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品容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她习惯了事事退让。可和亲远嫁……

    康宁公主将头垂得更低了些,掩去眼底的委屈和难过。

    宣和帝今日心情颇佳,笑着说道:“都平身吧!今日没有外人,都是元家人。这是柔嘉的儿子,如今随了母姓,叫元思兰。”

    “思兰,先见过你舅母。”

    元思兰笑着应了,拱手行礼:“思兰见过舅母。”

    礼仪周全,行礼姿势颇为标准,可见受过严格的教导。

    裴皇后心里有些惊讶,微笑着应道:“免礼平身。”

    元思兰谢恩起身,俊美的脸孔清清楚楚地露于众人眼前。裴皇后心如枯井,略略打量一眼,便收回目光。

    一旁的郑皇贵妃,却是长袖善舞伶牙俐齿之人,立刻笑道:“仔细一看,思兰倒是生得像柔嘉公主,和皇上也有些肖似。俗话说得好,外甥不出舅家门,果然如此。”

    外甥肖舅,确实是常见之事。

    鞑靼太子,未来的鞑靼可汗,长成了大楚少年郎的模样,取了大楚的名字,宣和帝心中自是愉悦。郑皇贵妃一番话,正说中宣和帝的得意之处。

    宣和帝哈哈一笑:“说得好。思兰,这是郑皇贵妃。”

    元思兰笑着向郑皇贵妃行礼。

    郑皇贵妃和裴皇后同龄,三十余岁的妇人,算不得年轻。可郑皇贵妃保养得极好,美艳白皙的脸孔上连一丝皱纹也没有,一笑间百媚顿生。

    宣和帝只令元思兰给裴皇后郑皇贵妃行礼,其余嫔妃一略而过。

    外甥来了舅家,给正经的舅母行礼问好也就罢了,一众妾室,自然没有这等资格。至于郑皇贵妃,没有皇后的名分,实则早已和皇后平起平坐。

    然后,宣和帝又叫来皇子们,和元思兰一一相见。

    大皇子今日在保和殿已经见过元思兰,二皇子却是第一次见这位鞑靼太子。一见之下,先是一惊,旋即心中一喜。

    元思兰身材高大,俊美倜傥,气度出众。有这等相貌气度,足以配得上寿宁公主了。

    说不定,寿宁公主待会儿一见元思兰,便会改了心意。他也不必费口舌劝妹妹了。

    ……

    宣和帝显然也有让两个女儿见见元思兰之意。

    “寿宁,康宁,思兰是你们柔嘉姑母的儿子,日后住在流华宫。”宣和帝随口笑道:“你们两个都来见一见表哥。”

    满心不情愿的寿宁公主应了一声,垂着头的康宁公主也轻声应了。一同上前,行了裣衽礼:“寿宁(康宁)见过思兰表哥。”

    元思兰眸光一闪,目光迅疾掠过两个垂着头不愿多看自己一眼的少女,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露出温和有礼的笑意:“两位表妹快请起。”

    声音略带磁性,低沉悦耳。

    这个粗鄙的鞑靼太子,声音倒是意外的好听。

    寿宁公主心里嘀咕着,起身抬头。然后,迎上一双温柔含笑的黑眸。

    寿宁公主:“……”

    不知为何,寿宁公主忽觉耳后有些发烫,心跳突然快了起来,脑海中纷乱如麻。

    这个鞑靼太子,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竟生得这般俊美,那双眼睛,含着笑意,像春风一般拂过她的脸孔。

    她之前满心不情愿,根本无心梳妆打扮,故意穿了一件色泽过分鲜亮遮掩自己丽色的宫装。现在忽地有些后悔和懊恼。

    康宁公主也迅疾抬头看了一眼,很快又低下头




第一百三十一章 宿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宣和帝有宿疾之事,文武百官们都知道。

    不过,到底是什么宿疾,发病时是什么模样,病症有多重,隔多久宿疾发作一回,是否有损天子寿元……等等诸如此类,无人知晓。

    就连裴皇后和郑皇贵妃,也不清楚宣和帝的宿疾是什么。

    杜提点守口如瓶,口风极紧。

    探询天子龙体如何,是宫中大忌。后宫嫔妃不敢探听。宣和帝多疑又嗜杀,文武百官们私下揣度是有的,绝没有人敢打听。

    宣和帝忽发宿疾,郑皇贵妃被“请”了出去,所有宫女皆退了出去。寝宫里只留下贴身伺候的几个内侍。御前侍卫们也不得入内,各自守在寝室外数米之外。

    隔着厚厚的门,隔得老远,依然能隐约听到寝室里传来的闷声痛呼。

    贺祈略略皱眉。

    前世宣和帝在三年后病逝,死于宿疾。

    宣和帝到底是何宿疾

    裴璋耳力同样敏锐,听到隐约的通呼声,下意识地又走远了一些。

    进宫当值前,永安侯曾提点过他:“在皇上身边当值,要慎之又慎。皇上生性多疑,喜怒无常。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却不能主动探听任何事。否则,必会遭来皇上疑心猜忌。”

    这段时日,裴璋颇为谨慎。

    他原以为贺祈冲动易怒,定会犯错,说不定很快就会丢了差事。没曾想,贺祈当值竟也十分谨慎。

    杜提点被急召前来,行步匆匆,一张老脸异常凝重。

    赵公公开门后,杜提点拎着药箱迅速进了寝室。

    寝室门开的刹那,宣和帝的闷声痛呼愈发明显清晰,飘进了御前侍卫们的耳中。

    裴璋不动声色地又走远了几步。一抬头,就见贺祈也同样走得远了一些,一副“我什么都没听见”的模样。

    两人四目相对,各自面无表情,心中冷哼一声。

    ……

    宣和帝宿疾一发,腰腹部便骤然刀割般剧烈阵发性疼痛。剧烈的痛苦,血肉之躯根本难以承受。

    高高在上的天子,此时面容惨白满额冷汗,不停闷声呼痛。疼到了极处,宣和帝面容狰狞,在床榻上翻滚痛呼,恨不得以头撞墙。

    这一刻,宣和帝和天底下所有被病痛折磨的病患并无不同。

    床榻边有一堆呕吐物,散发出浓烈的酸臭气。

    杜提点无暇多问,快步上前,低声道:“微臣先为皇上止痛,请皇上恕微臣无礼了。”

    宣和帝被宿疾折磨得死去活来,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有礼无礼,额上冷汗如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杜提点擅长针灸,先为宣和帝施针止痛。

    明亮细长的金针,很快刺入龙体。

    剧烈的疼痛,终于稍稍缓和。

    仍然疼痛无比,不过,总算不至于无法忍受了。

    宣和帝的呼痛声渐弱。

    内侍们暗暗松口气,各自忙碌起来。将床榻边清理干净,为宣和帝擦拭冷汗。至于沐浴更衣,至少也要等上一两个时辰。

    宣和帝病发时的模样,只有几个近身内侍和杜提点亲眼见过。几年前有一个内侍口风不紧,偶尔透露了一两句。不出两日,这个内侍就不见了踪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至此之后,近身伺候的内侍们愈发提了几分小心,哪怕是平日私下说话,也绝口不提天子病症。

    杜提点凝神施针后,从药箱里取出药包。赵公公接过药包去熬药。

    这是杜提点亲自配制的药,有止痛宁神之效。

    只是,针灸也好,止痛也罢,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宣和帝从十年前开始病症发作。原来一年只发个两三回,这几年,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多。上一次宿疾发作,是半个月前。

    这个月里,已经是第二回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性
    隔日,保和殿。

    卫国公靖国公等人皆在殿内等候圣驾。

    “今日怕是又要休朝了。”靖国公低声对卫国公说道。

    卫国公皱了皱眉头,无声叹了口气。

    这两年,宣和帝宿疾发作愈发频繁。一个月内发作两三回。每次宿疾发作,总要休朝一两日。

    龙体每况日下,众臣心中都是心知肚明,难免心思浮动。

    在这样的情形下,应该早日立储。国有储君,人心方能安定。

    只是,宣和帝没有主动提及立储,众臣如何能提若是主动上了奏折,宣和帝问上一句“众卿以为该立谁为储君”,又该如何回应

    皇子们年龄都不大,唯有大皇子成亲生了子嗣,早早临朝听政,如今还领了差事。虽然是份虚差不当大用,只凭这一点,就胜过还在读书的二皇子。

    二皇子是裴皇后嫡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既有嫡出的皇子,断然没有立大皇子为储君的道理。

    种种念头,在卫国公脑海中闪过。面上却是半分不露。

    平西侯晋宁侯等人凑到了一起。几位尚书,也自然地站到了一处低语。

    文官武将,泾渭分明。

    就在此时,大皇子来了。十九岁的大皇子,颇为肖似宣和帝年少之时,身材高大,颇为英武。

    和大皇子一同前来的,还有天子近身内侍赵公公。

    赵公公代传天子口谕:“朝中政事,由众臣商榷,大皇子听政便可,不可胡乱插言。”

    众臣一同领命。

    宣和帝对大皇子的偏爱,真是一眼可见。

    永安侯心中沉了一沉,不动声色地抬头看了大皇子一眼,正好捕捉到大皇子眼中一闪而过的自得。

    永安侯心里冷哼一声。

    ……

    上书房里,几位皇子正在读书。

    今日上课的,是顾太傅。

    几位太傅中,顾太傅年纪最大,脾气也最好。不时捋一把花白胡须。几位皇子读书不甚专心,不时转头低语,顾太傅也不动气,只温和地提醒一声。

    几位皇子皆喜武轻文。认真听课的只有六皇子,其余几位皇子不提也罢。

    今日上书房里,多了一个俊美的青年男子,鞑靼太子元思兰。

    顾太傅有意考校这位鞑靼太子,讲了一段四书,然后温和地问询元思兰:“殿下可曾听懂了”

    元思兰当然听得懂,故意皱着眉头,装出一脸的茫然:“我有几处不太懂。”

    顾太傅耐心地又讲了一遍。

    元思兰还是“听不懂”。惹来二皇子等人的一阵哄笑。

    自他幼时,母亲柔嘉公主便亲自教导他读书习字。母亲对他要求极高,严格得近乎严苛。四书五经他早已烂熟于心。

    在一众兄弟们四处骑马打仗射箭杀人时,他却在执笔练字。也因此,他一直和兄弟们格格不入,感情淡漠。

    他觉得委屈,对母亲抗议:“我是鞑靼太子,日后要为可汗。鞑靼和大楚常年打仗,我能骑马打仗杀敌就行了,为什么我要读这么多大楚的书,学写大楚文字母亲想念大楚,日后我领兵去杀了大楚天子,那座皇宫母亲想住多久都行。”

    母亲一边哭,一边用戒尺狠狠地打了他,直至戒尺被打断了才停。他的手心都快被打烂了,母亲哭得两眼红肿。

    他的手疼得钻心,却没哭。

    鞑靼男儿,血液中流淌的是嗜杀好战。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踏平大楚。他是父亲的儿子,是鞑靼未来的可汗。迟



第一百三十三章 惊喜
    半日过后,“不学无术”的元思兰,顺利博得一众皇子的好感。

    就拿二皇子来说,一见书本就头痛。现在有了元思兰的衬托,自己立刻成了聪慧好学之人,心里的暗爽,就别提了。

    散学后,二皇子主动招呼元思兰:“思兰表哥,今日去我的重华宫,和我一同用午膳如何”

    元思兰欣然应下。

    六皇子想张口,不过,二皇子眼角都没看他一眼。和元思兰一同走了。

    自那一日在椒房殿里冲突争执后,二皇子再没理过六皇子。

    寿宁公主也生了他的气,见了面都不和他说话。

    六皇子闷闷的坐了片刻,起身去了郑皇贵妃的寝宫。

    宣和帝最忌讳别人讨论他的宿疾,每次宿疾发作,根本不准任何人靠近。皇子公主嫔妃们,都得离得远远的。

    仿佛如此,就能证明他还是那个英勇神武的天子。

    也因此,宣和帝宿疾发作,儿女们不但不能来伺疾,还得当做不知情。

    六皇子来了之后,宣和帝也一样不见。六皇子在寝室外问候几句,站了片刻,便告退离去。

    ……

    宣和帝已经熬过了宿疾发作的疼痛,沐浴更衣后,喝了一碗滋补身体元气的参汤。很快又睡下。

    再次醒来,已是傍晚了。

    杜提点精神再不济,也得强打起精神为天子诊脉。

    诊脉后,杜提点松了口气,恭敬地说道:“皇上龙体已无大碍。”

    宣和帝被宿疾的疼痛折腾了一天一夜,元气大伤,声音有些虚弱:“杜提点,朕问你,朕的病症是否能治好”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听得杜提点心中一凛。
1...3940414243...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