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湘君
    毛氏坐在一旁看着二嫂做的猪蹄子全部落入史氏的口中,她便忍不住开口,“他们都还没有回来呢,三弟妹可别吃饱了,呆会又吃不下饭。”

    史氏不喜欢毛氏多嘴,那话锋跟婆母一个模样,何况两人先前还有仇有怨,史氏便说道:“我第一胎在娘家时便是这么吃的,想吃便吃了,哪还管得上正不正餐。”

    但是毛氏看到史氏明显长胖了的脸,还有她怎么瞧着三弟妹这一胎比上一胎还要吃胖了些,于是又劝道:“我曾听大夫说过,怀孕也不能吃太多,不然胎儿长得大不好生产。”

    史氏一听便生了气,“大嫂,你这是咒我么我生过一个孩子,自是比你一个没有生过的有经验,我自是有数的,大嫂还是快快去扫地,我瞧着后院又有了落叶。”

    毛氏听后脸色白了白,便起身去后院扫落叶去了。

    史氏接着吃好吃的,反正手上有银子,二嫂又会做吃的,她便叫银叶去买,买了回来便吃,婆母不在,谁还能管她了。

    这些日子,秦家的伙食似乎也有些不同,史氏开心,便使了银子,让二嫂多买了些吃的,至于牛肉羊肉,若是买不到,史氏便从娘家




第452章:史氏晕倒
    没成想石梅的脸红透了,莫不是有情况了,于是于书燕看向母亲问道:“娘,小石头可是有人选了”

    许三娘却是笑了,直点头,“我都帮着试探过了,小石头看中了咱们的汪管事。”

    于书燕一听,一脸的惊讶,“汪管事比小石头大了十岁,这样会不会太大了,而且汪管事先前成过婚。”

    于书燕话才落,石梅便开了口,“汪管事也是苦命人,先前他只顾着读书,他妻子与他和离了,如今他独自一个人,身边连个关心的人都没有,年纪大不大的有什么,主要看人品行。”

    于书燕呆了呆,说起来石梅比她当初嫁人时还大了一岁,前一世她在这个年纪也不看重这些的,只要那人对自己好,还有自己看上了便认了命。

    于书燕已经是过来人了,她担心是的汪良这人成过婚,还有他的前妻与他会不会旧情复燃呢

    不过瞧着汪良不仅是个秀才,还挺会做生意,自从与妻子和离后,他也没有再娶,更不曾纳妾,说来汪良也在城里置了院子,家里只有父母,却是年迈,庄户出身,帮不到他什么,但是他每年分的红利,也算是小富了,按理纳个妾室什么的不成问题。

    “汪良这人吧说起来品行方面没问题,而且还是秀才出身呢,石梅若是嫁给他倒也知根知底,只是我担心石梅吃亏啊,他比石梅大了十岁。”

    石梅红着脸没说话,瞧着意思却是很愿意的。

    许三娘却是笑道:“我瞧着咱们留石梅留不了几日,不如今个儿就选个好料子,准备给她做新嫁衣喽。”

    “婶子,又在笑话我了。”

    许三娘将石梅当自己的女儿看待,她不是说说了事,而是真的准备给她备下嫁衣,铺里的料子都不错,选一匹大红的料子,便能将新嫁衣做上,只是汪良还不曾上门提亲,石梅倒是愿意嫁的。

    “早知道我不派汪良出去开铺子,要不我叫魏池将人顶替了回来。”

    “别。”

    石梅连忙拒绝,红着脸说道:“汪管事说他想去开铺子,他还有鸿图大业,将来还要将生意做大呢,如今在巴东郡开铺做生意不过是小试牛刀,连自己的地盘都不会做生意了,去外地就更难做了,他想亲力亲为。”

    于书燕听后反而很是感慨,汪良觉得她有知遇之恩,一直想着要帮她将生意做起来,耐何她终归是女子,又是新妇,出外行商多有不便。

    “所以就不要将他叫回来了,我不过才十六岁,也得到了入夏才十六岁呢,再过两年不成问题。”

    “汪家怕是要着急的。”

    于书燕打趣她,石梅的脸更红了,于书燕却是暗自想着等二哥回来了,问问二哥的意思,他常与汪良一同做生意,这男人几年没有媳妇,又不纳妾,有了银子没有出去喝花酒,毕竟品行好,会做生意,不代表他不出去喝花酒,如今县城里的贵子,哪个不出去玩乐的。

    于书燕从铺里回来,正与母亲和石梅讨论着晚上吃什么,才到于家院门口,银叶忽然从对面冲出来,一脸慌张,看到于书燕,连忙恳求道:“四夫人,你快回秦家院一趟,三夫人今日一直不舒服,这会儿晕过去了。”

    于书燕一听,脸色白了白,她想起来了,三嫂的这个孩子留不住,上一世三嫂怀的这个孩子时,当时与三哥闹了脾气,又是春耕最忙之际,三嫂太过劳累,便没有保住。

    只是这一世已经到了城里,吃得好住的好,家里也和睦,按理不会有事,



第453章:孩子没了
    史氏养两日又没事儿了,她在院里来回走动,生怕胎儿有什么,也不出门了,而吕氏这边自然按着平素的来吃,只是史氏很容易饿,时不时的吃一点儿,为了不将胎儿养得过大,她便大多喝粥和喝汤水。

    于书燕每日早晨出去,晚上归来,回来后必会逗着生哥儿玩一会儿,再顺势在不轻意间问问银叶关于史氏的情况。

    每次银叶都会说出来,银叶对她是很信任的,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于书燕早上起来,她在花园里练功,时常能看到大嫂在花园里忙碌,以前就她采花,便不曾管过花,如今她不采花了,还打理着花园里那一块花地,倒也打理的不错。

    家里院里院外扫得干干净净,于书燕也发现了大嫂的改变,跟以前当真不同了,便是平时与她说话,也很和善,没有了以前的大嫂作派。

    家里如今由着二嫂管着,于书燕对二嫂的感觉就是相当的能干,将家里吃的用的管得仔细,没有半点可说的。

    这日她从铺里回来,便看到三嫂跟银叶在院里走来走去的也很烦闷,而且史氏又发现自己胖了不少。

    于书燕瞧见,便说道:“三嫂,要不我教你几个动作,每日练练,相必也比走路解闷儿。”

    于书燕的动作很简单,便是四肢都能用上,也不会伤到小腹。

    银叶跟着一起学的,以后陪史氏一起练,为了监督史氏,不准她偷懒,于书燕决定每日寅时起床时,史氏也起床,每天必须规律起来,她发现比自己怀上孩子还要上心。

    只要大嫂能生下健康的孩子,她便会很高兴了,便能与前一世不一样。

    史氏听后却有些不愿意,她这几日越发贪睡,睡到吃饭点儿吃了又接着睡到晌午,下午出来走走,晚上接着睡。

    银叶却觉得于书燕这个建议不错,以后她也早早起来,乘着生哥儿没有醒,跟着一起练练。

    第二日寅秦楚起床练功,就发现园里多了两人,便是三嫂主仆两人。

    于书燕教史氏练了动作,银叶很轻松的做到了,史氏却因从来不练,有些做不到,可是看到四弟也在,于是跟着学了,一套动作下来,史氏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走路都要快了些。

    于是便打算每日都起来练。

    就这么过了十来日,于书燕这日陪着史氏练过功后各自回房换衣裳。

    于书燕刚与秦楚换好衣裳出来,银叶便一脸惊慌的跑进东厢房,“四夫人,不好了,三夫人见红了。”

    于书燕原本拿着眉笔的手停顿了下来,转眼眉笔落了地,秦楚先她一步跑出去,秦乐冲出去找大夫了,秦楚却是站在三房门口没有进去,脸色却很吓人。

    于书燕从屋里出来,她看到三房门口脸色苍白的秦楚,她有些疑惑,倒也没有多想,却是冲进三嫂的屋中。

    这会儿大嫂二嫂都在,史氏却是抚着肚子,痛得直流眼泪,被褥上露了红,于书燕捂住自己的嘴,月份不够,怕只有四五个月的样子,这个时候该如何是好。

    大夫终于来了,史氏已经痛得额头冒汗,全身都湿了。

    大夫过来把脉,脸色立变,便立即催着秦乐去请稳婆,孩子没了。

    史氏一听到这话就晕了过去,毛氏和吕氏却是吓得站在那儿手足无措,只有于书燕匆忙上前掐了三嫂的人中,又叫银叶给史氏换身干爽的衣裳,接着吩咐吕氏去厨房里烧热水,叫大嫂准备干净的巾子。

    两人听到于书燕的指使,连忙出了门,站在三房门外的秦楚呆呆地看着两人忙碌,心头似乎也有个



第454章:恨死四弟妹
    俞氏从三个儿媳妇脸上扫过,语气平淡不再半丝温和的问道:“你们三个都做了什么事三媳妇身体一向结实,你们三个人照顾一个孕妇都照顾不好早知道会是这样,我就不该去村里。”

    俞氏脸色极为难看。

    三人身边的丈夫正要出声护着各自的媳妇,秦乐便开了口,“娘,大夫说了,英子一不该乱吃,二不该练什么功,三不能动怒。”

    “三哥,你这话什么意思”

    秦楚听后有些不高兴了,练功的时候他也在场,那哪叫练功,那不过是动动四肢,怕三嫂吃了就睡对胎儿不好,他们夫妻是出于一片好心。

    这会儿吕氏也开口了,“娘,我是照顾三弟妹吃食,但是不少吃的都是三弟妹自己费银子买来的,岂能怪我,我不过是做的好吃了些,我也是为了三弟妹好。”

    大嫂毛氏没有开口,脸上却有难过有委屈,秦安是知道的,自家媳妇自上一次的事后,便是勤勤恳恳,怎么可能与三弟妹吵架了,平素也没有看到两人红过脸。

    秦安上前讲公道话,没想俞氏不等他说完便制止了,“大媳妇、二媳妇、四媳妇,全都给我上正屋里跪着去,今天别想吃饭。”

    俞氏向来说话算话,一但动了怒,儿子们也不敢发火。

    秦楚心疼媳妇,正要开口,于书燕却是拉了拉他的衣袖,这个时候婆母正在气头上,说了也没用,可别把婆母又给气晕了。

    三个儿媳妇去了正屋里跪着了。

    秦楚却是在堂房前坐立不安,心系着媳妇,见父母出了堂房,秦楚朝大哥二哥使了个眼色,三兄弟便出了堂房,跟着秦楚一起去到正屋,与各自媳妇一同跪在了一起。

    这一下秦乐有些不安,他刚才的确气着了,他心头苦,就将大夫所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他这会儿看到兄弟都跪去了,他又有些难过。

    俞氏得知三个儿子也跟着跪去了,便不淡定了,她什么时候罚过儿子去跪了,男儿膝下有黄金,岂能说跪就跪的,俞氏很生气,想要叫老三将三个兄弟拉出来,又想到此事多半是四儿子出的主意。

    想到老四向着媳妇的作派,俞氏便咬了咬牙,她在廊下与丈夫坐着,心头却是难过的很,早饭做到一半,一家人都没有吃,俞氏和秦有富在村里头正要吃饭,得知三媳妇出了事,俞氏哪还有心思吃,就赶回城里来了。

    这会儿两夫妻也是饿得难受了,秦有富看到妻子脸色不好看,想必心里也难过,便上前劝道:“孕妇多忌口,是我不该说要回村的,四媳妇当中也只有三媳妇生过孩子,其他三个都不曾生过,哪懂这么多,三媳妇以前在史家,有下人照顾着,她也未必就懂,想来这事儿也怪不得别人。”

    “再说让孩子们都跪着,气是出了,可是却也于事无补,好在三儿媳妇还年轻,将来还是能怀上的,咱们要不就枉开一面,让孩子们都吃了饭再说吧,都折腾半天了。”

    俞氏听后却是很生气,“你知道什么,大儿来叫我的时候说的是与老四媳妇一起练功后见的红,练什么功呢四房两夫妻胡闹就算了,居然还拉着一个孕妇,我说四媳妇是不是嫉妒三媳妇三年抱两呢”

    秦有富一听,连忙“嘘”了一



第455章:赔我孩子
    所以她绝不可以跟秦楚去京城,还是要和离的,如果她与秦楚和离了,她便改变了历史,她不跟着秦楚去京城,她就不会与父母分开,背井离乡,就不会在休了她的时候,她还得匆匆回来,然后死在半路上。

    所有前一世的发生的事都不能改变,她也不能再麻痹自己了,秦楚对她再好,也不过只是虚幻,改变不了别人便改变自己。

    于书燕想到这儿便侧首去看秦楚,秦楚已经睡着了,她就这么看着秦楚看了大半夜,后半夜困倦了才入睡的。

    第二日起来,于书燕听到生哥儿的哭声,她的心都揪起来了,首先去了正屋,就见俞氏带着生哥儿,眼底都有了乌青,这天气还有些凉,俞氏年纪大了要起夜,带着生哥儿也是辛苦。

    生哥儿这会儿是饿的,好在生哥儿没有吃奶了,俞氏亲自喂生哥儿吃米糊,于书燕想上前搭把手,被俞氏严厉制止,如今整个秦家就这一个宝贝孙子,俞氏就算再苦再累也不会让这些儿媳妇搭手的,今日的俞氏越发的生气,看到几个儿媳妇就不舒服。

    便是吃早饭的时候,俞氏都没有出来吃,堂前吃饭的一家人也不是个滋味儿。

    于书燕和秦楚出了门,这一日在布庄里度过的,于家得知秦家三媳妇的孩子没了,也是很可惜,自然于书燕也没有告诉父母婆母一直怪着她们三个儿媳妇没有照顾好的事。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想来史氏会很难过,于书燕想起那胡参,可惜被她全卖掉了,最后一支也给了大嫂,她问石泉可有在码头遇上那胡参商人,石泉天天去码头就不曾遇上过。

    于书燕没有办法,便想法子从孙氏那儿买了一支,孙氏上次在她手上买的多,还有剩的,只是她也宝贝的紧。

    于书燕将参带回来交给三哥秦乐,秦乐面色有古怪,待于书燕一走,秦乐便将那胡参丢在桌子上,根本没有要将参给媳妇儿补补的意思,甚至若有可能,秦乐都恨不得将那胡参给扔了。

    转眼过去了半个月,史氏下床行走,俞氏想着三媳妇好生养,便要三媳妇好好养着,就养一个月吧,左右秦家也没有什么事儿做,平素俞氏带着生哥儿入屋,史氏看到生哥儿,心情会好些。

    待到史氏一个月后开始在秦家院里抱着生哥儿走动的时候,于书燕发现三嫂对她似乎有怨恨,她有些不明白,想帮她带生哥儿,史氏却是防着她,不仅防她,便是整个秦家的儿媳妇都防着。

    毛氏如今是低调的很,也极为沉默,只有二嫂吕氏却是比以前的话要多些了,毕竟她掌着家。

    吕氏要做好吃的给史氏,史氏更是拒绝,只跟一家人吃,有什么想吃的,便叫银叶拿钱出门买,左右她是不会吃二嫂单独做的,吕氏也就不额外做了。

    于书燕见史氏不想理她,她也尽量的不要呆在秦家院里,她心疼史氏失子,同时她也在暗下决定,她要想想怎么跟秦楚和离后还不被秦楚报复。

    然而秦楚对她却是百般好,每天县学里放学早,他都会早早的去布庄接她,与她一起回来,有好几次都是陪着她在娘家吃的饭,娘家父母对秦楚那是极为欢喜的。

     



第456章:与秦楚分开
    于书燕看到史氏一脸愤怒的样子,她也不好再多说,却是看向俞氏,说道:“娘,我在永安寺开了铺面,想到家中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又想到当初生哥儿在永安寺捐了菩萨,我愿意为了三嫂,独自去永安寺,不仅日日给菩萨上香,我也愿意给三嫂再捐些香火钱,愿三嫂能早日康健,再次怀上秦家的孙子。”

    于书燕的话很诚恳,不是一时气话,反而让俞氏有些惊讶,的确今年还没有去永安寺呢,也的确得去一趟的,只是这件事儿万般凑巧,却也不仅是四媳妇一个人的原因,岂能全怪她头上。
1...6465666768...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