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他不由尴尬的道:“双全贤弟,这个,还有其他人要来吗”

    张斌神秘的笑道:“没有其他人要过来了,小弟倒是想带子如兄去见几个人,不知子如兄意下如何。”

    曹化淳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便自嘲道:“为兄这身份,还能摆什么架子不成,既然贤弟想带我去见人,那就去呗,只要不丢了贤弟的脸就好。”

    张斌大笑道:“什么丢不丢脸的,子如兄想多了,走,我们快点过去,不要让人家等久了。”

    说罢,他便拉着曹化淳往一边的马车上走去,上去之后,他还特意向王承恩招了招手,让他一起坐上来。

    马车很快就动了,曹化淳忍不住问道:“双全贤弟,不知你带我去见的是什么人啊,这会儿我都上车了,你总可以说了吧”

    张斌却是微笑着摇头道:“请恕小弟卖个关子,反正到地方你就知道了,也不急在这一时,对吧。”




第二卷 第三十章 感动
    小孩子一般都怕生,特别是小女孩,看到陌生人靠近,吓得哇哇大哭的都有。

    这曹月娥也算是胆子大的了,但是陡然间看见一个大人在她跟前打摆子,她也禁不住吓得花容失色。

    还好,她看了几眼之后,就发现,这人好像有点面熟,应该不是什么陌生人,所以,她并没有吓得掉头就跑,也没有躲到张斌身后去,而是站在那里思索起来。

    很快,她就想到了,今天一早,一家人都在那里念叨,再加上这熟悉的面孔,这位应该就是五叔了吧,她忍不住问道:“你是五叔”

    曹化淳闻言,立马颤声道:“你是月娥,你真是二哥家的月娥”

    应该没错了,曹月娥乖巧的点头道:“五叔,我就是月娥。”

    曹化淳闻言,眼泪都差点流下来了,他很想上去抱住自己的侄女,又怕吓到小姑娘,一时之间,他竟然呆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了。

    张斌见状,连忙提点道:“月娥,快去叫你爹和你大伯过来。”

    曹月娥这会儿也紧张着呢,她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好久不见的五叔,张斌这一提点,她立马掉头往后院跑去。

    这个时候,曹化淳忍不住转过头来颤声道:“我大哥和二哥也在”

    张斌微笑的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陈秀秀却是忍不住问道:“姐夫,这个叔叔是谁啊,他来月娥姐姐家干嘛”

    张斌闻言,顿觉尴尬不已,这小丫头,就是爱问问题!

    曹化淳这会儿脑袋已经晕晕乎乎了,他一听陈秀秀这话,忍不住好奇的看着陈秀秀,这小丫头看上去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刚她还跟着月娥在这里干活呢,难道,这是二哥后面生的女儿

    想到这里,他又颤声道:“你是月娥的妹妹”

    曹化淳怕是误会了,张斌连忙解释道:“不是,她不是月娥的妹妹。”

    陈秀秀却是歪着脑袋道:“为什么不是月娥姐姐也是我的小姐姐。”

    曹化淳立马惊奇道:“你是大哥的女儿!”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张斌正待解释,曹化春突然带着曹化雨冲进来,激动的大喊道:“五弟。”

    曹化淳闻声回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大哥曹化春,二哥曹化雨,他忍不住颤声道:“大哥,二哥!”

    三兄弟顿时激动的抱成一团,一阵嘘寒问暖后,曹化淳忍不住问道:”两位嫂嫂和德福呢,他们来了吗“

    曹化春连连点头道:”来了,来了,都来了,他们正在后院厨房忙活呢,我们说会儿话,等下就开饭了。“

    说罢,他便招呼众人坐下来。

    曹化淳被硬按到主位,张斌被让到了左首,曹化春和曹化雨兄弟则在右边陪着。

    三兄弟激动的聊起了分别之后的情况,张斌则在一边含笑看着。

    聊了一阵,曹化淳忍不住问道:”对了,你们是怎么过来的,天津卫到金陵足有两千余里,你们这一路吃了不少苦吧。“

    曹化春闻言,连忙摇头道:”没有没有,是双全贤弟派人去接我们过来的,一路都坐的马车,吃的也好,住的也好。“

    曹化淳这个感激啊,简直没法言表了,他惭愧的道:”贤弟,你......,这一趟花了不少银子吧,唉,你让为兄怎么报答啊!“

    张斌连忙摇头道:”没有没有,钱是我四哥出的。“

    曹化淳不由疑惑道:”你四哥“

    张斌紧接着解释道:”我四哥是东盛堂的大掌柜,他想在金陵开个商铺,但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当掌柜,



第二卷 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监
    张斌为什么要如此巴结讨好曹化淳呢

    很简单,因为他曾细细回想脑海中关于明朝历史,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大明的起起伏伏竟然跟太监有莫大的关系。

    细数大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就会发现:

    皇帝独裁,大明发展的好好的;

    文官当权,大明也发展的好好的;

    太监全力配合皇帝又或是文官治理国家,大明还是发展的好好的;

    但是,一旦太监独揽朝政,那大明绝对要经历一场浩劫,祸害甚至能延绵几十年!

    像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个独裁皇帝,他是相当忌讳太监干政的,鉴于前朝宦官乱政的教训,他对宦官管理特别严格,不让宦官认字,不让宦官作外臣,不让宦官穿官服,不让宦官品级超四品等等等等。

    规定完那么多规定后,他还在宫门口挂起一块三尺高的铁牌,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所以,洪武一朝,太监都蹦跶不起来,再加上朱元璋也算是个有本事的皇帝,所以,老百姓过的日子越过越好,史称“洪武之治”。

    接下来,明成祖朱棣就有点坏规矩了,因为他是篡位当上的皇帝,所以很多外臣他不相信,很多秘密的事,也只能让内臣来干。

    于是,永乐朝出现了一个很有名的太监,郑和。

    按郑和的资历,他要干政甚至是当权其实并不难,因为他少年时便转入燕王府伺候朱棣,可以说他是在朱棣身边长大的,朱棣对他是相当信任的。

    更重要的,他还跟随成祖皇帝朱棣参加了“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此,成祖皇帝甚至专门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的军衔,可见成祖皇帝对他的看重。

    还好,郑和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太监,他对明成祖相当的忠心,成祖皇帝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绝对不打折扣。

    于是,就有了流传青史的“郑和下西洋”,他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为大明的外交、外贸、甚至是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明也呈现出难得的“永乐盛世”。

    接下来的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两朝,还是没有太监干政,因为这个时候一心扑在外交和航海事业上的郑和还在,其他小太监,没人能踩着他出头。

    宣宗和仁宗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贤臣辅佐朝政,鼓励生产,宽行省狱,力行节俭,使大明的国力达到了极盛,史称“仁宣之治”。

    连续经过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大明可以说国富民强,天下无敌,按道理接下来应该能安享最少几十年的太平盛世,可惜,接下来的明英宗朱祁镇忘了太祖朱元璋的警告,重用太监王振!

    这王振一上台,立马把太祖朱元璋挂在宫门口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摘下来,砸了个稀碎,以此来宣布,大明朝的太监雄起了!

    他的确雄起了,他勾结内外官僚,诛杀正直官员,专横跋扈,权势熏天,不可一世,举朝称其为“翁父”。

    结果,大明却是痿了。

    这个“翁父”差点把大明给瘟了,他怂恿英宗御驾亲征,又指挥大军到处乱窜,二十万明军被几万瓦刺骑兵杀的屁滚尿流,一百多名随驾从征的文臣武将全部战死沙场,就



第二卷 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贤宦
    



第二卷 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
    




第二卷 第三十四章 阵营
    歙县,古名歙州,洪武初年划归南直隶徽州府,是徽州府治所所在地,北距金陵六百余里,南距黄山一百余里,明朝有名的徽州商帮正是发源于此。
1...2425262728...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