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神冢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焚天孔雀
在第3天的时候,胖威提出一个最可行的建议,他说:
“与其憋在家里胡思乱想,还不如就干脆就上老孔家去问问。
到底怎么回事儿一清二楚,也省得我们在家里胡猜了……”
胖威的确说了一句大实话,在现在这个时候找孔家人去询问,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谬,但现在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之后的时间里,他们便开始调查关于孔子家族的详细情况,查找现在管事的人,以及内部的关系。
准备进入这个在华夏大地上,繁荣了几千年的家族了……
其实现在的孔府,早已经不是孔子后人居住的地方,那个著名的山东孔府和孔庙,已经变成了观光景点……
在山东曲阜的那些孔姓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分支,真正孔氏家族的正统嫡系,在大陆早已经不存在了。
孔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本是孔子嫡长子孙居住的府第,即衍圣公府。
1377年始建,1503年重修拓广,可后来不幸遭受了火灾,造成重大损毁。
1885年的时候,又重建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恢复了基本的样貌。
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再次恢复了孔府的辉煌,现保存良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居住在那里的孔家嫡系后人,早已经离开了,他们在建国之前就已经去了台湾,再也没有回来。
其实这中间是有一段历史故事的……
1937年7月时,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人马上就要将整个山东占领了。
因为曲阜即将沦陷,蒋介石怕当时的孔家嫡系传人孔德成,落入日本人手中被扶植为文化傀儡,于是命令军长孙桐萱带兵强迫孔德成离乡,迁居了重庆。
&n
第三百六十七章:抗日战争时期
胖威随后制定了一个绑架计划,名称虽然不好听,但实质就是这么回事。
胖威的意思很简单,甭管这小孩知不知道什么事儿,反正他现在人在大陆呢,那就好办……
先把这小孩绑架了,然后把他捏在手里,再给他台湾的父亲打电话。
看看从他父亲嘴里能不能套出点什么话。
如果他爸真不知道,就让他爸想办法去查,孔氏大量的嫡系后代都在台湾,总能查到点蛛丝马迹。
总之不管怎么样,先把这孩子弄到手,其他的就都好办……
陈智这一次并没有表示反对,胖威的招数虽然缺德了一点,但现在这种时候,哪里还顾得上这一些。
别说是绑架一个孩子,就是将山东翻个天,他也不会犹豫。
于是在第二天,两个人就动身开始前往孔府!!
他们走的时候很匆忙,姬盈并没有问陈智去哪里也没有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但是从她的眼神中,陈智知道,姬盈也猜到了几分……
z市有直飞山东省会的飞机,但要去曲阜的话,还要落地转机,所以这段旅程比想象中的要长。
在飞机上的时候很无聊,胖威抽不了烟心烦,就不停的叫空中小姐要饮料。
陈智则打开手机调到飞行模式后,翻阅资料。
这些资料,都是这段时间收集的,关于孔氏家族的隐秘传闻。
这种来自小道的消息就是这样,听起来很传奇,但总是有几分真实。
相比之下,光明之下的消息,总是感觉缺乏一些真实的味道。
从这些资料上看,这个被华夏大地尊崇了几千年的高贵家族,也不乏很多辱骂之声。
有很多文人看不上孔氏家族,说他们是假仁假义,用祖先的名号金裹自身。
还有人说他们表面上是清高的书香门第,事实上却是当权者的爪牙。
每一届的孔府嫡系大当家,都和当权者有不清不楚的权谋关系。
甚至明末清初的时候,有很多学者骂这些孔家人,说他们满嘴仁义道德,忠君爱国。
但在清军入关的时候没有以身殉国,最后,还在清朝廷当了官,丢了读书人的气节,丢了祖先的脸面
甚至还有人拿上任大当家孔德成去台湾的事情说事,说他们其实是投靠了日本人不成之后,被抓去台湾的,是汉奸。
关于这件事情倒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一起传出来的还有一些隐秘的老文件,那是一份那个年代的小报
小报上非常清晰的写着,1938年曲阜沦陷之前,孔府当家曾经宴请日军侵华头目田嵨、久保添等人吃酒席。
席间奉上银钱物资,以供军用,并巧言谄媚以加强“中日友善”。
这种卖国求荣的行为,当时被抓了个正着,被发到了报纸上……
这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丑闻……
而针对于这件事,后来却又很快的平息了,具体怎么平息的不清楚,毕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没有太多的人,去关心这些琐碎的事情。
只知道这件事情被平息了,大家的怒火也被平息了,孔府的清白也被洗清了。
然后再也没有提人提过……
直到民国二十六年12月,驻兖州七十二师奉蒋中正委员长之命,连夜安排孔寿成夫妇离乡,将他们带离山东……
未几,孔寿成代表孔氏家族于武汉发表抗日宣言,明确了自己的立场。
当时报刊称颂,说抗日战争前夕,日本曾屡次派员前往曲阜,邀请孔寿成赴日参加日本孔庙落成典礼,均遭拒绝。
从这里能够看出孔寿成的文人肝胆,绝不向恶势力屈服。
从此以后孔寿成再也没有回过山东,在台湾历任高等职衔,平安富贵的过了一生
然而奇怪的是,这位老人到死也没敢回到大陆,没有回到他出生的山东曲阜,这一点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
&nbs
第三百六十八章:借古讽今
“哦”
陈智忽然间真的非常感兴趣了。
他靠在了椅背上,摇着果汁,准备听胖威好好的讲一讲明史。
这时候就听见胖威说道:
“要说这华夏5000年,的确是各有千秋。
可要论起文人墨客最牛逼的朝代,那就属大明王朝了。
这明朝廷,可真他们是最有意思的一个朝代……
你觉得现在人心复杂,你翻一翻明朝那些野史杂传看一看,什么人性黑暗呀,尔虞我诈呀,口蜜腹剑呀,在那个时候简直就是小儿科
那个时候的文人,咋呼的最欢,也最牛逼!!!
那时候的江南文人自成一派,联合的朝廷上的文官成立了东林党。
东林党那可是牛b啊,虽然平日里连鸡都不敢杀,但一个个骂得欢呢!
今天写个折子,明天做首诗!!
这个骂呀,吃饭也骂,喝酒也骂,连tnd放屁的时候都在骂
看不惯什么骂什么,说别人都是结党营私,只有他们是文人清流,铁骨铮铮!
平日里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连根儿都没有的阉党。
就是东厂西厂的那帮太监……
还给他们编派了不少故事,说这些太监干了多少缺德事儿,虽然连家伙都没有,还祸害了多少大姑娘什么的。
可最后李自成攻进北京的时候,你猜怎么的了
这帮子铁骨铮铮的东林党,咔嚓一下全他丫的投降了。
而被他们骂成狗的东西厂的太监,却誓死不投降,誓死守卫皇宫。
上到70岁老叟,下到十几岁的孩子,那真的是杀到最后一个人呢……”
“真的吗”,陈智还真的感兴趣起来。
他也听说过明朝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朝代,凝聚了很多华夏人性格的精髓,那个时候的文化艺术;社会现象;甚至法律经济都非常的有特点。
陈智一直想找机会好好的读几本明史,但是因为忙一直没有机会。
没想到听胖子嘴里这么一说,竟然这么有趣。
“你说的像亲眼见到一样!!”,陈智笑着说道,
“是真的吗
也有可能是谣传吧
不是说太监没良心,祸国殃民吗
怎么反倒变成了护国英雄”
“屁吧!
什么太监就是没良心,谁说的纯tnd是偏见”,
胖威一本正经的啐了一口,看来真的很认真。
“我跟你讲,其实太监堆里,有几个是正儿八经的汉子,我听了都敬佩!!!
前几年我接触倒斗事儿太多了,有很多墓地里的邪**儿我们都知道
那一年有个哥们儿就是提起他前几年曾经挖过的一个老斗子,那应该是一个葬君墓!!
所谓葬君墓啊……,其实就是无名的野坟。
哪位好心又有钱的路人,看见那些死于非命,又没有葬身之地的尸首。
就拿出钱来偷偷的给这些人做个坟地。
也不立碑,也不写他们的名讳,就是给他们三尺黄土,占个身子,生前的是是非非都跟他们无关了
这种坟地里面葬的,有很多都是英雄豪杰,在当时犯了事儿的。
这种事大家都理解,既然不立碑不留名号,也没有人去找这些葬君墓的麻烦。
那哥们儿当时进的,就是一个很大的葬君墓。
那墓地里头有好多穿着盔甲的尸首,那可真都是战死的人呢!!
有的人身上挨了好几十箭,有的人身上插着好几把刀,脑袋都被切零碎了,死的特别惨,那可真是激战呢!!
我哥们儿说了,那都是上好的盔甲,平日里绝难得见的。
有一些是明朝时期的皇家锦衣卫,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太监,也就是那些东厂和西厂的公公。
那哥们儿说,其中还有一个老太监的尸首,最震撼人。
那尸首不是横着的,而是站着的。
身上穿着盘龙大太监的服饰,就那么立立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跟活着一样。
但仔细看的时候,身上的肉都烂光了,满脑袋白毛发,脸被射得像刺猬一样,连五官都看不到
但就是不躺下!!
手里还死死地捏着刀,守护着身后!
第三百六十九章:神秘酒店
之后身后的那个金丝边眼镜,就一直在后面虎视眈眈的看着陈智和胖威,一脸的嫌弃,好像自己跟他们坐同一架飞机都是掉价的事!!
胖威好几次都想把那金边眼镜拉到卫生间里教训一顿,都被陈智阻止了!!!
飞机终于落地了,他们到达了山东机场。
那个金边眼镜一直和他们一路,一起过飞行道一起取行李,途中遇到几次,都骄傲的高抬着脖子,那下巴头脸人,那样子看起来的确欠揍!!!
出了飞机场之后,他们直接前往租车的地方。
曲阜离这里还有一段距离,之后他们还要转车才能到达。
果然如传说中的一样,这里有很多直达曲阜的雇佣车,有拼车也有专车,看来每年去那里旅游的人非常的多
在停车场等待的时候,那个戴金边眼镜的,也站在他们旁边,他看见陈智和胖威也是要前往曲阜,猜到了他们也是要去孔庙。
再一次推了推眼镜,嗤之以鼻的说了一句,“有辱斯文的蠢货”
之后一弯腰,钻进了一辆黑色的车,被拉走了。
陈智看到那是一辆专车,应该是属于私人所有,前面是专门的司机,看来这金边眼镜也是有点身份,很可能也是去曲阜孔庙的。
他们之后便坐上了一辆雇佣车……
从这里到曲阜并不是很远,司机对地理非常的熟悉,大概只有小半天的时间,他们就进入了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
到了当地之后发现,和所有的旅游景点一样,有很多宾馆和导游的广告员,大部分都是去孔府和孔庙的。
陈智之前收到过简狄的消息,那个叫孔守仁的小男孩,现在就住在孔旁边的小酒店里。
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再去孔庙绕弯子,直接前往孔府旁边的小酒店。
现在说起来孔府和孔庙好像是两个地方,但其实在最初的时候,都是一个位置……
在孔子死后第二年(前478年),当时人就将他所居之堂屋立为孔庙,以便于岁时奉祀。
当时的孔庙仅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车服、礼器等等
初期的孔庙是很简陋的,与住宅联在一起,孔子一生俭朴,仅有故宅三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