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而通武候王贲,必须要坐镇函谷关与武关防线,守好大秦帝国的门户。至于咸阳城,目前有太尉尉缭在,应该出不了事。

    故而,唯一让他忧心的便是九原。

    九原虽有十万北地大军,乃大秦帝国真正的精锐,在始皇帝时代,经历过铁血厮杀的大军。

    但是蒙恬自杀,通武候王贲南下,如今的九原郡,空有十万大军镇压,却没有名将驻守,这毫无疑问是极其危险的。

    这一刻,有了李信的消息,胡亥眼睛一下子便亮了。有这样一员老将,镇守九原,下一次他就不会如此被动了。

    迎着胡亥的目光,李必,道:“禀陛下,家父闲赋在家,以耕耘为乐!”

    “哈哈,朕的将军,岂能以耕种为乐!”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道:“这不是浪费才华么!”

    胡亥瞥了一眼李必,一摆手,道:“准备笔墨,朕要给老将军写一份信!”

    “是!”

    闻言,李必大喜。他清楚自己父亲的盖世才华,看到在家中以耕种为乐,李必心头不舒服。

    他清楚父亲并不快乐,因为他也是一员武将。对于武将而言,不能上战场,就是一种煎熬。

    特别是李信对于大秦帝国感情深厚,看到帝国支离破碎,这种心疼与煎熬双重的压抑,将会是沉重的。

    他清楚,父亲一定渴望登上战场,为帝国效力。

    铺开竹简,李必将手中的蒙恬笔递给胡亥,然后立于一旁,静静的等候着。胡亥接过长笔,蘸了蘸墨,一气呵成。

    竹简之上,有一行小字:朕不缺耕种天地的百姓国人,但缺守卫大秦,率军东出的大将。大秦二世皇帝五年六月,嬴胡亥。

    等到墨迹干了,胡亥方才将竹简卷起来,扎好。递给李必,道:“将他托人送到李信将军手中,就言朕与大秦需要他。”

    “臣代家父谢过陛下!”这一刻,李必眼眶湿润了,对着胡亥深深拜下。

    他




第306章 郎帆(第二更)
    听及李必的话,胡亥心头大喜。他清楚老秦人好斗,勇于战斗。武将辈出,却极少有治国理政的大才。

    这一点从大秦帝国的历史上,就可以看出来。从秦国到大秦帝国,漫长的六百载岁月中,无论是百里奚,还是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

    几乎可见的每一个叫的上名字的文官,都是山东士子。由此可见,老秦人对于文化的缺失。

    当大秦帝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以来,始皇帝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向诸子百家低头,诸子百家却贪得无厌。

    ……

    胡亥心头清楚,这便是大秦帝国一直以来只要无衣不要蒹葭的国策导致的,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

    从一开始,他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如今李必告诉他,有一个治国理政大才,胡亥自然是狂喜。

    甚至于远比得到一员大将,更为欢喜。因为胡亥清楚的知道,左相子婴的治国理政才能并不高,只不过他无人可用。

    故而,只能以子婴来充当丞相,开府理政。如今李必有一个大才举荐,自然是引起了胡亥的兴趣。

    胡亥对于李必虽不怎么了解,但是他相信老秦人绝不是虚言之人,一想到这里,顿时大喜过望。

    毕竟,这是士战天下时代。惊才艳艳的名相名将皆天下奇才,往往是得其一便可成大业。

    吴王阖闾得孙武、齐桓公得管仲、魏文侯得李悝、魏武侯得吴起、齐威王得孙膑、秦孝公得商鞅,皆成一时大业。

    如今天下名士,尽入山东反秦势力之中,成了大秦帝国的死敌。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老秦人的治国理政大才,自然是引得秦帝胡亥向往。

    项羽得范增,天下大半归属于西楚已经证明。胡亥从来不会否认一个大才,对于天下大势的影响。

    倘若大秦帝国没有太尉尉缭,通武候王贲,典客顿弱,左相子婴等人,他不可能支撑到这个时候。

    士战天下!

    这个时代,正是士子对于天下大势影响最为重要的时候。在这个时代,名士能够与一国之君同高。

    一念至此,胡亥,道:“不知此人是何人,比之李郡守如何”

    闻言,李必便清楚秦帝胡亥心动了。连忙朝着胡亥深深一躬,道:“禀陛下,此人也是名门之后,清水候郎举之嫡子郎帆。”

    “郎帆”

    呢喃了一句,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郎姓出自费伯,源于周天子。这一点,朕倒是清楚。”

    这一刻,胡亥是欣喜万分的。他知道这个郎举,因为他清楚的记着一件事,那便是先帝十八年,郎举率军伐赵。

    当时王翦率上地大军,郎举率灞上大军兵出井陉;与此同时杨端和率河内大军,分由南北夹击邯郸。

    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十月,王翦、郎举率大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

    真正让胡亥对郎举其人有了解,是因为蒙恬,王贲,李信,皆是他的好友。只要是了解蒙恬,王贲,李信三人,就会清楚能够与他们为友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有大致相差不多才能得人,根本玩不到一块。在中原这个诡异的地方,圈子文化一直都存在。

    不是一个圈子的人,根本融不进去。郎举能够与大秦帝国三大青壮派成为好友,足以证明他的不凡。

    念头翻滚,胡亥一时间对于这个郎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能



第307章 齐地换王,西楚割占琅琊。(第三更)
    李必心头一震,连忙扶住胡亥:“臣得陛下知遇大恩,方能一展所学,自当报效大秦,效忠陛下。”

    李必是一个聪明人,再加上多年来在底层的磨炼,自然是变得圆滑无比,他对秦帝胡亥恭敬无比。

    因为他清楚,大秦帝国之上,便是秦帝胡亥。在这个天下,没有人能够在胡亥之上。

    只有得到胡亥的认可,他才能平步青云。

    ……

    胡亥知道李必的意思,只是对于此,他并没说好坏。

    因为他清楚,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他来辩白,时间会证明一切,也会让一切真假都随风而逝。

    安邑城楼抹上了一缕火红的霞光,君臣二人的密谈尚兴犹未尽。只是他们都清楚,正事要紧,不得不结束谈话。

    胡亥深深的看了一眼李必,道:“事不宜迟,李郡守立即修书两份,请郎帆与令尊前来河东郡。”

    “是!”点头答应一声,李必转身大步离开。

    他心里清楚,秦帝胡亥根本就是见不到兔子不撒鹰。若是郎帆没有到来,绝对不可能出兵河东郡。

    正因为如此,李必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因为他心里清楚,战机稍纵即逝,绝不能因为拖拖拉拉,就错过了。

    武人骨子里都是一种雷厉风行的人,李必更是如此。

    ……

    正午时分,一骑快马飞出安邑,一路西行,飞往了陇西大地。

    与此同时,在秦帝胡亥得命令下,大秦帝国的五万新军在夜间分路秘密东进,集中到砥柱山脉,秘密驻扎了下来。

    在这个时候,秦帝胡亥只是在等一个人,那便是李必。

    这一次秦帝胡亥也是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如今五万大军秘密前往砥柱山脉,整个河东郡只剩下三万大军。

    而河东郡之中,还有七八万降卒。若是一不小心,极有可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

    “陛下,斥候传来消息:西楚霸王项羽攻破平原。杀田荣以泄愤,与此同时,屠城平原,血流成河。”

    韩谈眼底掠过一抹震动:“项羽立田安为齐王,齐国割让琅琊郡给西楚,作为田荣挑衅天下秩序的惩罚。”

    胡亥惊讶地看着韩谈,一时沉默不语,眼光显然在询问:“这道消息的真实性到底有多高”

    因为西楚霸王项羽的所作所为,已经不能用常理来衡量。历史上项羽进逼平原,平原官吏杀田荣开城投降。

    而如今项羽攻破平原,不仅杀了田荣,更是进行大规模的屠城。最让胡亥震惊的则是西楚霸王割占了琅琊郡。

    这意味着西楚霸王项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再也不能以以往的见识推理之。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胡亥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历史终于发生了大变,一切都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走去。

    他清楚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任何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西楚霸王项羽有可能君临,辽东王未必会大出。

    甚至于其他诸侯王,都有可能大出于天下。可以说,如今的中原大地之上,变数已经生出来了。

    “西楚从九郡,变为十郡。实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达到了一个极致。”

    感叹了一句,秦帝胡亥清楚大秦帝国面临的危机更大了。西楚越强,大秦帝国的危机越大。

    一想到这里,胡亥只觉得头大。前脚他刚刚商定南下灭河南国一事,如今中原大地之上变数横生。

    心中念头闪烁,沉吟了许久,胡亥眼底掠过一抹杀机。他清楚变数已生,这就意味着天地大势已改。

    大秦帝国重新君临,也就有了



第308章 一纸书信,英雄垂泪!(第一更)
    六月底,关中大地上忙碌的秋收终于落下了帷幕。今年的收成,让大秦帝国朝野上下喜形于色。

    大秦帝国朝野上下,在这一年里过得太艰难了。不仅粮草不足,同时更是风云变幻无常,天灾**躲不过。

    再一次的大丰收,让老秦人看到上天并没有抛弃他们。特别是刚刚经历了大胜,更是助长了老秦人的火热之心。

    ……

    粮草足以填平秦帝胡亥用兵所消耗,这让老秦人的腰杆一下子硬了起来。

    只要有粮草,更有前赴后继,不畏艰难的老秦人子弟,巍巍大秦,还是有极大的希望在。

    六月底的一个夜里,月色朦胧。李必带领三个护卫,兼程疾进,短短五天时间便赶到了临洮。

    这里是秦长城的起点,更是老秦人避难之地。当初的典客顿弱等人,就是蛰伏其中。

    而如今不管是李信,还是郎帆皆在临洮城中,而这里更是李必的目的地。由于事情重大,关系到胡亥的部署,这一次李必亲自前往。

    他为大秦臣子,此去代表着秦帝胡亥的态度。若不是前方战事吃紧,胡亥一定会礼贤下士,亲自前往临洮求贤才而出!

    清晨时分,李必一行人到达家中,还没有来得及拜见父亲,就倒头睡了。

    连续不断,不休不眠的赶路,不仅乏味,而且对身心更是一大考验。这个时候的李必,只感觉到自己太累了。

    倒在榻上,便不再想要起来。

    这个时候,作息极为规律的李信刚刚梳洗完毕。这些天他一直闷闷不乐,火气很大,连家中妻妾也不敢来讨好他了。

    作为老秦人,李信对于大秦帝国有着极深的感情。当初他率领大军攻城拔寨,灭国亡城,自是意气风发。

    后来伐楚大败之后,并不是始皇帝不用他了。第二次伐楚,始皇欲以他为副将,与王翦一同伐楚。

    只不过心中有愧的他,谢绝了始皇帝的好意,解甲归田了。

    只是让李信有着极大的愤怒,始皇帝活着时,大秦帝国的精兵名将天下第一,可以任大秦对列国颐指气使,说攻谁就攻谁。

    各国使者无不成年累月地泡在咸阳看大秦的脸色,刺探到一星半点儿的消息,立即快马回报本国。

    后来大秦帝国剑指天下,兵出函谷关,列国一一被歼灭。那个时候大秦帝国独尊天下,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那时候,别说始皇帝了,就是大秦帝国一个官吏,天下人都奉若神明,生怕惹恼了大秦朝廷。

    始皇打个喷嚏,天下都要伤风咳嗽,那是何等的威风惬意。六国遗留下来的人,都不敢顶风作案。

    始皇帝才驾崩,山东就乱了。自然而然,让李信这样的沙场老将,为之不忿。这就像是,曾经高高在上的信仰,一下子坍塌了。

    李信虽在家中坐,因为军中故旧的缘故,对于天下大势也是有一定的了解。从始皇帝驾崩之后,眼睁睁看着大秦帝国在日益崩坏。

    大秦帝国是在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的基础上扫平天下,登基称帝的。身为老秦人的荣誉感,让李信长吁短叹。

    “老爷,大公子星夜兼程而来,正在屋外侯着……”就在这个时候,家老的身影出现,对着李信深深一躬。

    “教他进来。”李信不耐烦地挥挥手,没办法,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了。他这个当父亲的,又不是不见的。

    一阵沉重急促的脚步声,李必大步匆匆地走了进来,



第309章 白衣卿相(第二更)
    “什么”李必一下子惊讶地瞪起了眼睛,苦笑一声,道:“父亲,陛下绝不会答应此事!”

    十万大军的兵符,随意调动的权力!

    在李必眼中,李信这根本就是狮子大开口。若李信北上九原,秦帝胡亥拖在中原,这等于让李信割据一方。

    他没有想到父亲居然有如此大的野心,一时间,李必有些进退失据了。看着眼前不怒自威的父亲,他第一次感觉到了陌生。

    ……

    李必虽与胡亥相处时短,但对于胡亥他自认有一定的了解。秦二世其人,刚强霸道,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1...8586878889...1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