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品容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

    什么

    程锦容竟考了第一!

    永安侯夫人听了管事禀报,惊得站起身来:“你没看错吧!程锦容真的是头名”

    管事恭敬应道:“是。奴才亲眼看的红榜,特意看了不下五遍。表小姐确实考中了头名。太医院官署外一众大夫,俱口耳相传。表小姐今日可谓声名鹊起,人尽皆知。”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形容科举的话,放在太医院的考试上亦无不可。

    大楚行医的大夫不是凡几,每年有勇气来报考太医院的只千人左右,这千人中,最终能考取太医院的只有三人。

    每年,考取太医院的三个人皆一举成名,扬名杏林。

    程锦容身为唯一报考太医院的女子,本就众人瞩目。如今一举考中第一,更是令人震惊。

    从这一日过后,无人不知程锦容之名。

    裴家用十几年之功,将程锦容变相地困在内宅。可如今,程锦容崭露头角锋芒毕露,谁人能遮得住程锦容要做女太医进宫去见裴皇后,何人能拦得下

    永安侯夫人心乱如麻,慢慢坐了回去。

    对了,永安侯说过,不用遮也不用拦。程锦容想进宫,便由她去。

    管事等了片刻,试探着问道:“表小姐考了头名,是风光露脸的喜事。夫人可要打发人去贺喜”

    表面文章总是要做的。

    永安侯夫人定定神,吩咐白薇:“备些贺礼,送去程家。”

    白薇恭敬领命,很快退了出去。

    两个时辰后,白薇回来复命:“程夫人收了贺礼,令奴婢代为传话,说多谢夫人。等表小姐考了第二场第三场,考进了太医院后,再摆酒席庆贺。”

    程家态度摆得很明朗。

    程锦容是程家的女儿,有什么喜事,程家自会设酒席。

    永安侯夫人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一腔的郁闷不快,几乎都从鼻子里喷了出来。

    ……

    这一日,最自得风光的人是程方。

    程方在太医院官署里,听足了众人的夸赞逢迎,傍晚时分满面红光地回了程府。

    见了程锦容,程方笑得温和又慈爱:“锦容第一次入场,就考了十个甲上,拿下头名。可是给我们程家大大长了脸。”

    也没忘了表扬长子一句:“第十也很不错了。”

    有程锦容珠玉在前,第十也只能是“不错”了。

    程景宏毫无嫉妒,也一心为堂妹高兴:“两日后是第二场考试。以堂妹的医术,想进前二




第一百二十一章 怨怼
    六皇子兴冲冲地去了椒房殿。

    没想到,二皇子和寿宁公主竟然也在。

    二皇子绷着一张脸,目中闪着不善的光芒。寿宁公主红着眼眶,不时以衣袖擦拭眼角。裴皇后蹙着眉头,神色间有些异样的沉凝。

    这是怎么回事

    六皇子心中一惊,脸上的喜意褪了三分:“母后,二哥,大姐,你们在说什么”

    二皇子心情不佳,声音里略有些不耐:“随口闲话,有什么可打听的。”

    六皇子被噎得一头雾水,下意识地看向裴皇后。

    寿宁公主将头扭到一侧不说话,气氛愈发沉闷凝滞。

    裴皇后眼眸微暗。

    她身形瘦弱,病容憔悴,被一双儿女诘问,却一直不肯松口。

    六皇子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忍不住走到裴皇后面前,小心翼翼地问道:“母后,到底出什么事了”

    没等裴皇后张口,又急急张口道:“母后,我不是不解事的孩童,我已经长大了。若有什么事,我也能帮忙。”

    二皇子忽地冷笑一声:“此事连母后都做不了主,你能帮什么忙”

    二皇子性子霸道,暴戾易怒,宫中人尽皆知。平日里也就在宣和帝面前装装样子。一旦动了怒,对着六皇子也没了好声气。

    六皇子下意识地拦在裴皇后身前,挡住二皇子怒气冲冲的目光,正色道:“二哥,不可对母后无礼!”

    二皇子:“……”

    二皇子的脸孔有刹那的扭曲,眸光闪烁不定。不过,到底还是忍了下来,起身拱手:“儿臣一时心急,失了礼数分寸,请母后见谅。”

    六皇子这才让了开来。

    裴皇后看着六皇子略显单薄的身形,鼻间微微一酸。再看神色阴沉满目不快的二皇子,心里一声暗叹。

    “平身吧!”裴皇后中气不足,声音略显微弱。

    待二皇子起身,裴皇后又道:“和亲一事,不止是后宫之事,更是国朝大事。有文武百官谏言,皇上自会定夺。”

    “本宫虽是中宫皇后,也不宜插手过问。”

    ……

    原来是为了和亲一事闹腾!

    六皇子虽不上朝,对鞑靼太子即将入京之事也很清楚。太傅们上课,有意无意总提起“常年征战将士死伤无数”“民不聊生十户九空”“长此以往有碍国运”之类。

    很显然,文官们都赞成和亲。

    大楚国库空虚,四处民乱,再这么打下去,能不能踏平鞑靼不清楚,大楚内乱却是无可避免。因此,众多武将对和亲一事,也是赞成的。

    反正又不嫁自己的女儿。

    公主生来金娇玉贵,享尽富贵。为了国朝安定和亲远嫁,也是应该的。

    今日,朝中已有御史上了奏折,奏请天子应下和亲之事。奏折里还提起了寿宁公主,夸赞寿宁公主“美丽聪慧”“贞静娴雅”“举世无双”。

    寿宁公主是嫡出的公主,最得宣和帝欢心,年龄也最合适。这位御史一上奏折,众臣纷纷出言附和。

    偶尔也有人提起康宁公主。只可惜,康宁公主声名不显,极少露于人前。除了“柔顺”之外,几乎再找不到第二个优点来。

    众臣很快忽略了康宁公主,继续夸赞寿宁公主。

    寿宁公主得了消息后,又惊又怒又怕,找二皇子哭诉一通。二皇子便领着寿宁公主来了椒房殿,求裴皇后做主。

    结果显而易见。

    六皇子想通了其中关节,也皱紧了眉头,轻声道:“姐姐是不是不愿和亲”

    寿宁公主全身一颤,转过头来,一双妙目闪着水光:“当然不愿。柔嘉姑母当年远嫁鞑靼,如今又如何”

    嫁给一个比自己亲爹小不了几岁的老男人为妻,也就罢了。老可汗死后,柔嘉公主竟又嫁给了小叔子



第一百二十二章 隔阂
    被威胁的二皇子怒不可遏,扬起拳头,就要对六皇子动手。

    裴皇后霍然间醒过神来,一声怒喝:“快住手!”

    寿宁公主也被兄长的怒气惊动了,顾不得擦拭眼泪,红着眼扑上前,紧紧抓住二皇子的胳膊:“二哥,快停手!”

    再生气,也不能对六皇子动手!

    若动了手,要如何向众人解释交代宣和帝最厌兄弟相争,二皇子动手打了自己的胞弟,宣和帝焉能不怒

    一旁伺候的青黛和菘蓝也齐齐变了脸色。只是,这等场合这等情景,根本轮不到她们两个奴婢张口。

    二皇子目中戾气未退,拳头在六皇子的脸孔前顿住。六皇子平日乖巧讨喜,没曾想,犟起来竟也半分不怯。就这么和二皇子四目怒视。

    二皇子重重哼了一声,到底还是收回手,右手猛地一松。

    六皇子踉跄着后退一步。

    裴皇后扶住六皇子的胳膊,哽咽着低语:“小六,你没事吧!”

    六皇子一转头,正对上裴皇后含泪的焦灼双目。

    母后果然还是在意他的。

    这一点温情,令六皇子心里的愤怒瞬间被抚平:“母后,我没事,你不必忧心。”

    裴皇后深呼吸一口气,将泪水咽了回去,怒目看着二皇子:“混账!当着本宫的面,你竟敢如此肆意妄为!你眼里,还有没有本宫这个母后!”

    ……

    一顶忤逆不孝的帽子压下来,二皇子再愤怒不甘,也只得跪下请罪:“母后息怒!儿臣一时情急,失了冷静,绝不是有意要冒犯母后!”

    寿宁公主一并跪了下来:“求母后息怒。二哥素来是个冲动易怒的脾气,刚才是吓唬六弟,绝无动手之意。请母后明鉴!”

    二皇子和寿宁公主是双生兄妹,自小感情亲厚。二皇子为了寿宁公主动怒,寿宁公主为了二皇子跪下请罪。

    兄妹两人脸孔肖似,神情也出奇地一致。

    隐忍怒意,心有不甘。

    原本就不甚亲近,今日之事,更令他们兄妹和裴皇后之间心生隔阂。

    青黛忍不住跪下,为二皇子和寿宁公主求情:“皇后娘娘息怒。二皇子殿下和公主殿下兄妹情深,关心则乱,不是有意唐突。”

    菘蓝也跪了下来:“请皇后娘娘息怒。”

    六皇子定定心神,也跪下求情:“母后别生气。今日发生的事,也不能传出椒房殿。否则,只会令亲者痛仇者快。”

    对六皇子来说,二皇子寿宁公主是手足至亲。可对她而言,这都是仇人的儿女。她被逼无奈做了十几年替身,周旋应对。

    谁是亲者

    谁又是仇者

    裴皇后闭了闭双目,重又睁开:“你们都走,本宫要一个人清静片刻。”

    既未责罚也未追究。

    二皇子和寿宁公主齐齐松了口气,一同告退。

    六皇子倒是有心留下,不过,裴皇后已神色淡漠的转过头,一派谁也不想理的架势。无奈之下,六皇子也只得一并告退。

    出了椒房殿后,二皇子冷冷地看了六皇子一眼,和寿宁公主一并离去。

    六皇子苦笑一声,心里暗叹口气。

    二哥气量狭窄,睚眦必报,又最是记仇。今日之事,二哥定是将账都记到他的头上了。

    他满心欢喜地来椒房殿,想将程表姐考了第一的喜事告诉母后,哄母后高兴。没想到会闹成这样!

    六皇子在原地站了片刻,无声轻叹,慢腾腾地回了寝宫。

    ……

    寿宁公主的长乐宫,离椒房殿不远,盏茶左右便到了。

    寿宁公主红着眼睛回来,二皇子神色阴沉一脸不善,宫女们噤若寒蝉,无人敢多嘴。

    &nb



第一百二十三章 无耻
    二皇子一懵,一时有些反应不及:“舅舅这么说是何意妹妹不想远嫁和亲,我这个做兄长的,自要为她撑腰。”

    永安侯收敛笑意,淡淡道:“殿下这么想,简直是大错特错!”

    “癿加思兰是鞑靼太子,将来是鞑靼可汗。公主殿下身份矜贵,嫁去鞑靼,日后便是鞑靼的大阏氏,和大楚的中宫皇后无异。这么一门好亲事,公主殿下如何会不愿意”

    说着,永安侯又深深地看了二皇子一眼,若有所指地说道:“殿下是嫡出的皇子,日后被立为储君。公主殿下贵为鞑靼太子妃。兄妹两人同气连枝,守望相助,岂不是更好”

    二皇子:“……”

    二皇子也不是傻瓜,很快听懂了永安侯的话中之意。

    寿宁公主和亲嫁去鞑靼,对大楚朝堂百姓有功。这份功劳,自然都落在他这个同胞兄长的头上。

    宣和帝迟迟没立储,圣心不明。有了这份“功劳”,他就能稳稳压大皇子一头。也能拉拢朝中文臣武将。

    同气连枝,守望相助……这句话更是大有深意。

    有寿宁公主在鞑靼,或许,将来有一日,他能顺利收服鞑靼,将大楚的疆土扩展到关外。元氏的血液里,大概都流淌着好战的基因。大楚的历任天子,无一例外都有一统天下的美梦。

    已逝的宣武帝是这样,宣和帝是如此。身为宣和帝嫡子的二皇子,也是一样。

    想及此,二皇子呼吸有些不稳,眼中闪出了光芒。

    永安侯看在眼里,心里颇为满意,声音也缓和下来:“我知道殿下心疼公主。你们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兄妹,感情亲厚,做兄长的照顾妹妹理所应该。她一个姑娘家,连宫门也未出过几回。一想到远嫁,心里忐忑也是难免。”

    “可生在天家,生来就是金娇玉贵的公主,不去做一国之母,难道要召一个游手好闲的勋贵公子为驸马”

    “公主殿下绕不过弯,殿下就该好好劝一劝她,让她回心转意才是。”

    二皇子到底年少,还没修炼至永安侯这等厚颜无耻的境界。又是心动,又是羞惭,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已经答应妹妹,一定要为她拦下这门亲事。

    现在怎么好反悔

    他拿什么脸去“劝说”寿宁公主为了他牺牲自己的终身大事

    ……

    永安侯善于揣度人心,也十分善解人意,立刻低声道:“殿下张不了口也无妨。今日说过的话,只有殿下和我知晓。公主殿下若问起,你就和她说,我已经应下了。”
1...3637383940...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