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再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维卿

    商定结束,自然是要尽快休息。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一早,清军用过了干粮,便启程出发。第一目标,还是要先劫掠个村子,弄到些粮草补给补给,把人马的肚子都填饱了再说别的。

    劫掠屠戮,他们都是个中老手,玩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战马上都是会带着一些干粮的,这是一个骑兵最基本的素养,以备不时之需的。但是从江门逃亡数日,勒紧了裤腰带,干粮也已经基本上吃光了,昨天的那一顿或许是很多清军的最后一餐——若是接下来找不到吃食的话。

    吃饱喝足,蓄养了马力,他们便继续进发。渡河点,以及他们劫掠的第一个村子,从地理位置上都是在以香山县城为顶点以澳门为低点,为零丁洋香山澳以及西江等水道环抱的那片区域的西部。从这里一路北上,出了香山县地界,进入顺德县,最后在设法返回广州。这都是早前商议好的,随着不断的行进,路线注意事项什么的都在逐渐补全,肚子里有了吃食,心里便有了底气。

    战马还需要蓄养体力,放马狂奔暂且是不太适宜的,他们按照计划北上,可是越走下去就越是觉得不对劲儿。并非是旁的地方不对劲儿,只是在于他们沿途能够看到的人烟越来越少,尤其是那些村社,皆是空无一人的,总让人有种脊背发凉的感觉。

    心中产生忧虑,他们也只得派出探马去打探情况。老半天过去了,总算是有探马回来,带来的消息却让他们实在笑不出来。

    主子,平南王爷,那些汉狗都说藩兵吃人,所以都躲起来了。还给藩兵起了诨号,叫做食人魔。据说,这个诨号还是陈凯定下的,香山县城里有士绅打算叫藩兵阎罗妖的,结果被陈凯断然拒绝了,他说叫阎罗妖不吉利

    好容易抓来的百姓在半路上就咬舌自尽了,大概是害怕那些食人魔把他生吞活剥了。探马是个蒙古八旗的八旗兵,虽说真刀真枪的未必打得过藩兵,但是满清的体制,满蒙一体,对于汉人,哪怕是汉军旗都是有心理优势的,此刻脸上分明写着对藩兵的坏名声导致他们接下来可能会饿肚子的不满,说话也就少了些许顾忌。

    话,听在尚可喜和朱马喇的耳中,第一个反应就是陈凯实在是缺德冒烟了,明明是由云龙干的,竟然这么编排他们,但是随后的感受却是截然不同的。

    后者对于新会吃人事件是一无所知的,起初听到吃人,还以为是百姓对八旗军的畏惧,可仔细听了才知道,合着现在八旗军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比不上藩兵声名狼藉了,一时间竟然还有些争竞的心思油然而生。

    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因为清军靠着屠城劫掠的累累恶名才镇住了很多潜在的反对者。现在突然在内部出了竞争者,竟然还真的比过了他们,总会生出几分忌惮之心。但是对于尚可喜而言,这却生出了别样的心思来。

    此时此刻的这支清军溃兵,确切的说是在西江渡江之前的那支清军溃兵,从成分上来说,其中有两千余人是来自于满蒙八旗,两千人是平南藩的藩兵,其余的才是汉军旗和靖南藩的藩兵,数量和比例都少之又少。

    当时兵败在即,尚可喜调整部署,准备逃亡时就刻意将满蒙八旗以及他的王府藩兵挑出来,分配马匹。除此之外,更是派了许尔显带着一支平南藩的人马先期撤离战场,还美其名曰是截击明军骑兵。说白了,就是要用汉军旗和靖南藩的藩兵殿后,用这些清军的性命来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生机。

    如此阴微的心思,朱马喇早早的也就看出来了。这本就是人之常情,也符合他优先保全满蒙八旗的根本利益在,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新会吃人的事情已经在香山县民间传开了,很可能曾经被明军占领过的顺德县那里也是如此。接下来的粮草补给很可能就不会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在这深冬之时,哪怕是在广东,野地里想要找到可以吃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到了那时,先被牺牲掉的自然会是剩下的汉军旗和靖南藩藩兵,可是这些家伙牺牲掉了之后呢,难不成还要用满蒙八旗来为他的藩兵提供生存下去的机会?

    要不,突袭一次县城试试?

    没用的,那里肯定早就把城门都封死了,没有攻城器械,咱们是拿城池没有办法的。

    耳畔是军官们的窃窃私语,尚可喜与朱马喇对视了一番,也只得是硬着头皮继续北上。

    很快的,他们便通过了从香山县北向东汇入零丁洋的石歧河,而后一路北上,想尽了办法快速通过。然而,真的没有出乎尚可喜的意料,越是走下去,能够见到的人烟就越少,有限能够抓来的老百姓也是异口同声的大谈藩兵吃人的事情,除了切实做成的腊肉以外,在那些百姓嘴里,新会的藩兵怎么吃人肉的都有,就差是拿人肉做满汉全席了。

    一路上,百姓早已跑光了。一旦风闻清军过境,百姓们进城的进城,逃进山里乘船逃下海的比比皆是。总而言之,就是绝不敢让清军看见一个人影儿。而且更要命的是,后面似乎总有着一些明军缀着,数量很少,看上去应该只是探马,但是谁知道那些家伙的后面有没有大规模的清军尾随其后,等着咬他们一口。

    偶尔,还能从逃得急的百姓家里搜刮些粮食底子,但是绝大多数的时候也只是无功而返罢了。用当地百姓的话说,清军吃人,可他们是要吃饭的,所以当然是要把粮食带走了,以免饿肚子。

    可是如此一来,老百姓是不饿肚子了,战马也勉强能用野草充饥,可是人却没办法吃草啊。于是乎,行至半途,杀马取肉便开始。起初的,还是那些虚弱无力的战马,没了战马的清军指定是跟不上了,就干脆打着要快速回援的旗号让他们自行返回广州。接下来,虚弱无力的不够了,就开始定向的吃汉军旗和靖南藩藩兵的战马,也算是弱肉强食。而到了后来,等他这些人的战马都吃光了,满蒙八旗的尚可喜不敢动,就只能从本部的藩兵下手,分出了老藩兵和新藩兵的区别,欺负起了新人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就这么一路走下去,从四千来人很快就缩水到了不足三千人马。所幸,仗着是有战马,没有耽误太多的时间,总算是赶到了佛山对岸。这里是他们南下时通过的所在,新建的浮桥也大多还在,急于返回清军控制区的他们便忙不迭的上了桥。

    大队的清军过桥,直奔佛山,先期过桥的等不及了,就直接奔向了那里。后续的清军还在过桥,先期过桥的清军已经冲进了佛山堡,但是所见之处,依旧是没有半个人影儿,这是在于素来热闹的此间有着难以想象的差异,尤其是在一路上渺无人烟的情况下就更是让他们感到不寒而栗。

    迅速做出回报,尚可喜和朱马喇也已经刚刚过了桥,听到这话,当即就是一惊。可是没等他们的震惊过去,佛山那边一声号炮响起,大队的明军驱赶着砍杀着入堡的清军席卷而出,与此同时,那支尾随了两个县的明军也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却是李建捷的骠骑镇和王起俸的铁骑镇。

    近三千疲惫不堪的清军溃兵,历千难经万险,差点儿把转进玩成了荒野求生,哪里能想到到了最后竟然还是落到了明军的手心里。此时此刻,一队与其他明军操着不同武器的部队结阵而出,很快他们就认清楚了到底是被谁拦在了这里。

    尚可喜,从永历四年到今天,是时候做个了结了!




第八十九章 收网
    佛山,后世人提到此间时大多在脑海里反射出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佛山无影脚。不过在明时,佛山是广东重镇,敕封的忠义乡,在行政上隶属于南海县,但却是那座府县同城的南海县于城外级别最高的城镇。

    这里,虽没有铁矿资源,但却是广东最重要的钢铁冶炼生产基地。永历四年,陈凯救援广州之时,曾经闪过到佛山将本地的铁匠运走的想法,但是当时的船运能力,单单是广州的那些百姓都是分了两批才运走的,冒险上岸去与清军争衡,对于基本上都是水师的明军而言是非常不智的选择。如此,这个念头在脑海里也仅仅是一闪即逝罢了。

    一晃四载,再到此地,明清双方在广东地面儿上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此刻,被局限于浮桥以及浮桥两岸的清军只剩下了三千来人,反倒是遭到了近万明军的围堵,端是一个进退不得。

    尚可喜,现在应该想明白了我这几年为何要堵死珠江口,翻来覆去的给你的水师放血了吧!

    铁皮喇叭将声音散播到了浮桥左近的清军耳中,其中的骄横嘲弄哪怕是个稚儿也听得出来。但是听在尚可喜的耳中,却猛然间意识到其实就明军水师控制珠江口一事上,他一直以来确实显得浅显了,更多的还是关注于沿途各府县的防御以及海贸的阻断,却忽略掉了一旦清军势弱,明军就可以凭借着珠江三角洲交错纵横的水网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

    仔细回想起来,从即将兵败开始,尚可喜规划了逃亡的路线,既确保了安全,也兼顾了速度,这才使得他们能够迅速的返回这广州的周边地区。但是,即将回到广州,就势必要渡过珠江水系。河南岛那里已经被明军控制了,而再下游则因为河道过宽而难以架设浮桥,如此一来,最佳的渡河地点自然就是在这佛山了——从这里渡河不仅仅可以快速返回广州,还可以得到必要的物资补给,顺带着将佛山的铁匠都带回广州或是直接杀死,以免资敌,可谓是一举多得。

    如今看来,这些陈凯显然是早已预见到了,并且凭借着水运的便捷快速的将足以拦截他的部队机动到了此处,以逸待劳!

    大队的明军迈着整齐的步伐涌出佛山,如同是张开双臂一般拢向这些浮桥。鲜明的衣甲饱满的精神高昂的士气,尤其是看向他和他麾下的这些如丧家之犬,好容易才从坚壁清野的香山顺德二县逃回来的乞丐们时,更是如同在看着一地会走路的银子的似的,**裸的没有半点儿遮掩。

    千算万算,最后却还是落到了陈凯编织的罗网之中。说到底,还是在于双方的实力差距过大。但是,若非没有早前几年的准备,以及贯彻数载的方略政策,再赶上李定国席卷粤西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努力加上机遇,此时此刻,已是天时地理人和,三者俱在,用那些红毛鬼的话说就是胜利女神已经对陈凯露出了笑容。

    好,好,好,陈凯,真是有你的啊。本王确实是败了,败在你的手里,本王心服口服。但你须记得,朝廷还有十几万的八旗军,上百万的绿营,你今天一时得势,却也未必能笑到最后,无非是比本王晚走些时日罢了!

    那是我的事情,就不劳阁下操心了。至于鞑子想要弄死我,也得他们长得一副好牙口才行。

    明军迅速展开,以着极快的速度便将浮桥这一侧的清军为了一个水泄不通。处心积虑的在此设伏,明军一旦亮相便断没有再给清军突围的可能。

    冷笑着注视着眼前这个多年的敌手,饶是他凭借着对于历史的了解以及郑氏集团的强大实力,几年下来也只是把尚可喜逼得局限于广东陆上,再进一步都是难以成行的了。但是,李定国的新会之战却是最好的契机,积累多时,到了这一刻倾其全力,此刻正是该当收获之际。

    压上去,除了尚可喜以外,一个不留!

    一声令下,明军如万钧之势压向那些半渡之中的清军。遭遇半渡而击,这是兵法上极端险恶的境地,本就处于严重劣势的清军当即便陷入到了进退失据的死地之中。

    明军在北面集结了四个镇的战兵,在南线则只有一千余人的骑兵,两厢观察,大批已经越过了浮桥的清军便忙不迭的向浮桥上跑去,试图自此逃过对岸,而那些本就在桥上则有的想要过桥,从明军的夹缝或是未有控制到的河滩逃出生天,有的要与明军决一死战,还有的则要转身逃回,更有不少干脆目瞪口呆的站在那里,已然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只是这么一群各怀鬼胎的清军挤在那几座狭窄的浮桥之上,没等明军大开杀戒,已然是乱成一团。

    到了这个时候,什么平南王爷什么固山额真,都没有自己的小命儿来得重要。清军在桥上你争我抢,都想着按照各自的办法活下去或是去死,推推嚷嚷的,不断有清军掉落潭洲水道,在湍急的水流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水花。

    明军还在步步进逼,在北岸,明军将清军逼到了河岸边,战斗顷刻间爆发,但是在明军的强大实力面前也不过是石子掷入池塘,激起了一个水花,却很快就重新归于平静。而在南岸,不断有清军策马向其他方向逃去,而明军那边则不断的分出骑兵,如同是捕猎似的,尾随着,因为他们很清楚,比起一路上有着充足草料,甚至顿顿都有粮食吃的明军战马,清军的战马已经跑不出去多远,无非是欣赏清军马力耗尽后的垂死挣扎罢了。

    浮桥之外,已然是这个样子了。浮桥之上,清军为了争夺活下去的机会反倒是率先在桥上打了起来。到了这个份上,什么对于满蒙八旗的敬畏之心都只是狗屁一般,藩兵们杀起八旗军比之八旗军杀起藩兵来一点儿也不见手软。

    混乱,已经不是尚可喜和朱马喇所能够制止的了,甚至从一开始,尚可喜就没有打算制止这份混乱。

    桥上的清军乱成一团,期间更有明军的箭矢射来,朱马喇带着一队戈什哈向南岸跑去,倒是尚可喜却还在桥中间,在一众亲信藩兵的护卫下镇定自若的卸去身上的甲胄武器。紧接着,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位权势熏天的平南王爷竟然无需旁人推嚷,自己就跳进了潭洲水道的湍流之中,直看得不少准备生擒此獠以作大功的明军一个瞠目结舌。

    这样的选择,是让但凡一个正常人都难以想象得到的,但是尚可喜不光是做了,而且在跳入水中之后,很快就重新蹿了出来,像模像样的望着下游的方向游动了起来。

    差点儿忘了,这厮当年在东江镇时也是水师名将,技能栏里面还有游泳这项的。

    始终盯紧了尚可喜的动向,亲眼见着其人卸下衣甲跳入水中,陈凯当即便是一个哭笑不得——合着刚才的狠话只是用来麻痹于他的,这位平南王爷本着绝不轻易放弃自身性命的原则早已想好了脱身的办法。而此时,似乎受到了临危不乱的王爷的提醒,桥上不少老藩兵似乎也想起了他们当年是干过水师的事情,一个个的有样学样的卸掉衣甲,跳入水中,扑腾着水花的向着下游游去。

    如此一来,可是把那些满蒙八旗给气坏了——蒙古人一辈子就洗三次澡,是天生的旱鸭子;至于满洲八旗,在辽东时后金为了遏制东江军的渗透就已经玩出了禁海的手段,游泳或许有极少数的是会一些的,但是放在这么多的满洲八旗里面,却不过是凤毛麟角罢了。

    只不过,明军的步步进逼,长枪闪耀的锋芒,以及不断射来的箭矢,不光是什么哪个旗的旱鸭子,只要是想活命的便多有直接往水里跳的。甚至更有不少连衣甲都没有卸去,跳下去了再不见有扑腾上来。

    真他妈浪费!

    一口粘痰吐在地上,陈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在那里冷冷笑着。紧接着,陈凯唤来了传令兵,吩咐了两句,只见传令兵领命而去,陈凯便继续欣赏着这场花样跳水大赛,同时暗暗地为那些掉进水里面的衣甲武器心疼。

    南岸,明军的围猎还在进行当中,李建捷和王起俸似乎也玩上瘾了,并没有彻底把口子收拢了,任由清军骑上战马逃窜,然后跟在后面,看着战马脱力倒地,将清军重重的摔在地上,摔一个骨断筋折。而在北岸,明军已经杀光了岸上那些试图抵抗的清军溃兵,抵近到了浮桥的口子上,陈凯想了想,随后只是点点头,便有明军的刀斧手上前,直接砍断了浮桥的绳索,帮助那些犹豫不决,以及没能来得及逃到南岸的清军学习游泳。

    绳索一断,浮桥上的清军便如同是下饺子一般落入了水中,当即那江面上便如同是煮沸了似的。剩到最后的,基本上都是半米深的池子都能把他们淹死的货色了。倒是这一遭落了水,一个个在水里亡命的扑腾着,试图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去拉扯着,去将身边能够够得到的清军按在水里,只为能够借此吸上一口气来。

    沸腾的饺子汤在顺流而下的过程中渐渐的重新归于平静,明军在此驻守了两个时辰,将那些游上岸,或是尸首漂浮到岸边的清军的首级砍下来,身上的衣甲武器银钱打了包,就按照计划收队回营,等待明日登船。

    三千左右清军基本上都死在了那片区域,朱马喇以及他的那群戈什哈被李建捷当兔子追了会儿之后就冲上去尽数杀死。飘到河岸边捞起来的尸体里发现了平南藩右翼总兵班志富,看来此人是忘本了,把当年干水师时候的本事都还给师傅了。至于我大清的冬泳健将尚可喜,到了入夜时分也被陈凯派到下游的游骑给带了回来。

    两个膀大腰圆的明军一人扯着一条胳膊,待进了陈凯设在佛山的中军大帐后便直接将尚可喜丢在了地上了。

    陈凯站起身来,走到尚可喜的身前蹲下,眼见之处,尚可喜似乎已经彻底脱力了,连眼皮都懒得睁开,若非是那沉重得能够伴奏的呼吸声,只怕说是个死人也不为过了。

    凑上去,陈凯拍了拍尚可喜被江水泡得有些浮肿的脸,总觉着好像手上湿乎乎的。紧接着,便对其戏谑道:平南王爷,您说您这是何苦呢,早点儿多练练游泳,燃烧你的卡路里,变成个万人迷,别浪费了您了汉军旗人的身份。到时候,进了宫,玩宫斗,就凭您这智商还不分分钟玩死大玉儿阴死董鄂妃,独得圣宠,用得着在广东跟我拼死拼活的?

    此时此刻,陈凯的脸上写满了恨铁不成钢,然后想了想,好像泰国现在还是阿瑜陀耶王朝时期,连吞武里大帝郑信都还没有出场呢,似乎也太落后了。随即,便如弃敝履般挥了挥手,自有明军将尚可喜捆好,照料他活到该死的日子。而这期间,尚可喜从头到尾也只是粗重的呼吸着,眼皮连抬也没抬一下,看来是技艺多年不用,已经彻底荒废了。
1...233234235236237...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