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n道贩子康采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金戈铁牛6

    这样一番长篇大论解释下来,就连康采恩也是听得连连点头,不过另外一个问题他也需要问清楚,为什么女人会出现在他们的这所大学里难道说就连博罗尼亚和巴黎大学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已经被这位康定国教授提前做到了吗要知道现在可是公元1041年,距离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的成立,还有47年的时间。而那个叫做依内里奥的家伙,可没有把女学生塞进博洛尼亚大学里。

    于是康采恩丢出了自己的疑问,但康定国的回答却让他略微有些失望。因为他的逻辑的确足够现实,而且非常简单,甚至当康采恩听到之后,也忍不住恍然大悟的拍起了额头。

    “这个问题实在没有解释的价值。你难道忘了吗你现在已经是某个血汗工厂的厂长了。那里的女工在缝纫技术上的天赋,继承了我们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他们显然对具有宋朝特色的服装款式更加熟悉,以至于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经常出现缝纫方面的错误,所以我们认为在他们上岗之前,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学习,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岗前培训而已,于是这所大学就有了一个纺织学院,他们在这里学习的也不仅仅是工厂里会用到的那些东西,反正我们已经开设了一个学院,我就索性多教他们一些东西。水力纺纱这种玩意儿我也已经写进了教材之中。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当年英国发明家阿克赖特的水平了。毕竟那种落后的生产工具,距离我们的时代实在太过遥远。其实在阿克赖特生活的那个年代,蒸汽机也已经得以广泛的应用,虽然他也凭借自己的发明赚了些钱,甚至因此而被冠以企业家的头衔,但必须要格外强调的是,对那玩意儿感到陌生的不光是来自20世纪的我,还有来自11世纪的宋朝人。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到汴河边上去看一看,我们已经按照阿克赖特的要求,树立起了几个水轮,但不幸的是,在操作方面,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既缺少熟练的纺织工人,也缺少和用的原材料,甚至我怀疑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弄错了水轮的基本结构。”

    听到这番话的康采恩,终于知道了康定国心中的无奈,从理论上来讲,面前的这位可是早期的技术是研究人员,虽然他的学术成就并不是很高,但在那个时候,将技术室列为单独的门类进行研究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多,但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技术史当作一门重要的学科,因为它往往蕴含着技术发展的某种规律和原理,一旦将其总结并提炼成功,将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预示意义。

    没有比未来更值得投机的东西了这样的箴言,对于康采恩这个穿越者来说,无疑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但技术的剽窃不应该超过现有生产力太多,肚子大了不光容易扯着蛋,还容易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社会问题。

    要知道,在工业革命最开始的时候,有一大批纺织




第349章 我康采恩又回来了—2
    只是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得小心翼翼,因为官老爷们是群没有耐性的家伙,尤其对她们不够了解的生产发明。

    这个臭毛病即便到了21世纪,也没有根除干净。

    这就给技术的革新者们带来了两点重要的要求,一,本身的技术要足够过硬,以便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政治或宏观策略上必须保持高度的耐心,同样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康采恩一边想着这些策略上的事情,一边缓步走在这所农业技术闻名的玉津园大学里。在后世的那些高等学府当中,凡是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大学,都拥有着面积广袤的耕地。

    这所大学当然也不例外,不过,自从汤定国来了以后,这样的情况就发生了些许改观,农田的数量以及农作物的种类不再是他的唯一特色。因为康定国为它带来了另外一种特色,那就是无处不在的围墙。

    除了农田周围,因为需要方便昆虫采蜜的缘故,没有设置太多的围墙之外,这所大学几乎是被形形色色的围墙给组成了一个个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格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康定国需要借助这些围墙上的空间,来宣传自己的各种学问与知识。

    在这里求学的学员们在空暇无聊的时候,也会选择在校园的这些围墙之间徘徊,顺便了解一下他们所不知道的大千世界。

    每当他们留意到这些墙上的记录之时,都会对知识的海洋产生更大的求知冲动,这是康定国所希望看到的演变。

    后来,这种文化墙的特色便流传在北宋时空的每一所学府当中,不管里面住着的是鼓捣研究的高级人才,还是呀呀学语的低龄儿童。

    待到二三十年之后,江南人家的村庄里,也出现了类似的文化奇观,当然,标语上的内容全都是与康定国有关的后世常识。

    这些尝试的涵盖面非常之广,大到朝廷的典章制度,小到某些工艺的具体步骤,都能够从这些墙上得知。

    比如说,康采恩现在正路过的那道墙上,正好就记录着许多关于麻纺织,棉纺织和南方蚕丝纺织的基本步骤。

    刚刚出完神的康采恩,忍不住停下脚步来,看看这些与自己即将实行的计划息息相关的记载。

    “其绩既成,缠作缨子,于水瓮内浸一宿,纺车……”

    看到这里的康采恩就不准备继续读下去了。因为小时候曾经在父亲的书房当中看到过这条句子的积累,他应该出自元朝时期编纂而成的农桑辑要,不过这一方法的源泉却来自于先秦时期,所以很难说这是多么具有先进代表意义的提炼与升华。

    不过这些工作可不是康定国的全部努力,至少,知道文化墙上还描绘了花楼和各种缫丝工具的结构图。

    明朝时期的花楼,可以纺织出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图案。至于三四工具的改良,更是明朝末年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工具。

    可惜的是,野猪皮的来访终结了即将发生改变的华夏文明,满清的愚昧统治,让这个东方泱泱大国落后了世界主要潮流300年有余,当然这期间也有明朝内部知识分子的问题,自从明夷待访录这样的作品问世之后,非君思想和离心主义就开始在南方泛滥,以至于身为东林党人士的史可法,坐拥十数外怀勇精锐,而无



第350章 我康采恩又回来了—3
    其实在当时的汴京城里,就已经有很多人家开始模仿玉津园大学的文化墙。

    只不过上面提醒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套餐的学问罢了。身处天子脚下的他们,当然对科举取士更加感兴趣,所以之乎者也之类的东西,才是京城文化墙的主力。

    不过康采恩对这一现象并不反感,这也是崇尚文明的一种方式。对于大宋王朝的官吏们来说,这也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教化方式。

    只是有些酸腐文人至今还认为,将圣人的教诲写在墙上,实在有不敬的嫌疑。所以文化墙这种宣传形式,大都集中在开封城外的郊区之中,一旦进了城,类似的现象也就少了很多。

    但康采恩却不会因此而感到没落,因为他在进城之后,忽然有一阵热情的秋风将它紧紧的裹了起来,那些熟悉的面庞再一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有很多甚至还是专门从朱雀门附近赶过来的老相识。

    原来在他徒步进城的过程当中,小郎君回返的消息就已经迅速的传进了城里。北京城市个喜欢热闹,也喜欢招揽热闹的地方,所以像这样传播小道消息的人物,从来都不会缺席这里的大舞台。

    就连曹婆婆也拄着拐棍,晃晃悠悠的迎到了南熏门附近,这让康采恩受宠若惊。

    婆婆没有提起那些跟随康采恩远赴海外的禁军,甚至都没有提起同样不知所踪的义子们。她只是静静的抓住康采恩的手脖子,用那股熟悉的和蔼可亲,审视着这个久未谋面的孩子。

    周围的人也注视着这祖孙两个,甚至还自觉的为他们让开了进城的道路。

    虽然康采恩一直留意着周围熟人的言语动作,但他的注意力还是大多花在了老婆婆身上,不过婆婆一直没有多余的言语,直到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之后,才好像是记起什么一般,忽然说道:“你的那家分店,如今兴盛的已经超过了老店。每天都会有几万张饼子从那里卖出去,老婆子我活了这7年,还没有见识过如此鼎盛的局面,真不知道该怎样谢谢你才好。”

    这话说的康采恩略带惭愧,有鉴于他的工作重点并不在肉饼店上,反而还从军中抽调了大量可信的人才,以至于给肉饼的质量可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至今也不知道那个店子的经营状况究竟如何了所以在面对婆婆夸奖的时候,他其实是感到十分汗颜的。

    于是他原本准备用来表达谦虚的语句,竟然不自觉的带上了几分庆幸的意味:“没有丢掉曹婆婆肉饼店的招牌,我就已经深感万幸了,哪里还敢夸耀什么销售业绩,那种玩意儿,可不是我们这类传统电子所应该推崇的。”

    说起传统工艺,周围的人其实是很有话说的,由于过去几个月之间的腥风血雨,加上边境一直都在打仗,导致汴京城里的商业气氛十分紧张,各种明争暗斗也是层出不穷,利用这两股大潮流做文章的那些小聪明者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当中有人取得了成功,但也有人血本无归,甚至锒铛入狱。这里面的故事,足够在场之人为康采恩讲上三天三夜。

    可是他们的踊跃发言,都被淹没在了周围的喧嚣之中,康采恩虽然听到了只字片语,但依旧将注意力放在老婆婆身上。

    曹婆婆当然知道康采恩在回来之后会面临的处境,他甚至也已经猜到,



第351章 我康采恩又回来了—4
    超不过,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康定国放弃了麻纺织,而纵容这方面的几个店铺,都能够苟延残喘的生活在汴京城里,但他知道将来出现在汴京城里的那些衣物当中,肯定有能够超过麻衣的存在,比毛衣更加常见的葛衣,恐怕更不会成为康定国关心的目标,那么他究竟在想什么呢这是个问题,也是他这个情报头子该关心的问题,但却不知道他投入太多的力量。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这位康定国能够带给大宋王朝的,远远超过了康采恩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

    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虽然他们爷俩是一个路数,却分成了两种明显不同的流派。

    一个留在汴京城里鼓捣所谓的科学,而另一个则远赴海外,开拓所谓的贸易市场。这让枢密院以及皇城司的情报分析者们,都有些弄不清楚他们究竟要做什么了

    好在皇帝还知道更应该关注哪里的变化。康定国虽然独自居住在玉津园之中,但大多数所谓的科研行为,都需要大宋朝廷提供支持,无论是收集原料,网罗人才,还是其他什么事情,皇帝及其手下的大臣们都可以趁着帮忙的时候,将其中的细节窥探的一点不剩。

    但是远在海外的康采恩就不是这么好观察的了,他甚至拒绝手下的宋朝士兵们将家书寄回到汴京城的亲友手中,至于那些禁军士兵的直系亲眷更是已经被他打包带到了海外去,如今不止生死未卜,更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背叛了朝廷,要知道康采恩这个人身上总是闪耀着那么几丝神秘的光芒,如果他假借神灵作祟,那和白莲教的叛逃又有何区别

    所以当凯恩重新出现在大众领土上的时候,包括皇帝在内,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情报部门的消息,曹婆婆更是亲自迎到了汴京城门口,这便是这一布置的原因所在。

    但考虑到在康采恩身上刺探情报实在太过困难,所以就连曹婆婆也不会轻易开口,好在他终究是岁数大了,难免会显得多愁善感,他也就顺着这份情绪,放纵自己化身为一个关怀后辈的老奶奶。

    康采恩在这方面当然不会有什么抵抗力,他虽然已经知道了曹婆婆的真实身份这主要是得益于赵思成的坦诚相告但他并不准备利用这一点做什么。

    他知道与大宋王朝决裂的时间还远远没有到来,而且绝对的损失也实在太大,在他现在能够前往的五个时空当中,有三个即将陷入大规模的战乱,而剩下的和平年代之中,2世纪7年代又是一个已经盛行民主光辉的位面,这让他很难拉拢去一忠心度颇高的不像,所以他只能将注意力投放在宋朝时空当中。这就需要他和朝廷保持好关系,否则他在这里的发展将会受到严格的制约。

    封建时代虽然愚昧落后,但也有它的好处,至少集权发展,对于现在的康采恩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率的选择,谁敢在这方面提出异议,那他就要把谁送回中学时代,重新学习一下历史课本

    总之,他是不准备让自家的历史老师从棺材里跳出来,将自己大骂一顿的。

    所以他关注着老婆婆,但却小心翼翼的不说破任何对方自认为不知道的秘密。

    于是双方就这样互相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彼此之间并没有几句对白,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度过了好些时光。甩在他们身后的容长路程,便是这方面的最好写照之一,不知何时,他们竟然已经从南熏门外走到了朱雀门内,差不多在有半盏茶的功夫



第352章 我康采恩又回来了—5
    但是,摸近了大众王朝的喉咙,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够掐死他。

    毕竟在华夏5000年的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的财政喉咙比大宋王朝的更加粗壮。

    倘若一把下去捏不死,那么康采恩无意招惹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这个对手在军事攻击能力上虽然脆弱不堪,但他完全可以凭借庞大的经济量,让康采恩痛不欲生。

    现在的西夏国,就在遭受着大宋朝这方面的考验。

    而康采恩比起党项人李元昊,甚至还有些不如的地方,比如说他的军事力量主要来自于宋朝,就连训练士兵的方式,也都充斥着宋朝的味道,这让他在宋朝的军事力量面前,根本没有太明显的优势。

    如果考虑到数量上的巨大悬殊,那么他在宋朝人面前几乎是必败的结局,当然,他在军事装备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特点,至少未来两三百年才会出现的一些武器,如今已经被他的部下们所熟练掌握了。而且来自隋朝末年的那些将领们,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逐步控制他的部下,而练兵的事务,现在已经大都转到了他们的手下。

    等到几批新兵练出来,集团内部的各大势力在军事上的分野,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这是康采恩所乐意看到的。但是即便能够做到这一点,也不意味着他对军事的革新,能够超越大宋朝的现有模式,如果真的展开大规模的战争,恐怕他也没有足够的把握击败宋朝。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比他在军事上更有能耐的党项人,都会被大宋王朝的经济体量所拖垮,那么更加看重商业繁荣的他,难道就能够从大宋朝的战争当中获益吗

    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一招制胜,并且在谈判桌上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任何与大宋朝的战争都是不明智的举动。

    更何况他现在也只不过是摸进了大宋朝的财政咽喉,距离真正扼住咽喉的呼吸,还有着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自从赵思成投效他之后,他便已经清楚的意识到,在他的周围竟然还环伺着一大堆宋帝国的情报精英。

    事后他曾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此随机的偶遇,竟然直接撞进了间谍堆里,要说没有奇遇的成分,那可真是说不过去了。

    或许在行将就木的时候,他还会把这一切写成一本奇遇记。

    但是现在他可没有创作的心情,小心翼翼的在这群人面前虚与委蛇,才是他唯一能够做出的事情。

    好在直到赵六员外带着满意的答案离开,他也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尤其是在接下来的某个重要环节里,他更是表现得如同众人心中预期的那样。

    这个环节其实经常会发生在各大公司里,那就是负责财务的宗齐客,向康采恩这位甩手大掌柜汇报财务状况。

    “过去几个月里。分店的经营状况十分令人满意。虽然说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很大,但我们还是在新老客户的帮助之下,拿到了将近七千贯的利润。这对于一家肉饼铺子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业绩了,反正比老店这边是强出太多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包括宗齐客在内的北宋众人,也开始用起了业绩之类的现代词语,或许这和康定国的教育工作有一定关系。

    不过7000贯这个业绩,用如今的康采恩来说,已经算不上是多么出彩的成绩了,至少当那些廉价的工业品出现在汴京街头上的时候,大量金钱的涌入就已经让他的财富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他更想知道的是那些廉价工业品在自家超市当中的销售额,究竟已经达到了怎样的程度。
1...8485868788...1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