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别说是秦帝胡亥,就算是其他人也不允许。李信这样的要求,根本就是一种割据意识。
“中原大地之上,兵祸横行,如今天下虽然是危机重重,却也是机遇满满。”李信眼中充满了自信:“陛下从函谷关而出,老夫从九原而出有何不可!”
李必没有想到父亲会有这样的想法,只好一字一顿,道:“父亲,兵权归属,岂是儿戏”
“目下大秦帝国战力最为强大的大军便是九原大军,通武候手握五万大军防守函谷关,武关一带。就算是陛下手中十万大军东出,如今也只有七八万大军!”
“自古以来,有功高震主,亦有兵强盖主的事情。纵然机会如牛毛一样多,陛下也不可能让臣子手握大军超过自己。”
说到这里,李必喟然一叹,道:“特别是大秦帝国因陛下而乱,无论是军心民心都有纰漏。”
“在这样的紧要关头,陛下不可能答应父亲的要求。父亲当学通武候之父,如此我李家才能长存!”
由于长期在底层挣扎,李必比李信更加清楚大秦帝国当下的处境。
“此言差矣!”李信面色涨红,怒视着李必,道:“大秦帝国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必须要把握住。”
“我大秦只有集中兵力,周密部署,陛下亲自督战。届时,纵然天下皆敌,我大秦帝国也能够安然无恙。”
“战机稍纵即逝,一旦出现,就绝不能错过。没有独自的调兵权,不足以应对接下来的纷争。”
李信悠悠一笑,道:“至于陛下会猜疑,你不会担心。就将为父的话一字不落的带给陛下,为父相信陛下会做出判断。”
“是——!”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李必也不再纠缠。
“必儿,陛下令你南下,然,河东郡郡守又如何”李信也是一个老鸟了,自然看得出儿子匆匆而来,并不仅仅为了通知自己。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李信对于儿子的性格,还是极为了解的。
闻言,李必笑了:“儿子举荐清水候之子郎帆担任河东郡守。父亲以为此人如何”
这一刻,李信面色凝重,深深的看了一眼李必,道:“必儿,郎帆其人如龙,兵法双精通,一如当年商君。”
李信一直生活在临洮县中,自然清楚郎帆的鼎鼎大名,其人天资聪颖,可比甘罗一般早熟。
他也曾见过几次,自然清楚清水候家公子郎帆,是一个军政大才。
“父亲,儿子有急事,先行告退!”李必走了,李信却并没有急着动身,依旧沉默着。
他清楚郎帆就像是一个变数,若是归秦,大秦帝国复兴指日可待,倘若是入山东,将会是大秦帝国的大敌。
郎举当年的事,若是得不到解决,只怕郎帆未必会仕秦。
作为好友,他自然清楚这是当年郎举之事的些许隐秘。他之所以没有告诉李必,是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
李信不愿意有些仇恨纠葛,延续到下一代。
 
第310章 你知道与商君相比,你差在哪里么?(第一更)
“拜李兄为将”郎帆目光一动,突兀的笑了笑:“可喜可贺。”便不再说话。
他清楚接下来的话,关系到大秦帝国的未来部署,不是他应该听的。
因为军事行动,讲究保密。一旦走漏风声,这一场行动必然会使凶险万分,甚至于落入敌人的陷阱之中。
郎帆心头虽有隔阂,但他终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老秦人,做不出叛国的事。
然而,就算是如此,他也能够猜测到秦帝胡亥与李必的下一步计划——三川郡。
……
再一次饮了半盅酒,李必眼底有一丝尴尬。他清楚郎帆是一个聪明人,自然是早就清楚了他的意思。
只不过郎帆在故作矜持,不想开口搭话,这等于在刻意回避。李必也知道郎帆心头的顾虑,不禁幽幽一叹。
李必看着面前的年轻人,语调迟缓但却非常清晰地,道:“贤弟,我等老秦人生于世上,为大秦帝国而战,为嬴氏而战便是我们的宿命。”
“为兄也清楚你的才智卓绝,难不成贤弟一腔报复,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不成”
“高山流水,未必不会遇知音,山川之俊美,一如天下名典,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何不可!”
郎帆神色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对于大秦帝国的感情以及秦帝胡亥的感情,颇为复杂。
父亲虽亡,但对于那件事的始终,他都了解的一清二楚。
那是他的心结。
李必看到这一刻,忍不住微微摇头,道:“贤弟,如今乱世之中。风起云涌,正是你我能够大展宏图,一展胸中所学之时。”
“为兄希望你能留在大秦帝国,相助陛下完成大秦霸业。大秦帝国之势,当一统天下也。”说到大秦帝国霸业的时候,李必的语气有些激动。
闻言,郎帆笑了笑,道:“李兄,小弟不信你看不到大秦帝国气象不佳,统一天下未必就一定会是大秦帝国。”这一刻的郎帆,整个人显得很淡漠。
听到这里,李必便清楚他在口才上,根本不及郎帆。想要请他出山,必须要下狠招。
一想到这里,李必霍然站起身来,深深的看了一眼郎帆,一字一顿,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难道贤弟忘记了么”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郎帆幽幽一叹,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小弟又如何能够忘记!”
郎帆说的不错,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是他认识的第一句话,当初启蒙会写八个字。
多年的教育,这八个字早已经宁可在骨子里了。就算是郎帆想要忘记,也不可能。
默然良久,郎帆,道:“李兄何时出发,小弟随行。”郎帆显得很淡漠,神态之中隐约有一丝不甘心。
“好!”
拍案而起,见到郎帆同意,李必心头大喜,连忙一笑,道:“贤弟收拾一二,明日清晨,立即出发。”
……
一行人启程,三天后,李信分道北上九原,两天后,李必与郎帆来到了安邑城中,直入胡亥府邸。
“中车府令,陛下可在”李必对着韩谈一拱手:“还请通禀一二!”
韩谈笑了笑,一摆手,道:“陛下早已料到两位快要到了,早有吩咐,到了直接进来便是,不需要通禀——”
闻言,李必肃然一躬,道:“还请中车府令指路!”
对于韩谈,李必可不敢无视。不仅是因为韩谈是中车府令,属于京官,而且更因为韩谈随时都能够见到胡亥。
这样的人,最能够影响皇帝的决策。有了前车之鉴,自然而然,李必等人要在意几分。
“李郡守,清水候,这边请——”随及,韩谈也不推诿,一伸手整个人走到了最前边。
&nbs
第311章 白衣傲王侯(第二更)
“差了什么”郎帆忍不住问了出来。
商君卫鞅,在大秦帝国之中的地位之深,敬若神明。那怕是心高气傲的郎帆,也是对卫鞅极为崇拜。
郎帆自认为学识不错,但是与商君卫鞅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
如今秦帝胡亥提出来,一时间,郎帆心神被吸引,他想要清楚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从而加以改正。
向着可见的路前进,才能真正的成长。对于此,郎帆一清二楚。
……
见状,胡亥悠悠一笑,道:“差了礼遇,差了平台,差了证明!”
“轰——”
胡亥的话就像是惊雷在郎帆的心头炸裂,他熟读百家典籍,自是清楚在这个时代,纯粹治学从来都不是士人阶层的主神。
一时间,郎帆心中念头万千。
自从士这个人群阶层出现以来,主神始终是经世致用,就是以学问入世奋争,以才能建功立业。
胡亥并不喜欢儒家,对于孔夫子直接无感。他的骨子里血液里铭刻的是法家,信奉的天下。
但是这个无感的孔夫子,将士人们的这种精神一口叫白,叫做:“学而优,则仕”——优秀的士人应当做官!
这是当下士人阶层毫不隐瞒的公开宣示和终生追求。
至于当了官后的目标也决不含糊,叫做治国平天下,意思是要为国家为天下为众生做一番事。
正是这种坦诚直率而又奋发有为的入世精神,当下士人们将直接做官看得比终生治学重要一万倍。
他们往往在入仕无望的情势下,才被迫治学著作和传授学问。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都是求官不成无奈治学。
胡亥相信在这样的大势下,郎帆根本别无选择。仕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因为郎帆的眼神中有火热。
那是不甘寂寞,不甘沉寂,不甘平庸的眼神。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追求的是黄卷青灯,是修身自励,是文章道德。
而此刻秦帝胡亥以帝王至尊直截了当地请郎帆仕秦,以一身所学强秦,去建功立业,去出将入相,去名满天下,去光宗耀祖!
相比之下,自然是令人怦然心动。秦帝嬴斐绝对不会相信,郎帆会看不到。
“呼……”
念头翻滚,秦帝胡亥的话,让郎帆心中大受震动。他清楚胡亥说的没有错,大条件如此,他绝不能跳出去。
不管是大秦帝国,还是山东列国,如今正是名士纷争之时。
郎帆不是简单之辈,其人心智成熟,性格更是冷静。深深吸了一口气,就将心头的轰动压了下去。
他怔怔地看了胡亥一眼,明亮的目光渐渐暗淡下来。像他这样的人,一旦热血压下去,就不会再被感动。
这一刻,郎帆只是沉默着不说话,书房中突然一下子安静了下去。
察觉到书房气氛的变化,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对于求贤他有的是耐心,而且从典客顿弱口中,他也是得到了当年的往事。
故而,他对于郎帆极有恒心。胡亥更清楚持之以恒的道理,沉默了一会儿,不由笑道。
“河东郡关系到大秦帝国的未来,以及朕的东出大计。大秦帝国英才不继,朕欲以清水候为河东郡守,不知清水候意下如何”
说罢,胡亥诚恳的目光中有着明显的期待。只是郎帆神色默然,继之一笑,并没有公开表态。
目光闪烁了一下,胡亥站起身来向郎帆肃然一躬,庄重谦恭地开口:“清水候,
第314章 陛下之胸怀,当王天下!
对于李必的小算盘,胡亥与郎帆都心知肚明。胡亥是从一开始就清楚,而郎帆太了解李必了。
他明白若是没有好处,李必绝对不会如此的尽心尽力。不论是在家里的劝说,还是在刚才偶尔之间的犀利开口。
李必无时无刻,不再帮着秦帝胡亥。根本就不需要深想,就能够得出这个结论。
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李必如此热情,必然是有着极大的利益。郎帆是一个极端理智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只有利益才是一切的出发点。
再加上李必在他家说出的那一番话,郎帆自然清楚他所求为何了。
……
“陛下,臣曾问李必所言,陛下欲南下三川郡,灭河南国以成战场”默然良久,郎帆幽幽一笑,道。
闻言,秦帝胡亥悠然一叹:“是也,天意使然。不瞒爱卿,这一战击溃龙且联军,斩杀龙且对于大秦帝国已经够了。”
“然,项羽终究是项羽,此人用兵如神,非一般人能够抗衡。若无三川郡为屏障,朕恐怕守不住河东郡。”
胡亥并没有讳疾忌医,他清楚自己的短板,更加清楚项羽的优势。如今想要抗住项羽的攻击,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群策群力。
李必对郎帆推崇备至,自然而然,胡亥对于郎帆抱有不一样的期盼。
听到胡亥的话,郎帆眉头皱了皱,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硬碰硬肯定是不行,但是项羽杀来已经成了一种必然。
默然良久,郎帆喟然长叹一声,道:“陛下,当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西楚对弱国的兼并。”
闻言,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合纵连横的大名他自然是听过。只是时代沧桑巨变,这个时代未必适合。
“合纵连横大策惊世骇俗,但是否适合于我大秦”
从坐榻上起身,郎帆走到地图很前,指着天下军争图,一字一顿,道:“陛下请看,地图。”
胡亥目光闪烁了一下,顺着郎帆手中长杆移动,只听见郎帆的声音缓慢的传了出来:“如今中原大地之上,以西楚最强,作拥天下最为富庶的十郡之地。”
“这一次攻齐,项羽割占琅琊郡。由此可见,项羽此人野心勃勃,目光与野心绝不至于西楚霸王。”
“他想要一步一步的剪除异己,然后登上皇帝之位。”
“如此一来,天下之间西楚与我大秦一样,与任何一个小国,都有着生死利益牵扯。”
“故而,只要利用这一点,就可以瓦解山东反秦势力与西楚之间微弱到近乎于没有的信任。”
“只要是结合山东诸国之力,就算是西楚也会畏首畏尾。”
目光顺着郎帆的手指方向移动,秦帝胡亥心中念头万千,他也清楚若是没有其他诸国的牵制,大秦帝国必然是极大的危机。
就算是大秦帝国硬抗西楚,到头来只会便宜了其他人,特别是辽东王刘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