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道贩子康采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金戈铁牛6
“嗯!我孤苦无依的时候,没人在乎我,但陛下不一样,你懂吗”
“我懂,咱家也是十岁就入宫做了小黄门,若不是陛下错爱,哪里会有今天”
“很好,那你以后就是我和陛下之间的联络员了,所有关系到房子的事情,将来都只能有你我他三个人传递和志向,你听懂了吗”
程昉闻言不禁面色一肃。朗声应答道:“岂敢不效死命。”
就这样,康采恩意外的成为了皇子的保护者。
而几乎与此同时,汴京城里的文武官员们也因为皇帝下达的最新圣旨而吵成了一团浆糊。
赵祯在事关皇子安全的问题上。显然有着较高的工作效率,所以天一亮他就召见了,负责书写圣旨的知制诰,迅速的完成了圣旨的书写工作,并且送到政事堂里随便抓了只宰相参政盖上了附属的印章。
当然按照流程,在此之前他的玉玺也必须执行相应的功能。于是。这样一道法律程序认可的圣旨。
可是这道旨意的冒失程度,跟康采恩的那个建议是如出一辙的。
所以朝臣们绝对不可能放弃对它的质疑。
当即
第496章 你好,李元昊—16
n道贩子康采恩国家大事,在耕与战第496章你好,李元昊—16此时的康采恩已经登上坐船,前往此行的下一站西京洛阳。
他不准备在洛阳停留太久。或许也只是短暂的休整,以及简单的采购,就会继续向黄河的上游前进。
之所以不在汴京城采购,是因为这里的物价相对较高,对于简单的补给品来说,在价格方面实在是不够划算。
当然吸睛的物价也不算便宜,不过再往西去就没有比这里更好,更全面的及时了,所以这里是他们的重要补给点。
然后他们会由西向北,顺着黄河的河道,挨着西夏的边境,一路到达河东路最北端的几座州城——那里是契丹、大宋与西夏的三国交汇之处,形势错综复杂,而康采恩与西夏人的初次接触将会在那里开始。
为什么是那里
因为那里有座正在修建的城寨,宁远寨。
自从去年毁于一场激烈的战役过后,修复那里就成为了朝臣们争论的焦点。
而最终皇帝拍板,认为历史上曾经能够守住的地方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所以不能轻易放弃,因此决定还是要修复那里。
可是要幸福那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西夏人随时有可能向这座就在边境附近的城寨发起进攻。
所以说此行应当是极其凶险的,因此康采恩也格外强调纪律,并为整个行程制定了严密的计划。
按照这份该死的计划,他们应该在15天之后,他们在平安之中到达了此行的水路终点,保德军。接下来他们将改走陆路,前往他们的目的地丰州宁远寨。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他们还没出河南地界,便遇到了一件让他们不得不停下来的事情。
一位官员模样的人正准备登船离开,却被另一条船上的人紧急叫住。
原本,康采恩并没有把这不相关的事放在心上,但很快,骈四俪六,抑扬顿挫的宣纸声便打破了他原本安分守己的想法。
或许是反映了晚安,康采恩竖起耳朵之后只听到了这道圣旨的后半部分,不过那也应该是甚至最为关键的部分了。
原来这位官人原本是要从陕州前往江南地区担任要职的。康采恩听到的官职名称是这样的,江淮制置发运使。
北宋的发运机构就是根据朝廷政令,将所需要的物资运输到目的地的官府衙门。
这一功能和后世的漕运衙门很相似,只不过漕运几乎都局限在运河之上,但宋朝的发运司一开始还是分水路和陆路的。
根据康采恩不太准确的记忆,北宋应该有三个相当著名的发运司。
只不过,来到北宋一年多之后的康采恩,已经对这个错综复杂的官僚政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北宋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具有改革精神的朝代,其政策调整的频率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那些朝代。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酝酿出两大重要革新,庆历新政和新宁变法的原因之一。
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北宋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恒定且长期有效的政策措施,因此说它有什么三大发运司,实际上是肯定不准确的。
因为这些官僚机构的设置和废除,肯定都是根据朝廷当中那些人所认为的实际需求来改变的。
而北宋朝廷缺乏严密的统计方式,缺少科学的认知手段,因此也就造成了他们动不动就推行改革的文明假象。
不需要简单的了解,康采恩就知道北宋的发运司绝对不止三个,而且他们撤了又建,建了又撤,折腾了绝对不止3的平方次。
至于面前的这位仁兄,他和康采恩等人乘坐的官船,其实也就属于所谓的三大发运司之一的三门白波发运司,负责黄河中游的漕粮运输任务。
就从西站开战以来,这个发工资就没有消停过,他们几乎是把中原粮食运到陕西前线最直接部门。
当然江淮的物产要更加丰富一些,因此江淮制置发运司也将会是极为繁忙的一个衙门。
像那样一个衙门肯定派去的都是理政高手,因此这位官人的名字极有可能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不过刚才听了半天之后,却只得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
这个陌生的名字由一个陌生的姓氏开头——这位官人居然姓明。
明姓,和中国的绝大部分姓氏一样,都拥有那么三四五六种来源。
其中比较为人所熟知的一种是出自燧人氏的“四佐”之一,明由。
当然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拥有这个姓氏的人后来散落在全国各地。封建时代以山东平原和江南吴兴地区的名是最是为人熟知。
而这位官人则正好是山东密州人——在全国地图上看,这两个地方不算远。
康采恩之所以知道他的籍贯在哪,是因为她很快听清了这位官人姓氏后面的那个名。
然后他根据山猫为他搜集来的情报,很快就把这个人和已知的某个历史人物挂上了号。
这位官人的名是镐。
镐,古代重型冷兵器之一,与斧钺相当,但使用技法上应该更接近
第497章 你好,李元昊—17
n道贩子康采恩国家大事,在耕与战第497章你好,李元昊—17若说康采恩也是见机得快,虽然离得较远,但还是留意到了那条官船上的某些异常。
看看那艘船的吃水,就知道上面有不少压舱物。可是黄河中下游的水流并不算湍急,又何必要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呢
而且。明镐这位山东大汉苏武来脾气耿直著称,他绝对不会在上任路上携带如此之多的私人财货。
所以,这条船上的压舱物,既不会是常见的石头,也与他明镐没有多大关系。
这么一猜的话便非常清楚了,恐怕是这条船上的水手们想要借助这次护送官人南下的机会,做一趟属于自己的买卖。
这种夹带私货的行为,在宋朝内部几乎是人人皆知的潜规则。
只可惜他们这次盘算好的事情却意外的出了状况,因为原本准备南下的这位官人却突然要到河东赴任了。
虽然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不愿意到更加贫苦的地方去,还是因为约定的货主等在东面而不是北面,但显而易见的是,突然到来的圣纸,让他们也措手不及。
但措手不及的水手们也不是那么好说服的。因为他们的这点小买卖,其实都是冒着巨大风险的。若是有个不慎,说不定都要弄得倾家荡产。
毕竟他们是在用官场跑私活,如果得罪了客户,只要轻轻的一个举报,便能够让他们锒铛入狱。
所以明镐的确是真的很无奈。
而康采恩则提前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因此,顺顺利利的把明镐一行人忽悠上了自己的船。
忽悠上船做什么呢当然是准备要结交一番了。
“化基公,今天小的能够与您相见,真是三生有幸过会儿我就让兄弟们给您端上几碗酒菜,咱们好好的聊上几句。”
“好如今内忧外患,我也正想听听你这位简在帝心的红人究竟有怎样的想法”
康采恩微微一笑:“红人二字,我可担当不起,陛下待我几乎是视如己出,关怀备至,但可极少有言听计从的时候说破天去,我也只是占了年龄上的优势,加之陛下的两位皇子如今年幼,而陛下已年逾四十,实在是太想看到孩子长大的那一天了。或许是这种情愫,让陛下对我这么大的孩子偏爱有加。”
明镐呵呵的笑了笑。这三言两语之间,他还真没有弄清楚康采恩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刚才明明是在夸他因为才华而受到皇帝的重视,但康采恩却谦虚的表示拒绝,反而强调他与皇帝之间的亲近。
虽然说皇帝宠爱于她,就是常用的谦虚手法,但是,明镐虽然正直,却不愚蠢。这么多年混迹官场,她早就已经知道,人们在故作谦虚的时候,经常会拿一些熟悉的事情出来做证明。
虽然说这个结论并不是每一次都成立,但如果在这里试用的话,就意味着康采恩的潜意识当中认为皇帝与他十分亲近。
要不然她谦虚的时候完全可以说是皇帝并不熟悉他的实际能力,所以才错爱于他,或者说是皇帝,看在他爹康定国教学有功的份上,才如此重视于他。甚至还可以说是皇帝想要借助海外的财富,打赢这场宋夏战争才如此的重视于他。
总之能够找到用来谦逊的借口实在有太多,但康采恩在下一时之间却选择描述皇帝对他的错爱。
这就意味着他的确是个简单地信的人,而且康采恩执返不了红人二字对于之前这四个字的评价,却是一点反驳的意思都没有。
&nb
第498章 你好,李元昊—18
n道贩子康采恩国家大事,在耕与战第498章你好,李元昊—18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明镐立刻问道:“这样的话,那你能不能帮老夫也做些事情呢”
康采恩当然求之不得,于是问道:“化基公有何吩咐”
“我也想在边境上筑几座寨子,不过不用着急,慢慢来就行。”
“这样啊,那好办的很,你就组织一批民工,跟在我们后面学学手艺就行。等到手艺学好了,我只要把新材料往这里运,您老还不是想筑什么城就有什么城”
明镐立刻高兴的一拍手,即将成为河东路都转运使的他,在征发民夫方面根本就没有什么限制,更何况还是为了边境安全的需要,想来整个河东路上下都会踊跃报名的,毕竟,这还关系到康采恩带来的海外秘法。
虽然这法子貌似要配合什么所谓的新材料才能使用,但是河东路的民工们又不傻。边境上那么多的成长需要修缮,康采恩怎么会不把材料运上来呢只要有了这两项要素,那他们岂不是有一辈子的活计可干。
要知道宋朝可不是其他的朝代,秦朝人修长城那是摇曳的一部分,属于义务劳动还得自带干粮,但是宋朝人在这方面就要仁义的多,虽然姚翼也很难见面,但是,朝廷有时候也会发放一部分津贴,这就意味着干活还是能够得到钱的,做得越多也就能挣的越多。
再者说了,发不发钱这种事情,难道还不是他河东路转运使说了算吗只要他上报朝廷,说要圆以前的某些故事惯例,便能够顺利的得到批复。
这种小小的伎俩,就算他再是心思正直,也是能够想得到的。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达成了第一件合作事项,也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康采恩让厨房准备的饭菜端了上来。虽然只是几样简单的清炒,但是阔别汴京城已经有段时间的明镐,显然还是很有胃口的。
只不过他刚刚拿起筷子,还没来得及大快朵颐的时候,却发现了几张陌生的菜式。
“这是……传说中的土豆丝吗”
“传说……!”
这个词把康采恩给吓了一跳,就算宋朝人还没怎么见过,但也不至于用这个词来形容土豆丝吧,这玩意儿在后世可是司空见惯的菜肴,怎么想也不应该和传说两个字挂钩啊
听到康采恩惊讶的疑惑,明镐显然也是觉察出些许意味来,于是他也讪讪的放下筷子,解释道:“早就听说小郎君把一些海外的物种带到了汴京城中,听说有很多都已经能够种出来了,想来不久之后我大宋的百姓们也都能吃上这些高产的作物了,光是这份功劳陛下就得好好感谢一下你。不过我一直在外地任官,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土豆丝呢!所以难免惊起了一些小郎君,是见多识广的人,还请多多原谅。”
刚才哪里好让对方下不来台,但她刚才的惊讶之情表现得实在太过明显了,于是思索片刻之后,只好扯了句谎话说道:“哦,小可到不是那个意思,化基公如今也已经知道,这土豆的确是相当高产的作物,但是如果流落到新乡的话,那可就不好了,吸一下,这里本来贫瘠粮食产量并不高,很多地方都是靠着放牧来维持生计,但是如果他们得到这种在荒地当中也能够出产的土豆,那么,至少在后勤粮食方面,不必太过担心了。这对我们大众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明镐一听这话,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结果饭也不吃
第499章 你好,李元昊—19
n道贩子康采恩国家大事,在耕与战第499章你好,李元昊—19明镐也觉得这话有道理,虽然说,位于其他地区的铸钱监,也在加班加点的赶制铁钱,以避免在前线的士兵们没有赏钱可用。
但是玉津园里早就已经传出了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赏钱大量投入到前线当中,会让当地本就混乱的市场更加物价腾贵。
虽然说,明镐还有些弄不懂其中的原理,但是多年的民政经验告诉他,康定国等人的这个观点,极有可能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给前线的将士们发放财物,不如直接给他们发放食物,这样才能直接解决他们物质上的追求。
总之,大宋朝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朝廷慵懒了这么多年,显然不愿意多生事端,而只是想着能够少出力多办事。
虽然说这在康定国认为的市场经济当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这就是在降低成本,但是康定国也同时强调过经济发展的质量才是最为重要的。
而显而易见的是,明镐根本不认为朝廷现在的运输政策,能够夯实前线后勤体系的基础。
没有这份基础的话,将士们在前线打胜仗的难度,便又跟着增加了不少。
可是朝廷之中究竟有谁真正在乎他们的死活,就连皇帝在乎的也是自家领土的得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