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但是!

    大唐人的体面,不允许他们做出享受了他人的服务,而不支付服务费的情况!

    大唐人是要脸的!




第二千四十三章 体面的基础:工业化
    爱德华被诺里斯说的满脸通红,但是却是没有丝毫的反驳,反而是露出了一丝羞愧之色。

    因为他知道,诺里斯说的没错,大唐人是非常在乎礼仪的!

    ,以前自己的老师也是说过,整个英格兰王国里对大唐礼仪文化的比较了解的人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几十个而已,其中的诺里斯则是佼佼者。

    他可以不相信诺里斯,但是他相信自己的老师。

    而他不管是自己的老师还是诺里斯,他们对大唐人的体面,礼仪的认知都是一致!

    他的老师说过:“大唐又称华夏,而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是为华夏。所以我大唐自古便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从这句话里,更是从自己的老师身上,爱德华很早就知道了大唐人对礼仪的执着,

    他的老师虽然是红发蓝眼高鼻子,出生的地方也是在英格兰伦敦。

    但是,他老师并不是英格兰人,而是一名大唐暂住民。

    当然了,他的老师往往会把暂住民这几个字直接替换为子民。

    把大唐暂住民变成大唐子民。

    自诩是一名真正的大唐人。

    爱德华几乎虽有对大唐的了解,包括大唐语、大唐的礼仪等等,都是来源于自己的老师,同样的他更加清楚自己的老师做梦都想要成为一个真正大唐人。

    不是大唐暂住民,而是大唐子民。

    而做梦都想要获得入籍资格的老师,平日里挂在嘴边最多的词汇就是礼仪、体面等。

    这看久而久之,爱德华也是深刻的知道了大唐人对礼仪,对体面的执着。

    而这种执着是会体现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而这一点,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大唐人和土著之间最大的区别。

    为何?吃饱喝足了才有心思讲究什么体面啊。

    其他的土著国家的普通人,一个个都是饿的面瘦肌黄,谁还管什么体面不体面啊!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大唐人的体面其实也就是最近二十年兴起的。

    准确的说是工业化以后兴起的!

    大幅度增加的生产力,让民众的生活更加富足之后,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大唐社会才是慢慢的开始全面极度讲究什么体面。

    在这之前,其实也就是和那些土著们一样,各种规矩也只局限于在权贵阶层而已。

    但是工业化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工业化所带来的庞大生产力,让普通人也有了追求体面的资格!

    所以啊,工业化才是体面的基础,其他的什么东西都是附带的,不重要的!

    但是,那些土著们显然是不知道这些的,在土著们看来,大唐人的体面彷佛是天生的,刻在骨子里的。

    一个大唐人在海外,兴许他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但是依旧就会让人感觉到他和土著们的不一样。

    比如说在大街上。一个真正的大唐人在遇上人多的时候会排队,不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等。

    这些东西看似很普通,一些土著控制下也能做到,但是两者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怎么说呢,大唐人的这些行,这些细节,给人什么感觉呢,用爱德华当年的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文明人的感觉!

    是的,文明人!

    这才是大唐人给土著们的感觉。

    作为对比,大唐人之外的土著们,自然就不是什么文明人,而是蛮夷土著了。

    这一点,纵然很多土著里的权贵们不会公开承认什么,但是私底下一个个基本都是自卑的很,日常生活里基本能照搬大唐的都照搬大唐,不能照搬的也要模仿。

    所以你会看到世界各地,甭管是欧洲还是印度又或者是西亚等地方,就很多地方的建筑,尤其是权贵们的住宅,明显朝着大唐的的风格所靠拢。

    在西班牙马德里郊外,就有个西班牙大规模修建了一座很典型的江南园林……

    天地良心,要知道哪怕是在大唐帝国里,现在也没多少权贵们会去修建这么一座传统的园林了,大多都是传统和现代相互结合的现代庄园,文人雅士们称之为新唐风庄园。

    新唐风式建筑,讲究低调、典雅并融入现代的简约风格的元素。

    一栋典型的新唐风建筑,外观必然是低调,但是低调中透着雅致,所以往往是两层,三层的小楼居多,内部的话装饰依旧遵循低调,简约的风格。

    但是,这种低调、简约只是表象而已,大唐人会在这种低调、简约风格里做到极致的奢侈。

    怎么说呢,看的第一眼你会觉得挺普通的,但是细看就会发现不同寻常。

    比如说门前的石板,别以为只是一块石板,实际上那可能是西湖里挖出来的湖石,价格极其昂贵。

    说句题外话,话说几乎所有大唐权贵的庄园,乃至普通中产的小楼的门前石板,用的都是湖石,但是西湖就那么点,真正的湖石可没多少,而且就算有,也早被挖光了。

    既然这样的话,那么这些湖石那里来的,嗯,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反而所有人都不会承认自己用的石板只是一块普通石板,要不然脸往哪搁啊!

    话说松江府某一家拍卖行,数月前还为拍卖出去的多快湖石颁发了鉴定证书,信誓旦旦的说这几块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石头就是湖石,已经在湖中浸泡了多少年……

    除了湖石外,建筑的诸多细节往往也都是非常讲究。

    比如说屋内的栏杆、木地板等很多都是名贵木材,并且有些还会雕刻一些看似简单,但是工艺难度非常高的纹路。

    怎么说呢,好不好看不重要,但是一定要体现逼格,最好是能够在不经意之间向客人说起,这栏杆扶手的些许纹路,工匠花了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时间才雕刻出来

    花了好几年时间雕刻出来的,哪怕只是几条简单的直线,但是你也得联想到人生各种意义啊,怎么可能毫无意义,开国际玩笑呢……

    这进去了往往能够在一楼看见大片的玻璃窗户,让阳光能够更好的投射进来,这些大片的玻璃窗兴许后世人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这些大片的玻璃窗,那可都是大面积的特种玻璃,价格极其昂贵的。



第二千四十四章 传统和现代的冲突以及融合
    大唐人口中的新唐风建筑,那基本都是用钱堆出来的,比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园林还要花钱。

    因为这玩意,你不能只是简单的搞高大上,而是得在诸多细节上搞的奢华无比,而细节,其实更花钱。

    在低调中体现高大上,在细节中体现奢华,这种特殊的建筑风格,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代大唐社会的一个缩影。

    因为如今的大唐社会,是在短短的三四十年里就是从落后的的农耕文明跨越到工业文明社会。

    几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而言,兴许很漫长了,但是对于社会变迁而言却是非常的短暂,因为这会导致旧的东西还没有完全消失,新的东西就不断涌现,最后出现传统老旧的东西和新兴的东西相互冲突或融合在一起的情况。

    如今的大唐社会就是如此,在社会的诸多方面你可以看到传统的很多东西,同时也能够看到诸多新式的东西,而两者相互结合之后,所形成的就是当代的大唐社会了。

    新唐风建筑这种带有浓郁文人士子装逼气息的建筑类型,就是其中的一个具体体现了。

    但是反过来又可以说,新唐风建筑不仅仅代表了当代大唐的建筑风格,更加是代表了当代大唐的生活模式,一整个社会的缩影。

    而大唐的东西,对于土著来说都是好东西。

    所以新唐风建筑不仅仅是在大唐内部广泛流行,同样也是随着大唐人的扩张而遍布全球。

    就和大唐人的职业装一样,新唐风建筑也是传遍了全球,在很多海外地区,尤其是欧洲地区已经是能经常看见这种大唐小楼了。

    当然了,其实没多少土著能够真正的理解大唐人,尤其是那些文人雅士们所追求的典雅是怎么回事,所以在学这些,尤其是新唐风建筑的时候,往往徒有其表,是很难把握住新唐风建筑里的精髓的。

    因为这玩意的出现,是文人雅士们搞出来的,而文人雅士们的审美观总是相当独特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你真让这些土著们搞一栋真正意义上的新唐风建筑,他们一般也很难搞得出来。

    钱就是个大问题,新唐风建筑的各种细节是很烧钱的,如果说细节烧钱不到位,没有各种不经意之间的奢华,那么也就失去了新唐风建筑的真正韵味了。

    而土著们,普遍都穷,哪怕是土著里的贵族也大多是穷光蛋。

    此外呢,里头的很多东西会用到诸多传统的工艺,比如说那些栏杆扶手里的雕刻工艺,基本都是老匠人的手艺,那些土著们很难找到合格的工匠去做什么。

    所以说,土著们仿造的大唐诸多建筑,大多都是徒有其表。

    但是即便如此,那些土著们也是热衷无比。

    因为这是大唐人的建筑风格,这是大唐人的生活方式。

    他们想要住进大唐人的房子里,和大唐人一样生活。

    当然了,还有人他们更加干脆,他们会选择成为大唐人,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和大唐人一样生活。

    很多土著里,他们会直接通过特殊人才条款等方式,成为大唐暂住民,以后再争取入籍成为大唐子民。

    每年都会有无数人想要申请成为大唐暂住民,而且也别以为这些申请人都是土著里的穷光蛋,中低层民众之类,实际上并不是。

    每年申请成为大唐暂住民的土著们,其实基本都是土著里的中上层人士居多。

    因为申请书可都是汉语,并且要求用汉语填写,并且只能是本人填写,这不仅仅意味着申请人需要读书认字,而且还得会汉语。

    仅仅是这一条,就足以刷掉绝大部分普通土著。

    因为当代能够接受教育的土著,都不是普通土著,而能够接受唐语教育的土著就更不是什么普通土著了。

    因此大多情况下能够填写申请书的大多都是土著里的中上层社会子弟以及少数能力杰出混出头的底层子弟。

    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够支付得起前往休达或者其他海外领地的路费,并缴纳申请费用。

    更重要的,只有他们才能够接受唐语教育!

    唐语教育,足以把当代百分之九十九的土著人口挡在外面。

    大唐人可不没有在外面开善堂免费教土著读书认字,然后传播自己价值观之类的习惯,大唐人不需要土著们的认同,也不在乎土著们认不认同,实际上绝大部分大唐人直接把那些土著们都给无视了。

    如此的大唐人,连和土著接触都懒得接触,甚至是厌恶,更加别指望他们会去向土著们船舶什么大唐价值观之类的事了。

    土著死活,关我们屁事!

    如果土著碍着我们了,直接炸过去就是了。

    这是大多大唐人的共同想法!

    基于大唐人对土著的态度,基于大唐官方对土著们的政策!

    那些土著们要想接受汉语教育,只能自己想办法。

    而不管是请家庭教师,又或者是去上专门的学校,费用都是不便宜,普通土著子弟是不可能接受唐语教育的。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这十年,申请成为暂住民的人,大多都是各个土著国家里的中上层精英的缘故。

    而每年能够通过申请,真的成为暂住民的土著,那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通过特殊人才条款。

    为什么这些土著里的精英人才,做梦都想要成为大唐这个文明国度里的一员!

    因为他们读了书,明了事理,有了追求!

    他们更加清楚大唐的伟大,并且更加厌恶自己家乡的贫穷和落后,就和诺里斯一样,虽然诺里斯还是英格兰王国的人,但是已经以外交人员的身份在大唐生活多年。

    很多方面其实他和普通的大唐士绅已经是没多大区别了,这样的他在仅有的几次回到英格兰的时候,哪怕是他不会公开说什么,但是内心里对伦敦的各种愚昧落后的现象还是相当的排斥的。

    倒是普通的土著们,尤其是不怎么真实了解大唐详细情况的那些土著们,他们对大唐倒是不会有太多的特殊感受。

    他们顶多只是觉得大唐很强大之类的,如果有机会去大唐的话,他们也愿意去,但是这种去的有点类似于去大唐打个工,赚个钱,然后回家取个老婆修个房子之类的。

    他们不会和那些读书明理的部分土著精英阶层一样,做梦都想要成为大唐人,并且为自己的土著蛮夷的身份感到羞愧!

    乃至对自己的国家、家乡感到无比的厌恶!

    就和现在的诺里斯一样,就和以后的爱德华一样!



第二千四十五章 无法理解的爱德华
    以后的爱德华会怎么样,暂时还不知道,但是现在的爱德华已经是有了明显的转变。

    来到大唐一个月后,爱德华的整个人看起来和他刚来到大唐的时候已经是有了极大的差别了。

    这种差别并不是外貌上的,也不是穿着,实际上爱德华还是红头发,穿的还是职业装,他的变化,更多的还是行为处事上的变化。

    这种精神上的变化也是让诺里斯宽慰良多。

    从一开始,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爱德华是刚来大唐,浑身上下都是散发着土著蛮夷的气息,再到现在如果如果仔细看的话,是很难发现爱德华才来大唐不过一个月了。

    这也是和爱德华从小接受着唐语教育有关系。
1...10081009101010111012...1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