槐树,枝叶繁茂,树下有一榻,此际龙都正在榻下饮茶。

    “大人,丞相来访——”家老走进后院,快步有过深深一躬。

    闻言,龙都睁开眼睛:“丞相大人此来有何贵干”

    “有国事相商!”魏越瞥了一眼家老与陈三:“此地非谈话之所,上将军以为呢”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武更是很少有同心协力的。文人看不起武人,以为是鲁莽之辈,武人看不起文人,以为手无缚鸡之力。

     



第245章 城头之上,龙都话平阳(第二更)
    龙都对于当下魏国朝局清楚极了,同时也痛苦极了,他清楚秦军东出首选便是西魏,其次便是河南国。

    因为他对于大秦帝国当下的局势一清二楚,函谷关天险壁垒,在河东郡出现了漏洞。

    秦帝胡亥不可能视而不见,如今西楚霸王项羽北上齐地,正大战暴起,不可开交。而辽东王刘季出兵渔阳郡。

    天下大乱,对秦帝胡亥的约束达到了历史最低。

    ……

    特别是巨鹿战败,秦二世胡亥仿佛苏醒了一般。

    数十万秦军将士的鲜血唤醒了秦帝胡亥,函谷关外的大战,让龙都对胡亥有一丝莫测高深的隐忧。

    他对这位前期昏聩的帝王的智慧从来就没有低估过,否则,当初就不会再十八兄弟中脱颖而出。

    以最小公子的身份,登上人生巅峰,成就大秦帝国二世皇帝。

    秦二世胡亥在函谷关之战中的表现,绝对不逊色当世任何人。对于这一点,龙都心知肚明。

    他清楚这个人的运筹谋略,不会看不出西魏是秦军东出的最佳选择。

    从心底讲,龙都已经不再认为大秦帝国风雨飘摇,在举世皆敌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偏安一隅是误打误撞捡来的运气。

    在此刻他认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极为高明的战役。

    函谷关天险,是阻断山东反秦势力的绝地,而通武候王贲的横空出世,基本上就等于断了他们的希望。

    至于兵走武关,必须走桃林山地,还是必然钻入秦军的伏击圈。

    特别是,秦帝胡亥能够在大秦帝国大势已去的关键时刻当机立断下令大军困守函谷关,这才是大秦帝国偏安一隅的根本。

    对于这样犀利的对手,龙都不敢有丝毫的小觑。

    心中念头翻滚,龙都幽幽一笑:“中原大地战火纷飞,不论是西楚,还是赵国,齐国都志在天下。”

    “秦军东出,山东反秦势力一定会率兵支援。但绝对不会在第一时间赶来,我军与秦军厮杀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会支援。”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魏越瞬间就明白了龙都的忧虑。大争之世,天下列国,中原诸王互为仇敌。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对于西楚,赵国,齐国等诸国而言,西魏不仅是盟友更是敌人。

    默然良久,魏越一拱手:“上将军,以为西魏目下当如何”

    这一番询问,极为真挚诚恳。不论是魏越还是龙都都清楚,此刻魏国只能靠自己,而不能指望着他国支援。

    将自己的命运指望在他人的援手之上,无疑是这个世上最愚蠢的。

    “战!”

    龙都霍然站起,望着函谷关的方向:“我西魏有大军二十万,别说是秦军东出,就算是项王西来,也有一战之力。”

    “更何况,当下大秦帝国早已今非昔比,物是人非。区区秦军东出,又能够奈我何!”

    为了西魏的军心民心,作为上将军的龙都,他必须迎合魏人心头的膨胀感,必须做出不惧怕秦军的态度。

    “丞相,秦军东出势不可挡,你立即筹集粮草,老夫召集大军,与秦军一战。”龙都目光如炬,一字一顿,道:“秦军东出,若伐魏必至平阳。”

    “好!”

    点了点头,魏越转身离开了。此际西魏的大权,并不在魏王豹的手中,魏王豹只是一个象征罢了。

    真正掌控着魏国实权的是他与上将军龙都。只要他们文武联合,就有了决定魏国命运的可能。

    &nb



第246章 长策若成,扩土三千里。(第一更)
    从春秋战国以来,平阳虽然不是魏国都城,不如大梁,安邑一般名声在外,但是它的地位并不低。

    作为魏地第三大城,平阳一直就享有深沟高垒,金城汤池的威名。当初魏国从安邑迁都大梁,其中考虑过平阳。

    若不是大梁最为富饶,性情喜奢的魏王绝不会选择大梁,而是选择平阳了。因为平阳深沟高垒,面对秦军锋芒将会无比的安全。

    这一刻,龙都肆无忌惮,凭借的正是平阳雄踞沃野而又易守难攻的长处。而今大秦帝国遭受重创,国力军力大有减弱。

    特别是魏国有大军二十万,攻灭别国虽力不能及,然要固守自保,显然游刃有余。这正是龙都的信心所在。

    纵然他清楚秦帝胡亥的难缠,清楚通武候王贲的名震天下。但站在平阳城头,龙都傲视群雄。

    只是丞相魏越并不这样认为,西魏立国以来,龙都强行征兵抓壮丁,纳入朝廷统辖,将全**马整编训练为二十万大军。

    五万分布在周边要塞,三万驻扎在平阳城外,两万驻扎在平阳城内。与此同时大梁驻扎两万,太原郡驻扎三万,上党郡驻扎五万。

    魏越清楚新军的整编训练,龙都始终是事必躬亲。他虽为亲力亲为,却也知道一年时间内,弱小的魏国训练不出一支二十万的精锐。

    况且因为强行征兵,魏国内部民生哀怨,况且上党与太原属于故赵国,其上生活的百姓都是赵人。

    虽然同属于三晋之一,但是数百年的地域文化影响,早已经名存实亡。在中原大地之上,魏人是魏人,赵人是赵人。

    赵人不可能轻易对魏国归心,整个西魏国中也只有河东郡才是西魏的根基,真正的属于魏国,拥护魏王。

    目光闪烁,魏越认为,魏国想要崛起困难重重,必须要彻底让上党郡,太原郡国人百姓归心。

    然后整军经武,吞灭几个小诸侯,开拓国土增强实力,然后才能与大国抗衡。
1...7778798081...1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