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张三犹豫了一下,随即尴尬的道:“大家都辛苦了,这大热天的在太阳底下干活,我这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甘辉假装一本正经道:“大掌柜千万别这样想,他们这也算是一种锻炼,打仗可不分天晴下雨,难道日头大,就不打了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让他们在日头下锻炼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大热天打仗不会因为适应不了造成战力严重下降。”

    这道理,一套套的,说的跟真的一样,其实就是拍马屁。

    张三干咳了一声,不好意思的道:“这样啊,那要不再招点人过来吧,我出钱,一袋给他们算一分银子怎么样”

    甘辉连忙摆手道:“诶诶,大掌柜,可不敢这样,我哪能收你的钱啊,你的意思,进度还不够快是吗”

    张三点头道:“是啊,荷兰人这些东西原本就是东瀛那边急需的,这会儿,荷兰人那里没得买,我们的货源又不够,那边商铺里的东西都快被人抢购的一干二净了,所以,我想麻烦指挥使大人,多招点人过来,快点装,我这好拉到东瀛去卖。”

    甘辉连忙点头道:“没问题,没问题,我立马征召屯卫,让他们也来练练晒太阳!”

    这会儿张斌都笑得快合不拢嘴了,荷兰人这两批活的成本价虽然加起来还不到两百万,卖到东瀛去却能卖出四五百万,这四五百万等于是白赚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抢来的,压根就没有出一分钱。

    张斌不由感慨,还是抢钱来的快啊,难怪东印度公司要培养海盗,垄断贸易是一回事,另一方面,他们何尝又不是为了抢东西呢。

    这会儿他也跟崇祯一样,相当缺钱。

    一开始募捐的两百万两军费早就花光了,为此,他把都把集结在月港的军队全部“解散”了,因为朝廷就不给粮饷,如果老是让自己掏钱,自己自然是没意见,别人却会起疑心,这家伙一个巡抚哪来的这么多钱!

    后面从高采那里,还有几个大海盗那里抄出来的银子也差不多了,因为东番到处都在搞建设,这会儿不但不能生钱,还得不停往里贴钱。

    现在他光剩下从热兰遮城堡搜出的两百多万两了,里面原本有三百多万两的,但是,他给崇祯孝敬了一百万两,结果就剩下两百多万两了,这点钱能用多久,他都不敢保证能不能撑到东番产生利润的时候。

    这会儿东盛堂也十分紧张,因为东盛堂正在疯狂扩张,原来积累的钱几乎都砸进去了,以后收益自然惊人,但是这会儿还产生不了多少效益,甚至还有些地方是赔钱赚吆喝。

    这四五百万两来的正及时,张斌相信有了这四五百万两,不管是东盛堂还是东番,都能撑到大丰收的时候了。

    还是抢钱来的快啊,这会儿他都希望荷兰东印度公司能继续派商船来送菜了。

    斯佩克斯又不是个傻瓜,问题没解决之前,他自然不会再派商船来送菜了,他派来的是一个海军上尉。

    这会儿巴达维亚或许是海军上尉多,各据点负责的基本都是海军上尉,连前来警告威胁张斌的也是海军上尉。

    这天,张斌正对着地图考虑怎么抵御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报复,值守的赵如突然在外面朗声道:“大人,东印度公司派使者来交涉了。”

    这个东印度公司,怎么老喜欢派使者来啊,张斌摇了摇头,站起身来,往大堂走去。

    这次前来的是海军上尉普特曼斯,他并不是那种在外面负责据点的上尉,而是真正在海军超级战列舰上服役的上尉。

    超级战列舰在这个时候可是海上霸主,几乎是无敌的存在,所以他相当的自信,也相当的嚣张,在他眼里,所有的土著都是垃圾,压根就不堪一击!

    这会儿他正负手望着大堂的横梁呢,鼻孔差点就翘到天上去了,两边的衙役他根本就看都懒得看一眼,甚至张斌进来的时候,他都懒得低头,就这么用鼻孔对着张斌!

    这家伙有病吧,张斌直接拿起惊堂木一拍,大喝道:“斯佩克斯派你来干什么的,来向本官展示你那肮脏的鼻孔吗”

    普特曼斯被惊堂木吓了一跳,紧接着又被张斌这一羞辱,他顿时恼羞成怒道:“你们都不讲礼貌的吗”

    张斌冷哼道:“我们再不讲礼貌也不会拿鼻孔对着别人。”

    普特曼斯同样冷哼道:“听说你很嚣张,果然名不虚传。”

    这家伙脑子有病吧,这会儿到底谁在嚣张啊!

    张斌忍不住拿起惊堂木又拍了一下,然后冷喝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不然就滚蛋。”

    普特曼斯差点被这句话噎死,这些土著果然没礼貌,算了,懒得跟他们讲礼貌了,他直接板着脸,冷冷的道:“你们竟然假冒海盗抢劫我们的商船,总督阁下对你们的卑劣行径相当气愤,他让我来警告你,立马归还我们所有商船、货物,马上释放我们东印度公司的雇员,不然就要对你不客气了。”

    这什么逻辑啊,你们培养海盗劫掠别人就行,我让人假冒海盗抢你们的商船就不对!

    &n




第四卷 第十三章 进京勤王
    大明崇祯二年,农历己巳年。

    这一年,崇祯先后任命曹师稷、颜继祖、宗鸣梧、瞿式耜等人为给事中,任命吴焕、叶成章、任赞化等人为御史,开始全面清算朝中阉党,大明朝堂一片风声鹤唳。

    这一年,皇太极击败了蒙元察哈尔部,察哈尔部臣服,蒙元诸部噤若寒蝉,皇太极成为蒙古草原上的王者,后金有蒙八旗、汉八旗协从,兵强马壮,如日中天。

    此时,皇太极绕道蒙古偷袭大明京城的意图已经很明显。

    后金之主皇太极聪明,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也不蠢。

    皇太极知道,有袁崇焕在,他休想拿下关宁锦防线,所以,他放着近在咫尺关宁锦防线不打,绕道上千里,跑去进攻蓟州镇以北的长城沿线。

    袁崇焕也知道,皇太极打不下关宁锦防线很有可能会在其他地方想办法,而这个其他地方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蓟州镇。

    于是,他连上两个奏折,提醒崇祯,小心皇太极这小子舍近求远,避实击虚。

    第一个: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

    这意思,有微臣守着关宁锦防线,皇太极肯定拿不下来,不用担心他会越过山海关进攻京城;但是,蓟州镇兵力薄弱,恐怕会成为皇太极的突破点,应当调重兵驻守。

    很遗憾,崇祯没有重视。

    第二个: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这意思,因为关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攻不下,他肯定会想别的办法,其他地方倒还没什么,唯有蓟州镇就在京城腹背,如果不调集重兵把守,万一皇太极以蒙古人为向导,从蓟州镇以北突入长城,威胁京城,那可就麻烦了。

    但是,崇祯还是没有重视,或者说,崇祯没有任何行动。

    其实,崇祯并不是无动于衷,按袁崇焕的建议,未雨绸缪,调重兵驻守蓟州镇自然好,但是,他没钱。

    辽东军费,不说别的,光是粮饷,如果真按各领兵将领上报的人数全额全数发放,那就是上千万两,而大明朝廷一年的税赋收入,就算加征了辽饷,也不过才堪堪一千万两,也就是说,就算所有朝廷官员甚至是崇祯本人一两银子不花,一起喝西北风,也只是刚刚够辽东大军发放粮饷而已。

    朝廷已然不堪重负,蓟州镇再增兵,哪里来的钱

    调集兵马不要钱的吗,明军将士都不用吃饭的吗

    没钱,崇祯也没办法,只能不了了之。

    崇祯不重视,袁崇焕也没有办法,只能静观其变。

    这个时候,皇太极真的来了。

    十月初,皇太极下令,后金八旗、蒙八旗、汉八旗,还有蒙元诸部,抽调人马,在察哈尔草原集结,准备大干一场!

    十月二十六日,皇太极命八旗军兵分两路,分别进攻长城关隘龙井关和大安口等地,此时,蓟州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大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

    十月二十七日,后金大军突破喜峰口,进入长城以内,而喜峰口就在大明京城以北,距离京城已不到四百里。

    从喜峰口到京城,中间总共才四个城池,分别是遵化、蓟州、三河、通州,最北边的遵化离京城都不到三百里,也就是说,后金只要拿下遵化,快马加鞭,一天就能冲到大明京城!

    十月三十日,后金兵临遵化城下,十一月初一日,大明京城戒严。

    这个时候崇祯并没有下旨令大明各地兵马勤王,因为长城年久失修大家都明白,后金突破了长城并不能代表什么,如果后金一座城池都没拿下,崇祯便仓皇下令各地兵马勤王,那就有点闹笑话了。

    这个时候,大明还有很多人以为皇太极最多带了六万人马,因为后金八旗满打满算总共才六万人马。

    而大明北直隶附近有多少驻军呢

    不说驻扎在山海关和辽东的十多万辽东军和关宁铁骑,光是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还有昌平,四地驻军加起来就不下十万!

    二十多万对六万,再加上有城池依托,好像并不是很危险。

    这个时候,大明朝臣包括崇祯还不清楚,皇太极虽然没有倾巢而出,但是,他手下兵马也不止六万,而是十多万!

    皇太极此时还玩了个计谋,那就是走走停停,犹犹豫豫,好像兵力不足,有些害怕的样子,从喜峰口到遵化,总共还不到百里,他竟然走了整整三天,到了遵化他又不攻城,犹豫了两天,什么都没干。

    其实,他并不是因为兵力不足而害怕,而是想引诱明军来救遵化,围点打援!

    结果,袁崇焕中计了,他命令赵率教率四千关宁铁骑支援遵化,赵率教半路被伏,四千关宁铁骑全军覆灭。

    打掉援军之后,皇太极突然爆发了。

    十一月三日,一天之内,他便拿下蓟州重镇遵化和三屯营;

    十一月四日,他又率军一天疾行百余里,攻下遵化至山海关一线的重镇迁安城;

    然后,他直接率军南下,威逼京城,袁崇焕守蓟州,他绕道,袁崇焕奋起直追,他一路狂奔,终于,十一月二十日,后金大军,来到大明京城。

    崇祯见十数万建奴大军兵临城下,大惊失色,立马八百里加急,传谕大明两京十三省,但有兵马,速速进京勤王!

    京城到福州,四千余里,八百里加急也要六七天,再加上海路辗转,张斌收到消息,已经是十一月二十八了。

    这天,张斌正好没有外出,他正在巡抚衙门书房中翻阅地图,分析南洋形势,外面突然传来赵如急促的通传声:“大人,京城八百里加急。”

    来了,张斌有预感,这次绝对是皇太极!

    他连忙朗声道:“呈上来。”

    赵如拿着一份公文,疾步而入,直接交到张斌手中。

    张斌打开一看,是兵部行文:传皇上谕旨,福建巡抚张斌,速速召集人马,进京勤王。

    不用查验堪合,他知道,这公文是真的。

    皇太极终于还是来了,张斌蹭的一下站起来,急急交待道:“快,派人通知郑芝龙将军和曹文诏将军速来听令,再派人去通知我大哥、二哥,快点过来,我有重要事情交待。再命人去内宅,通知我父母还有小云她们,让他们过来一趟,我跟他们道个别。还有,快去把我的甲胄取来。”

    赵如道了声遵命,飞速退出书房,安排一切去了。

    张斌则缓缓坐下来,将一切在脑海里梳理了一遍。

    不久,赵如便带着两个亲卫,抱着张斌的甲胄过来了。

    这是一身带有护心镜和裙边的锁子甲,穿戴起来十分麻烦,需得两个壮汉帮忙才行。

    张斌正站在书房中伸出双手让两个亲卫给他穿戴呢,张成德夫妇带着一大堆人涌了进来。

    好家伙,不但小云、张凤仙、陈盈盈姐妹来了,戚芳华和她父母,还有洪蓉儿和她母亲杨氏也来了。

    张斌的母亲黄氏一进来便扑倒张斌身上,大惊失色道:“五姑娘,这是怎么了,你穿盔甲干嘛”

    还好这时候前面的锁扣都已经系好了,两个亲卫正在他身后忙活呢,不然,这下甲胄都穿不成了。

    张斌无奈的将黄氏扶起来,环顾了一下在场的所有亲人,随即郑重的道:“建奴大军偷袭京城,我必须率军进京勤王,可能要在京城待几个月,大家不用担心,我不会有事的。”

    “啊,进京勤王,建奴大军!五姑娘,你不要去啊,你手下这么多将领,你让他们去啊,你只是个文官,不要去啊,不要去啊!”

    黄氏闻



第四卷 第十四章 你偷袭京城我偷袭辽东
    张斌匆匆来到码头,此时,曹文诏叔侄早已在此等候,特战营的将士也在飞快登船。

    他大概看了下情况,随即便拉着曹文诏叔侄,登上了自己的座驾。

    不久,轮值的赵如带着手下十来个特战营将士飞快的跑上他的座驾,并示意一切准备妥当,张斌直接大手一挥,命令船队出发。

    这三十余艘车轮舸迅速转出台江内海,一路往北,直奔东番后卫。

    这个时候,张斌早已准备妥当,东番后卫鸡笼港不但集结了上万戚家军将士,还集结了将近三百艘车轮舸和一百余艘苍山船。

    车轮舸是转运戚家军将士和他们的装备用的,而苍山船则是给曹文诏和毛文龙转运老百姓用的。

    当天下午,一行三十余艘车轮舸便抵达东番后卫鸡笼港,张斌并没有急着出发,他先是令特战营将士进入东番后卫驻地休息,随后便召集参加此次对后金作战的将领召开了一个临时作战会议。

    这次,他征调出战的将领有曹文诏、曹变蛟、张勇、俞成龙、郑兴、郑明、戚元功、戚元辅、戚元弼、戚显宗、戚振宗,十一员将领,连带他和东番后卫指挥使陈晖,总共十三人,济济一堂,围坐在东番后卫驻地一个膳堂的雅座中。

    倒不是说东番后卫硕大一个驻地连个会议室都没有,主要张斌懒得麻烦,反正开完会就要吃饭了,吃完饭就要休息了,跑来跑去的没有必要。

    待众人到齐,张斌立马站起身来,朗声道:“诸位。”

    他这一站起来,众人自然也跟着站起来了。

    他并没有让众人坐下,而是拿着根白蜡杆指着桌子上的大明地图道:“今天上午收到兵部行文,建奴自蓟州镇突破长城南下,偷袭京城,皇上传谕各省兵马进京勤王。”

    虽然众人大多已经隐约知道建奴偷袭京城了,但是听到张斌亲口说出来,众人仍然免不了脸色大变。
1...6364656667...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