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八零年代女首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青冥迦若
    宋晴天一抬头,见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衣冠楚楚的。

    “麻烦你稍微等一下,我把这些先来的小朋友的称好再给你称。”

    中年男人没有多说什么,站在摊位前看着熟练称重的宋晴天,发现她有一个习惯,每次称好称够之后,她总是又多捏了一点给买的人。

    中年男人不由的点点头,心里暗想,这妮子真聪明,虽然加多了一点点,可是买的人心里高兴了,还会再来买的。

    宋晴天忙完,才带着歉意对中年男人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虽然你要的数量大,可是我得讲个先来后到。”

    中年男人笑着说:“没关系,做生意就该如此,这是规矩。”

    “大哥,你真的要10斤吗”

    中年男人愣了一下,我都这个年纪了,你一个小女娃,我女儿都和你差不多了,你问我叫大哥,真没有礼貌。

    在淳朴的八零年代,哥这个词可不是是个男的都能称呼的,比你大的多的要叫叔叔。

    女的也一样,和你年纪相仿的你最好叫一声大姐,这样才是尊重人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改变别人命运也是很有意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巧香拉的拉面又细又筋道,更均匀。

    宋晴天回到家,林巧香就端着拉好的面送到了家里。

    林巧香今天似乎很高兴,来的时候还哼着小曲儿。

    宋晴天问:“巧香嫂子,啥事儿怎么开心啊”

    “赵家湾的赵三猛替你春生哥捎回来信儿了,说这两天你春生哥就回来了。”

    “怪不得这样开心,春生哥是想你想的了吧。”

    “晴天,你这小妮子,还没有到说婆家的年纪就懂这些了”

    宋晴天怀疑自己给宋春生写了那份热情饱满的信,宋春生想媳妇了才要回来,宋晴天这是救了他一命。

    似乎有点不对,秦小飞说赵三猛那煤窑有人有事情,煤窑少人才肯让秦小飞去煤窑。

    宋春生因为自己逃过一劫,可是自己又把秦小飞送上了不归路。

    先知先觉可以操控别人的命运,可是这种感觉,宋晴天真的不喜欢。

    有了林巧香帮忙,今天的干脆面做的超快。

    做完以后,杨秀莲就夸赞林巧香心灵手巧,接着又夸宋春生知道疼爱老婆,不舍得丢下她一个人。

    宋晴天听着心里,越发的觉得是自己亲手把秦小飞送往不归路,她就和宋西风商量,“三叔,我和小云关系不错,我听说凤英婶子出院了,你陪我去一趟凤英婶子家吧。”

    带上20个鸡蛋,叔侄俩就朝着村子后面的树林方向走去。

    走在路上,宋晴天说:“三叔,你还记得我阻止你去山西煤窑的事情吗秦小飞这次又要去哪里了,我总是觉得他去煤窑打工有点亏。”

    随即,把秦小飞今天在会场上面展露出来的生意天赋告诉给宋西风。

    宋西风说:“没想到秦小飞在这方面比我强多了。”

    宋晴天笑着说:“三叔也不赖的,我做生意都靠着三叔呢。”

    “你这丫头,会诳三叔了。对了,你该不会向让秦小飞帮我们做生意吧”

    宋晴天其实只想让秦小飞别去黑煤窑,宋西风这样一说,宋晴天觉得也很有道理,如果秦小飞愿意,她可以带着他一起做生意,做生意做得好不比去煤窑赚钱少啊。

    “三叔,你要是也这样想,待会儿你看有机会提一下。”

    远远的就看到了树林中的简易房子透出煤油灯微弱的光芒。

    走近一看,简易房子及其简陋的超过了宋晴天的想象。

    在靠的很近的四颗树之间,分别用木头捆绑拉上横杠,上面用几根树枝平放在上面,铺上草席,捂上一层塑料薄膜,用绳子固定好,再放心上麦秸和树枝。

    四周用草席围了一圈当做墙壁,留了一个出口就是门,门口摆放着锅碗瓢盆。

    进去以后,发现简易房子里面用一个帘子隔开,一半是王凤英和秦小云的住处,一半是秦天柱和秦小飞的住处。

    昏暗的煤油灯下,王凤英默默的流着泪,另外的三口人正默默的看着王凤仪,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眼见宋西风和宋晴天来了,拥挤的简易房子似乎都挤不下这么多人,秦天柱招呼他们叔侄坐下,就赶紧出去腾位置。

    “凤英婶子,我和三叔来看看你。”宋晴天说着递上了鸡蛋,“回来了就好好的养养,这些鸡蛋是给你吃的。”

    王凤英抹了一把眼睛说:“晴天,你真是个好妮子,西风也特别懂事,你们赶紧坐下,让小飞给你们倒点开水。”

    秦小飞慌忙出去烧开水,宋西风一把拉住他,“我们刚刚吃过饭,我听晴天说你就要出门了,我们坐下聊聊天就好。”

    秦小飞坐下之后,尴尬的说:“屋里地方小,真是烧开了水,我还想着没地方放,要你们去外面喝呢。”

    王凤英滚出了一行眼泪,声音略微的颤抖,“要不是我害病,家里也不会这样,都是我害了他们,拖累了他们,连家都没有了。”

    宋晴天安抚道:“凤英婶子,你可别这么说,小飞和小云不能没有你,只要你好好的,他们住啥地方都愿意。”

    秦小飞和秦小云不约而同的点点头,王凤英为自己生病花钱,房子都没有了,一直在内疚自责,怎么劝也劝不好,秦家兄妹俩担心这样下去怎么能康复。

    兄妹俩想让宋晴天借此话题劝劝妈妈,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宋晴天。

    “没有了家不说,欠了那么多债,小飞连书都没有读了,我这心里怎么也不踏实。”王凤英说着,泪珠子又滚了下来。

    宋晴天靠近王凤英,拉住她的手,认真的说:“凤英婶子,你这样说他们只会更难过,你现在是要心情好好的,赶紧把身体养好,他们兄妹还等着你好起来给他们做饭吃呢,你要是这样想,对身体一点好处都没有,你能眼巴巴的看着他们兄妹没有人做饭吃

    再说了,婶子,你要赶紧好起来,你看小飞和小云都长大了,娶媳妇的娶媳妇,说婆家的说婆家,你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抱孙子外孙啊。”

    秦家兄妹本想让宋晴天劝妈妈,可是宋晴天真能扯,把他们的婚事和小孩都扯出来了,弄的兄妹俩一脸通红的。

    宋晴天虽然没有做个妈妈,可是她理解当妈的心思,无非都是想让儿女们过的好,老了以后儿孙满堂。

    王凤英这样善良,自然会替儿女着想,自己卧病在床,不仅帮不上忙,还觉拖累了他们才深深的自责,有了心理障碍。

    宋晴天就是让她突破心理障碍,心里有希望,让她对觉得自己还有用,让她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样她才能好起来。

    王凤英听完,沉默了很久。

    &nbs



第一百一十七章 提前谈好了价格
    晚上回到家,林巧香已经把50斤面粉地面做成拉面。

    虽然说大家很累,可是看到昨天的收获,都觉得有劲头。

    晚饭后,四个人在家里做到半夜,才把所有的拉面做成干脆面。

    宋西风说:“今天的量太大了,巧香嫂子肯定累得不行,要是一直这样下去,巧香嫂子身体也吃不消啊。”

    宋晴天点头说:“如果明天也是按照这样的量做做,我们适当的要给巧香嫂子一些工钱,这毕竟是力气活,她一个女人家的,做这个太累了。”

    付出总是要有收获的,一味的付出没有收获是谁也受不了。

    其他人都赞同这样做。

    第二天大清早杨秀莲就早起,做了700碗凉粉的备料,

    一大早,宋北风去了学校,秦小飞今天没事,杨秀莲做好凉粉就来帮忙,五个人干劲十足的拉着板车去往老君庙会场。

    今天天是老君庙正会,一大早天气就热燥起来,仍旧阻挡不住潮水一样的人流。

    凉粉摊子刚刚摆好,生意就来了,接下来的生意更是好得不得了,一上午两份就卖掉了300多碗。

    杨秀莲和江晓燕累的话都不想说。

    干脆面的生意也不错,整个上午,始终没有见到昨天来买干脆面的那个中年男人。

    到了中午的时候,秦小飞有些着急,就问宋晴天:“那个男人是不是不回来了”

    宋晴天说:“不急,还有大半天时间呢,人家总不能一大早就来。”

    秦小飞想想觉得也是这么回事。

    下午到了半晌的时候,温度降了下来,宋青天的干脆面摊位稍微有一些清闲的时候,那个中年男人满面笑容的站灶摊位前。

    “妮子,今天准备的干脆面多吗”

    宋晴天笑道:“大哥,多着呢,今天卖给你十斤没问题。”

    “妮子,你是算准了我要来多做的吗”

    “不是算准了,是觉得我的干脆面肯定有销路,大哥一下子买那么多,估计是给我找销路呢,我怎么能不准备足一点。”

    “机会是给做好准备的人的,妮子,你不但脑子真好使,做事情也周全。”

    宋晴天笑笑,回到正题,“大哥,今天还要10斤吗”

    中年男人笑着说:“我今天要20斤,10斤太少了。”

    宋晴天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样的情况,20斤卖给正好,反正我今天准备的多,就是等着你多买呢。

    称好重量,开始算钱的时候,中年男人说:“昨天,我没有给你还价,是因为我要的少,今天我要20斤,你总该给我便宜一点,怎么样也要给个批发价吧。”

    宋晴天说:“干脆面可是有秘方加技术做的,一般人做不出来,就算是做出来,也没有我的干脆面一样的口味,而且我这面条粗细均匀,卖相也好,这价格不能少了。”

    中年男人回应说:“不是你的面条粗细均匀,口感十足的好,我还不来买呢。”

    宋晴天猜的没有错,中年男人肯定是做生意的,不然咋这么会讲价。

    中年男人接着说:“告诉你实话,省城里有卖这种叫方便面的,可是人家是上海北京的国营大厂出的,供不应求,像我们县城做生意的根本就拿不到货,因此我才想着在你这摊位上面拿一点然后回家卖。”

    看来这市场听紧俏的啊,越是如此宋晴天心里越是开心,这下觉得可以死死的搬着价格。

    宋晴天随口问道:“大哥是做什么生意的”

    中年男人说:“我是做食品生意的,在县城有一个店做批发。老君庙是我老婆的娘家,昨天我来到岳父家赶春会,看到了你卖这个,就觉得好奇,这乡下有人居然能做出来和方便面一样的东西,只是你这叫干脆面。

    昨天我来买干脆面之前,让一个小朋友来买了一点,回去尝了一口,觉得味道很不错,所以才来买一点回去试试。

    昨天晚上把这些东西拿回去,让附近的小朋友和我的孩子尝了一口,他们都觉得特别好吃,今天我在批发部推荐了一下,有两个人准备要货,所以我就想来你这里拿货拿点货。”

    宋晴天心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以后生意就好做了,这个中年男人似乎听实在的。

    中年男人说:“我看你做生意毕竟诚信,才愿意和你打交道,也毫不忌讳的把我的想法告诉你,假如我们长期合作的话,你这个面能不能给我便宜点,也好让我有个利润赚。”

    宋晴天知道自己的干脆面紧俏,刚刚开始可不能就这样掉价,可是如果不给这个中年男人一点利润也说不过去,他要是得了好处,才能给自己开拓市场。

    “大哥,这样吧,我还是按照2块6一斤卖给你,20斤的话就是52块钱,我少收你2块钱的零头,然后再送你2斤干脆面。”

    这样算下来,一斤干脆面2快6的价格没有变,但是中年男人省了7块钱,等于多给了3斤干脆面,那也是可以的。

    中年男人很愉快的答应了。

    宋晴天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

    拿20斤干脆面都要将价,那以后拿的干脆面更多,这个中年人更要降价,那可就没啥赚头了,先把价格稳住,等以后他要是拿的多,再适当的给他降价,这样他不停的尝到甜头,会更愿意和自己合作做生意,一开始不能没有底线,何况干脆面是紧俏商品。

    中年男人付完钱又说:“妮子,那要是我以后要的更多,能不能更便宜一点。”

    果然,这中年男人的想法被宋晴天给猜到了。

    没有开始卖,就开始为以后的发展做打算讲价,宋晴天觉得这个中年男人眼光真长远,当然也是自己的干脆面新奇,有优势。

    本来以后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再做50斤干脆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川镇春会的接力很快轮到老君庙村。

    老君庙村的太上老君庙可有几百年的年头,村里的人都说是明朝一个王爷特别崇尚太上老君,就在自己的封地修了太上老君庙,并让一个李姓的村子迁移在老君庙附近。

    岁月变迁,日月如梭,太上老君庙后来被人们简称老君庙,附近的村子也改名老君庙村。

    因为有历史底蕴,老君庙村的春会在三川镇是最大的一次庙会,各种烧香拜佛的络绎不绝,好吃好玩的应有尽有,人流量也是无比的巨大。

    就连其他乡镇,以及县城的很多人都会来这里赶春会。

    宋晴天觉得今天应该是个有巨大收获的好日子。

    之前干脆面的存货,加上昨天她让给林巧香拉的面条多,足足有30多斤。
1...2223242526...3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