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提刑按察使司正五品以上的大员则是最少的,就按察使、按察副使、按察佥事三个。
但是,这次来迎接张斌的,提刑按察使人还不算是最少的,最少的反而是都指挥使司,总共才来了两个人,一个都指挥同知,一个都指挥佥事,甚至连都指挥使洪先春都没来。
这家伙,什么意思,张斌不动声色的与众人见礼之后,立马装出好奇的样子,惊讶道:“都司洪大人呢”
那都指挥同知
第三卷 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门
福州城,北跨越王山,南绕乌石山、九仙山,广袤方十里,有十五万余户,乃东南第一大城。
张斌轻夹马腹,跟在赵云程后面,看着眼前宽广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心中激动不已。
福建可以说是明末第一强省,有都司两个,卫所十八个,守御千户所十二个,屯卫十余万;
有官营、私营造船厂十余所,大小战船上千艘,水师之强,冠绝大明;
有福州、泉州两大港口,更有大明唯一的对外口岸月港,贸易之发达,同样冠绝大明;
还有眼前这座福州城,十五万余户,将近八十万人,妥妥的大明第三大城市,仅次于京城和金陵。
这里,将是自己梦想的起点,掌权的基础,更是拯救大明的根本所在。
掌握大明最强大的水师,训练出大明最强大的陆军,控制大明的对外贸易,研究蒸汽技术,发展工商业等等,拯救大明的计划终于全面展开了。
不过,首先必须把整个福建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不然,什么都做不成。
想起那些阉党的嘴脸,张斌不由暗暗咬牙,都给爷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他之所以选择都司衙门作为办公地点,自然是为了掌握军权,乱世来临,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掌控了军队,才有话语权,朝中那些官员明争暗斗,最后又能怎么样,李自成一进京,打的他们跟狗一样!
一路思来想去,缓缓前行,大约半个时辰后,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城中的都司衙门。
这都司衙门可不是县衙能比的,占地最少有一百多亩,一进去便是一个足以容纳数百人的大教场,然后便是膳堂、迎宾馆、马厩、营房,再往里才是官员的办公场所和居住场所。
其实,都司衙门的营房并不是用来驻军的,而是用来安置轮值屯卫的,这个轮值其实就是打杂,一个县衙都可以招纳几十个杂役,一个都司衙门自然可以招纳更多。
而杂役一般都是要给钱的,对都司衙门来说,屯卫却是免费的,所以,一般都司衙门都会借各种名义从下属的卫所抽调屯卫来打杂,具体抽调多少,就看都指挥使的能力了,毕竟杂役也是要吃饭的,不给工钱,饭总是要给人吃饱,人多了,口粮也是个很大的消耗。
洪先春能力只能算是一般,两边能住两三百人的营房入住率都不到一半,很显然,他抽调的屯卫最多也就百来人。
张斌骑在马上左右看了看,随即指着左边的营房道:“左边营房给本官的亲随住,里面的人你让他们全部搬到右边去。”
赵云程连忙拱手道:“属下这就让他们搬。”
说罢,他立马转头对一旁的指挥佥事道:“王大人,你去安排一下。”
那指挥佥事道了声遵命,直接打马往左边营房奔去。
张斌又问道:“后院还有空房没”
赵云程闻言,尴尬的道:“这个,空房应该是有的,但后院住的是洪大人的家眷,洪大人这会儿不在,不是很方便啊,大人,您看”
这意思是让张斌先找个地方住着,等洪先春回来再说。
张斌却是摇头道:“不必等洪大人了,洪夫人是本官的亲戚。”
他这话就有点坑人了,洪先春的夫人杨氏哪里是他亲戚,跟杨耿是亲戚还差不多,他就是要让那些阉党官员误会洪先春,排斥洪先春,把洪先春推到自己这边来。
当
第三卷 第十五章 俞龙戚虎
张斌进后院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点忐忑的,因为他不知道洪先春这会儿到底怎么想。
如果洪先春知道自己升任巡抚之后回心转意了,想把女儿嫁给自己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如果洪先春决定一条路走到黑,矢志不渝的攀附阉党,那就麻烦了,他很有可能会被杨氏委婉的赶出来!
还好,杨氏对他非常的热情,洪蓉儿更是娇羞无比,他很顺利的入驻了后院西厢房。
至于戚芳华,洪蓉儿也不知是太缺玩伴了呢,还是太天真了,聊着聊着就把她当姐妹了,浑然不知道这是情敌来了。
杨氏倒是看出了一点端倪,一开始她是有点不乐意的,直到后来听闻戚芳华乃是忠烈之后,这才勉强答应了。
不过,她还是耍了个心眼,把戚芳华安排在洪蓉儿对面的卧房,没让她跟着张斌住到西厢房去。
张斌对这些倒不是很在意,这会儿可是他正式起步的阶段,事情多着呢,儿女私情,他实在是没那闲工夫去想。
第二天一早,他便让赵云程派人前去万安所、崇武所和月港,将洪先春、孙秉如和蔡善继招回来,了解一下三处的情况,以便安排下一步行动,同时他又派出王二和孙标,让他们前去大金所,将他四哥张军接过来,商讨接下来募捐的事。
安排好这些,张斌便让赵云程在都司衙门大堂附近给他找了个书房,然后又令人将福建都司所有卫所的黄册搬过来。
这下可把管文书的吏目给吓到了,这巡抚大人怕是不知道黄册有多少本吧,他想了一下,干脆亲自抱着黄册目录来到张斌的书房中。
张斌这会儿正坐那里想着训练新军的事呢,见有人抱着黄册目录进来,他立马指着面前的桌面道:“就摆这上面吧。”
那吏目连忙将黄册目录摆在书桌边沿,随即躬身行礼道:“大人,这是黄册目录。”
张斌闻言,点了点头,随即便拿起黄册目录一本本摊开,整齐的摆在桌面上。
镇东卫、平海卫、永宁卫、镇海卫、兴化卫;
福州中卫、福州左卫、福州右卫、泉州卫、漳州卫;
大金所、梅花所、万安所......
他摆了一会儿,抬头一看,那吏目还站在那里,他不由惊奇道:“你站这里干嘛继续搬啊!”
那吏目原本以为巡抚大人会被这一大堆黄册目录吓到,不曾想张斌一点吃惊的表情都没有,反而摆摊一样的把黄册目录一本本摆在桌面上,这到底是要干嘛呢
他正好奇的看着呢,张斌一开口,把他吓了一跳,他抹了把虚汗,硬着头皮道:“大人,您知道黄册总共多少本吗”
张斌边摆目录,边随口的问道:“多少本”
那吏目夸张的道:“福建都司所有黄册加起来足有一千多本呢!”
张斌闻言,抬头看了看四周空空的书架,随即淡淡的道:“这里应该摆的下吧”
那吏目忍不住大惊道:“大人,您真要看啊!”
张斌没好气的道:“当然是真的,不看让你搬过来干嘛。”
这次可不同于平阳,在平阳他只是想大致了解一下老百姓的情况,所以没必要翻黄册,找个人问问也是一样的。
这次他是要详细了解福建都司下属各卫所屯卫流存数量、丁口数量、武器装备情况等等,了解了这些,他才能决定,总共招多少屯卫,具体每个卫所招多少,具体又添置多少武器装备等等,这些可没人统计,问谁都没用。
那吏目见巡抚大人口气不对,貌似就要发飙了,连忙告了个罪,一溜烟跑去找人搬黄册去了。
张斌看着那吏目的背影,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一千多本,自己要慢慢统计的话,怕是一个月都不够,那样岂不耽误事,正好,
第三卷 第十六章 没事找事
俞龙戚虎,杀人如土。
这是流传在东南沿海的一句民谣,指的正是抗倭名将俞大猷和戚继光。
在传统观念中,龙要比虎凶猛的多,也就是说,在当时东南沿海的平民百姓眼里俞大猷要比戚继光强的多,但是,为什么后来,世人只记得戚继光,而鲜有提及俞大猷呢
两人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军户出身,都是抗倭名将,在抗倭的战斗中功绩也不相上下,要论起本领来,俞大猷的确比戚继光强。
论文,俞大猷参加过科举,而且取得了秀才功名,戚继光却从来没参加过科举。
论武,俞大猷是武进士出身,而且武举全国第五,戚继光据说山东武举乡试过了,会试却没考成。
所以,不论文武,俞大猷都要略胜一筹。
但是,俞大猷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做人过于耿直,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不通人情世故。
这种人,往往容易成为背锅侠,各种各样的黑锅,使劲往他身上扣,所以,他仕途相当的坎坷,直到六十五岁才升为右都督,而且刚升上去不久又被罢免了。
戚继光就不一样了,他做人很圆滑,不但与同僚和上司相处融洽,还结交当时的文坛巨子王世贞等人,甚至还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张居正的赏识,在官途上可谓平步青云,四十一岁便升为右都督,到四十七岁更是达到武将的巅峰,升任左都督,进封太子少保。
仕途顺利,能力又强,做出的功绩自然就大,所以,戚继光打完倭寇打蒙元,南征北战,威震大明,而俞大猷一生就止步于对倭寇的战斗中,这或许就是戚继光名气远大于俞大猷的原因。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戚继光靠张居正的支持仕途一帆风顺,张居正死后,他同样受牵连,罢官返乡。
当然,这会儿早已不是嘉靖、隆庆、万历时期,俞龙戚虎都已成为过去,天启和崇祯两朝,还要看他们的后代。
如果按正常的历史走向,俞家和戚家的二代都是昙花一现便了无踪影,而俞家和戚家的三代则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一个浪花都未曾激起。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遇到了张斌。
张斌听闻这俞成龙乃是俞大猷之后,立马从椅子上蹦起来,一把蹿上去,挽住俞成龙的胳膊道:“原来成龙竟然是俞武襄之后,快起来,快起来,都是自己人,不必如此多礼。”
俞成龙这个莫名其妙啊,自己人我不认识你啊!
巡抚大人怎么突然这么客气了呢他愣愣的站起来,受宠若惊道:“大人,这”
戚元功见状,直接上前拍着他肩膀解释道:“巡抚大人可是我们戚家的女婿,当然是自己人。”
这下轮到张斌愣住了,八字还没一撇呢,什么戚家女婿!
俞成龙却是恍然大悟道:”元功,你是说芳华那小丫头“
戚元功点了点头,感慨道:”是啊,芳华都已经长大了。“
俞成龙微笑着回忆道:”上次去戚家堡的时候芳华好像才十来岁吧,戚伯伯让她练刀法,她还哭鼻子呢。“
戚元功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哈,这话可别被芳华听见了,她现在的刀法厉害着呢,如果不靠蛮力,我恐怕都不是她对手!“
张斌这会儿都有点饿了,他见着两人没完没了的架势,连忙招呼众人道:”这都快酉时了,都收了吧,一起去吃个饭,喝点酒,这黄册看的我头都晕了。“
众人闻言,纷纷站起身来,一个劲地点头称是,他们可都是武将,干这文臣都会倍感枯燥的活自然是头晕眼花。
张斌也没有办法,他手下现在是武将扎堆,文臣却一个都没有,只能先让这些武将辛苦一下了。
为了犒劳他们,张斌让膳堂炒了几个拿手菜,又命人去外面酒楼订了几个特色菜,还打来几斤好酒。
酒菜齐备,张斌殷勤劝进,众人开怀
第三卷 第十七章 海战无敌俞家军
张斌真被这帮文臣的无耻给气到了,难怪崇祯说“文臣人人可杀”,这帮家伙眼里已经没有大明,没有平民百姓,只有他们自己的利益。
他们为了逼出自己筹集粮饷的方法,竟然不顾前线军心士气,直接八百里加急传讯,告诉前线将领,军粮都筹不到了,你们去找巡抚大人要吧!
还好月港那边是名将俞大猷之子俞咨皋在领兵,要换一个饭桶将领,带着一帮懒散的屯卫,就凭这个消息,前线军队恐怕就要哗变了。
这会儿他从众人的闲聊中已经听出来了,俞成龙的父亲正是天启四年澎湖之战中率军击败荷兰,收复澎湖的总兵俞咨皋!
不过,这事有点奇怪啊,历史上俞咨皋在澎湖之战后好像就消失了,完全没了音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张斌不由好奇的问道:“成龙,令尊不是总兵吗,手下怎么才一千人”
俞成龙闻言,愤懑的道:“巡抚南居益南大人被阉党陷害以后,家父的总兵之职也被撤了,手下哪里还有什么兵马,这次洪大人下令让我们去月港支援只是因为家父承荫世袭永宁卫指挥佥事,手下训练了一千屯卫精锐,我们带的只有永宁卫本部兵马。”
张斌知道这总兵是一个临时性差遣,无品级,无定员,一般都由勋贵或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担任,遇有征伐﹐兵部任命将领担任总兵官﹐调卫所军﹐由其统率﹐战事结束后﹐交回所佩将印﹐军队各回卫所。
如果出任总兵的人没有爵位也不是左右都督,那么,获得大胜之后,一般都会挂职五军都督府,升为右都督或左都督,像俞大猷和戚继光都是如此,他们出任总兵官的时候没有爵位也不是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但是,在剿灭倭寇的战斗中获得大胜之后,他们都被提拔为五军都督府得右都督。
巡抚南居益,总兵俞咨皋率军击败荷兰海军,收复澎湖已经是大胜了,天启都因此“祭告郊庙,御门受俘,刑高文律等於西市,传首各边,以昭示天下。”
这样一场大胜,按道理功臣都应该获得封赏的,哪怕封赏完再撸了,那也得封赏,这是规矩,不然谁会为朝廷去拼命啊!
结果,巡抚南居益被革职削籍,总兵俞咨皋被撤职遣归!
这帮阉党,竟然这么对功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奸妄加起来都没他们狠啊,难怪崇祯朝很多明军将领都无心作战,这么搞,把人心都寒了!
这个时候,张斌都想上奏朝廷,请调俞咨皋为总兵,来补偿这位老将了。
他这次之所以没有请求崇祯给他调派个总兵主要还是想激励曹文诏、戚元功和郑芝龙,去建功立业,去奋勇杀敌,谁功勋最高,就升谁为总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