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诡神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焚天孔雀

    没有哪个王侯大墓可以幸免于难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颗珠子最后很可能是落到了盗墓贼的手里。

    而盗墓贼销赃,肯定会在暗处,购买的人也可能在暗处。

    陈逸阳认为,这件宝物之所以一直没露出水面,很可能是在献王墓被盗之后,一直藏在什么家族的手里

    而这个家族很可能一直长盛不衰,能将这宝物把持的这么久。

    而且他们不喜欢炫耀,也不准备拿着这颗宝珠做什么修仙成道的美梦。

    所以这颗珠子,一直没有公诸于世……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推论。

    但有了这个想法,就可以通过细节去调查了!!

    调查需要从古历史开始,调查隐藏在这片大地上的大家族!!

    中国向来有富不过三代之说,一个家族如果繁荣了那么久,是不可能彻底的隐藏起来。

    经济政治相辅相成,凡是大型的家族,一定或多或少的与政局势力有联系。

    调查所有的记录史料,看看有没有从秦末时期就一直繁荣到现在的家族

    调查这种内部信息需要进入很多高端网络,查看那些隐藏的大户资产总量,甚至国际金融网络也要进入!!

    这样高强度的信息侵入,按理说应该走叶秋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力量执行,否则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但陈逸扬去告诉陈智,给他三天的时间,他会想办法破解所有高层网络。

    用上面的关牌,调查这些机密资料……

    关于他父亲的本事,陈智是非常相信的。

    他这个父亲除了三观有点不正之外,几乎可以说是完美超人。

    果然还没到三天时间,他父亲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带来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消息。

    看来中国富不过三代的说法的确很有效,从古至今,一直繁荣的家族没有几个。

     

    ;别管鼎盛的时期有多么的繁华,富可敌国也好,天潢贵胄也好,最多过个七代八代之后就落魄了!!

    很多大家族甚至早就已经灭绝了,连后代都找不到!!

    然而却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家族,因为其独特的地位,从春秋时期一直繁荣到现在!!

    长盛不衰,子孙繁盛!!

    虽然历代王朝多更替,腥风血雨,但不管上位的皇帝是谁,都会对他家礼遇有加。

    甚至还有皇帝钦点,命之为世代一品,极尽尊崇!!

    这个家族的府门,就算是到现在也是门庭若市,车马如云

    那就是中国儒家的创始人,孔圣人的本家,孔府!!

    &nb




第三百六十四章:孔府二当家
    而现在,当凤凰胆珠这几个敏感的字眼,出现在陈智的面前时,这封信的意义就变得不再一般了。

    陈智仔细将这资料上的照片看了一遍,发现这封信的写信人非常的谨慎。

    正常信件的格式,前方都有尊称,后面都落有名讳。

    比如敬兄某某,愚弟某某……

    可这封信上既没有前提,也没有落款,整个文字连一个名字都看不见。

    也就是说,这个写信的人既没有写收信人是谁,也没有写自己是谁。

    这种行为是很不正常的,但也不是不可理解

    在那个敏感的年代,很多有名望大家族,都会被当时的红卫兵扫荡,家之财物付之一炬。

    为了躲避这场劫难,很多大家族会将自己的家底儿,存放在部队中的亲朋好友那里。

    部队中的军人,尤其是高级军官,在当时还是很有地位的。

    即便那些红卫兵在外面无法无天的闹,也不敢去找他们的麻烦!!!

    寄信人没有称呼对方的名讳,证明是想保护对方,不想给人家添麻烦!

    但是没有留下自己名讳,这种事很少见。

    这证明他的名字在当时很敏感,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无法说出口。

    在这张照片上,这张信件的旁边还有一个牛皮纸封套。

    那个时期没有电脑输入,负责归档的老档案人做事情还是比较谨慎的。

    他们将这些信件用一张牛皮纸封着,外面写了个标签,证明着信件大概的内容身份。

    然后盖了一个查抄的红章。

    陈智仔细看了一下,上面的日期是1969年5月4日,标签儿内容是:【孔府二当家私信】

    估计这个标签,应该是当时审讯这名军官的时候,问出来的口供,之后就被写在那里了。

    因为事发突然,孔府的那些寄存品最终没有送来,所以也没被引起太大注意,封存了之后就扔在那里。

    这些古老的档案,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保密级别都很高。

    没有极高的层面是没有权力翻阅的的,更不会有人闲着跑去研究。

    恰恰就是这个原因,才能让这张薄薄的信纸最终保存下来,直到现在被陈逸扬挖出来。

    有了这张白纸黑字的证据之后,这件事情基本上是确定**分了!!!

    所有人都知道,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

    他的儿子或孙子在当时的地位已经很高,得到这颗宝珠并不奇怪,甚至孔子本人得到这颗宝珠都有可能……

    而最重要的是,凤凰胆珠正是雮尘珠的别称。

    纵观华夏历史五千年,能被称之为凤凰胆珠的东西,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学识渊博的孔家人,更不可能将这名字写错。

    所以当确认这个名讳的时候,基本就可以确定,这就是传说中的那枚雮尘珠了!!

    有了这个强有力的证据,他们就可以走下一步的路线了,寻找拥有者!!!

    陈智之后与胖威私下交流了一番,将这文件的照片拿给他看,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胖威点上一根烟,拿着这张照片上看下看,琢磨了很久,最后佩服的点了点头:

    “要我说,咱爹是真tmd有能耐啊!!

    就这张带着上头密封红印的照片,估计就是穆赫活着的时候也弄不出来

    我刚才看了,这绝对是真品,上面的毛笔字货真价实。

    而且就这两笔,可不是普通人能写出来的,肯定是个书法极为精通的人写的!!

    但是吧……,这个孔府二当家……”,胖威说到这里的时候,把烟放到嘴里咬了咬,然后转回头看向陈智:

    “孔府这个地方,你可能不清楚,我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

    现在的年轻人当孔府是什么地方

    那就是一个旅游景点……

    至于人家的家族里面的事,很多人都不清楚。

    我也是听老琉璃厂那帮人说的,其实孔府内的竞争最激烈,赶上一个小科考了。

    里面的各房各院的乱事儿糟得很!!一本红楼



第三百六十五章:孔府二当家(二)
    胖威的话彻底的提醒了陈智,果然是如此!

    真的是如此!!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就连睡在一个床上的夫妻,第二天都可能会互相揭发,人彼此间的信任变得非常薄弱。

    如果在信纸上不留下名号,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所以这个用来证明身份的信物,是必须存在的!!!

    而且这个东西一定非常的贴身,非常的特别,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孔府的东西。

    陈智之后让陈逸扬继续在那些古老的资料中寻找突破口,看看在当时在那个军官抄家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被搜出来

    而不到一天的时间,陈逸扬就传来了好消息

    胖威的猜测果然是正确的!!!

    那个军官当时被查处的原因是派别问题,所以一同抄家的有好几个军官。

    当时的那些人热血燃烧,他们并不注重财务,反而更注重书信,希望在里面找到什么反革命的证据。

    所以这些书信反倒是比较精细的保留下来,上面盖章记录。

    而这些没收来的财物就没有被归倒记录了,当时被统统汇集在一起,当作反革命物质被封了起来!!

    四人帮粉碎之后,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家日益通达,大部分被抄走的财物都让原主人领回去了。

    但还有一些物品被留了下来,有些物品因为年代久远被遗忘了,也有的原主人已经没了性命,所以变成了无主之物。

    后来这些物资经由国家的手续,被有关部门拍卖出去了,每一件拍卖品都记录在案……

    其中有一件玉佩,被卖到一个商人手里,然后传给自己的儿子。

    后来他儿子为了证明这块玉佩的价值,还送到过鉴宝栏目去鉴定!!!

    当时在节目上并没有说太多,只说这是自己父亲早年购买之物,让专家评定。

    这玉佩上面有一个明显的标记,可以证明是孔府流出的物件,那就是“世代一品”。

    陈逸扬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在想要得到什么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是他得不到的。

    尤其在网络上,他几乎像是无形的黑手无孔不入。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他已经找到了当年的那个鉴宝节目,并将那段视频拷贝了下来,发到了陈智的手机中。

    这节目至少过去10年了,只在电视台的最内存挡中才有。

    陈智打开视频之后,发现画面还算清晰。

    一个中年人拿着一块圆形的玉佩,请专家帮着品鉴。

    当时那专家将这块玉佩检查之后,说是上好的和田玉,玉种清透圆润,而且做工极其精细,应该是体面人的贴身之物。

    而且这玉佩的中间是镂空的,正面竖着雕刻4个大字:世代一品,那是孔府的象征!

    而在玉佩的最角落,雕刻着一个微小的图案,应该是玉佩拥有者的名讳。

    专家当时没有将这名字明确的说出来,但是却把那雕刻的文字落在屏幕里。

    陈智将这视频定格,然后将那个图案放大之后,仔细观看。

    那图案篆刻的是一个很精巧的小猪型,按照常理,这应该是玉佩主人的生肖。

    而小猪内雕刻着几个篆体字,仔细辨认时,发现上面写的名讳是;孔清寒!!!

    这无疑是一个让人高兴的发现。

    从玉佩拍卖的时间,和



第三百六十六章:离开的孔家
    这个结果说实话,完全出乎了胖威和陈智的意料。

    世人都知道,中国人对家族的认知是非常强的。

    中国是一个讲究祖宗的国家,和外国把名字放前面,姓氏放后面的习惯不同,中国人把姓氏放在自己的名字前面,以表示对家族祖先的尊重。

    有很多人一生为了自己的家族而奋斗,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把死后能够供在祠堂里,写如族谱,当成一生的荣耀。

    周围而这个孔府的二当家,名字没有出现在族谱里,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事情。

    当然这个家族绵延到现在,不乏有很多不肖的子孙。

    孔氏家族族谱就清晰的标明:

    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都被认为是“辱祖玷宗,丧名败节,皆不准入谱!!

    但这只是一个说法,虽然不能写进族谱,但依然是有记录。

    即便他是犯了事儿,哪怕是跟政治有牵连的大事情,无非将他的罪名写上。

    但名字是不会消失的。

    所以孔清寒这种情况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当然陈智也做了很多假设,比如说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位孔府二当家为了避乱,改换了姓名,这是当时经常会出现的事。

    或者是顶替了谁的姓名也是有可能的,或过继或是有别的说法!

    而对于这一块,陈逸扬作出了详尽的调查,但是得出的结论却彻底否定了陈智的假设。

    他在任何地方在也寻找不到这位孔家二当家的资料,孔清寒这个名字,在所有的户籍以及孔家家谱里,都没有出现过。

    所以说也断绝了改名的可能性。

    连户口和户籍记录都找不到,这个人还真的就是彻底消失了……

    对于这个情况,陈智一下子找不到了头脑。

    他这些天做了很多假设,又一次次的将这些假设否定!!

    完全解释不了这种情况……
1...513514515516517...5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