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鬼使神差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道貌岸然
    可是接下来爷爷说的的事情是我更加想不到的。

    小偷也就是我

    黄四爷爷被众人抬到后山乱葬岗,倒不是大伙偷懒不给他挖个坟墓,只是天太晚了,天气冷,一时半会,尸体也不会臭掉,准备明天大伙在来挖个坟,小年在老一辈心中是不宜动土的。

    后半夜,我你奶奶醒了,迷迷糊糊的她下床走到有夜壶的外屋方便。刚蹲下的时候就听到了依稀的哭声,好像有很多人,依依呀呀的跟唱戏似的。也不知道再唱些什么,敲锣打鼓的,阵仗很大。你奶奶激灵一下清醒了。这大半夜的谁在院子里哭正当她提好裤子想顺着窗户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的时候,结果就在打开窗户的时候,忽然有人从背后拍了她一下。这一下子的冷不丁的声响,使我你奶奶忘记了叫喊,下意识回头一看。

    只见一个老妇披麻戴孝的跪在她身后,这个老妇尖嘴猴腮,黑夜里看上去脸白的就像是一张纸。但是嘴唇却红的渗人。她拉着我你奶奶的衬裤哭着说:“我们黄家不该绝后啊,小四子还没死啊,你们怎么就不管了。”

    啊!!我你奶奶终于尖叫了出来,她挣脱了那个老妇的手跑到了里屋,拼了命的摇醒我爷爷。我爷爷睡的正香,他骂道:“喊啥啊大晚上的还睡不睡觉了”我你奶奶连忙告诉了她刚才她看见的。

    半夜不管是谁听了这事




第三章 怪病
    爷爷的杯子的事我后来没过多久就忘了,山里的小孩子,除了除了喜欢听这些故事,最惦记的还是吃的,

    这不,隔壁牛头村里死了一个老人,有一场白喜事,这就意味着可以可以去吃一顿好的了,我是家里最小的小孩每次这种能吃到肉的事情,自然少不了带着我去。我很清楚的记得那天我开心的像小黄狗一样。

    忘了说小黄狗就是黄四爷爷养的一条大狗的孩子,黄四爷爷没有子孙,一直一个人住,就养了几条大黄狗,前年过了一个小黄狗,这黄狗傻乎乎的整天乐呵呵的。

    也不凶也不闹,看见吃的就裂开嘴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点头摇尾巴,家里的人都喜欢它,黄四爷爷常说,这只狗和他年轻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每次这么说的时候,家里的几个长辈都会笑起来。似乎想到什么往事一样。

    一顿饭,有的人哭,有的人笑,我都不管这些,只顾着跟着吃了不少油水下肚,肚子撑得像个球,我一向很够意思,拿了袋子装了许多骨头,准备带回去给小黄狗吃。

    宴席一结束,我和父亲还有小叔趁着天上的月亮还亮着,赶忙的朝着家里走。这里离我家有三里地,不算远但是也不近,村子里的路不是很好走,在必经的路上,有一个小湖,两三米深,我还时常偷跑去游泳,每次都是被父亲抓回来一顿好揍,也不说缘由……现在每当我看见小孩溺水的新闻都会感概,还好爸爸管自己管的严,不然搞不好自己也就溺水去了。这三里地,走走也就十来分钟,况且这一条路,平时也走得不少。那一晚的月亮、星光都特别亮,照得那条小路特别亮像是有路灯一样,根本就不需要手电来照明。我边走边跳,父亲在身后和其他几个长辈在聊着什么。只是偶尔余光看看我。

    夏天的农村,有一样东西总是能吸引小孩子,那就是萤火虫,现在的我在城市里住了这么多年再也没见过这种小虫子里的,许多小孩也只能在电视里见过。确实可惜了。

    我在追逐着前面的萤火虫,一边追一边笑,虫子一闪一闪地往前飞,我就跟在后面一步一步的跑,后面父亲和小叔也离着不远,笑呵呵地看着我。

    小叔从口袋掏出一根烟递给父亲说:“你看小悸多精神,还是男孩好啊!可惜我家那口子肚子不争气。”

    我父亲笑着说:“瞧你说的,小悸多调皮你又不是不知道,洁儿多乖,这么好的闺女,你还不满足,你还想怎么样”小叔叹了口气说道:“再好的闺女还不是要嫁人。”

    这时候父亲见我跑的有点远了就叮嘱着我跑慢点,没一会儿,就到了家。

    我本来小时候是跟着父母一块睡的,长大些后,我就自己一个人睡另外一张床了。睡觉前的我在院子里跟洁儿姐姐炫耀着今

    天吃席吃着的好东西,红烧猪蹄,大鸡腿,五花肉,牛岜独,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其实哪里有这么多好吃的不过是自己从四爷爷那里听说过的好东西,此时都说出来在洁儿姐姐面前显摆显摆,惹得洁儿姐姐好生羡慕。

    自从这我出生之后,这家但凡有点好的,都是尽可能地留给我,就拿吃饺子来说,我吃的永远是肉最多的那晚,比爷爷黄四爷爷的都多。就连我二舅爷家的小堂哥都没这福分。谁让我小呢

    洁儿姐姐总是吃的是白菜馅的,这倒不是我妈偏心,每次饺子都是我二婶包的,没办法都喜欢我。

    本来一切都很好的,后来发生了一件我永生难忘的事情,准确的说,是一件我一点也记不起来,是我洁儿姐姐和我说的。但是从她的表情我就知道,当时的情况有多吓人了。哪怕是今天回想起来,我也有点后怕。

    这天晚上我吃的多,回来倒头就睡了,好像脚都没洗,只觉得自己今晚的被子特别重,我被压的紧紧的,喘气都困难,但是还是忍不住困意就睡着了,后面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后来都是我洁儿姐姐对我说,

    洁儿姐姐说那天晚上她看书睡得晚,就在准备熄灯的时候,转个头往窗户看去,这一转头不要紧,洁儿姐姐看到了这辈子最恐怖的一幕,窗户前的我,朝着窗外的月亮跪着,一个哆嗦把还有点迷糊的洁儿姐姐给彻底吓醒了,她理了理自己的衣服,故意壮着胆子咳嗽了一声,没有反应。洁儿姐姐这人自小胆子就特小,一只老鼠都能把她吓得半死。

    洁儿姐姐轻轻地对着我喊了声:“小悸。”但是跪着的我依然没有丝毫反应。

    洁儿姐姐又大声再喊了一声:“小悸,你咋了”我还是没有反应。

    她赶紧下床,连鞋子也顾不上穿,下地去看我。洁儿姐姐光着脚几步迈向跪着的我,把手按在她的背上想转过我,却发现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我,居然没有被她转动,借着月光,洁儿姐姐绕到前面去一看,她看见了她这一辈子最难忘的画面,跪着的我,嘴巴里吃着院子里面的草和土。

    此刻的我嘴里嚼着野草和土,面无血色,眼神呆滞而无神,一动不动地看着月亮,洁儿姐姐吓得发出了这辈子最大的叫喊声:“啊……”

    这一叫,叫醒了小叔还有我爸爸,我爸妈也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就连小黄狗都冲过来了,只见小黄狗不敢靠近我,远远地对着我大叫。渐渐地院子里的二舅爷,二婶黄四爷都醒了。

    当爷爷披着外衣一瘸一瘸的跑到院子的时候,洁儿姐姐已经说不出话了,啪地一下,打开电灯的一刹那,我已经昏厥在地上,嘴巴还在动还在嚼着什么东西。

    当爷爷抱起我的时候,看着我的脸色和嘴里的东西,

    全家人把目光转移到那跌倒在地的洁儿姐姐身上。

    小叔一把拉起洁儿姐姐:“这是怎么回事儿小悸怎么了”

    洁儿姐姐当时已经完全吓得说不出话,只有不停发抖的身体和打着战的牙齿告诉众人她仿佛看见了很恐怖的一幕。

    爷爷让父亲抱起已经昏迷的我放到床上,小叔抱着发抖的洁儿姐姐,我的小堂哥余飞手里牵着着的小黄狗一直狂吠,不停狂叫有点瘆人,小叔不耐烦地让小堂哥把狗抱出去,只是那条狗出去后,又在房门外叫,只是不进来。

    小叔可能也被叫得有点烦了,于是就对着那条狗大喝了一声:“再叫,再叫把你宰了!”说来也奇怪,一声大喝过后,那条小黄狗居然不叫了,然后夹着尾巴就跑回了狗窝



第四章 玄云观
    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天柱峰,简称主峰。海拔1488.4米,在潜山县城西北约30公里的深山中。《史记》、《汉书》均有记载。它与周围岗峦似是断隔却又衔接,如春笋状平地拔起500余米。中丰顶锐,腰围1.5公里左右,全身石骨,如钢锥,如石柱,如青莲花,如玉芙蓉,如刺天宝剑,如擎天巨臂。

    天柱山在历史上被道教、佛教视为宝地。道家把天下名山洞府封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称天柱山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庄名弼《游大龙山记》中云:“道书所载,天下有八天柱,徽州有三,潜其一也。”可见天柱山在道家眼里具有极其重要地位。东汉名道左慈就在此“炼丹得道”。从南北朝起,道家先后在天柱山建过五岳祠、灵仙观(真源宫)、天祚宫等著名道观,其中真源宫曾拥有道房3600多间。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把此山作为传授衣钵之所。山间先后建起过山谷寺(三祖寺)、天柱寺、佛光寺等著名佛刹72座。鼎盛的唐宋时期曾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说,方圆数百里的善男信女,来此朝仙谒圣者络绎不绝。

    我的祖上也就是悟空大师,曾经的白云寺就是其中之一,虚云道长的玄云观自然也在其中,只不过,乱世横生,吃饱尚且成问题,哪里能有香火,自然就没落了,建国之后又经历了那场大革命,现在这天柱山中寺庙道观也就没剩下多少了。

    但是此时此刻,没办法爷爷见我这病来的如此蹊跷,又联想道自己年轻的遭遇,明白我生的不是一般的病,自然不是医院能够解决的。

    所以只能进山寻找自己爷爷口中的玄云观,只盼着还能寻到当年虚云道长的后人。事不宜迟爷爷当时腿不利索,但是还是坚持要去山中,让小叔和父亲陪着自己上山,本来黄四爷也想去,但是爷爷不容置疑的让四爷留在家里面照顾我,四爷见爷爷态度坚决也不多说,拉着小堂哥和洁儿姐姐去厨房熬制草药了。

    天柱山虽大,但是寺院道观也就那么多,顺着街里街坊的流言蜚语,也就打听到这山中果真有一个奇人,法号“无为道人”。

    就是这么一位无为道人,传闻,精通法术,五行八卦,曾经略施小术就治好许多疑难杂症,不过这位道人却有一点毛病,那就是脾气倔,他如果要是看不惯你这个人,你说出龙叫唤来他也不会帮。而且他还极度的好酒,基本上是无酒不欢。

    据说他一天经常是从白天醉到晚上,而且就连出门帮人看地也是酒葫芦不离手。有人看【…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见过他曾经自己喝酒却摆了两个海碗,而且还自言自语。后来听说这位道人天生异能,开了通灵眸,能和“鬼使”交谈。

    当听到“鬼使”的时候,爷爷全身一怔,仿佛想起什么时候,一瞬间两条腿竟有些软了。父亲眼疾手快冲上去扶助爷爷问道:“爸,你没事吧。”

    爷爷这才回过神,眉头紧皱也不说话,换了一会说:邦子,大毛,就是这位无畏道人了,能不能救小悸,全指望他了。

    说完在路人的指导下三个人急急忙忙的前往天柱山请这位无为道人出山,三个人乘着月色,赶夜路,路过山里的那片林子的时候,也不知是萤火虫还是坟墓间的磷火燃烧绿油油的一片,小叔看着倒有些许害怕了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结果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腿倒是无碍,反倒是胳膊被一块尖锐的石头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父亲赶忙把小叔扶起来,爷爷大声喝道:“急躁什么,我们三个人还怕什么野鬼孤魂吗”小叔起来顾不得检查,咬着牙往前赶,等到赶到那个小道观的时候,已是痛得满头大汗,坐在道观门口检查了一下,发现连右胳膊骨头都要快看见了,

    小叔从小疼我,也顾不得疼痛,在父亲的简要包扎下,就站起来和爷爷一起使劲的敲着门。

    敲了许久,小道观门出来一个年轻那年轻道士,浓眉大眼,扎着个发髻,一袭灰色道袍,一副得道仙人的模样,赶上来就问外公是咋回事。

    外公本就急的不行,终于见到一位小道长了,一时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子的把我的情况说出来了。

    听完外公的讲述,那个年轻道长就说:“大爷,你别着急,你先随我进道观慢慢说,还有这位施主,你的胳膊这样子不行,我来给你重新包扎一下。”说着就引外公父亲小叔三人进了道观。

    道观说是道观,倒不如说是意见两间小屋子,脸一尊道像也没有,只是墙壁上挂着道家三清的画像: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那年轻道士给外公泡了杯茶,还点了一炷香烧了起来。示意外公坐下来,又转过身看小叔的伤口,进了里屋取出来一个药箱,把小叔胳膊上的布条小心翼翼的撕开,一看好大一个口子,布条也都被血染红了。年轻道士面不改色,很轻柔的拿了草药给伤口先敷上,再用白布给包起来,暂时止住了血,这一些列动作行云流水,小叔看着发愣,一时间竟忘记了疼痛。

    包扎完,年轻道士又起身给小叔和父亲泡了杯茶,茶看上去没什么不同,不过几根不知名的茶叶,道士让爷爷三人一口喝下去,倒也奇怪,喝完之后三人内心的不安逐渐就平复了,小叔的伤口竟然也慢慢地不疼了。也不知是茶宁神,还是那柱香宁神。

    外公这才开始重

    新一番叙述,讲了事情的原委,问这年轻道士可知这里曾经有过一个老道士。

    不想那那年轻道士竟然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你要找的应该是我师父,可惜我师父去龙虎山参加玄门讲经去了,算下时日起码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回来。“

    这下子爷爷和父亲小叔三人急坏了,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又开始焦躁不安了。这时候爷爷居然一把跪下来了。年轻道士连忙拖住下跪的爷爷说道:“大爷,这可使不得,你这可是可是要损小道修为的。使不得啊“

    爷爷不管那么多了,对着父亲和小叔怒喝道:“还傻站着干什么“这时候小叔和父亲也都跪下来了。

    年轻道士一时间手足无措说道:“我真没骗你们,家师确实不在。你们这样我也没办法啊。”

    爷爷说:“我知道小道长没有骗我们,可是我那孙子已经眼见着就不行了,无为道长不在,小道长去也行啊。”

    小道长急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三位施主,我学艺未成,哪里能轻易下山,再说师傅留我守山门,要是我私自下山了,我怕是要被逐出师门了。”

    爷爷和父亲小叔三人不管,只是跪着。

    那年轻道长,看着三人的模样长叹一口气说道:“也罢,救人一命功德无量,我今天就随你们下山,待师傅回来,我是走是留都算了。”

    爷爷三人听闻年轻道长的一番话,真的是喜极而泣,站起来相互搀扶。后来我知道这些事情后心里也是不好受,为了我这么一个小家伙,三个老家伙真的是脸面什么的都不顾了。

    既然师父生前有交代你来找他,那么大哥要是信我,就由我过去看看,你看行不行”

    一切或许都是命中注定,那年轻道士一边扶起外公,一边自语道:“罢了罢了,或许这就是道吧,道法自然,不可强求,你门稍等会儿。我准备一下。”

    不一会儿,那那年轻道士便从旁边的厢房出来,身背一个大袋子,腰间盘着一面八卦铜镜,对外公说道:“你且带我去你家,越快越好,我刚刚在屋内推算一卦,你的孙子现在正是危险的时刻,熬不过今晚怕是神仙来了也没用了。马上就出发。”

    &nb



第五章 土地庙
    我们村子是在山区的,山里各种奇物奇事多得很,倒不是迷信,许多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都是抱有很敬畏的态度的。

    我从小胆子不大但是贼调皮,仗着被家里人宠的很,总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什么都敢做,不过自从那次着了鬼,差点没死掉之后,我就很少去玩那些奇怪的东西了,一方面,父母把我看的更加紧了,另一方面,随着电视机在我家的使用,我多余的时间都在那一块小小的铁盒子里面了。

    不过还是有事发生了,大概是我六岁的时候,我们村有座很小的土地庙,还是那种灰砖头建的,就像是一个小房子一般,里面供着一尊土地爷。

    听爷爷说,这座庙是有故事的,也不知道是哪一朝哪一代的,我的曾曾祖父到这里的时候,就有了那座庙,虽然一直没人管理,但是无论刮风下雨,这座庙这么多年依然屹立在那里,庙里的土地爷爷始终保持着他的笑容。不过这一百年过去了,这座土地庙到底是显得更加破旧了。

    村里的人近些年的生活水平都上去了,在政府的帮忖下,大伙的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了。一次村长无意间路过这座土地庙的时候,忍不住感慨万分,后来来到我家和爷爷还有几个村里的老一辈的在一块商量了好几天,最终决定要重新修缮一下土地庙。
12345...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