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鬼使神差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道貌岸然

    消息传出后,驻九江日酋大为震惊,派出一只经验丰富的潜水队伍到事发地搜寻.然而奇事又发生了,这里水域仅30米深,潜水队却只有队长一人生还.这位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怕死的武士被吓得说不出话,之后精神失常.从他口中未得




第93章 出发
    上回说道我和室友虞伯牙听说了导师他们在鄱阳湖出事的消息后,在学校再也呆不住了,便瞒着辅导员,偷偷的买了去江西的车票。

    不过有了灵王墓的一番经历后,我确实变得成熟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一个人傻乎乎的去那些凶险的地方,我去之前先是找到了三筒叔说了我的意思,三筒叔知道我身体才刚好,也知道鄱阳湖的凶名,自然不肯让我去,可是我去意已决,现在又是文明社会,三筒叔就算和我学校的老师说,也不可能把我软禁起来吧。

    几番辩论下来,三筒叔终于同意我去了,但是让我一定要注意安全,上回灵王墓那可是九死一生,撞了大运才活下来,这次可不一样了。

    我点头示意,我又不是傻子又不是去找死的,我就是想去看看导师到底怎么了,能不能帮一把而已。

    三筒叔本来非要和我们一起去,但是店里面有生意,确实走不开,最后实在没法子,让他一个得意的伙计小王也就是这些天天天来借我的小伙计,比我还似小上岁把。

    性格敦厚,早就和我熟悉了,见是小王,我也没反对,本来这次去基本上也就是去看看导师那边的情况。又不是下墓地,也应该没多大的危险。

    说完这些,我尴尬的又说了一句:“三筒叔,那个,你看….”

    其实这次来找三筒叔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打个招呼的,最主要的还是答应了三筒叔,我们这一次行程的经费就有了着落。我们两个穷学生,光是车费就已经倾家荡产了,没有三筒叔的支持怕是还没到鄱阳湖,就坚持不住了。

    三筒叔见我这般模样,自然了然于胸,笑着说:“行吧,这次就当让你去外面散散心,旅旅游,也算是促进身体恢复了。”

    说完拿了一张银行卡给我,说了密码。又说了一大堆嘱咐的话。我一拿到卡,整个人腰杆都直了。喜笑颜开的和三筒叔告别,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出发了。

    俗话说得好:“有钱好办事。”有了三筒叔这张银行卡,我瞬间成了有钱人,和小王还有虞伯牙三人换成了高铁票,一眨眼就到了江西九江。【…#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刚到九江,小王见我和虞伯牙都没什么话,气氛很尴尬就笑着说:“难得出来玩,别这么闷啊,我来说个故事给你们听。”

    说实话我和虞伯牙都有点担心导师那边会不会出事,不过,在担心也没有用,小王毕竟是陪我们出来的,我俩强壮微笑说道:“小王,你说,我们听着。”

    小王见我们也来了精神说道:“话说这九江可是三省交界的地界,传说啊在古代九江附近有一个偏远的县城,那县城里的人素来以贪婪小气闻名。就说有一天,这县城里来了个卖肉的屠夫,就沿着这小县城里喊着“卖肉啦!卖肉啦!”这有户人家的主妇听到了,赶紧提

    着菜刀出来,喊着;“卖肉的,卖肉的!”那卖肉的望着有人招喊,赶紧走过来,那主妇就说道:“给我割二斤猪肉!你的菜刀不干净,用我的刀,挑那些肥的割!”那卖肉的听她这样说,就接过她手里的菜刀沿着那猪肉外边厚厚的一圈肥膘给她割了一块。那主妇却是又挑肥拣瘦起来,一连割了几块,都不满意,最后不可思议的说不买了,提着那油晃晃的菜刀一扭一扭的回家去了。

    回家之后,这女人把这明晃晃的菜刀在那锅里洗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做了香喷喷的一锅菜。等到那丈夫回来后,就和她丈夫夸耀着自己的聪明,白白占了人家一锅油汤。哪知那丈夫不听还罢,听了之后,忍不住怒从心来,张开手就给了那女人一个大耳瓜子,骂道:“你这个败家的娘们,你要是把那刀放在水缸里洗,我们不就能吃那一个月的油水了吗”两人当下厮打起来,最后拉拉扯扯到了县衙内,望着了那县令,那女子哭哭啼啼的向那父母官说了原委,那先令却勃然大怒曰:这个败家的娘们,不仅该打,简直应该脱下去痛打五十大板!她要是把那刀子在我们县里的大河里洗了油,那我们一县的人不就都能吃上个猪油了吗!”

    这个故事真的冷,冷的虞伯牙居然笑得捂着肚子了,我估计这小子可不是被笑话逗笑了,而是被小王说笑话的表情逗笑了。小王确实是一个阳光的男孩。

    就这样我们三人一路上开始有说有笑,本来就是年轻人,也没那么多顾及,话匣子打开了就无所顾忌了。

    下了车,我们三个找了个宾馆住下来,第二天,我赶早,与虞伯牙去那鄱阳湖的最东端小镇转了一圈,雇了艘当地渔民的渔船,说好了这船要载我们去鄱阳湖中心看看风景,到了中央才能给钱。不然不给钱。

    这船上只有一老一少祖孙二人,是湖边专门载游客看风景的,老人有六十多岁,身子板还很硬朗。

    因为多年走那水路,目光坚定而睿智;而小孙子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在船上蹦蹦跳跳的帮着杀鱼、捞网什么的。

    这一老一少,既稳当可靠,又可以谈天解闷。

    本来老爷子说什么也不答应在我们去湖中央看风景,后来我直接掏出十张毛爷爷,老爷子才松口了,说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一个样,图刺激,湖中央哪有什么风景啊,但是说归说,确实收下了我们船费。

    我不由得暗笑:老爷子看着老实,却也不厚道啊。

    等我们上船后,本以为这船就这么撑起竹镐就此开动,哪知那老船夫又从船舱中摸出一只大红公鸡、一瓶酒、一碗米。她将那大红公鸡抹了脖子,把热腾腾的鸡血洒在了船蓬上、船板上,末了又把那大公鸡扔进水里,然后将那白酒与米也一并洒入那湖水中

    ,自己拉着那小孙子拜在船板上念叨了几句。

    我知道,他这是祭拜那水里的冤魂,祈求这些溺死在水中的冤鬼吃饱了、喝足了,保佑这一路上平平安安,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才好。

    黄四爷爷的家祖籍本在浙江,是出了名的洼地水乡,这一个村子里不知道出了多少个弄潮的好儿郎,也不知有了多少年轻的生命,给断送在这浩瀚的水域里。

    在黄四爷爷口中我听过许多水鬼海妖的传说。看着老船夫的举动我不禁想起来黄四爷爷和我说过的一个女鬼复仇的故事。里面也提到过这样的祭祀。

    据说在沿湖而居的渔民里面有个老光棍,唤叫“浪里白条”此人水性极好,堪比水浒传里面的张横,就有了这个“浪里白条“的外号。

    &



第94章 海市蜃楼
    船在老船夫的一番操作下不缓不急的动起来了,老爷子不亏是老船夫,即便湖上风大浪大,船行的却是稳稳当当。我见虞伯牙好像被刚刚的祭祀吓到了。安慰的说道:“小牙,你可是徽州大学的高材生,你不会相信这些鬼神之说吧“

    虞伯牙大声的说:“当然不会,这些都是人类内心自己吓自己的东西,就算有时候有人说自己见鬼了,那也不过是在嫉妒紧张的情况下面出现的幻想,就好像沙漠里面的海市蜃楼一样。“

    我笑道:“到底是我们考古系成绩最好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思想觉悟高啊、”

    虞伯牙点点头,说道:“我在徽州大学时,也曾经研究过许多这样的可能性。有的空山,旷野中常常会突然传过许久以前的画面,声音、容貌都似活生生地摆在眼前一般,好多人以为是遇到了鬼神,其实那是因为山体中含有大量的铁矿,又值当时雷电交加,发生了电磁感应,这山体便像录音机一样,把当时发生的事情给记录了下来,在某一个特定的可能性下,再像放电影一般,给慢慢的释放出来。这道理其实很并不困难,只是大家不懂,而归附在鬼神之说上了。”

    我也说道:“是这样的。在北京的故宫里就经常有游人望着到了一晃而过的宫女,或是在水井里看到那腐烂苍白的面孔,大家都以为是遇到了鬼,撞到了邪,要跑去求仙问卜,弄到最后故宫博物馆还要去找那专家专门在电视台避谣,说是这故宫城墙上含有过多的红磷,导致那空气发生折射,所以才发生这般可能性。其实这与那运河上的龙舟人影一样,皆是海市蜃楼罢了。”

    那船上的小孩原本坐在一旁听我和虞伯牙说话,到了这个时候却突然说了一句:“那龙舟不是幻影。我和那龙舟上的女子曾经说过话,她还给过我一块玉佩。”

    这小孩突然说了这样一句,我和虞伯牙不觉一惊,刚要问那孩子此事究竟,那小舟却突然立在水上,停止不前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听到那船头撑船的老头子瓮声瓮气的喊着那孩子,让他给他把那一葫芦老酒送过去!

    那孩子便摘了挂在船舱里的一个紫皮葫芦,去给老人送去,我们就听望着那老人咕咚咕咚喝了酒,又小声训斥那孩子不要在客人面前胡乱讲话。

    那小孩先在旁边辩解着,末了就挨了打,伏在船舱里呜呜的哭起来。

    这孩子因为我们说话才挨了打,我们在里面也坐不住了。我便拿了瓶徽州特产的庐州花窖出去,坐在船头,邀那老人共饮了起来。

    那庐州花窖本是烈酒,二人你传过来我传过去,这喝酒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烈酒向那嗓子里一灌,胸膛里酥麻麻的全是些掏心窝子的话。两人说着些运河两岸

    的风土人情,感慨世事多变,物是人非。这心就慢慢靠近了。

    喝了几回之后,那周围的景色也便有些苍茫茫的,眼前像是落了层白花花的雪花,我就趁着酒劲向那老人动问起那孩子方才所说的关于那玉佩之事。

    没想到此事一提,那老人先前活泛的神色立即黯淡了。

    他抓着那瓶白酒一口口喝下去,像是在努力回忆着某些痛苦的往事。我望着这老人如此表情,知道这其中必有隐



第95章 蔓萝花
    正在说着,那老船夫走过来提醒我们,前面就到那鄱阳湖主湖的地界了,望大家多加小心。

    鄱阳湖近些年因为周边工业活动,加上长江上流三峡大坝的修建,面积早就缩小的不能看,现在都是一个又一个小湖连接在一起。之前我们一直还只是在小湖上面,现在同老船夫的意思是要进到主湖了水域了,一想到之前关于鄱阳湖的种种传说,想起来还是有些许害怕担忧的。

    虞伯牙不知道老船夫何出此言,我也有些不解,当下便问那老人到底是何故

    老人严厉的说道:“鄱阳湖的传说你们难道之前没听说过“,每天都有船只在这里无故落水身亡。

    传说这里积聚了太多的当年惨死在鄱阳湖地段的冤魂,所以恶鬼在这里成天闹事。

    虞伯牙不解道:“这鄱阳湖那么大,死的人那么多,要是真的闹鬼,早不就给报道了,哪里还能搞的起来旅游”

    那老人叹息道:“是啊,所以你们看,你们上船的附近有别的船家吗

    老人这么一说,我才发觉这么的是,我们上船的地方真的没有别的船家,按理说这个季节也算是旺季,没理由只有老船夫一家船户才对。“

    老人看着我和虞伯牙叹了一口气说道:“也怪我贪钱,没和你们说清楚都一带都是因为那蔓萝花惹得祸!”

    虞伯牙不知道这蔓萝花为何物,我却听爷爷的曾经说过这段历史。

    传说在宋朝初年,秦子观作九江太守,发现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不知何木,遂谓之蔓萝花,并作蔓萝花诗二首。

    这是歌咏蔓萝花最早的诗篇。此后韩琦、欧阳修、刘敞、秦观、王令、崔与之等三十六人,相继有咏蔓萝花的诗作面世。

    秦子观诗云:“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

    韩琦诗云:“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鲜于侁诗云:“百花天下多,蔓萝花天上稀”。

    刘敞诗云:“东风万木竞纷华,天下蔓萝独此花”。

    欧阳修任九江太守时,特地在后土庙建了蔓萝亭,并作诗云:“蔓萝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蔓萝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这些诗篇足以说明在宋代九江确实有株美若琼瑶、天下蔓萝的蔓萝花。【…¥ …免费阅读】

    但是宋朝之后这种奇花就迅速灭绝,再也没有关于蔓萝花的记载,但是物以稀为贵,越是这样,仅有的蔓萝花价值就更高,听小堂哥说过:“北京城一株蔓萝花能卖10万块,当之不愧的花中皇帝。“

    马克思老先生曾经说过:“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

    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

    蔓萝花如此一本万利的生意,自然无数人趋之若鹜。所以蔓萝花就更加稀有了,不过不曾想到这里竟然能听到蔓萝花的消息。

    我听老船夫这样说,便问道:“难道这附近水域就是那蔓萝花盛开之地”

    老船夫点头道:“附近水域自古就是这蔓萝花集散之地。传说这蔓萝花娇艳无比,举世蔓萝,但也就是因为这,那附近水域的生灵才惨遭那灭顶之灾。”

    我也叹息道:“是啊,蔓萝花如此珍贵,自然无数人想要采取,人一多了生态环境又怎么能保护的好”

    但是我觉得老船夫似乎在意



第96章 水鬼
    “有人就说,这段水域太邪乎,估计时水底下的冤鬼太多,形成魂域了,牛头马面来了都带不走;也有人说,这水底下一定暗藏宝贝,说不定就是那陈友谅的陵墓。”

    虞伯牙听老人这样说,忍不住低笑问道:“那陈友谅当年鄱阳湖大败,哪里有时间修陵墓啊,就算修那也应该在古城九江吗怎么会有人说在这鄱阳湖之下呢老爷子怕也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罢了”

    老人不在意虞伯牙的语气,自顾自缓缓的说道:“陈友谅有奇才,也有雄心壮志,其实一般常人,据说他早就预感到自己和朱元璋一战,胜负两分却未可知,回顾自己平生造孽太多,死后怕人会掘墓鞭尸,所以特地在那九江城里造了一座假的陵墓,用以迷惑世人,而他真正置身的古墓,却是这鄱阳湖河底。”

    我听老人这样说,沉吟了一下,也说道:“老师傅说的确实有道理。这陈友谅在当成王之前,一直在九江,对那九江的感情自然极深,死后葬在这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不过陈友谅兵败之时,正值壮年,如何晓得自己阳寿尽,莫不是这古人还真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那既然如此有何故还要最后和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早点退走,屯兵固守不就好了,毕竟陈友谅当时可是实力占据上风。各路诸侯无人能比啊。”

    虞伯牙听我这样说,也轻轻点着头,可是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头说道:“小悸,话虽如此,可是我刚刚上网查了查发现还真有这样的记载,要是说这陈友谅的陵墓修在了那大鄱阳湖底,确实真有几分可能。想想看当年陈朱的鄱阳湖之战,算得上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水上战役了,陈友谅当时的战船极尽奢侈,上面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后来的史学家说陈友谅当时已经是骄傲自满到了一种境界,根本对朱元璋不屑一顾,岂有不败之理,现在想想看,按照老爷子的话,这陈友谅分明是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假借大战为幌子,拉着船上的珍宝为自己陪葬才是真的。

    我经虞伯牙这样一说,也陷入到沉思中,怕是没这么简单,就算知道自己阳寿已尽,为什么偏偏要假借朱元璋作战为由,拉着这么多人陪葬,我虽然不是枭雄,没有陈友谅的满腹韬略,但是我觉得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很难想象一个君王自知大限已到,不想着交代后事,反而拉着身边的人和自己一起去死。这也太不符合常识了。

    想到这里,突然看到手中那块晶莹剔透的玉佩,心中突然灵光一闪,说道:“我知道这陈友谅的陵墓修在哪里了。”

    虞伯牙忙问道:“修在哪里了”我没搭他的话茬,反问那老船夫:“老师傅,这鄱阳湖哪一段闹鬼闹得凶”那老人想了一想,说道:“正是那附近水
1...2425262728...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