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农门娇妻作死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湘君

    而且她若真的去了永安寺,可是四儿又在县学里做教谕,自是走不开的,他岂不是要与媳妇分开了。

    俞氏试探的问道:“你打算去多久”

    “两年吧。”

    “不成,你也是我秦家儿媳妇,你要学你大嫂不给我秦家开枝散叶”

    俞氏心头不舒服,她又想起这个四儿媳妇可是想着与她四儿和离的,岂能这样长期分开,一但分开,四儿心头难过,夫妻感情也必会不好,到时四媳妇要真的和离了怎么办。

    然而旁边坐着的史秋英却是立即说道:“我不要你祈祷别的,只要给我二儿子捐个菩萨,保他阴间路上早日投胎便好。”

    史氏说这话也很认真,她是真的认定这事儿是于书燕的原因了,不过眼下也不是纠结谁的原因,想必史氏心头不好受了,于书燕看向史氏,没有接话。

    俞氏却生了气,“胡闹,说了不是你四弟妹的原因,这种事也只能说明你与那孩子没有母子缘份,不能强求的,村里头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事来,在庄户家里这也是常事,三媳妇若是执意纠结此事,你就给我回娘家好好反省。”

    史氏自是想回娘家,她太委屈了,可是婆母绝不会将生哥儿给她带走的,生哥儿如今是她的命根子,她岂能离得开,史氏却是哭了。

    于书燕一脸无奈,却是应了一声“好”,看着史氏说道:“三弟妹,我会帮你做到的,但是真的不是我要害你的,这两年我不在秦家,你仔细想想,我可有曾害过你,我去永安寺两年,也抵消了你的怨恨吧,我明个儿便走,此事也不必告诉秦楚了,不然他多半不准。”

    于书燕说得很坚定,她是说给俞氏听的,俞氏听后脸色很不好看,可是看到老四媳妇执意要去,老三媳妇又揪着这事儿不放,心想着先让四媳妇去了永安寺再说,等过一段时间便让四儿子将她接回来。

    这一日夜里,于书燕对秦楚百般温柔,秦楚有些受宠若惊,心里很是甜蜜。

    只是到了第二日,待秦楚去了县学,于书燕便收拾了包袱回了娘家,这会儿周寅还在外地,眼下便由石泉送她去永安寺吧,到了永安寺倒也是太平的,铺里内外有镖师守着的,她还带了两名暗卫在身边。

    于书燕要去永安寺两年,许三娘便哭了,于书燕抱紧母亲说道:“我这也是做生意,同时我也想求求菩萨,以后爹娘想我,也可以去永安寺啊,大不了将布庄的生意交给汪良便是。”

    “再说石梅与汪良本就有意,到时两人一同管着,咱们也放心。”

    许三娘听了女儿的话,心思动摇,永安寺那儿清静,还能听听佛音,拜拜菩萨。

    于是于江全夫妻答应了女儿,决定这些日子便将铺子交代下去,到时石泉再回来接上一趟,夫妻两人随女儿去永安寺去。

    &nb




第457章:两年后
    然而于书燕却并不觉得,她能重生本就是老天爷给她的恩赐,她也要虔诚的。

    于书燕将三嫂的要求一一做了,她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与周寅一起去听经文,并开始学着抄写经文,既然要在永安寺呆上两年,她就安安心心的,既做了生意,也静了自己的心。

    在山里的日子很好过,她也很奇怪,每日听着钟声,抄写经文,似乎也不怎么想秦楚,甚至对前一世的事以及即将发生的事也没有了这么恐慌。

    然而几日后的半夜,秦楚一人一骑跑了过来,他脸色极为难看,当他看到于书燕的时候,二话不说拉着她回屋,夫妻两人坐于桌前开始来了一次深刻的交流。

    秦楚那日回家看到了她的信,又得知三嫂说的那一番话后,他很气愤,甚至与三哥都吵了起来,秦家闹得不可开交,凭什么三房没了孩子,要四弟妹去寺里捐菩萨,凭什么要他的媳妇在永安寺呆两年。

    这一次秦楚是雷霆震怒,秦家人都吓了一跳,原来四弟发起火来如此的可怕,便是俞氏都不敢在四儿子面前多说几句,心头着实难受,再三解释是四媳妇自己要去的,秦楚才闭了嘴,便是安排了县学里的事务,他才匆匆赶来的。

    秦楚对媳妇很是思念,甚至当他看到媳妇儿的那一瞬间,他想掐死她,居然主动来永安寺,要与他分开。

    然而于书燕却是很平静,她想在永安寺拜佛,她的确想为秦家祈福的,秦家有两个孙子都没有了,二嫂一个,三嫂一个,这的确不是好事。

    秦楚看着媳妇,强忍着的怒火慢慢地消失,他看到媳妇就想到了自己,的确二嫂能怀上孩子这是一个变数,本不该怀的时候就有了,结果没能生下来,三嫂怀上孩子本就是前世本来发生的,但是前一世没有了,这一世仍然没有,所以这历史是改不了的。

    凭着这一点秦楚也是好几夜没有睡着,他故意晚三年出士,也是想着既然无法改变别的事情,那就改变自己,且看自己改变了这既有的出士机会,以后会怎么样。

    夫妻两人聊了一夜,于书燕几近劝慰。

    秦楚在院里住了三日,心系着县学里的事,他身为教谕,岂能久呆,可是他看到了媳妇儿的坚持,想来强行将她带回去,她也必不会开心,于是秦楚许她一年的时间,一年后的今日,他便来接她。

    于书燕只好应下。

    秦楚便是打算以后但凡有时间,他是要来永安寺的,岂能放任媳妇儿一个人在这儿,虽说有二哥,随后还有于家父母都来,但他还是不放心的,他想媳妇想得紧。

    送走秦楚,于书燕流下了眼泪,这一世她与他的缘份浅了,她心头难过时,她便回屋里抄经文,周寅看在眼里,心头也不好过。

    随后数日,石泉回了一趟庾县,将于家父母也接来了永安寺,这一下对面院子里空了,除了隔壁院子里住着于家的管事们外,秦家便也像失去了什么。

    俞氏每次出门的时候,都忍不住往对街院子看去一眼,大门紧闭,上头一把铜锁。

    俞氏看着三儿媳妇,面色平静的说道:“老三媳妇也看到了,你四弟妹这一次是真的去永安寺祈福了,你也该安心了吧。”

    史氏不说话,当初的确是她口急,事后想来又觉得自己的确太过了,可是家里两嫂子没有说半句,四弟妹却帮她真的捐了



第458章:别想弃了红尘
    “既然不满意,她又要这个男人,只怪这男子家中贫寒,又是个孤儿,家里无人撑腰,找了这么一户人家,怎么说陈知州也是个人物。”

    恐怕整个福城也只有通判家敢如此说陈家的事儿。

    于书燕只静静地听着,她没有想到当初寻的那个乞丐还真的成了陈君文的丈夫,如今还生下第二个孩子了。

    这两位夫人一说起陈君文的婚事转头便说起了其他贵女的婚事,总的来说当初与陈君文交好的贵女们都嫁得比她好,有的还嫁入了京城,便是万氏的女儿汪曼诗便是嫁入京城了,是一位五品官员之家,难怪万氏敢在人前说知州家的事,就凭着她家这亲事,陈知州也不敢将汪通判怎么样了。

    于书燕听后还颇有意外,那汪姑娘心地纯真,容易听信于人,以前是跟在陈君文身后听令,如今反而嫁得最好,嫁入京城希望她能改了性子,不然也难以生存。

    高攀固然好,却也是要受委屈的。

    于书燕陪着两位夫人坐了许久,左右也无事,还能听听小道消息。

    也不知怎么的聊到了福城盛家,说起了盛大儒的得意弟子,如今在福城可是出了名了,听说半年前有位北边才子游学到巴东郡,对巴东郡的才子们是瞧不上的,而且对方的确也是出了几副对联,巴东郡的才子无人能答上。

    这位杜才子也有一位师父,在北边极有名气,来了巴东郡便是拜见盛大儒的,然而府学里的才子都被问倒了,盛大儒很没有面子,却是连夜派人去了庾县将秦楚叫了去。

    于是在福城嚣张了半年的杜才子被秦楚给问倒了,巴东郡的才子一片欢呼,盛大儒也是颜面有光。

    那位杜才子急了,于是公开与秦楚一场论辩赛,又是对诗出对子,又是写文章论观点,接着就时政一起讨论,一场诗文大会下来,秦楚与他平手,甚至还要略高一筹,因为秦楚一场诗文赛应付下来,便不曾犹豫的。

    尤其是做诗,他信手拈来,更是出口成章,便是那杜才子的师父高望此人也是对秦楚评价颇高,原本的嚣张劲没有了,甚至对于巴东郡也格外高看,毕竟一路游学过来便不曾遇对手。

    听说这位杜才子明年参加开春会试,家里隔着京城不远,家世也了得,不比秦楚贫寒出身。

    于书燕一听到秦楚的战绩却是动容,唇角不由扬起,那万氏见她这模样,笑问道:“莫不是于东家认得秦公子,我怎么聊起秦公子,于东家明显的高兴了。”

    于书燕被对方一问,原本平静的心起了涟漪,她有如此明显么可是这位夫人却是看得真切,显然她是真的很明显了。

    “我与他……是一个县城的。”

    那万氏恍然大悟,原来是同县城的,秦公子如此有名气,自是认得了。

    接着又说了好一会话,茶也喝得差不多了,这两位夫人却问起那南珠的事,她们想做一串念珠用五分重的,向于书燕打听可有货。

    于书燕算着黎劲回来的时间,便是先应下,到时寻到五分重的,便给通判夫人送去,万氏很高兴。

    于书燕从青山院里回来,周寅正好从屋里出来,看到她,便说道:“秦楚来了,等了有一会儿了,这一次瞧着怕是不走了。”

    “啊”

    于书燕才听到他的战迹,他怎么就来了永安寺,一年前秦楚来接她,在她这儿赖着不走,父母也劝着



第459章:回庾县去
    于书燕不打算理秦楚,秦楚也不好强求,却是全程抱着她,不准他吻,他就在她耳边说着红尘俗事,还说了他在福城的战迹,他说那会杜才子叫杜志渊,负有盛名,又有才气,三年前中了举,是北边的解元,却因一场病没能参加会试,想必明年会试必会与秦楚一同下考场了。

    于书燕一听点了点头,先前老说杜才子,她都不曾知道全名,如今听到这个全名,她似乎有熟悉感,杜志渊,她前一世似乎听说过他的名字,只是记不清了,那会儿也只想着跟宫里的嬷嬷多学些东西,她好出门应酬,要问她京城权贵夫人们的喜好,以及哪家出了什么样的事,还有谁家跟谁家是亲戚关系,那她可是相当的清楚的。

    偏生她前一世就不曾关心过朝堂上的事,左右也有秦楚操心着,她在京城的时候急需要摆脱贫寒出身的眼界,所以也没有那个精力和心思再去关注其他的。

    于书燕想不起来了,也不再多想,反而她没有接触过杜志渊的夫人便是,不然一定会有印象。

    夫妻两人一路坐在马车中到的庾县,秦楚一直抱着她。

    到了于家院前,于书燕和秦楚从马车中下来,对面秦家院的人听到动静开了院门,俞氏看到老四媳妇便从对门走了过来。

    俞氏身边跟着三个儿媳妇,四个人看到于书燕这素静的打扮,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这一身是出门两年去奄里修行去了,也太香火气了。

    俞氏忽然生出一个想法来,莫不是四媳妇想出家

    俞氏带着三个儿媳妇一同进入于家院,这一次俞氏对于家父母态度极好,脸上也含了笑,都说于家此去永安寺两年,这街头都不热闹了。

    于江全夫妻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们与俞氏坐在一起说起了这两年在永安寺的事。

    于书燕被秦楚推着入屋换衣裳去了,他极为讨厌看到媳妇穿着这般素净,他内心很害怕,若是自家媳妇真的循入空门,想来他也不会出士为官,必会隐居在她的身边,这一世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改变,与其这样,不如随自己心意,与媳妇儿好好活下去。

    三年的时光,按着上一世的时间,他若是出了士,还有两年就要诛连九族了。

    秦楚看着于书燕恢复常态,一身湘妃色华服,整个人都艳丽了,她梳了一个灵蛇髻,原本就长得漂亮的脸上描了眉,整个人便不同了。

    于书燕从屋里出来,带上了先前用秦楚给的银子买下的金饰头面,夫妻两人从后院出来,一入堂房,屋里原本说着话的数人都下意识的侧首看去。

    俞氏看着越来越漂亮的四媳妇,呆了呆,心头又冒出了一句,当真是个小妖精,这模样便是她都要被迷住了,何况她四儿子,难怪当年死活要娶她的,如今四儿媳妇长大了,也褪去稚嫩的婴儿肥,整个人既好看又有灵性,一颦一笑皆能令人赏心悦目。

    较之刚才的素净,会让人想起来是两个人。

    堂前的毛氏、吕氏、史氏都是看呆了,四弟妹也太漂亮了吧,不过才略微打扮了一下,但已经好看至此,刚才回来时的那一股飘然尘俗外的感觉没有了,却如落入红尘里的仙子一般。

    三个儿媳妇虽说嘴上不承认,心头却是佩服的,她们不管是在相貌上,还是气质上都不如四弟妹,不得不承认,而且如今的四弟妹生意越做越大,不再是先前开几间铺子的小打小闹,便



第460章:史氏愧疚
    史氏想到于书燕刚从永安寺回来,当年的确也是她逼了一逼才将她逼出秦家的,于是抱着生哥儿来到于书燕的身边,对着生哥儿说道:“你小的时候,四叔母老是抱你的,你许是不记得了,可是你以前最是亲近四叔母了。”

    于书燕见状,她从怀里摸了摸,摸出一颗糖来。

    原本还驻足不前的生哥儿一看到糖,立即冲上前,从于书燕手中夺下后,又许是不好意思,于是张开双臂,那模样好像是赏她一个抱抱似的。

    于书燕原本还心情沉重的,看到生哥儿便是笑了,赏她一个抱抱,这孩子可精着呢,她可是记得他前一世干过不少坏事,比如将她的衣裳剪出一个洞来,或者藏了下人的针线,就是为了让下人陪他玩。

    再不然摘了园里的花,说是准备做香囊,然后将花瓣晒在廊下,随后忘于脑后,下了一场雨,花也不能要了。

    还有就是背着史氏上树掏鸟窝,被秦楚抓了几回,揍了一顿后,从此看到一身官威的四叔便绕路走,总是绕回于书燕的院里来吃一顿好的。

    反正做了不少事,然而秦家都宠爱着这孩子。

    于书燕上前将生哥儿抱起,生哥儿便迫不及待的将糖纸剥开,安心的吃糖去了,糖还没有吃完,他便挪动的身子,赏下的抱抱时间到了。

    史氏无奈的看着儿子,如今是秦家的宝贝,一家人都喜爱他,有时候把她惹生气了,刚要教训他,他就跑奶奶房里吃酥糕去了。

    于书燕难得的露出笑容来,秦楚看到媳妇终于高兴了,那种莫名的想法终于不复有,只要媳妇儿还能留下来陪伴着他,他很知足了。

    夜里在秦家住的,早上于书燕想去看看庾县的铺子,秦楚却不打算去县学,他这一次告假时间长。

    三位兄长去忙着了,大嫂和二嫂两人很和睦,将院里院外打扫的干净。

    史氏却是在做针线活,银叶在院里逗着生哥儿玩。

    于书燕从后院出来,她换成一身素色的衣裙,然而仍然无法掩盖她的美貌,反而越发清丽脱俗。

    她来到生哥儿不远处,从怀里拿出一颗糖,正在剥糖纸,生哥儿眼尖的很,立即冲过来,于书燕却是一口将糖吃下,生哥儿在秦家没有谁不宠着他的,还没有谁当着他的面将他爱吃的糖给吃了的,一时间接受不了,嘟着嘴哭了。
1...6566676869...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