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维卿
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着,李定国也是无奈,干脆叫了陈凯一声。闻言,陈凯站起身来,向李定国拱手一礼,便自顾自的坐到了对面他昨日坐过的位置上。
如此,金维新不由得松了口气,连忙挪到了陈凯下手的位置,站在那里,等着督师和总督落座。可是从头到尾,陈凯对郭之奇就连一句话也没说过,全然无视他的存在。哪怕是让座,也是因为李定国,此刻怒火中烧,郭之奇冷哼了一声,一甩袖子,便大步的走出了大帐。
郭督师
李定国唤了一声,奈何郭之奇还是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此处。转过头,再看看陈凯,亦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很清楚,陈凯就诚心做出来恶心郭之奇的。
此间,陈凯已然落座,倒是连城璧和金维新二人则依旧站在那里,显得不尴不尬。按理说,郭之奇负气而走,连城璧也不好再待,但是此番是李定国请他们来继续昨日的头面会议,就这么走了反倒是有些不给李定国面子的意思了。
思前想后,连城璧还是没有离开,冷哼了一声,便坐了下来。不过,他并没有去坐左手的第一个位置,那个原本给郭之奇留的,而是仍旧坐在了第二个位置上。
文官之间的明争暗斗的猫腻儿,李定国实在不太能够理解,但是眼看着如此,他也知道不对劲儿。就此时,见连城璧落了座,金维新也连忙坐下,紧接着又立刻站了起来,向李定国进言,继续昨天的议题。
目前,广东西南的高州府廉州府和雷州府已经为王师收复,现由张抚军统领各部王师坐镇;罗定州以及肇庆府仓步水以南的新兴恩平阳春阳江四县以及广州府的新宁县亦在我家掌控之中;另外,陈凌海阵斩盖一鹏,水师顺势控制了江门,虏师虽有南下重夺江门的举动,但也没有真的举大军来攻,仅仅是南下顺德三水两县临近王师控制区的地盘,巩固防御而已。
李定国攻陷新宁县是九月的事情,陈奇策诛杀盖一鹏,控制江门是八月的事情,到了九月十二的时候,清军一度南下,但是尚可喜显然还是打算重拾去年肇庆之战的故技,利用新会县城来消磨明军的锐气,耗到了清廷援军抵达后再行决战。
当前的形势就是新会已经被封的一个密不透风了,只待这城池攻破,明军有了这个支撑点后就可以大举北上。
经过了大半年的奋战,李定国所部大军会同粤西各部明军义军已经收复了粤西南部的大片土地。陈凯这些年主持广东战场,对于广东的地理区域可以说是早已印在了脑海中。这基本上已经是李定国大军的扩张极限了,再向北或是向东,就势必会与清军主力决战,在新会尚未收复的情况下是非常不智的。
而他主持的粤东战场,大致还是老样子,但是郝尚久反正已经把那池水给搅浑了。他并不急着收复惠州,反倒是更加倾向于配合李定国攻克广州。如此,便是全胜之姿。
当前的要点,显然是如何攻破新会县城。陈凯正琢磨着,哪知道连城璧那边却直接向他发问。
不知陈抚军此番前来,带了多少兵马?
此言既出,众人的目光当即便汇聚在了陈凯的身上。说到底,毕竟是来援了的,兵力多寡总要有个数才是。此事,李定国和金维新心里面倒是已经有了底,陈凯也可以不理会连城璧,但是现在既然郭之奇已经走了,陈凯自觉着也必要继续争锋相对下去。
如此,陈凯环顾众人,看过了那一张张的神色各异,随即谦虚的回答道:不多,六个镇而已。
六个镇,放在甲申之前,不说什么总兵麾下独领一军的副将参将游击守备,只说一个正兵营也是三千战兵,六个镇就是一万八千战兵。但是现如今,明廷滥官滥爵已经到了几乎无以复加的程度,一个总兵管两三百兵的都不新鲜。
据连城璧所知,郑氏集团下属的各镇兵马似乎都是两个营一千战兵的规模。算一算,也就是六千战兵的样子。
六千兵马,比之如今云集于新会城下的大军,比之如今横行粤西的各路明军义军,依旧显不出什么轻重来。以至于,当陈凯把那六个镇说出口来,当即便有一声嗤笑,像是从牙缝了呲出来的似的,虽说是轻微的几不可闻,但却还是被陈凯所洞悉到了。
对此,陈凯本人也懒得解释太多,只说还有后续兵马尚在路上,具体的也不太多解释。只是那一声嗤笑过后,连城璧却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劲儿,直到陈凯的后话说完。
还有?那会是多少?
陈凯表示由于福建大举用兵,水师舰船方面能够调用的不多,所以只能优先战兵和武备,而且还是分了批次的。至于辅兵,则需要李定国调派,他眼下的运力确实不太够。
福建那边是一口气夺取一省之地,需要占用的资源势必巨大得难以想象。这一点,李定国连城璧和金维新都是可以理解的。李定国一口答应了下来,让金维新进行安排,连城璧也没有说什么旁的。
粮草方面兵员极其重要,但粮草亦是不可忽视的。陈凯刚刚说了这四个字,三人的目光便再度聚焦在了他的身上。不过,这一次陈凯却并没有提出要求。
我军当可以自给自足,包括那些辅兵的,也无需殿下担忧。先期的已经运到了香港,下官另外还派人去琼州那边征调一部分,当可无忧。
如此便好。
援军初至,双方需要交流的东西很多,如此方可以实现有效的配合。陈凯自行承担了本部兵马的粮食武器等方面,又调集了大军而来,李定国自然是欣喜非常。至会议结束时,李定国已经着人去安排营寨,而陈凯则派人回返香港岛,调集各镇前来与大军汇合。
会议结束,连城璧便告辞而去。回到大营,自然是要直接赶去面见郭之奇,可是却从郭之奇口中得知其人准备离开的消息。
督师
无需相劝,这事情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伸手让了座,郭之奇叹了口气,便与连城璧解释道:陈凯此子,原本也是咱们小视了——小视了他的能力,也小视了他的心思。
此话,连城璧听来,当即便是一愣,旋即也就恍然大悟。其实说起来,当初在文村的事情,陈凯与连城璧爆发矛盾,固然是连城璧的排挤。随后,陈凯暗自拉拢陈奇策李常荣,甚至引得粤西其他的一些将帅也有心动。再后来便是琼州的归属权之争,陈凯更是把周腾凤耍的一个团团转,早已给过了粤西文官集团一个好看。
这一次,陈凯根本就不是过来找麻烦的,他只是不想受人掣肘,于是乎见了面,与其矛盾更甚的连城璧只是顺嘴提了一句,当做开炮的引线而已,随后便各种找郭之奇的不痛快。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连城璧仅仅是个总督,管不到理论上治所位于福建漳州府的漳泉潮惠四府巡抚陈凯。而郭之奇是督师,还是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地位上高过太多,下手使绊子的空间也更大。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如白,确是如此。郭之奇点了点头:记得与你讲过,我当年在福建为官的时候,就曾见识过郑家的那个纨绔
郭之奇是广东潮州府揭阳县人士,祖上却是福建莆田人。崇祯元年,郭之奇就已经考中了进士,还被选为庶吉士,前途一片光明。为官以来,除了在中枢的那几年外,到了地方上基本上都是在福建为官,做过提学,也做过按察副使,还兼了兵备道剿灭过闽北的土寇。
崇祯朝在福建为官,最不可能不打交道的就是郑家。郑芝龙就抚,随后为明廷剿灭各路海盗,击败荷兰人的入侵,成为了闽海霸主。那时候,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八闽以郑氏为长城。
郑芝龙的地位日高能力日大的当时,郑成功七岁才从日本回到福建,十五岁就已经考中了秀才,甚至还是廪生。所谓廪生,乃是秀才中的优异者,可获官府的廪米津贴,就像是后世的奖学金。
那已经是崇祯十一年的事情了,郭之奇对其还不甚了解,但是后来听闻了一些事情,比如郑成功有一次考试,监考逢迎,将考题交由同舍生去做,奉以珍果佳肴,其人竟然真的竟日饮啖而已。
郑家的那个纨绔的功名必有情弊,陈凯那厮更是夸张,一个连县试都没考过的家伙就自称童生,现在在还做到了巡抚。举事乃国家选材大典,官职亦不可滥授,哪能由得他们这些幸进之徒如此为之。这二人,确有才具,我家族人亦有提及他们在潮州剿平土寇,恢复地方民生的施政,可正是因为有能,就更要防备着他们将才能用在为祸天下上面!
郑成功早年的纨绔陈凯的幕僚身份,哪怕已然浪子回头,也是他们这些按照制度一步步考出来的正统读书人不能容忍的。再加上郑芝龙降清,以及朝廷和藩镇之间的猫腻,更使得他们之间存在着派系的区别。这,从不是一两句话的事情,背后的利益驱使,更兼有陈凯收复了张孝起名义上的辖区琼州府所引发的权柄之争。
双方的矛盾越积越厚,也不在陈凯对郭之奇针锋相对这些事情了。倒是正在这争斗之际,郭之奇却选择了退避,这里固然有以免继续被陈凯羞辱,在各路明军面前丢了颜面的担忧,连城璧也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人的意图所在。
请督师放心,下官不会与陈凯那厮一般见识的。
如白知我肺腑也。
照着郭之奇的说法,他准备先回高州府检阅营兵,再去新兴县坐镇,防备肇庆的清两广总督李率泰。至于军前协调各部的任务,就全权交给了连城璧。
虽说咱们与那些幸进之徒早晚还是会有一斗的,但是此战事关朝廷生死存亡天子安危,务必协助西宁王歼灭虏师。
与连城璧交流了彼此的想法,到了第二天,郭之奇便向李定国告辞,并且在其一再挽留下也没有能够留下来。
如此一举,倒是让陈凯背上了一个逼走上官的名声。不过,对此他也并不在意,只是当着李定国连城璧金维新等人面道了一句聪明人啊,就不再继续于此事上纠结,甚至还礼貌性的赠送了一份仪程与郭之奇,全然当早前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只是,站在远处,眺望着郭之奇一行人离去的背影,陈凯却还是免不得流露出了些许落寂,一闪即逝。
很抱歉,如果可能的话,我也不打算和你们这些抗清之死的忠义之士为难。但是,党争已经被你们挑起来了,平日里也就罢了,此战关乎于整个广东的命运,我绝对不能冒着背后有人拖后腿的风险,哪怕只是一个可能性也不行!
第六十八章 新会之战(上)
挑战了一把上下尊卑的秩序,办法更是简单粗暴,全无艺术感可言。不过,劝退了郭之奇,目的达到了,陈凯就好像前两日的事情从未发生过似的,全然再没有继续折腾的动作。
这,也让李定国不由得松了一口大气,将全部心思都重新回到了军务上面。接下来,无非是陈凯的大军从香港赶到。而接到了陈凯的命令,香港的各镇也迅速的做出反应,由江美鳌的舰队护航运输,分批抵近新会前线。
第一批赶到的自然是陈凯的抚标和另一支骑兵——铁骑镇,营寨是事先准备好的,只待赶到就可以直接进驻。
铁骑镇的规模与骠骑镇一般,倒也并没有引起旁人太大的注意。最多,也就是感叹一下陈凯的部队的骑兵数量,这确实是粤西明军中绝无仅有的。
但是,等到了抚标抵达,无论是李定国所部的将帅幕僚,还是那些粤西的明军义军们却无不是多出了几分遐想——并非是抚标有着多么豪华的武器装备,也并非是有着何等的杀气腾腾,这支军队在粤东闽南的明军中不过是与其他镇一级编制无甚差别的部队,最多也就是兵种比例不同罢了。
奈何,粤西这边,郭之奇这个督师没有标营连城璧这个总督也没有标营张孝起那个巡抚也没有标营周腾凤那个道台也没有标营,他们无非是有一个明廷授予的名义罢了。可是再看看陈凯,却是手握兵权的实权派封疆,有着直属于其的军队,对于麾下各镇的掌控力度自然也绝非是前者那种靠着交情封赏朝廷和官职的威信那些虚招子所能够比拟的。
这可都是人家陈抚军早粤东闽南一仗仗打出来的,人家打过的仗,尤其是打过的胜仗很多藩镇大帅都比不来呢。
抚标的抵达引来了渍渍称奇,两地相距不远,无非是一个在珠江三角洲以西,一个在珠江三角洲以东罢了,一个来回,花费不了多少时间。很快的,征调了一个当地的货船,另一部分的三个镇尽数运抵。当那些打着前冲镇后冲镇中权镇旗号的三镇抵达,引发的惊异甚至很快就到了连城璧的那一层。
你是说,那三个镇和抚标一样,都是四个营两千左右战兵?
是的,制军,末将绝不会看错。
王兴如是说来,连城璧的神色端是一变。比之郭之奇和张孝起,他还有着当年招抚王兴的经历,那支文村明军的主帅素来是以他马首是瞻的,虽非标营,但也总好过连着点儿交情也无的。
本来,抚标抵达,连城璧就已经开始将对陈凯实力的预估提了一个档次。到了现在再看,却是依旧小视了,而且低估得很是严重。
一个镇两千战兵,抛开那两个骑兵镇,那也是四个镇八千战兵。真想不到啊,这一出手,上来就是近万的大军。
这个数量级的兵力,尤其是还是粤东闽南的那些久经战阵的部队,他们有着更加丰富的作战经验,有着更加完善的训练,有着长期稳定控制的占领区,军饷粮草以及武器装备上自然也不是那些粤西的明军义军所能够比拟的。
原来,双方在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怪不得,陈凯见面就要先挤走郭之奇,而且还做得如此的有恃无恐。
对了,还有后续的部队。
这事情,连城璧确是与王兴提到过,原本以为前后两支部队加一起也就万余人的规模——这很符合他们早前对粤东明军的了解。但是现在看来,却已经是老皇历了。
督师,那边在横扫福建,这边又调来了如许多的军队。福建的那一位,怕是实力上比西宁王还要更胜良多啊。
看来确实如此啊。连城璧点了点头,随即言道:都是陈凯,这个人是真的不能小瞧了啊。
想到此处,连城璧不由得又想起了郭之奇早前的退让,那话里话外的似乎也有着对陈凯潜在实力的担忧。旁的不说,以着现在的实力,他们是没办法斗得过陈凯的。毕竟,陈凯手里有几万大军,再加上陈凯背后的郑成功,这是硬实力上的差距,太过巨大了。
想要防止这些幸进之徒败坏国事,首先还是要收复广东。只有收复了广东,有了地盘,才能更好的节制藩镇。
近万大军先后抵达,武器精良精神饱满,乍看上去最起码要比那些初来汇合时衣衫褴褛的明军义军们要强上太多。
这是强援,而且后续还有部队会抵达。胜算更多了一重,李定国自是心情大好。而就在前冲镇抵达的第二天一早,新会城外的前沿也传来了消息,说是早前的安排已经准备完毕,马上就可以展开下一轮的攻势了。
连制军和陈抚军且随本王走上一遭,若能就此破城,便可以更早的北上与尚逆耿逆决战。
这是新一轮的攻击,李定国准备多日,陈凯多少也知道一些大致的情况,此间既然李定国已经准备妥当,他也欣然前往。旁的不说,正好看看李定国到底是怎么攻城的,这也算是必要的涨涨见识。
所部各镇还在休整,陈凯也没打算从这份可能存在的功劳上分一杯羹,只待着卫队便与李定国连城璧一行抵达了新会城下。
城外,明军的前沿营寨有恃无恐的罗列于火炮的正常射程外。陈凯随着李定国的指点,视线向前延伸,毫不费力的便能注意到几座土丘横垣于二者之间。而且,从这边看去,土丘下不断有明军的辅兵从一个洞里进进出出。
放崩法?
非也,是挖掘地道入城,配合正面强攻。
这一手,是李定国在肇庆之战中用过的,陈凯一度还以为是掘进爆破呢。不过,那一次李定国的战法确实给了肇庆守军以极大的防御压力,逼得许尔显不得不请来了尚可喜的大军。现而今,新会的水陆交通都已经被围得密不透风了,尚可喜哪怕是得到新会撑不下去的消息,想要出兵援助,也只能是更早的与明军主力决战,而且是在明军的控制区。
说起来,放崩法,郑成功倒是玩过几次,比如漳州比如长泰什么的,就是每一次最终都是以还没挖到城下就引爆,仅仅是在城外炸出个大坑作为收尾的。对此,陈凯曾仔细琢磨过,不过也没有机会付诸于行动。倒是李定国的这种相对原始的手法,他却是没见过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