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建筑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山下村民

    林秋仍然不敢离开,他现场管理经验少,现在正是学习的时候。他准备好好守住这个工程,一直到完工为止。

    跟系统协商过后,林秋在工地里选了一个不太影响工程进度的房间,让公司那边送了些办公用品和设备过来,又派了一个资料员和一个施工负责人,成立了一个临时工程项目部,他就在这里办公。

    下午,骆文杰打电话过来,说已经约了那个应聘厂长的人见面,问林秋在哪里。林秋不想离开工地,就干脆约他来工地项目部办公室见面




第一百二十八章 梁小柱
    林秋道:“你的意思是同意了吧什么时候可以上班”

    梁彬道:“同意,当然同意!我随时可以上班的!”他工作的厂子倒闭了差不多有一年,已经奔四的人了,工作不好找,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拖到现在。

    他一个大男人,靠着媳妇打工和一点积蓄维持家里生活,上中学的儿子都有点看不起他了。别说林秋给他的待遇比以前还好,就是少点他也先应了再说。

    林秋:“那就明天开始吧!有几件事是要先做的。第一,在雅美大厦附近的写字楼里,找一个大概三百平方左右的地方,租下来,先注册一家公司,公司名就叫绿林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一千万。”

    他见梁彬专注的听着,继续说道:“第二,在东雅城区附近租一块地,以这家新注册的公司的名义投资建一家工厂,名字叫绿林木材加工厂。至于说是找中介,还是你自己亲自弄,你自己看着办。”

    梁彬:“这些流程我都熟悉,我自己就可以办,不用找中介。”

    林秋:“那就好!第三,公司和工厂需要雇些什么人你先做个计划给我看,按公司和工厂成立的进度陆续招聘人手。”

    梁彬慢慢进入了状态:“好!我想问一下林总,加工厂的规模有多大,建工厂的地需要租多大”

    林秋:“木材加工厂暂时十五亩左右差不多,但要考虑以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绿林新材料公司会陆续投资一系列的工厂,这些工厂能放在一起是最好的,如果不能放在一起,也不要隔得太远。”

    梁彬:“我明白林总的意思了,就是说新工厂附近还得有空地,以备后面再建新工厂。”

    “没错,”林秋拿出一张纸,写下几个地址和电话号码,“这几个地方我都看过,你也可以去看看,对比一下哪个地方更好,顺便谈一下价格,如果价格合适可以先租个几十亩,起码近期三四间工厂是够了。”

    他没有说价格多少为合适,梁彬也默契的没有问。价格自然是越低越好,这是他自我表现的地方,如果问出来就掉价了。

    谈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基本都妥了。梁彬招手把门外的年轻人叫进办公室。

    “林总,这是我的侄子梁小柱,为人老实。去年从南都大学建筑系毕业,本来是在东雅建筑设计院工作的,因为性子直,得罪了人,最近干脆辞了职,在家里呆着没事做。我想把他带在身边帮忙,薪水你看着随便给点,饿不死就行,你看怎样”梁彬小心翼翼说道。

    林秋皱了皱眉,这是卖羊肉搭羊头他并不反对招人,注册公司和工厂,人肯定是要不少。但必须是有用的人,如果梁彬一定要给这个搭头,他可就要重新考虑了。

    梁彬不是个死脑筋的人,况且年纪在这,林秋的神色他已经看在眼里,心中叹一口气。他本也不想这个时候提出来,但这个侄子毕业后除了在设计院干了一段时间,就一直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把他大哥梁小柱的爹急白了头,跟他说了好几次。无奈他自己都没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如何照拂

    “要不......”他刚才看着林总好像挺好说话的样子,忍不住说了出来,现在心里已经有点后悔,就想说要不就算了。

    梁小柱这时却说道:“二叔,我不想跟着你,我想学做装修!”他没等梁彬反应过来,直接对林秋说道:“林总,你这工地还招不招人”

    “哦”林秋想起来梁彬刚才说的,这梁小柱是建筑系毕业的还是南都大学建筑系



第一百二十九章 刘氏夫妇
    第二天,梁小柱果然一早就来了,林秋把他编入其中一个电工组。因为昨天有好几个组都出现差级考评,今天需要补充人手,其中就有电工组,把梁小柱编进去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林秋有点担心他能不能熬得过来,如果第一天就被绿林好汉差评,可就没办法了。

    到晚上交考评表的时候,梁小柱居然得了个良级考评,让林秋大跌眼镜。

    又第二天,林秋专门跟着梁小柱所在的电工组看了半天,终于发现了其中奥秘。

    在绿林好汉手下干活,其实个人本身的技术不是最重要的。因为绿林好汉用的是系统出品的工具、材料和施工工艺,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全新的。他们本身拥有的技术和经验,只能让他们可以更加快的学习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最主要的是服从性。绿林好汉对每一个工序都有很详细的指导,只要没架子,肯学,脑筋不拧,都是可以很快就能够熟练操作的。

    于是,梁小柱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他基本只需看绿林好汉操作一次,就能够很好的掌握,多试几次就能够做得比熟练工还好。这家伙果然是有做工人的天赋!

    到了晚上下班时,梁小柱居然再进一步,得了个优级考评。凡是优级考评的工人,日工资加奖金是五百块钱一天的,如果能够干满三十天,月薪一万五的收入,可比他叔梁彬都高!

    我靠!这就有点意思了。林秋想,是不是该把这些工人都换成大学毕业生起码是文化程度高一点的。

    不过,如果专门招大学毕业生来当装修工人,会不会被人骂暴殄天物咱们国家还没达到这种富余程度吧而且恐怕大学毕业生也落不下面子来当工人,又不是所有人都像梁小柱这样的奇葩,他应该也是一千个才出一个的吧!

    后面几天,林秋都有意补充一些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工人进去。当然大学毕业的是没有了,一般是高中毕业或者至少初中毕业。

    果然,一个星期后就基本没有差评的工人了,工程进度也很不错。

    这一个星期,前期强弱电布线布管已经完成,施工重点变成地面铺贴和隔墙、天花吊顶等泥木工序。林秋把大部分电工退回紫薇苑,又增加了泥木工的比例,这些都是按系统给出的指引来安排。

    梁小柱因为连续得到优级考评,居然被系统留下来,改到机电安装组去。

    机电安装组的主要任务是安装两台自动扶梯,还有中央空调等机电设备,这些重要的活只能由绿林好汉来充当主力。于是原来十个人一组的工人两两合并,变成二十人一组,空出来的绿林好汉带班都去了机电安装组。

    林秋发现,能够被系统编到机电安装组的工人,清一色都是后来安排进去的那些文化程度比较高,脑筋比较灵活的人。梁小柱能够被编到机电安装组,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这些人,如果可以安下心来,跟着绿林好汉多做几个工程,应该能够培养成为独挡一面的好手。若是有品性不错的,林秋也愿意提携他们。只是人的品性不好揣摩,是不是能安心,还需要慢慢观察。

    这天,林秋接到老妈的电话,“阿秋,有两个人来我们家,说要找你,还说要进来看看我们家的新房子。”

    林秋想起跟骆文杰说过,如果有要建房的可以来他家看看样板房的。个把星期过去,应该是有人在村里拿到地了。

    林秋道:“老妈,你把手机给他们,我跟他们问一下。”

    问完知道果然是骆文杰介绍过来的人,林秋又让他们把电话还给老妈。

    “老妈,你先让他们进家里坐会,我马上回来。”林秋知道老妈应付不来,就马上开车赶回九塘村。



第一百三十章 我做不了
    刘氏夫妇没有看出房子的好坏来,因为林秋后来已经没兴趣给他们介绍。

    不过刘太太对林秋家房子的设计发表了一通见解,差点让林秋无地自容,后来想到这是系统设计的房子,又释然了,不是我设计的,让人看不起的不是我。

    系统:“我是按你们全家人的喜好设计的,也不能怪我。”

    林秋:“好吧,怪我全家咯!”

    临走时,刘光辉悄悄对林秋说道:“你这个房子的设计不合我们的品味,但是我知道有人喜欢,回头我把他介绍过来,他是环保主义者,你们应该聊得来。”

    林秋打个哈哈,“那就谢谢刘总啦!哈哈!”讲道理,我可不是环保主义者,我是实用主义者!

    刘光辉道:“没关系,以后我家有什么装修的活,一定找你,不为别的,就为你们工人的手工,我看得出来是很好的。”

    林秋一惊,“额......那就再次谢谢刘总啦!哈哈!”如果有你家那‘败家娘们’掺和,那就敬谢不敏了。

    没想到第二天,刘光辉就又带了一对年轻人过来。

    男的叫杨凌,女的叫林小溪,都是二十四五岁的样子。

    林秋带着他们在屋里转了一圈,两人的眼睛越来越亮。

    “阿秋,你这套房子的总造价是多少”杨凌有点自来熟,直接就跟着林妈叫林秋为阿秋。

    “大概三百多万吧!”系统的价格是三十八万多,对应现实中的价值应该五到十倍左右,取个中间值,按八倍算大概就是三百多万。

    林小溪嘴凑到杨凌耳边小声道:“阿凌,三百多万也不算太贵,我们的房子都按这个风格建吧”

    杨凌也小声道:“不着急,我先跟他谈谈。”

    林秋微笑看着他们,这么近的距离,别说是小声说话,就算几十米外的蚊子啪啪,林秋要想听,也能听得见。

    “阿秋,我们现在是朋友了,实话告诉你,我们很喜欢你这套房子的设计。我的房子准备都按这种风格建,但是价格你必须给我便宜点。”杨凌说道,虽然说得有点大大咧咧,不过眼神中透着精明。

    “凌哥,我也实话告诉你,其实房子本身不贵,但是里边的设备贵。你看看,光一个太阳能发电系统就值几十万。要知道,这可不是外面的那些一般的货色,就屋顶上的那些瓦片,就能够提供生活的所有用电。水处理系统,解决你所有用水的问题。还有全屋配套的电器,别墅专用电梯这些,全是绿林商行在国外专门定制的,使用寿命五十年以上。你说值不值这个价当然,如果你不要这里边的某一样,我可以按价格给你减掉。如果全部设备都不要,我几十万就可以给你盖好一栋房子。”林秋细细道来,说得杨凌连连点头。

    杨凌连忙说道:“不不,我就是冲着你这些设备来的。在国内我还没见过有那家的设备这么齐全,而且跟普通家居融合得这么彻底。比如太阳能板虽然外面十几万也能做一套,但是很丑,我们都不喜欢。”

    “没错,凌哥用‘融合’这个词很恰当。”林秋微微笑道:“你如果想要建一个家,先得让建筑公司建房,房子建好了购买各种设备进行安装,然后找装修公司装修,过程中又要购买各种电器进行安装。这一系列的过程,十分繁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杨凌:“对对!我每天就是被这些事情折磨得头痛欲裂。”

    林秋:“如果我们来做,这些就都不用你们自己操心,我们会在整个建房过程中把各种设备和电器融合到房子里面去。最开始你只需要审核设计方案,后面的事情就可以全部



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材料新工艺
    其实林秋一直都有思考这个问题,装修方面一直规范性不是很强,打打擦边球没事。

    在农村自己建个房,在菜园建个育菌房这些都问题不大,不用交资料,不用弄正规报建的麻烦事。

    但一旦出去接正规的建筑工程,就涉及到很多建设规范的东西,而系统的施工工艺和材料都没法套进现有的规范里面。

    人家都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都有相关的验收规范和标准。你是复合材料构件叠加安装结构,根本没有现成规范可套,你怎么交竣工资料相关部门怎么给你发竣工验收报告

    往钢结构施工或者木结构施工上靠,也靠不上。系统的材料并不是简单的钢材或者木材,而是复合材料。虽然材料的性能比钢材或者木材高很多,但没有经过相关认证,相关部门是不承认的。

    除非,按系统的材料和施工工艺重新制定一套标准,然后经过相关部门认证,成为规范,才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出去。

    真要做到这样,牵涉的东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其中动了多少人的蛋糕会不会被人一棍子打死很难说。

    在自己还没真正强大起来之前,他不想贸贸然去尝试。反正现在打打擦边球,卖卖装饰材料,也过得挺滋润的,没什么必要去冒险。

    当然了,有机会的时候,肯定也要去做,不能让这些技术埋没。不然,系统凭啥要落到你的头上难道只是让你赚钱和挥霍

    经过这段时间,买卖设计方案,买卖装修材料,还买卖劳动力;先是开材料商行,然后开工厂,将来还会开建筑公司。林秋隐隐察觉出,系统的一些做法,似乎是在指引着他走向某一个方向。

    在没有自己的材料商行之前,系统限制他卖过多的材料;在没有自己材料工厂之前,系统限制他向与自己无关的工程卖材料;在没有自己的建筑公司之前,不让他使用过多的劳动力,实际上都是为了保护他。

    系统在一步步指引他壮大自己,至于最后能达到什么高度,林秋不知道,但他觉得暂时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林小溪这时说道:“你说的施工工艺,能够弄一份比较系统的出来吗如果可以,给一份我,我让设计研究院那边搞个专家论证,看看能不能做个试点。如果可以,就用在湖心岛别墅区的建设。”

    “呃!”林秋懵了一下,你们还有这能耐

    杨凌笑了笑道:“我们建基集团下属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很多建筑上的新材料新工艺都是在这里经过论证投入使用的。主持设计院的林院长,是建筑界的权威,很多建筑规范他都有参与修订,甚至主持修订。”

    林秋明白他们的意思,不过还是没有多大信心,因为生产新型复合材料的工厂还没建起来,材料无法形成供应链,即使论证出来可行,也只能是试验性质。不能直接用于在建工程。

    要不,等专家论证结果出来,如果通过了,就先建复合材料工厂。

    第二个一千万其实也很快就能完成积累,到时再建木材加工厂也是可以的。

    想到这里,林秋问系统:“系统大哥,施工工艺能提供吗”

    系统:“复合材料构件叠加式建筑施工工艺,十万元一份,是否购买”

    林秋:“可以给他们拿去论证吗”

    系统:“可以!”

    林秋:“购买!”

    很快交易成功,林秋对林小溪道:“我有现成的文本资料,现在给你吗”

    林小溪道:“现在给我也可以




第一百三十二章 沙霸
    “你们项目经理在哪里我要找他!”办公室外面传来嚷嚷声。

1...3233343536...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