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做贼心虚的她还偷偷看了眼走进来的珠儿,珠儿手里拿着一碗醒酒汤,兴许是之前走路有些快,有些喘气,脸上也有些红晕。

    哦,你回来了,把醒酒汤端过来!董芸芸忍着自己心中的慌乱,故作镇定道。

    不过以往的时候,珠儿肯定是要说不用小姐动手,我来就行,但是这一次却是不知道为何乖乖的奉上了醒酒汤,然后也没有多嘴哪怕一句话,就是出去了。

    董芸芸自然是不会知道,珠儿刚走出房门,就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刚才她拿着醒酒汤回来的时候,可是看见了自家小姐握着李轩的手呢,那一幕如同重锤一样深深的击在她幼小的心灵里。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家小姐对李轩这个反贼头子这么好,而且还甘愿被他轻薄。

    但哪怕她不理解,不明白,但是却也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种情况下如果她说些什么不合适的话,那么她们主仆二人就得尴尬了。

    只是现在她虽然出来了,不过却是没有走远,就在门口呆着呢,她倒不是怕李轩狼性大发把她家小姐那啥啥了,就李轩醉成这样子,想要干什么都是有心无力,反倒是她家小姐如果想要做些什么就容易的多。

    当然了,她也不是担心自家小姐把李轩给那啥啥了,而是担心有其他人闯进来,如果眼前的这一幕被其他人看见了,以自家小姐的薄脸皮,还不得羞死。

    她这是给自家小姐望风呢!

    床边坐着的董芸芸自然是不知道珠儿知道了什么,并且正在给她望风。

    她把李轩喊醒,让半睡半醒的李轩喝下了醒酒汤后,看着李轩身上的衣服,犹豫了一番,想要伸手给他解开腰带,帮他脱下外套,但是这个时候,外头的珠儿轻轻碰了下房门,同时轻道:小姐,夫人过来了!

    这个时候,董芸芸迅速收回手,也顾不上拿脸庞和毛巾,直接就出来了,脸上还带着尴尬的红晕。

    出了房门,就看一个老妈子提着灯笼,而灯笼后则是白夫人那肥胖的身躯。

    白夫人进来后,也没有怎么打量董芸芸主仆二人,而是先去看了看李轩,嘴里又是免不了一番埋怨:那个柳八苟,还有方东全他们全都是王八蛋,自己喝酒醉死就算了,还给我儿子灌下这么多酒!

    然后又问了董芸芸几句,听说已经给李轩喝下醒酒汤后,白夫人留下一句:好好照顾他!就回去了。

    看着白夫人回去后,董芸芸和珠儿都是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她们俩本来就比较害怕白夫人,这个白夫人可不是那么善良角色,遇上不爽的事,逮着柳八苟,方东全都能一顿臭骂,而且还是指着鼻子骂的那种,这偌大的黄竹山,就没几个人不怕白夫人的。

    等白夫人走了后,董芸芸又回去看了看李轩,见李轩已经睡下了,而且身上的外套也是在刚才被白夫人给脱了下来,并给他盖上了被子,这会董芸芸对珠儿道:我们也睡去吧,已经很晚了!

    只不过说是去睡呢,但是这一晚上这两个小姑娘都是没睡好,第二天李轩就看见了董芸芸主仆没精打采的模样,还以为她们怎么了,顺口就问了两句。

    不过却是被珠儿赏了个白眼,董芸芸也是带着怨念的眼神回了她一眼。

    这主仆二人是绝对不会告诉李轩,她们这一晚上没睡好,全是因为李轩。




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
    方东全和黄学仁他们大胜而归,并且还带着众多的粮食一起回来,这让黄竹山摆脱了粮食紧缺的困境。

    所以这几天里,黄竹山上下都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以往不少已经将近断粮,每餐都只能喝一些稀饭勉强度日的人家也是能够吃饱饭了。

    哪怕是一些家中没有青壮出战的家庭,也都是能够得到公中救助的粮食,这日子也能变的好过起来。

    霜降过后,黄竹山众人再一次进入了忙碌的状态,他们要趁着天气变凉之前把已经成熟的晚稻收割起来,再把收获的稻谷晒干储存。

    紧张的晚稻收割一直持续了好多天,等把晚稻收割完后,众人并没有躺着睡觉准备过冬了,而是继续在田间劳作,他们要开垦荒地修建水利设施,争取在明年春天到来之前,开垦出比现有田地多一倍甚至更多的田地来。

    这样的明年春天他们才能够种下更多的粮食,等到明年夏收的时候才能够收获到足够吃的粮食。

    他们虽然是土匪,但是如果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的话,是没有人愿意轻易放弃的。

    更何况,柳八苟他们追求的也不仅仅是养活现有的一千人。

    作为一个有理想,同时也是有野心的丞相,柳八苟在秋收刚结束的时候,就是向李轩提出,招募附近一些小型的村寨的山民到黄竹山来种田,增加大唐王朝治下的人口数量,增强大唐王朝的实力,奠定大唐王朝的根基。

    无独有偶,当柳八苟提出要收纳周围的一些小村寨时,黄学仁也是提出,趁着如今秋收已过,而且黄竹山又是粮食充足,正好组织人手把周边的几个土匪窝也给收编了。

    这黄学仁前头刚抢`劫了冯家庄,在黄竹山上下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如今又是打起了攻打其他土匪窝的主意来。

    黄学仁甚至还提出:建立一直常备的正规军,加强训练备战的同时,也作为攻打其他土匪窝的主力使用。

    李轩还没搞清楚黄学仁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的时候,一旁的方东全也是坐不住了,连忙上书,称近日大山外的明军似乎有所异动,最近派遣了众多探子进入大山中。

    加上秋冬时分历来是官府发动各种战争的季节,如此就不难想象,官兵极有可能在近期大规模进山围剿黄竹山。

    虽然黄竹山的地方足够隐秘,但是再隐秘的时候也是会被人找到的,无非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对此,方东全说,如今黄竹山上下防备松懈,防御工事更是近乎于无,请修筑寨墙,关卡等防御工事,为了让青壮能够更加熟练的依托防御工事抵抗官兵,方东全也是请求建立常备军,用以防备官兵的进攻。

    黄学仁和方东全的相继上书要建立常备军,自然是引起了李轩的注意,并让他嗅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攻打其他村寨并收编之以扩大人口,这事很正常,黄学仁就算不这么说,李轩也是打算这么做并准备施行的。

    至于修整工事,防备官兵来袭,也算是计划内的事。

    毕竟发展黄竹山,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防备官兵来袭,这一直都是李轩所考虑的主要问题。

    但是建立常备军,这就出乎了李轩的预料。

    大唐王朝虽然说有文官有武将,从表面上来看是一个正经的政权了,但实际上大唐王朝只是个徒有其表的样子货,嗯,甚至可以说连样子货都算不上。

    毕竟没有那个王朝会比大唐王朝更奇葩:文官清一色的丞相,武官清一色的大将军。

    至于常备军自然也是没有的。

    早先虽然攻打水龙寨的时候,弄出来过一个左右中三军,不过这些名头只是当时用,打完水龙寨就扔到一边去了。

    而近卫军的话,虽然有个名头,听上去像是一支正规军,但实际上也并不是脱产的正规军,里面的少年通常只来训练半天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得在家里干农呢,顶多顶多算是民兵。

    不管是青壮土匪还是少年近卫军,他们都是属于那种入则为民,出则为匪的人,而且不管你把他们当成土匪还是山民,但是他们都绝对不是士兵!

    然而现在,黄学仁和方东全却是相继提出要建立一支完全脱产的正规军,这事怎么看都觉得不正常。

    直觉告诉李轩,有人不想过安稳日子,要搞事!

    就当黄竹山众人不想过安稳日子的时候,。

    正太县县城,苏家康皱着眉头把手中的一纸书信放下,眼神中闪过了一丝阴郁!

    旁边的狗腿子连忙上前,一边拿着折扇给他扇风,一边恭维着道:是不是有什么人跟大人您过不去,只要大人您说一声,我罗麻子哪怕是闯刀山下火海,也得把那人给抓来给大人您出气!

    苏家康略微偏头看了这长随,露出一丝微怒:放肆,府尊大人岂是你能诽谤的!

    不过那罗麻子却是彷佛没有看到苏家康脸上的微怒一样,而是继续道:我罗麻子眼里只有您苏大人,那个姓石的在我罗麻子眼里连屁都算不上,去年如果不是这个姓石的使坏,大人您早就升一个台阶了,如果

    苏家康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还不闭嘴,去,把孙师爷叫进来!

    罗麻子当即点头哈腰道:小的这就去!

    不多时,罗麻子就是带着一个身穿长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走进了签押房,这男子进来后正了正身,然后道:老爷!

    苏家康没有和他多客气,当即拿起坐上的信纸递他道:孙师爷,你先看一看!

    孙师爷闻言就接过信纸看了起来,看信的时候全程都是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平淡而冷静。

    半晌后,见他放下书信道:大人,您自己是怎么想的?

    苏家康道:这伪唐肯定是要打的,那个李轩还有柳八苟等一干反贼也是要抓的,但是如今这些人藏身于深山之中,在没有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之前,我们大举进山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

    孙师爷道:听之前冯家庄那边的人说,他们藏身的地方叫黄竹山,具体方面非常隐秘,要想短时间内找出来恐怕是不太可能,不过既然府尊都出面了,我们也不能不去做,毕竟那可是冯家。

    听到冯家,苏家康就是周期浓眉!

    而孙师爷这个时上前了一步,然后在苏家康耳边压低了声音道: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我们

    一旁的罗麻子竖起耳朵想要听孙师爷说了什么,但愣是什么都没听到。

    等孙师爷一席话说完后,只见苏家康脸上已经是充满了自信!



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
    秋收过后,黄竹山的平静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很快黄学仁和方东全他们就是相继提出了组建常备军的计划。

    虽然直觉告诉李轩,这个计划并不寻常,而是背后隐藏着方东全和黄学仁两个人争权夺利,而且会影响到李轩日后对近卫军的安排,但是他还是批准了。

    编练常备军的话,肯定是会影响到近卫军今后的地位的,之前李轩一直就是把近卫军当成大唐王朝的正规军,同时也是他私人的军队来培养的,如今被方东全和黄学仁他们这么一搞,必然会挤占近卫军的资源。

    毕竟正规军所需要的花销是非常大的,哪怕是近卫军这种不用发工资,连口粮都自带的少年民兵,其花销也是不小,至少中午一顿饭,兵器什么的也都统一配备。

    不过哪怕李轩知道常备军的编练会对近卫军的发展形成制约,但是他依旧没有反对。

    因为黄竹山这群土匪们的战斗力提高了,对于李轩来说也是好事,以后抵抗官兵来袭的时候,击退官兵的把握也就更大了。

    再说了,就算是李轩想要反对也反对不了,他虽然是大唐王朝的皇帝,但只是个傀儡皇帝而已,黄竹山的大权都掌握在黄学仁和方东全两人手里,就连柳八苟也只能管民事,而军事方面的东西也是插不上手。

    当李轩准许了编练常备军的计划后,下发圣旨,筹建常备军左军,常备军右军,分别由方东全和黄学仁负责。

    反正李轩也知道自己插不上手,索性是很干脆的彻底不管了。

    就当方东全和黄学仁争先恐后的编练各自的常备军时,李轩自己也是悄然加大了对近卫军的编练力度。

    加大近卫军训练力度的同时,也是加大了对近卫军的资源供给,尤其是吃这一方面。

    反正‘国库’里的那些粮食谁吃都一样,还不如给他的近卫军吃呢。

    由此,黄竹山上下掀起了一番编练军队的浪潮,总数一百多的青壮土匪们天天在操场上训练着。

    不过黄学仁和方东全他们虽然组织起来了各自的常备军,但是训练方式和以往土匪们自发的训练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舞刀弄枪,注重个人武艺的演练。

    这让李轩看了,是有喜有忧,喜的是方东全和黄学仁他们依旧还是抱着土匪的老一套,即便是给了他们一个编练正规军的名义,但也只是多了个名义而已,实际上和以往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等他的近卫军成型后,他就能够依靠近卫军夺得大唐王朝的真正权力。

    忧的是,他们这样搞并没能提高黄竹山一群土匪们的实际战斗力,将来面对官兵进剿的时候,很有可能挡不住官兵的进攻。

    如今看来,要想活命,还是得靠自己的近卫军啊。

    不管李轩自己如何看,但是方东全和黄学仁还是兴高采烈的练起了各自的常备军。

    这么乱七八糟的练了十多天后,黄学仁在朝议中说,他的常备军右军已经编练多日,士气高昂,已经可以拉出去围剿周围的其他土匪团伙了。

    我军已经苦练半月,将士们的战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今已经是到了向那些几家顽固不化的反贼们宣战的时候了!黄学仁继续道:过去数日里,我们大唐王朝的威名已经传遍了方圆百里,陆续有五家村寨俯首称臣,愿归化我大唐。

    但是,如今尚有鸡冠山,黄桂山,黑虎寨不服王化,不肯归顺我大唐为陛下效忠。此等反贼不灭不足以彰显我大唐恩威!

    黄学仁说着的时候,语气是坚定无比,一副要把那三家村寨都一口吞下的模样。

    此时,方东全却是站了起来道:鸡冠山等三家村寨不服王化,这自然是不可忍受的,但是如今我们大唐正面临着明军的巨大危机,正是需要准备力量和明军决一死战的时候,此时去攻打鸡冠山等三家村寨,无疑是分散了我等的力量,这样的话,万一官兵来攻,我们可就危险了!

    方东全向来是支持整军备战,以和官兵决一死战的代表人物,所以他对黄学仁不顾官兵的威胁,一心要去攻打其他村寨是非常反对的。

    这方东全一反对,立马就是让这个朝堂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然后各自争吵了起来。

    听着他们的争论,李轩微微闭眼。

    他可没有兴趣去插手方东全和黄学仁之间的争端,每当这个时候,他需要做的就是安安稳稳坐在上面,等着他们吵出一个结果来,或者说是干脆谈不妥,然后散会,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不过虽然不打算插手方东全黄学仁这两个人的争端,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去仔细考虑攻打鸡冠山等三家村寨的可能性。

    秋收后,根据柳八苟的建议,大唐王朝派出使者,向黄竹山周围百里内的大小八家土匪团伙发出了招降诏书。

    诏书由柳八苟亲自起草,王文华润色,这文采自然是好到让那些土匪看不懂甚至都听不懂。

    但是这没关系,因为这些诏书里的意思很简单,一大半的篇幅都是在说大唐如何牛`逼。
1...2122232425...1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