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这两月,虽然说李轩和董芸芸也算得上是相处融洽,这董芸芸也没有和以往的时候一样对他充满了防备,偶尔也会有肢体上的接触,而且从李轩的角度来看,这个董芸芸也不知道是认命了还是说真被他所吸引了,所以可以明显感觉到她逐渐对自己有了好感,两个人的接触也就逐渐频繁。
不过李轩对此也不急,反正董芸芸就在这,走也走不了,如果说自己和她一直都无法离开此地的话,董芸芸这盘菜早晚都得被自己吃下去,所以他不着急,打算来一个慢火炖汤,等时机成熟了直接水到渠成。
这会,白夫人站了起来,然后走到李轩身边,然后压低了声音道:儿子,你身子是不是有问题啊,如果有问题不要瞒着,我可是你娘,不要怕不要意思,告诉娘,如果真有问题,回头我让钱先生给你看一看!
李轩听到这话,更是无语了,甚至无语中还带着尴尬,这被自己的母亲怀疑自己不能人道,怎么能不尴尬。
当即就是急忙解释道:娘您想多了,我没有问题!
白夫人一脸的不信:别以为我不识字,你就可以骗我,这如果没有问题,怎么几个月了她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说罢,她转身又是瞪了董芸芸一眼:你来说,他到底有没有问题!
我我董芸芸想要解释,但是她一个姑娘家,面子薄的就跟蝉翼一样,那里能够和白夫人光明正大的讨论闺房之事啊。
更何况,她难道得说:她之所以还没怀孕,不是因为李轩不能人道,而是因为两人相敬如宾,至今尚未同床!
如果真这么说了,她相信白夫人肯定会今晚就亲自守在他们的房外,逼他们圆房。
所以支吾了半天,董芸芸愣是半句话都没能说出来,最后只能是一捂脸,直接小跑着回房去了。
还跑,老娘还没跟你发脾气呢白夫人又是一脸的埋怨,然后转身对李轩道:儿子,回头我就让钱先生来给你看看
此时,李轩也是无语加尴尬,匆忙解释道:娘你放心,儿子真的没问题!
眼见白夫人还想再来长篇大论,李轩急忙道:那个我先回房去看看她
说罢,就是一溜烟的走,剩下白夫人一个人,看着李轩和董芸芸先后回房,脸上原先的那种着急恼怒的脸色却是瞬间消失,然后一变冷笑一边喃喃道:哼,别以为老娘不知道那丫头还是处子之身,这不敲打敲打你们,这两根木头磨磨蹭蹭的,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捅破那层窗户纸呢!
此时,一个老妈子走了过来,压低了声音,露出一口黄牙道:有了今天这番,说不准明年太后老人家您就能抱上孙子了!
白夫人露出一副得意神色:明年肯定是要抱上孙子的,如果他们还跟木头似的不行动,回头我就让人盯着,非得让他们圆房不可!
那黄牙老妈子献媚恭维道:太后英明!
回到房后,李轩先朝里面看了眼,没见董芸芸,应该是跑回她自己的房间了,回头又看了看,见母亲白夫人已经是带着老妈子回去了,这才是稍微松了口气。
在李轩的眼中,这偌大的黄竹山里,这个看似愚昧的母亲白夫人,才是少数几个精明人之一,所以每当面对白夫人的时候,他都是颇有压力。
毕竟他可不是原身了,而且抢了人家儿子的肉身,白夫人这么精明,自己稍微露出一些小漏洞,估计她就能看得出来。
而今天,这个白夫人又突然说起孩子的事,也是让李轩有些头痛!
看到白夫人回去后,李轩这才回身朝里走了几步,看着董芸芸的房门紧闭,而且里面还传来董芸芸和珠儿低声说话的声音,这也没去打扰。
这种时刻,去见了会更尴尬!
好在他们现在住的房屋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栋简陋小木屋了,而是一栋新建的屋子,房间多,不然还是和以前一样待在同一个房间里就会尴尬的多。
这几个月来,为了皇室的体面,为了大唐王朝的尊严,柳八苟和方东全他们组织人手,特地修了一座规模颇大的房屋,并正儿八经的称之为‘皇宫’。
大唐王朝的新皇宫,占地面的倒是大的很,不过都是用外围的篱笆圈一大片空地,算不得数,实际建筑面积并不大,也就是前后几栋砖木房子,前面的一栋是作为议事殿,李轩处理接见朝臣,处理政务用的,后院的两栋则是李轩和董芸芸以及白夫人的生活居所。
当然了,这皇宫就和大唐王朝一样,除了名字好听,其他的就跟山沟沟里的其他土匪没啥两样,真要说起来,这‘皇宫’还不如李家在李家村的老宅呢!
以前李家的老宅好歹是青砖黑瓦,比这木屋强多了!
到了傍晚,李轩发现董芸芸吃饭的时候都还是脸上带着红晕,低着头吃饭都不敢抬头看李轩一眼。
看着她低头娇涩的模样,又让李轩想起了母亲白夫人的话,然后心中冒出一个念头:要不然干脆放弃原先的那种先培养感情然后再睡的想法
直接先睡了再说,这感情以后再慢慢培养。
反正都是一样的事,只是先后顺序倒过来而已。
想到这里的时候,恰逢董芸芸夹菜,还抬头看了李轩一眼,刚好看见李轩用带着深意的目光看着自己。
刹那间,两人的目光交织在一起!
第四十三章 御前辩论
随着时间的一天一天过去,黄竹山里的剩余粮食也是越来越少,为了扩展食物的来源,黄竹山众人早已经在柳八苟等人的带领下,早早就开始上山采摘野果,挖野菜,同时也是组织人手捕猎以及捕鱼。
不过通过这些方法所获得的食物对于黄竹山的上千人口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不得已之下,黄竹山众人也是开始了节衣缩食,除了那些需要进行繁重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外,其他人已经是不约而同的开始少吃。
然而即便是这样,黄竹山众人也无法支撑到一个月后的秋收啊。
甚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夏忙的时候,虽然当时开荒了不少土地,种植的粮食在秋收后,足以满足至少五百年吃到明年的夏收。
但是现在又多了水龙寨投诚而来的将近五百人后,也就让原本秋收后够用的粮食,变的再一次不够用了。
也就是说,哪怕是现在黄竹山的一千号人熬过了这一个月,支撑到了秋收,但是在秋收后到明年夏收这一段时期里,他们依旧不够粮食。
不管是近的还是远的,黄竹山的这一千号人都不够粮食!
为此,柳八苟和方东全以及黄学仁他们是天天讨论乃至争吵,而争吵的重点就是要不要外出收粮,尤其是要不要去攻打冯家庄。
之前,一心支持攻打冯家庄的黄学仁派了几个人偷偷摸摸出了大山,躲过各个路口设卡的官兵,跑到了大山外的冯家庄以及其他几个可能有大批粮食的村寨去刺探军情。
并顺利带回来了重要的情报!
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冯家庄那边的粮食是有的,而且还很多,我们的人可是亲眼看到了冯家庄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如果我们能够把冯家庄粮仓里的粮食抢到手,哪怕是秋收的时候颗粒无收,也足以让我们支撑到明年的夏天!黄学仁一如既往的劝说众人进攻冯家庄。
这个时候,李轩问道:除了冯家庄呢,不是还有其他村寨吗,那些地方的存粮多不多?
大山外的各类村庄自然是不可能只有冯家庄一个,还有其他众多的村庄呢。
但是此时黄学仁却是轻摇头道:我们的人也去了其他几个比较适合下手的村寨看过,不过这些村寨都是普通村寨,不想冯家庄那样只是一家的产业,其他村子的粮食虽然也有,不过都太零散,而且也不多。
我们也得到了消息,说是大山外的那些明军都是从附近的村子征粮,那些村子里的粮食大多都是被明军收走了,现在大山外除了冯家庄外,估计也就只有明军云集的龙华镇有大量的粮食了!
这龙华镇倒是有些麻烦!李轩略微皱眉,如果说攻打冯家庄有诸多顾虑的话,那么龙华镇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招惹的存在。
为什么?
别因为龙华镇那边因为靠近大山,从夏天开始就已经成为了官兵的重要营地,里面至少驻扎了五六百人的官兵,而且这些官兵还是从附近州府调过来的正规卫所官兵,当时把方东全一行人打的大败的官兵,就是这支官兵。
如果黄竹山众人要出山‘收粮’,这不遇上这支官兵大部分就是万幸了,那里还敢主动去招惹他们去龙华镇找死啊。
冯家庄距离龙华镇太近,如果我们去攻打冯家庄,明军不用半天功夫就能够知道,到时候我们可就危险了!方东全一直都是坚定反对攻打冯家庄的,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贸然攻打冯家庄的危险性。
这并不是说冯家庄自身的防御力量有多强悍,而是因为冯家庄距离龙华镇实在太近,并且更关键的是,要去冯家庄,还得经过龙华镇呢,想要瞒过官兵溜到冯家庄去,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当初的方东全可就是在去冯家庄的路上遇上大量官兵的。
方东全的担心李轩自然是知道的,不过他却是依旧不动声色道:如果说我们去攻打其他几个村寨的话,能否获得足够我们支撑到夏收的粮食?
不太可能!黄学仁毫不犹豫的回答着:毕竟我们需要的粮食不是个小数目,就算把那些村子的粮食全部收光了也不够我们吃用,而且这样做的话,实在是有碍陛下圣君威名!
听到这话,倒是让李轩多看了黄学仁一眼,这人竟然还会考虑到收粮是否会影响名声。
不过对此他也是有所理解,不管是之前的黄竹山还是水龙寨,你说他们是土匪吧,实际上他们都是出则为匪,入则为民,这不出去抢`劫的时候,他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平日里种田劳作。
但是到了外出劫掠的时候,他们就会化身为土匪强盗。
但土匪也有自己的操守的,比如说他们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所以基本不会去劫掠靠近大山的一些小村寨,对进山的猎户,山民也是相当友好,因为这些深山里的土匪也需要通过这些人来获得外界的物资,尤其是食言铁器等。
其次,这些在大山边缘地带生活的山民清一色的苦哈哈,他们自己都吃不饱,那里会有多余的粮食以及银子让他们抢啊。
即便是大山外的一些村寨,他们一般也不会轻易动手,即便是动手了,一般也只是掠取一部分的粮食,会给他们留下活命的口粮,这种方式有点类似于交保护费。
这保护费虽然少了点,但是每年都会有啊,然而如果说把他们的口粮全部抢走了,这些人就得饿死或者逃亡。
这些人跑光了或者死光了,到明年他们抢谁去?
按照你的说法,难道我们除了攻打冯家庄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这个时候,一直很少在这种朝议中说话的钱梦久也开口了:
可是攻打冯家庄这么危险,难道黄将军敢保证我们一定能够成功?就算成功了,到时候会有多少兄弟无法活着回来?
黄学仁道:我自然有办法!
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
黄学仁既然敢一直坚持攻打冯家庄,自然是态度相当明确的:冯家庄是必须攻打的,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粮食支撑到明年。至于怎么打,我也有计划!
说到这里,他把视线重新投向了李轩,然后面带恭敬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冯家庄非打不可,而且攻打冯家庄也不是一定要和明军发生正面冲突,我们完全可以引蛇出洞,把那些明军引入大山,然后我们在去攻打冯家庄,没有了明军的保护,冯家庄是绝对挡不住我们的进攻的!
引蛇出洞?李轩道:哦,黄将军可有什么办法?
黄学仁道:我军可以兵分两路,一路人大张旗鼓吸引明军的注意力,最好是把明军引入大山里,带着他们兜圈子,而另外一路则是轻装急进,奔袭冯家庄,在最短时间内攻克冯家庄带上粮食回来!
分兵?李轩一边思索着这人的话,一边又是把视线投向了其他几个人,他很清楚,这场场合里,其他人的意见同样很重要。
此时柳八苟听到这话后,反驳道:我大唐天兵本来就兵力稀少,能出战的青壮只有两百,这如果分兵进击的话,这岂不是自寻死路?
但是方东全却是有了不同的意见:如果是能够把明军吸引到大山里,倒是个可行的办法,但是如果明军不为所动怎么办?
黄学仁却是道:明军不可能不动!
为什么?这个时候,问的是陈屠夫了,他虽然勇武,但是这种计谋上的事和他向来不太搭边,听了半天也没搞明白黄学仁哪来的自信。
黄学仁道:因为我们是大唐天兵,陛下乃是大唐天子,九州之主!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语气彷佛斩钉切铁一般坚决。
然而他这话一出来后,议事殿里立马就是沉寂了下来,在场众人虽然有不少人都是逗比,但是不代表他们都是傻蛋。
很多他们做出一些李轩所无法理解的事情来,只是因为他们见识不够广阔而显得愚昧。
愚昧和愚蠢,这是两个不同的词汇。
黄学仁虽然没有说的露骨,但是众人都听出来了他话里深藏的意思,那就是他们这个大唐王朝可是官兵一心想要围剿的反贼。
对于一个政权而言,对什么最疼恨?
不是贪官,不是外敌,而是内部的反叛势力,尤其是公然称帝建国的反叛势力。
甭管什么王朝,对于内部的反叛势力都是抱着宁杀错不放过,能杀一万就绝对不杀九千的态度。
虽然说李轩他爹弄出来的大唐王朝有些儿戏,但好歹是正儿八经称帝建国的,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吸引这么官兵先后两次的围剿。
甚至这几个月里,朝廷抽调了周围府县的卫所官兵进驻大山附近,其目的是什么?
难道是为了保境安民?难道只是为了和之前的水龙寨一样的土匪?
绝对不是!
他们的目标明确而简单,那就是大唐王朝以及李轩。
据传现在李轩这个反贼的名头已经是传遍了周围几个府县,就连省城那边都是略有耳闻,周围府县都张贴了缉拿李轩的布告。
官府对李轩以及大唐王朝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斩草除根,彻底剿灭,只不过最近几个月来,他们这些人一直都躲在黄竹山里,官兵根本就没有找到他们。
但是一旦官兵发现了大唐王朝的踪迹,他们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的。
这些想法不仅仅其他众人知道,李轩自己也是清楚的很,他自己就是一块吸收朝廷注意力的磁铁,随便放出一点风声,估计官兵就蜂拥而来了。
半晌后,柳八苟才是道:如果我们分兵的话,吸引明军的人马能够躲过明军的追击吗,毕竟外头的那些明军已经不是当初的县勇了,而是卫所的正规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