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这支大军,便是秦帝胡亥亲自率领,为了粮草安全作为护卫的大军。若是粮草出现意外,也能够及时援手。
与此同时,大梁城中秦军的营寨依旧灯火连绵,不时传来隐隐的战马嘶鸣。而且城墙上的守卫,一如既往的森严。
就这样,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由秦帝嬴斐指导,秦将李必,河南王申阳作为主演的一场旷世大剧就要上演了。
河南国,王宫。
此时,申阳正在看着地图沉默着。他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安,觉得胡亥大军静悄悄地驻扎在大梁却不回咸阳,大有蹊跷。
一国之主,长期在前线,弊端大于利益。虽然国君与士卒一起,能够提升士气,但是却会造成对于朝廷的失去掌控。
故而,一直以来所有君主都不会亲自御驾亲征,因为那是对整个国家的不负责任。
申阳政治嗅觉也许不太敏锐,但是他对于军事上的感知,绝对不会弱上多少。能够因为战功而封王,这便是他能力的最佳体现。
按照春秋战国以来大国开战的传统,一般都会派出使者下战书,而后发兵交战。即或不下战书,大军开到战区后也必然有所动作。
但凡是收复失土,想要夺取他国土地的战争,往往都是正大光明,大张旗鼓的进攻,从来没有一次例外。
目下大秦帝国东出的十万大军,驻扎在安邑与大梁一带,却是毫无动作,当真怪诞。
申阳清楚,据斥候消息,秦军在秦帝胡亥一手布置了西魏换王之后,并没有直接返回咸阳。
似乎打算一直在河东郡住扎下下来,想要将河东郡打造成东出的桥头堡。那么,如此一来河
第319章 秦二世比汉高祖在这件事上更优秀。
天下局势,犹如大海浪涛,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正在憋着大招,等待一个最后的机会。
有些人,甚至于一大部分人都会被清算。这便是乱世,这便是一个大染缸,任何人都不可能例外。
秦帝胡亥也是如此!
不管是吞并燕国的刘季,还是东出成功了一半,一半尚未成功的大秦帝国也逃不开宿命。
特别是辽东王刘季,以辽东三郡之力,强行吞下燕国三郡,并不是说他的实力到了那一步,而是韩信用兵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倘若不是韩信率军,恐怕辽东大军尚未拿下一郡之地。对于此,秦帝胡亥一清二楚。
没有张良的辽东三郡,是不完整的!
……
此刻的天下,正处于最后一个平静的时候,西楚霸王项羽,辽东王刘季,秦帝胡亥,只要是有能力发动一场战争的人,都在消化前一场战争所得。
秦帝嬴斐取半个河东郡,辽东王刘季兼并燕国三郡,西楚霸王项羽同样割占琅琊郡。
或许他们的手段各不相同,或光明正大,或阴谋歹毒,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刘季,项羽,胡亥早已经脱颖而出。
成为中原大地之上,最有可能成就皇帝之业的人。
对于这一点,天下有志之士都一清二楚。故而,天下人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彭城之上。
因为彭城的决定,将会影响中原大地之上的现有格局。
如今三强南,西,北鼎立,无数的小国林立。一旦西楚与大秦帝国交战,这意味着有一个强国必将会陨落。
中原格局将会大变,一些野心家与期待局势大乱的牛鬼蛇神,正在翘首以盼。
不管是西楚爆发出惊人一击,还是大秦帝国奋起直击,对于他们都有着极大的利益。
彭城,楚王宫之中。
从齐地撤军的西楚霸王项羽,已经返回了彭城,他对于这一场北伐的结果,并不满意。
“亚父,为何不能如刘季一般吞并燕国,反而要让齐国死灰复燃”项羽有些气恼,朝着亚父范增,道。
对于此,范增并不意外。他清楚这件事背后的利益纠葛,项羽一清二楚,此刻询问不过是心头不满,想要抱怨两句罢了。
只是纵然如此,范增依旧解释,道:“王上此言差矣,燕王臧荼对于燕国,又岂能与齐地相比。”
“齐地田氏一族树大根深,并非一般可比。若是不循序渐进,必定会引起齐地贵族的集体反抗。”
“故而,想要兼并齐地,就必须要击溃齐地贵族。大秦帝国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若是强行以武力一统天下,变数太多了。”
“对于齐地,蚕食远比鲸吞重要。有道是今日隔两城,明日隔十城,总有一日齐地会属于西楚。”
说到这里,范增幽幽一笑,道:“相比与辽东王刘季,一下子兼并燕国三郡,让自己实力大增,老夫更看好秦二世。”
闻言,项羽心头一惊。这一刻,他真心有些想不通,忍不住朝着亚父范增,道:“亚父,此话怎讲”
微微一笑,范增一字一顿,道:“辽东三郡本就是实力最弱的一方,如今虽有韩信用兵如神,一举灭了燕国。”
“但是以辽东三郡之力,吞并燕国本就是一大难事。就算是吞并之后,想要彻底消化,并非那么简单的事。”
“辽东王刘季,一下子吞并燕国,反而将自己限制在了北方,没有三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南下。”
“这正好应了那句话——作茧自缚!”
闻言,项羽眉头紧锁,他虽然看不起刘季,却也清楚刘季此人
第320章 为王所累,终不再是盖世英雄。
“呼……”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项羽心头有一丝恼怒,他清楚局势变得棘手起来,对于西楚越发不利。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田荣已经被他杀了,但是辽东王刘季以及秦帝胡亥这两个祸害,却是他的心腹大患。
他以为辽东三郡足以困死刘季,然而他却小觑了这个人的能力与魄力。
……
“亚父,龙且战死砥柱,此仇不能不报,负责将士之心涣散,西楚立马就会有生死存亡的危机。”
以项羽的见识,以及地位。自然是能够看出龙且战死对于西楚带来的劣势,若是他不出兵必然会失去民心军心。
只不过对于项羽而言,刚刚吞并琅琊郡,大军长途跋涉,尚未休整并不适合立即出兵。
况且大秦与西楚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大国,项羽虽然相信自己,自认为无敌于天下。
但是对于通武候王贲,再加上一个刚刚出现李信,不论是哪一个都是一个大敌,足以让西楚陷入进退维谷的大敌。
而且辽东王刘季突然崛起,韩信精才艳艳。可以说,如今已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根本容不得他肆无忌惮。
……
对于项羽的担忧,亚父范增心下了然。哪怕是他也觉得与大秦对上,并不是最适合的时候。
有道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西楚与大秦交战,将会让辽东王刘季有充分的时间来休养生息,消化燕国三郡之地。
如此一来,纵然楚国能够胜利,辽东也将会成长为不可小觑的大敌。
前门驱虎,后门养狼,这样的事情,范增与项羽并不想做。心中念头闪烁,沉吟了片刻,范增,道。
“我西楚与辽东不同,琅琊郡有虞子期镇守,当万无一失。”
“老夫的意思是,兵出陈郡灭韩国而据颍川郡,与秦帝胡亥对决与三川郡,顺带灭了河南国,一举兼并三川,颍川,河内三郡。”
“如此一来,我西楚亲自设立第一道防线,只要秦军东出,必然会与我军交锋。”
亚父范增不愧是当时谋士第一人,这一番言辞,直接让西楚未战先胜,一下子站在了最有利的地方。
“亚父,河南国与韩国,殷国都是孤所封。冒然对它们出手,意味着由孤亲手毁灭由孤一手制定的天下秩序。”
“势必会造成天下不朝楚,诸侯伯王之名,名存实亡!”
西楚霸王项羽心头还是有一丝的忌惮,他不是忌惮于三国的实力,而是忌惮于天下道义。
项羽不是肆无忌惮的绝世枭雄,骨子里他只是一个盖世英雄罢了。纵然为王所累,却也是英雄行径。
为名所累,他考虑的远比一般人更多。
“哈哈……”
听到这里,范增不由得冷笑出声:“自从函谷关相王之后,诸侯伯王之名,就已经名存实亡。”
“要天下诸侯朝楚干什么,如今已经不再是夏商周,而是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的时代,我们要的是西楚统一天下。”
“是王上成为一如始皇帝一样的存在,不过是如同春秋战国之时的诸侯伯王。”
这一刻,范增心头确是有些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毕竟如今的西楚霸王项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只要好好操作一番,必定能够席卷八荒。
然而,项羽军事之上表现出了惊才艳艳的表现,但是在政治上的嗅觉,比起秦帝胡亥与辽东王刘季差了不止一点点。
心中念头闪烁,范增目光如炬:“王上,不就是想要一个出兵的理由么,作为诸侯伯王,就是理由。”
不得不说,范增虽是一个老头,但是这个人崇尚兵学,骨子里霸道至极。
&nb
第321章 一个人也是灭一国的理由!
范增浑浊的眼睛里,有一丝奇异的光芒。那是遇到同类的兴奋,同样也是遇到同类而散发出来的杀机。
在武信君项梁还活着的时候,范增就感觉到了张良的危险。当初张良一人入楚,能够说服张良立韩王,这便是他的能力最大的体现。
如今张良与刘季关系密切,范增自然是不放心。他清楚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能够成为威胁,只有死人除外。
这一刻起,范增有了杀人太心。
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在范增的感觉下,他清楚张良此人是一个大敌,是当今天下除了大秦太尉尉缭之外,唯一对他有威胁的。
故而,灭韩只是为了杀张良!
范增清楚,他的好几次关乎西楚未来的谋划,全部被项伯打乱,而在项伯的身后站着的是张良。
这一点的清楚,张良这个名字就出现在了范增的眼帘。
……
深深看了一眼项羽,范增喟然一叹,道:“因为韩国司徒张良,王上此次伐韩,灭韩之后,务必诛杀张良,以绝后患。”
“张良么”
项羽眼底有一丝波动,这个张良他也是认识。只不过两个人之间的交谈不多,仅仅在叔父项梁在世之时有过合作。
看到项羽如此神色,范增一下子便清楚,项羽对于张良并不清楚。
一念至此,范增幽幽一叹,道:“张良是故六国韩国贵族的后人,与韩国王室同姓。”
“韩国的先祖出于周天子王室,是姬姓的一支,后代在晋国任官,受封于韩原,取等地韩原的韩字为氏,从此称韩。”
“周定王十六年,智伯水灌晋阳城,三家灭智分晋国,从此韩国建立,成为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
“张良的祖父韩开地,在韩昭候,宣惠王,襄哀王时为韩国丞相。其父韩平,是韩釐王,悼惠王时作丞相。”
“一家父祖两代,辅佐五世韩王作丞相,虽说是古来世卿世禄的遗留,但如此越代久任,却是少有。”
说到这里,范增饮了一口茶,继续道:“由此可见,张良一家与韩国的关系深厚。”
“但是张良能够与辽东王刘季相交,为其出谋划策,甚至于在函谷关相王之时为之奔走,可见其关系匪浅。”
“故而,灭韩必杀张良。不杀张良,其必上辽东三郡,到时候就是一个大麻烦!”
对于张良,范增心头是颇为忌惮的。他心里清楚,相比于自己张良还年轻,一旦自己故去,张良就是西楚最大的威胁。
年龄!
正是因为年龄,才是范增忌惮张良,而不忌惮尉缭的最大原因。
如今尉缭年龄与他相仿,两个人就算是死亡,十有**也不会错开很远。但是张良不同,如今的张良正值青春年华。
时间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范增不介意与张良对阵,因为他不惧。但是他心里清楚,时间之下张良才是最大的胜利者。
“亚父,区区一个张良,真的值得如此对待么”在这个时候,项羽眼底的疑惑再也掩饰不住。
深深看了一眼项羽,范增幽幽一叹,道:“王上,你了解秦始皇么”
不等项羽回答,范增一字一顿,道:“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范增清楚,项羽与嬴政有仇,根本不可能公平评判。故而,他直接开口为之代劳,
第322章 上官竭的洞悉
范增就不由自主地有几分喜欢,连项羽的短处也觉得不再那么过分。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容易感情用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个看似成功完美的人,不过是他身上的优点掩盖了他身上的缺点。
故而,才让他看起来完美!
这一刻的范增就是这样子,项羽终究是西楚的王,称呼他为亚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