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祖师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狠拽的吻
可殷明却是摇头,“不至于。”
“白彦武道出身,一身筋骨强横不已。”
“再加上有文气加持,刚才龙闻一掌,还不至于让他起不了身。”
殷明对白彦的实力了如指掌,也从刚才龙闻一掌的掌风之中判断出了龙闻的掌力。
所以他断定白彦没有重伤。
“那白兄在作甚他难道打算躲
557.第556章 好自为之
第556章 好自为之
当白彦三声数毕。
只见原本正凌空踏来的龙闻脚步忽的一顿!
而后,浑身阴气狂暴般升腾!
无尽黑气宛如浓烟一般滚滚汹涌,而其中,龙闻凄厉的叫声响彻整片寰宇。
白彦深吸一口,缓缓起身,面无表情的看着虚空中的景象。
杨子铭不由诧异问到,“这是何故”
祝明飞也同样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刚才还势不可挡的龙闻,怎么会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
白彦淡淡道,“盛极必衰,鬼也逃脱不了这个定律。”
原来,刚才白彦拼死一击,并不是真的。
刚才他被击落地底,浑身阴气缠绕。
一时间他无法找到脱身之法,只好运功将体内阴气控制在一个地方,不让阴气侵蚀他的心智。
可是他转而想到,既然龙闻此刻的阴气已然达到顶点。
如果再给他注入一点阴气会如何
所谓盛极必衰,阴气太过鼎盛,就算龙闻是鬼,只怕也无法在这浩然正气荡漾的天地间存活吧
所以,白彦才会在最后挥掌击中龙闻的脑袋。
为的,便是将浑身阴气灌入龙闻体内。
虽然他身上这点阴气并不多,可是对于已经达到顶峰的龙闻而言,这点阴气,绝对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着虚空之中不断升腾的黑气,听着龙闻凄厉的惨叫声。
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殷明点头道,“此次磨砺,看来你对文道感悟更加深刻了。”
无论是御风破阴气,还是召唤西楚霸王领兵攻杀。
亦或者是最后以阴气灌入龙闻体内,都足以说明白彦对诗文的运用更加纯熟。
而且也由此可以看出,白彦对文道领悟较之之前,更加深刻。
白彦对着殷明笑道,“那是自然。”
说话间,虚空中的龙闻此刻已然处于一种即将自爆的状态。
他体内的阴气太盛,而此时地处阳间,阳气鄙人。
张驰之间,他体内的阴气已然不受控制,此刻正在他体内胡乱冲撞!
“啊啊啊!!!”
震耳欲聋的吼叫声在天地间回荡。
只见得摇摇欲坠的龙闻忽的抬眼望向殷明。
“狗...杂碎!”
“你们都...你们都得...死!”
尽管此刻他已然控制不住自己体内的阴气,可是他的意识尚未混乱。
大手猛然挥动,漫天阴气好似受到牵引一般,径直朝着殷明等人席卷而来!
铺天盖地的阴气宛如一条长河奔腾,天空中的黑云立时消散。
阳光洒落,阴气不断蒸发。
可是此时的阴气何其旺盛,即便被阳光蒸发了一部分,可仍旧有无数阴气汇聚成一道巨蟒,朝着殷明扑咬而来。
龙闻要拉着殷明等人垫背!
白彦瞧着只冷冷笑道,“无知小儿。”
杨子铭与祝明飞也是摇头。
龙闻未曾见识过殷明的厉害,这点不怪他。
可是元南一战,殷明力战天魔的事迹,难道龙闻也不知
此刻龙闻已是强弩之末,想要拉一直未曾出手的殷明垫背,岂不正是无知小儿
殷明望着那遮天蔽日的阴气,脸上毫无波澜。
下一刻,殷明轻轻挥手,漫天阴气瞬间烟消云散!
无边阴气离体,龙闻的身体立时在虚空之中缓缓消散。
凄厉的惨叫声戛然而止。
天地间霎时恢复了平静,只是原本青草幽幽的苏堤平原,此刻已是满目苍夷。
解决了龙闻,白彦对着殷明问到,“司马静怎么办”
其实刚才白彦也已然察觉到司马静的不对劲。
龙闻与他交战,并未下死手。
就连刚才阴气入体,司马静也很快将之驱逐。
白彦自己亲身尝试够,若不用自损八百的方式,定然无法安然将阴气驱逐离体。
可是司马静,他将阴气驱离之后竟半点损伤也无。
由此可见龙闻与司马静的关系非同一般。
杨子铭将先前殷明的猜测告诉了白彦。
祝明飞闻言冷笑道,“这黄国国内可当真是卧虎藏龙。”
“一个宇文州谋朝篡位,一个司马静等着螳螂捕蝉,他在后。”
&nbs
558.第557章 无为而治
第557章 无为而治
度化宇文州的同时,做一场法事也来超度那些亡灵也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龙闻乃是鬼族之人,若无法事超度,想必又会出现不少孤魂野鬼。
殷明之所以返回乾黄城,便是还要再著一本佛经,让甘乐超度亡灵。
甘乐刚刚进入佛道,功德未满。
此刻正是积累功德的好时机。
一旦他功德圆满,自会立地成佛。
于是,殷明便在乾黄城内暂时住下了。
一边指点晁皇佛道,一边参悟佛法,著佛经。
《心经》那是指引他人进入佛道的经文,而殷明此刻要著写的乃是超度亡魂所用的经文。
两者自是不可混淆。
至于之后更为深刻的佛经,那自是让甘乐自己去领悟后著写。
佛道有佛道的传承之道,殷明虽懂万道,可毕竟不能干涉万道的传承。
他只能起到牵引与告示的作用。
这一日,殷明闭关醒来,祝明飞前来禀报。
“宇国内乱了。”
消息是三天前送到的,可殷明一直在闭关。
宇国大帅龙闻身死,消息传回宇国,立时引起滔天巨浪。
要知道,龙闻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宇国的排面。
他一死,宇国顿时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
而在此时,灵越皇又突然宣布支持无为而治,整顿朝廷。
于是,内乱彻底被激发。
保皇派认为灵越皇的做法相当正确,给予百姓更多的选择。
而反皇派则认为灵越皇是在推卸责任,不配当皇帝。
两派陷入苦斗,可没有超级大人物的加入,这样的争斗根本无法分出胜负。
灵越皇不愿大举屠杀反皇派,所以一直未曾动武。
这让反皇派的气焰更为嚣张。
一时间,竟在舆论上占据了上风!
“无为而治...”
殷明闻言只是喃喃,目光远眺,乃是黄昏下的乾黄城。
《道德经》曾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这里的“必作”“治”都是有为的意思。
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
殷明曾在百家讲学之时谈及道家的无为而治。
诸如凌望鱼,俞游,白笙归,褚青等人都是这等思想的追随者。
而此刻,便是凌望鱼在宇国传道。
想必灵越皇乃是听了凌望鱼对道家思想的讲解,所以支持无为而治。
“既然灵越皇有意支持道家,那就在宇国立道家吧。”
殷明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道家的观点虽不同于儒家那般容易被广大百姓所接受。
但一旦实现,那必定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到来。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的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
宇国内乱,此时看来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可以体现不同思想学派的思想碰撞,这种火花的产生,有利于文道的兴盛。
祝明飞道,“看来凌兄在宇国传道,硕果颇丰啊。”
祝明飞以为是凌望鱼在宇国传道很受灵越皇赏识,所以才会让灵越皇支持无为而治的观念。
实际上也的确是如此。
可真正造成当下局面的却不是凌望鱼,而是龙闻之死。
龙闻未死之时,灵越皇绝口不提无为而治。
那是因为龙闻对无为而治并不赞成,甚至几度打压凌望鱼。
可是随着黄国事起,龙闻的注意力都在黄国这边,对凌望鱼的关注自然小了。
而灵越皇迫于龙闻在宇国的威望,那自是不会为了支持无为而治,与龙闻反目成仇。
所以才会一直未曾表明态度。
 
559.第558章 宇国皇室
第558章 宇国皇室
宇国,皇宫。
宇国的皇宫与黄国皇宫略有不同的是,宇国的皇宫乃是建在一条山脉。
绵延千里的山脉宛如一条巨龙,而皇城便在巨龙背上驼负着。
朱红城墙包围着整条山脉,皇城内的楼宇拔地而起,虽是参差不齐,但却又一股恢宏庞大的气势在蔓延。
正德殿,皇宫的最高处,已然高耸入云,俯瞰整个皇城。
此时正德殿内,灵越皇面对反皇派的追问,此刻已然无话可说。
“陛下,那龙闻大帅为何会擅自进攻黄国白白损了我国数百万大军”
“那不正是因为陛下往日太过放纵龙闻”
“而今陛下若再推行无为而治,我国岂不乱套”
御史王清源直言不讳的质问,根本没考虑他质问的乃是皇帝。
这若是放在其他国家,只怕早就被拖出去砍了脑袋。
可灵越皇当真就是这么一个从不惧怕任何言语的人。
或者说,宇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言路畅通的国家。
无论百姓,商贾,宗门势力,朝廷高官,任何人的言论都自由。
这在其他国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灵越皇一直以来也是相当鼓励臣属直言不讳,因为他相信,只有所有人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那才能在治国政策上取得更加完美的决议。
可是这一次,面对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之时,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不只是王公大臣,就连很多百姓也是不愿意。
王公大臣们不愿意是因为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无异于削弱他们手中的实权。
一旦这个方针得到推行,那他们原本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都可以运用的权力便都没有了。
而百姓们不愿意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朝廷推行无为而治,就是不管他们。
试问朝廷若对他们不管不顾,那他们今后遇到什么事,该向谁去求助
毕竟很多百姓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无为而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