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再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维卿

    李定国的书信早在六月时就已经送到了郑成功的案前,内容,无非还是力劝与其联手进攻广东的事情。

    对于此事,郑成功确有意动,但是联想起眼下的局势,却也没有立刻应允下来。不过关于李定国为其长子李溥兴向郑成功的女儿求亲一事,郑成功倒是答应了下来。只是在于郑成功的嫡长子郑经如今也才十一岁,实在没有适龄的女儿,只得以堂弟的女儿许之以婚姻。

    同月,上次前来册封郑成功为国公的兵部主事万年英再至中左所,册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郑成功辞而不受,并向朝廷申请对他的部将进行赐爵的事宜。

    到了七月,清廷议和的调门越来越大,郑成功一边与清廷虚以委蛇,一边前脚在中左所送走了远嫁广西的侄女,后脚又为水师前军的张名振所部准备长期作战的粮草武备,忙得不亦乐乎。

    此番北上南直隶,就仰赖定西侯的手段了。

    末将必幸不辱命!

    永历五年舟山之战后,鲁监国朝南下依附郑成功,其中如平夷侯周鹤芝,乃至是早前就已经转隶过来的闽安侯周瑞等藩镇大帅早已融入到了福建明军之中,成为了郑成功的部将。但是如定西侯张名振,这位鲁监国朝的头号大将虽说是所部被划分为水师前军,吃的也都是郑氏集团的粮草,但是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张名振始终在竭力控制军队,不使郑成功掺进沙子,以至于到现在张名振带来的部队也依旧是掌控在这位定西侯以及他的亲信部将们的手里。

    这在郑成功所部中算得上是一个异类,甚至如陈凯的抚标,总兵官林德忠是陈凯的铁杆亲信不假,但却也同样是接受了郑成功的任命为这抚标总兵。

    说起来,这张名振之所以会如此,郑成功当然明白是在为鲁监国留有一线生机。这份忠诚,让他惺惺相惜,只是忠诚指向的那位藩王实在是让他不能舒服。

    不过,郑成功已经决定了与清廷玩一把议和的戏码,借此更快的恢复实力。但是另一方面,钱谦益前不久又派了人前来襄赞军需,同时提到了楸枰三局的进行一事,这也使得他不得不做出回应。

    张侯张侍郎,二位此去南直隶,按照计划,可打朝廷的旗号,但却万勿说是我派二位去的,切忌,切忌。

    请国姓放心,侯爷和下官知道分寸。

    那就有劳二位了。

    水师前军的舰队自中左所扬帆起航,郑成功在码头眺望,那四五百艘大小舰船里有张名振从浙江带来的,也有他此番补充的,军势不可谓不壮观。但是,粮草上面,他却并没有让张名振尽数带走,而是约定了派船供给。

    只要在粮草上卡住了这位定西侯,鲁王就翻不起浪来。

    郑成功如是想着,他的亲信幕僚们,如潘庚钟如冯锡范等亦是如此。甚至对此,鲁监国册封的定西侯张名振和兵部侍郎张煌言这对文武搭档亦是明白,无非是心照不宣罢了。

    舰队启程北上,这件事情的内情并不公开,仅限于郑成功以及郑成功的一些亲信知道具体如何。不过,对于张名振的舰队起航,岛上的人们也打算并不在意,如郑家的子弟,近期最关注的的还是他们在广东的那个做巡抚的侄女婿姐夫妹夫姑父,眼巴巴的盯着陈凯又要对哪个倒霉蛋下手了。

    听说原本大木是打算把省英调到泉州做同知的,现在倒好,一跃而为琼州知府了。

    他陈竟成怎么说也还是要用咱们郑家的人的。

    哎,说不定还是惜缘妹子吹得枕头风呢。再者说了,省英在潮州为官多年,从海澄县丞的位置一步步的做到潮州府通判,说来也是那堂姐夫的老部下了。

    上半年,李定国自西猛攻广东不胜,郑成功则坚守闽南,硬扛住了金砺的大军。在这两处之间的陈凯,突然对粤西的琼州府发动进攻,并且一战得胜,算起来这上半年整个华南地区收益最大的便是他了。

    地盘占下了,琼州府的一府三州十县是需要大量官员来填补空缺的。陈凯从潮州那边抽调了大批的来自于闽南潮州广州的官员入琼,从琼州回来时又带了不少琼州府本地的读书人来补上潮州的部分空缺。折腾了一溜够,两府四地的士绅官员们大多能够满意,其中任命了郑成功的族弟郑省英为琼州知府一事更是被郑氏子弟们认作了是双方关系缓和的象征,一个个的眼巴巴的盯着陈凯的举动,只盼着能够捞到更多好处。

    你说,姐夫下一战是要打哪处啊?

    惠州府吧,惠州府的海丰县现在已经是王师的了。

    我看可能性不大,须知的过了惠州就是广州了,除非大木引兵西进,那一文一武联起手来,否则鞑子兵也未必是好惹的。

    我倒看鞑子兵没什么了不起的,竟成不是两败过耿继茂吗?

    你也知道那是耿继茂那小儿,后面还个尚可喜呢,那可是独自击败了西宁王的狠人!

    中左所安平镇,如此这般的窃窃私语从未少过,反倒是郑成功那边,很多人都知道永春一战郑成功虽说是胜了,但兵员损伤也不小。既然那时候没有趁胜夺取兴化府乃至是福州府,暂且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动静。

    诚如他们所料的那般,闽南方面大的动静确实暂且未有,但是潮州那边似乎也因为天气过于炎热而消停了下来,能够听到的也就是些什么蚯蚓养殖场和养鸡场的段子,再有就是广东才子邝露出任广东民报主编,大概有事情也是要冬天见了。

    然而,闽南这边,大的动作未有,小的,或者说是秘密的动作却一直不少。郑成功的回信送到了京城后,清廷立刻做出指示,并且颁发敕谕,经主抚派的刘清泰之手送交到了郑成功的案前。

    朕念尔兵卒众多,难以安插,钱粮委难支给,仍益以兴化惠州并漳泉潮琼四府驻扎,即将六府水陆寨游营兵饷拨给尔部下官兵,不足不另补。正课钱粮仍行解部。管民文官俱听部选,尔原辖武官听尔遴选委用,仍将姓名职衔具题造册送部。开洋船只,尔得稽察,收纳税课,送布政司解部。

    特命海澄公挂挂靖海将军印,节制麾下众将

    命,平南将军固山额真金砺率军撤回杭州,靖南将军昂邦章京喀喀木率军撤回江宁,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麾下藩兵不得擅自出击

    六月的时候,金砺就已经开始撤军了。到了现在,已是八月份了,得到的消息显示金砺所部已经尽数撤回到了浙江的境内。

    接到了书信,郑成功细细看过,清廷对于他通过李德暗示的底牌几乎是照单全收。尤其是对于闽南粤东的军事威胁方面,更是忙不迭的撤了下去。这份殷勤,说好听了叫诚意,说难听了就是火烧屁股。

    这般处置,可谓是正中郑成功下怀。眼见于此,郑成功当即派出舰队,分赴兴化福州福宁这两府一州之地,持清廷敕谕,征粮征饷。至于标准嘛,则是大县十万两,小县五万两。而下一步,郑成功更是计划将征收粮饷的范围扩大到漳泉两府毗邻的汀州府和延平府。

    舰队分批启程,郑成功已经可以预见到大批的粮饷人员经海路汇聚于中左所。如此,大军的损伤很快就可以得以恢复,甚至借此机会更胜从前也是说不定的。

    期许如斯,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根据这些年积累下来的情报以及精确的计算后的结果。郑成功对此满怀信心,直到他写给陈凯的那封关于解释清郑议和的书信的回信送至,看过了书信后他半晌没有说出话来,最后才不由得感叹了句论起和鞑子耍心眼儿,还是竟成玩得花哨的话来,便连忙派人去追那些先期出发的舰队。




第三十六章 无耻之尤(一)
    永历七年八月,清廷方面照单全收了郑成功暗示的议和条件,并且以着最快的速度将敕谕送到了郑成功的案前。

    对此,郑成功决定派舰队前往兴化福州福宁州等州府征收粮饷,用以恢复军队实力。不过,舰队前脚派了出去,后脚郑成功在接到一封书信后就连忙派人去追,经过了新一轮的布置后才重新启程。

    九月初三,一支明军舰队在海坛岛稍作休整,随即便在隔海相望的福清县境内登陆。随后,这支明军也不去理会左近的镇东卫城,直接抵近到福清县城的城下,开始有恃无恐般的安营扎寨。

    福清县是福州府最南部的县城,位于龙江之畔,距离西南的兴化府与东面的大海都不算远。甚至,包括明军稍作休整的海坛岛,其实际上在明时也是隶属于福清县的,不过这年头儿明军的水师强盛,清廷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就只能放任着海坛岛在不远的地方持续性的保持着对县城的威胁。

    这座县城设县很早,但此后的这七百多年里却始终是如内浙江的义乌那般只有城门,没有城墙。直到明嘉靖年间,倭寇肆虐,为保全此一方百姓安全,明廷方在此修建城墙。不过一如东南沿海地区在这期间修建的其他城池,在军事防御上都还是下了功夫的。

    明军抵达城下,守城的绿营战战兢兢的望着远处的营寨和抵近城下的明军,本县的知县大老爷在得到了消息后则连忙将动员民夫的事情交给了佐贰官和典吏们,而他则担负起了更大的责任,那就是诚心诚意的跪在佛堂里,向观世音菩萨祈祷,祈祷清军能够在明军的猛烈攻势下坚守住城池,起码坚守到福州援兵抵达。

    营寨修建着,明军的使者则直接来到城下,要求入城说话。城头清军请示过了军官,军官明白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矩,便让人放下吊篮将明军使者拉上来。而后的,在听过了明军此来的目的后,连忙派人去请那位身负重任的知县大老爷,后者不情不愿的赶来,强撑着听过了明军的要求后,反倒是如看到了菩萨降下的恩泽那般重新精神百倍了起来。

    贵使此言差矣,朝廷为海澄公着想,拨发兵饷,但也仅限于海澄公现在控制的漳州泉州潮州琼州以及旨意中提到的兴化惠州两府。本县隶属于福州府,并非在这范围之内,是故贵部到此向本官要求粮饷,是没有道理的。

    清郑议和的事情,这在福建官场上算不得什么秘密。知县对此早有耳闻,原本还说笑过关于兴化府和惠州府的官员们又多了个婆婆的怪话来。岂料这才没几天的功夫,别人的新婆婆就跑来对他挑三拣四了,这简直就是岂有此理嘛。

    然而,明军实力强盛,饶是如此,知县也力争做到有理有据,设法说服使者以及使者背后的明军大帅。奈何,这使者却早有准备,直接向他爆出了清郑议和的新进展来。

    朝廷的敕谕,咱们海澄公那边是看过了的。对于皇上朝廷诸公以及刘制军佟抚军二位老大人的体谅,海澄公他老人家亦是感恩戴德。但是,惠州府不提,兴化府就只有两个县的地方,实在是不敷大军粮饷所需。是故,咱们海澄公已经修书一封,向皇上向朝廷向刘制军和佟抚军那二位老大人请求增加府县以供养兵。此事,县尊可以派人去福州那边相询,我家黄都督说了,可以等县尊确认了消息再行收取,但那时候大军驻扎在城外的消耗亏空也须得补上才是。

    使者对清廷和清廷的君臣在称呼上很是恭敬,这倒却有些议和的意思在。但是没了一句,却还不忘了加以威胁,实在让知县为之气结。

    然而,议和是大事,现在福建的督抚都是主和派,知县知道上官的立场,明白轻重,也不敢造次,只得派人送了使者出城,同时派人赶往福州府城那里向刘清泰佟国器这二位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去进行汇报。

    兴化府就在福州府以南,知县的信使匆匆赶到,哪知道暂且驻节福州以主持议和事宜的浙闽总督刘清泰那里已经收到了不止一份的报告。

    福州府的长乐县连江县罗源县,兴化府的莆田县仙游县以及福宁州城和福宁州下设的宁德县,这些沿海的地区尽皆向福州方面报告以明军前来征集粮饷的事情。若是再算上现在的福清县,那简直就是可以用遍布福建沿海来形容了。

    对此,虽说兴化府只有两个县,确实是显得有些太小了,但是议和的事情尚未有实现,郑成功却率先打着清廷的旗号跑到各县的县城下要求粮饷补给,这也实在是有些太过分了。

    绝不能放任着他这么来,必须先把招抚的事情敲定了才行。

    但也不能一点儿不给,尤其是兴化县那边,咱们总不能把门彻底堵死了,那样不利于议和的展开啊。

    刘清泰和佟国器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来说去,却也是没有什么办法,只得勒令各府县暂且不予发给,等待后命而已。

    我得写封书信与那海澄公。话说着,刘清泰便提笔开始书写,但是没写两字儿,他稍顿了顿便道了句还得给郑鸿逵写一封的话来便继续写了下去。

    从来大丈夫举事,必使功业有所归,身名无所累,而后奋臂一往,以求白于天下可也。

    今令尊公以身依日月之傍,令祖母年逼桑榆之景,更思海上有事以来,冒费者何地之金钱?涂炭者何方之膏血?足下英雄之姿,忠孝之性,岂甘一时之倔强而冒青史之讥,咫尺之飘摇而酿赤族之祸也哉?如惧投戈为孤注,何妨联其子弟以归?倘疑赴阙为畏途,何妨请命于桑士而守?!

    不佞以平生忠朴,久见谅于圣明,皆能为足下一一剖心以呼吁者。倘有言之不应,不但非男子,且无以质鬼神,幸决裁监

    刘清泰的书信中写满了对郑成功的劝诱,书信送到了郑成功的手里,大致看了看,随手便递到了郑鸿逵的手里,而后者笑着接过了书信,亦是将一封刘清泰写给他的书信转手交给了郑成功。

    大木,再看看这封。

    郑成功接过书信,细细看过,其间无非是凭清廷如今之大势,凭软禁在京的郑芝龙劝说郑鸿逵去对郑成功好言相劝,尽早的把议和的事情办下来。除此之外,更是表示若是郑成功还有些犹豫的话,那么不如让郑鸿逵先行就抚,有了个榜样,或许对此还是有利的。

    两封书信看下来,无非还是刘清泰急于将招抚一事办下来。这事情本就是将计就计,郑成功的诚意缺缺,倒是议和之事开始,由于涉及到郑鸿逵和郑成功叔侄二人,清廷多番努力反倒是让他们之间的隔阂渐渐减少。

    接下来,就看竟成的表演了。

    哈哈,不过在此之前,某还是先写封回信过去,以免把这股子热乎劲儿给晾凉了的。

    说罢,郑鸿逵便在郑成功的书房里写起了回信。由于他和刘清泰是初次书信往来,刘清泰的用词很客气,郑鸿逵的回信自然亦是如此。

    仰荷明命,远辱大教,新朝浩荡之恩与老公祖优渥之爱,阖门颂镂,如何可言!第不佞病积沉痾,经年床箦,久见谅于当道。渔竿樵斧,尚弗克负荷,况轩冕之荣耶?若漫然滥竽,是委纶綍于草莽矣。向己敷陈,兼详籧使,想在汪涵。

    至于舍侄,壮年锐志,颇足有为。君父命重,罔敢不遵。第以数十万之众,仰给于两府,安顿不易,畔散堪忧。彼时陨越,咎将谁任?又体统事权之间,旧例新恩,不无稍碍。用是趦趄,以为新朝实开诚布公,而于推心置腹似有未然。其未敢拜扬成命,出自其衷,且揆之事势,亦不得不尔者。老公祖其别有以教之否?

    回信,刘清泰很快就收到了。其中多有为郑成功辩解之处,无论是对于招抚的犹豫不决,亦或是对于仅仅增加两个府的地盘用以养兵的不满,但也没有把话说死了,其言下之意无非是要求清廷继续展现诚意。

    这郑鸿逵私底下对信使谈及,说是郑芝龙被掠进京的旧事让那海澄公的心里面对朝廷有疙瘩。招抚的事情,他倒觉得不是不能谈,毕竟打了那么多年,伪朝先是金声桓李成栋作乱,随后又是那老本贼两蹶名王,可是到现在却还不是这鬼样子。无非,是他还想看看朝廷的诚意而已。

    刘清泰如是说来,轻弹着书信,旋即一笑。倒是那佟国器却皱着眉头,稍作思虑后才对前者言道:制军,这会不会是这对叔侄唱的红白脸儿啊。

    如此说来,刘清泰回想起郑成功的书信,亦是有着犹豫和不信任的态度在其中。现在再看看郑鸿逵的回信,似乎更多的都是在为其侄辩解,虽说也在私下里表示过会再行劝说的话来,但是佟国器所言也并非全无可能。

    佟国器说出了这等揣测,刘清泰细细思量,随即与其言道:思远,招抚一事,不仅仅在于咱们的政绩前途,更重要还是能否为朝廷消弭掉东南这一支最大规模的贼寇势力。这是事关大局的,咱们尽力把事情办下来,才能不负皇上的洪恩浩荡。

    制军言之有理。

    闻言,佟国器重重的点了点头,很快的二人就商议好了决定,无非是让兴化府那边先发给一些钱粮来表示诚意,同时将郑成功要求再填州府用以养兵的条件送往京城,由清廷的高层来做出决定。
1...193194195196197...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