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再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维卿

    生意谈得很是顺利,除了郑联似乎还有些不大满意,一个劲儿给郑彩使眼色,而郑彩竟对此无动于衷,实在让陈凯感到有些意外。

    还有一事,本伯还想和陈参军咨询一二。

    伯爷但请直言。

    这运费

    国姓说了,定国公是叔父,二位伯爷是族兄,都是郑家人,实在亲戚,要下官做生意的时候一定尽最大的努力优惠。运费方面,伯爷不必担心,全部由我军器局来承担。另外,下官可以保证,除了下官的报价以外,不会再有任何费用,决不让伯爷多花哪怕一文钱。

    有道是自古江浙沪包邮之地,现在要改说法了,以后就将会是包邮之风,始于南澳!




第一百二十章 生意(四)
    生意谈到了这个地步,没有太高的难度,倒是让陈凯略微还有些失望,但是一旦想到四万大军的军服订单,他也不可避免的会感到热血沸腾。

    回去就可以继续扩大生产了,不过也是时候招些业务了,总让老子一个地方官跑订单,到时候,养成了不问市场问陈凯的坏习惯,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买卖谈成了,一场饮宴自是免不了的,甚至即便是没有这桩买卖,陈凯初抵厦门岛,如此身份,郑彩郑联兄弟做一回东也是无可厚非的。

    宴会在万石岩举行,郑彩郑联的麾下众将,尽皆到场,但是幕僚以及寄居厦门岛的遗民却连一个也没来。推杯换盏之间,陈凯也暗自记下了这批武将的名姓,陈俸蓝衍黄屿吴豪杨朝栋王胜杨权蔡新蔡兴江美鳌章云飞,等等等等,这批武将,不是总兵官,就是挂印将军,个个手握兵权,多到了陈凯险些没认清楚的地步。

    郑彩郑联兄弟的实力不容小觑,郑成功果然是没说错啊。

    心中暗道如斯,面上却是不显,陈凯依旧与他们推杯换盏,喝得一个不亦乐乎。但是对于那些女乐歌舞,对于那些酒水名目,对于那些珍馐美食,陈凯所知却是甚少,全凭着郑联如数家珍,才算是长了一回见识。

    果然是跟是什么人凑合,就长哪方面的知识啊。

    听着郑联面带得色的对其讲解这些享乐方面的东西,陈凯面上受教,心中却是不以为然。在南澳在潮州,郑成功麾下的官吏将校无不是以恢复为己任,甚至就连一向与他不对付的施琅也实在尽心尽力的协助郑成功操练士卒,奋勇作战,但是到了厦门,再看看郑联这模样,也怪不得如卢若腾江于灿黄志高乃至是叶翼云陈鼎这样的读书人会舍近求远,舍强求弱的跑到南澳和潮州去投奔郑成功了。

    气象不同,说到底还是因为主帅。郑成功一心恢复,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整军备战之中,就连正妻也都是最近才接过来的,单单是这方面,起码郑联怕是就算给郑成功提鞋都是不配的。

    郑联这边侃侃而谈,饶是陈凯一副受教的模样,郑彩却也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良久之后,酒宴正酣,在座的武将们已经吆五喝六了起来,唯独是那些大殿中央香汗淋漓的女子们的动作还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赏心悦目。

    到了这个份上,陈凯也自觉着是没有必要再多喝了,正准备着和郑彩郑联兄弟告辞,岂料郑联握着酒杯,一步三晃的竟率先踱了过来。

    本伯听说,陈参军至今尚未婚配,可有此事?

    话未开口,一个酒嗝却打了出来,直熏得陈凯差点儿把这一肚子的酒水都吐出来。但是一张嘴说出来的竟然会是这个问题,陈凯反倒是心头一惊。

    回伯爷的话,确实如此。

    说到此处,未待郑联接这话,陈凯便抢先解释道:不过,下官确有一心仪的女子,只是近来过于繁忙,还不便向其父求亲罢了。

    陈凯面露微笑着做出了解释,倒是把郑联已经快要出口的那句我有一女,不知可配君子否的问话给硬生生的堵了回去。这一下子,对于已经喝了不少,酒劲儿都有些上来了的郑联来说,可是不太好受,登时就愣在了当场不说,还没反应过来,却立刻就被跟过来的郑彩给拉了回去。

    陈参军大婚之时,莫忘了给我们兄弟送帖子,就算是军务繁忙,人不到,礼也是会到的。

    承蒙伯爷厚爱。

    未及片刻,陈凯便告辞而去,回到郑彩给他安排的房间去休息。郑联是真喝多了,还是假的,这不好说,但多这句嘴却总让他觉得哪里不对似的。

    到了第二天一早,既然生意谈完了,他便启程告辞回返南澳岛。一脸宿醉未醒的郑联被郑彩拖着来相送,陈凯亦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才在依依惜别后乘小船往鼓浪屿,再转乘从金门返回的海船。

    望着小船远去,郑联的那副宿醉未醒的模样也去了大半。他昨天本就还没有太过尽兴,被陈凯堵了那句之后就更是没有再喝多少,反倒是平日里饮宴过后要清醒太多。

    兄长,这厮就是过来探咱们的底细的。

    昨天你就打算问吾这个,是吧?

    是的。

    放心吧,这事情上,吾自有分寸。

    郑彩当然不是傻子,否则也不可能在郑氏集团中混得风生水起,在郑芝龙降清后更是达到了一个郑氏集团有实无名的首领地位。只不过陈凯的这桩生意,与他们而言亦是大有利可图的,尤其是在福建粮荒,连带着布匹之类的商品货源减少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了。

    然而,郑彩在此事上还很有些信心,可是郑联却截然不同:那小子得了此人的谋略和治才,如今便有了偌大的声势。一个府的地盘啊,不过一年而已,稳扎稳打的就拿下来了。若再这样下去,咱们高浦只怕用不了多久就得重新仰石井那边的鼻息了。

    那若是依你,借此番除了此人,就能遏制住这股子势头不成?

    起码不会更坏。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郑彩却是摇了摇头,道:你以为我就没想过除掉陈凯,断郑森一臂吗?没有用的,现在郑森的势头已经起来了,没了陈凯,若非大局突变也不会真的差到哪去。

    更何况,陈凯这人本质上就是个商人,只是并非什么都卖罢了。这种人,留着日后还有的是可以合作的地方,没必要断了自己的退路,也没必要为此而得罪郑森,陷咱们自家于孤立无援之中。

    港口上,郑彩郑联兄弟的对话,陈凯自是不得而知。但是,早前他决定到此一行时,就已经看准了这兄弟二人的处境是绝对不可能对他不利的,因为他们虽然实力更强,但是福建清军和鲁监国朝的明军皆视其为仇敌,若是再把郑成功惹毛了,旁的不说,只要不让潮州人卖给他们粮食,并且在南澳设卡截断他们向广东其他地方购粮的海贸路线,他们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带着大笔的订单,陈凯回返到南澳岛,第一批就是一万套军服,郑彩是在向他和郑成功显示肌肉,陈凯却是乐得如此。至少于他而言,在郑彩不敢挑起内战的前提下,这就是一大笔的银子,其他的什么也不是。

    继续招工!



第一百二十一章 秋风(一)
    军服制造工坊,这是最新并入军器局的单位,原本员工不过十来个人而已,但是等到陈凯回到南澳岛的时候,再去审阅文件,却发现这个小作坊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军器局下属用工最多的一个生产单位,没有之一,甚至已经在走向以单一生产单位的员工数量超越其他各部门的趋势。

    果然,想要让工业化的步伐走得更快,还是需要资本和商业来悉心浇灌。

    新的订单送达,招工继续,这一次根据老鼠须子的计算,起码要新雇佣不低于五十个女工才能在确保订单按时完成的情况下,维持住当前的产量。毕竟,军器局是一个军工制造部门,首先要确保的还是自家大军的用度,而非是贸易获取。

    这边,陈凯开始向外拓展业务,以加速成衣制造业的发展,潮州那边,郑成功对潮州北部那些不肯归附的土豪们的打击也在顺利展开。随着实际控制区的不断扩大,地方的出产也越来越多的被掌握在手上,原本由于土豪盗匪遍地而导致的地方商业萎靡的现象也开始得到缓解,以潮州府城为中心,南来北往的客商越来越多,所携带的大批货物,使得海贸的货源也更加充足起来。

    潮烟潮瓷布匹蚕丝盐糖以及粮食和锡器,这些东西都是潮州运往各地的走俏商品。这里面,潮烟由于江西的残破而失去了原本最大的出口方向,现在民间的潮烟商人们还在重新调整业务方向,但是其他的货物所受到的印象却是少之又少,这无不在进一步的提升着郑成功所部的实力。

    陈凯去年调整了郑成功所部的战略方向,如今成效日趋显著,并且还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于陈凯的眼光,郑成功很是欣赏。二人之间的信件往来不绝,即便是施琅如今在郑成功麾下众将之中已经稳稳坐到了第一人的情况下,陈凯作为一介文官却依然可以压他一头。

    八月连绵的暴雨中,一艘海船自福建海域抵达南澳岛。这支明军,打着的是闽安侯周瑞的旗号,陈凯和陈豹早前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暂且让周瑞的部队临时停靠在东山岛,由周瑞亲自来与郑成功洽谈归附的事项。

    闽安侯周瑞,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乃是平夷侯周鹤芝的族弟。不过这兄弟二人,前不久亦是在温州三盘爆发了一次内讧,虽然没有付诸于武力,但是其结果亦是选择了分道扬镳,一个北上去了舟山,而另一个则干脆南下来投奔郑成功。

    这是鲁监国朝廷离开福建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内斗,郑成功在接到东山岛报告周瑞来附的消息后,也是在第一时间就乘船南下,等到周瑞抵达南澳岛的第二天,郑成功就赶了过来,亲自设宴为周瑞接风洗尘。

    六月的时候,定西侯攻陷了健跳所,并于次月迎鲁王抵达。不过健跳所那个地方,实在并非是有发展地方,而且陆路与鞑子的占领区相接,也不怎么安全,所以末将听闻,定西侯荡胡伯与平西伯打算迎鲁王到舟山,只是肃虏伯那边,大抵是不会同意的。

    定西侯张名振,鲁监国朝廷的武将之首;荡胡伯阮进,南明初期江浙沿海第一号的水师名将;平西伯王朝先,本是四川土司,崇祯时征调辽东,甲申南逃,后为黄斌卿所掠,于舟山受其节制;至于肃虏伯黄斌卿,则是福建莆田人,盘踞舟山多年,在唐鲁之争中遥奉唐藩的隆武帝,借此对抗鲁监国系统明军。

    这四大位,就陈凯所知,很快就会在舟山岛上爆发第二场内讧大戏,这一次可就不是不欢而散那么温情脉脉的了,而是真的你死我活的争斗。

    既来之,则安之,鲁王那边素来是这个样子,周伯爷来此,算是来对地方了,咱们这里俱是以恢复为己任的好汉子。

    竟成所言甚是,修整些时日,咱们再出兵收复失地,岂不快哉。

    周瑞的情况比林察施琅他们都要强上许多,无非是从三盘,横跨台湾海峡,越过了福建一省来投罢了。这支军队,说到底也就是乘船的疲惫,以及部分武器和粮草的补充,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得到补充的地方。比之形同乞丐的林察所部,比之遭受围攻受困死地的施琅所部,这一路已经算的是游山玩水了。

    末将定谨遵国姓号令。

    周瑞所部,兵员千余,郑成功给了一个水师的军镇差遣,也应了周家兄弟原本闽北海盗的身份。

    这边周瑞来投,郑成功那边也新来了几个读书人,其中有一个叫做杨英的,陈凯对这个名字还很有些印象。倒也并非是此人在郑成功和郑经时期的郑氏集团内部有多么高的地位,实在是因为此人写过一本关于记载郑氏集团的史书,陈凯当初有幸拜读过,才会对这位作者君颇有些印象。

    那本《从征实录里面,应该也会写上我的名字了吧。

    很可惜,《从征实录本就是从杨英投效郑成功旗下之后才开始记述的,前面的事情皆未有涉及。放在陈凯的问题上就是,他早前所做的一切努力,杨英都不会记述在那本书中,所以想要被更多的后人所铭记,就要做出更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对此,这两年的努力,从一个光着屁股的路倒尸预备队,到如今的漳州府同知,掌管着华南地区产能最大的军工企业,想要继续做出成绩来,已经打下了一个极佳的基础。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唯有倍加努力,才有真正夺取最终胜利的那一天。

    有了名垂史册的鞭策,陈凯的工作热情高涨。只是八月刚刚过去,九月的风就吹来了一个让他不得不行动起来的消息。



第一百二十二章 秋风(二)
    王起俸?

    从南澳到潮州府城,大帐中郑成功通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无非是一个叫做王起俸的漳浦县绿营军官想要反正,表示愿意作为郑成功大军进攻漳浦县城的内应。

    全取潮州,后续的路线肯定是要打回闽南,这是毋庸置疑的。郑成功早有此意,近来的几个月也实在竭尽全力的扫平潮州北部的土豪贼寇,建立一个更加安定的大后方。现在后方稳固,虽然惠州方向还有郝尚久黄应杰以及苏利这样的敌军存在,但是李成栋的部下们在主帅死后已成一盘散沙,剩下一个碣石卫的土匪头子,也成不了太大的气候。

    根据情报显示,漳浦守备王起俸是中都人士,本非闽将。不过他在漳浦过得似乎并不怎么样,似乎因为他本是云霄参将张国柱的部将,现在却在漳浦总兵杨佐的麾下,所以屡受杨佐欺压,又求告无门,愿意反正,却也并不奇怪。

    陈凯一语说罢,众将哪还听不明白,这王起俸说白了就是清廷为防止杨佐做大而掺进去的沙子,若是寻常人,大抵也就忍了,可是这杨佐似乎还是个嫉恶如仇的家伙,很有些眼里揉不得沙子,那么王起俸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明末清初,已是大乱之世,李成栋不满清廷重用辽人便起兵反正,姜镶金声桓受官员欺辱亦是如此,王起俸不过一介守备,也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上不得台面。

    眼见着众将纷纷点头示意,岂料施琅却出言反驳,认为此事颇有蹊跷,尤其是在郑成功全取潮州,对漳州造成的军事威胁更大的情况下,会否是福建清军的诱敌之计,还需慎重考虑。

    施琅表示持重,也确实引发了众将的忧虑,但是看在陈凯的眼中,却颇有些疑惑了起来。因为历史上关于此事,郑成功所部似乎没有什么反对意见,是一力出兵的,是施琅反对未成,还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导致了施琅的反对,实在已经很难说了。

    不过,这事情却绝不能任由施琅如此,因为这对于郑成功所部而言实在是一个绝佳的杀入闽南的机会,一旦拿下漳浦,向西可以夺云霄镇和诏安县城,从而与潮州连成一片,向东则直薄海澄县城,乃至是漳州府城,这样闽安的局面就可以打开了。

    眼见于此,陈凯亦是力劝郑成功出兵夺取漳浦县城,为夺取漳州府铺垫。果不其然,当陈凯明确站在了响应王起俸反正的一侧之后,施琅的反对也愈加激烈了起来。

    行了,此事无须再议。我军正待进攻漳州,王起俸反正,乃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持重,是应该的,但是为此而裹足不前,如何恢复汉家天下,难道等鞑子都老死了不成?

    这事情,说到底还是郑成功来决定,陈凯和施琅的谋主身份,也不过是从旁筹划罢了。郑成功很清楚,陈凯并不是什么激进的人物,即便是夺取潮州,也是早前筹划准备了长达几个月的时间才真正动手;而施琅的身上,也从来没有半点儿的暮气。但是问题在于,这两个人一旦凑到一起,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像他们自己,尤其是施琅,经常性的为了反对而反对,郑成功若是连这个都看出来,那才叫奇怪呢。

    下属不和,是好事,也不是什么好事。

    为此,郑成功很是挠头,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到后来那次藤盔事件,干脆就给陈凯和施琅划了一个线,便再不去想了,因为他也实在没有那个精力为二人的关系操心。

    出兵,已经成为了定局,这一次不光是为了响应王起俸,更多的还是为了打开闽南的局面,所以郑成功抽调了左先锋镇右先锋镇援剿左镇援剿右镇前冲镇中冲镇左冲镇右冲镇以及戎旗镇和亲丁镇等十个镇,一万两千大军出兵。这样一来,潮州本地除了各地的驻军以外,就只剩下了前冲镇后劲镇以及正兵营三部作为机动兵力。

    一战打开闽南局面,郑成功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大军在潮州府城以及澄海县城集结,林习山林察以及周瑞的舟师尽出,甚至还抽调了不少原本走海贸的海船来运载大军。陈凯站在郑成功座舰的甲板上,眺望前后,俱是扬帆而行的舟师,胸中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1...5657585960...3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