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放开那个女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二目

    看来有必要在城堡区修建一个专门的大会堂来满足今后各类会议的需求了,罗兰心想,这还只是无冬城的高层官员,等到王国其他城市的管理者一并来新王都述职时,恐怕把城堡一楼塞满了估计也装不下。

    将这个想法记在本子上后,他轻轻拍了拍手,会议厅立刻安静下来。

    想必各位都已经清楚,历时近十个月的火炬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如今我们的足迹已延伸至距离无冬城数百公里的沃土平原,来自魔鬼的威胁被彻底扫除——从这一刻起,无冬以西不再是曾经那个寸步难行危机四伏的蛮荒之地,而是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物资的肥沃领土!罗兰顿了顿,提高音量道,没错,这片比四大王国加起来还要广阔的平原,将是灰堡未来百年的主要开拓方向!

    大厅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开疆扩土本就是君王最看重的功绩,也是众官员最容易获取利益的途径,哪怕是普通领民,亦可在大开拓中分到一杯羹。如今突然多出了一块足以容纳好几个灰堡的领地,其意义自然不言而喻,无论怎么赞颂都不为过。

    只怕「四大王国」这个称谓再过几年就要彻底成为历史了,巴罗夫摸着胡子乐呵呵地笑道,不管从体量还是实力来看,他们都和灰堡差得太远了。

    说得也是,若史书和传记仍像以前那么写,只怕会遭后人笑话。

    一大三小怎么样?

    三小王国也太拗口了点,还是另起一个新的称号比较妥当。

    同意我觉得帝国就很不错。

    大臣们热切地讨论着,长桌前的气氛一时显得有些高涨。

    罗兰并没有刻意制止,而是留出一段空白时间,让他们享受了一番胜利的余韵后,才将话题重新拉回到正事上来,不过我希望各位意识到,这次胜利仅仅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将魔鬼驱逐出沃土平原,赢得的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空间,不代表它们会偃旗息鼓,放弃对人类的征伐。真正的威胁是传说中的神意之战,只有当红月将临之后,敌人才会露出全部獠牙!为了那一天的到来,王国现在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换句话说,你们不但不能有丝毫松懈,而且还得拿出加倍的劲头来,明白了吗?

    是,陛下!

    众人轰然道。

    罗兰环视大厅一周,接着向身旁的夜莺点点头。

    后者转过身,拉开了挂在墙上的布帘。

    原本悬挂西境地图的位置,换成了一块硕大的黑板,而黑板上仅仅只有一个词:人。

    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罗兰一字一句说道。

    西境安定内政统一军队回归人心可用,他有太多的计划有待实施,但没有一个比增加人口更重要。

    为了尽快推动该政策,他甚至把战争总结等事宜都排到了后面。

    可以说,人口已成为制约无冬城发展的最大瓶颈。

    如果火炬行动中第一军拥有一支装甲部队,哪怕是最简陋的步战车,都能令魔鬼的反伏击陷阱落空。

    完成定型的首代活塞机虽然存在大量可靠性问题,但对于战争来说,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有和没有才是头等问题。

    罗兰不是不知道这一点,而是无冬城的生产能力已经到了极限。

    不管是钢产量,还是各个工厂的产能。

    一次决战基本耗光了积攒下来的九成炮弹。

    一条横贯平原的铁路则将钢铁储备用得七七八八。

    爱葛莎的冷却分离法渐渐根不上化工厂制酸所需。

    单兵榴弹的生产线更是占用了一部分本就捉襟见肘的炸药产出。

    可以说无冬城在许多方向上已经摸到了天花板。

    扩大生产规模需要人。

    增加新的生产项目需要人。

    把想法和图纸变成现实,更是要多个部门与大量人手来协作完成。

    无冬城的人口仍在稳定增长中,目前已越过二十万大关,对比其他城市,这已是个不可思议的数字,若再过个十来年,这里必然将成为整个大陆的核心,人口突破百万不成问题。

    若没有北伐战中那场出乎意料的转折,他大概也能接受这一结果,但事实是魔鬼的举动背离了所有人的预测,尽管原因尚不明确,却令罗兰感到了一丝不安——哪怕敌人聚集起大军,在塔其拉和第一军杀得难解难分,造成士兵伤亡过半,花费大半年时间才夺下城市,也比现在这样更让人安心。

    长期作战本就是写在计划中的一项预案。

    可魔鬼并没有那样做。

    战略意图的背离就意味着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形势发生了变化,这种未知带来的不安使得他无法再满足于现有的增长速度。加上军队的回归,使得他决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来缩短这一进程。

    陛下,这一直是行政厅的重点工作,巴罗夫起身回道,根据统计数据,外来人口的流入不仅没有停止,趋势还在稳步上涨,预计五年后就能实现翻番——

    我等不了五年了,罗兰打断了他的话,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在今年内就达成甚至超过这个目标。

    众人不禁吸了口凉气。

    一年二十万人?陛下,这恐怕难以实现总管迟疑道,要达到您说的流入趋势,除非发生动乱或饥荒,才有可能出现如此规模的迁移。

    你说的是自然情况下的变迁,而我说的是行政命令——若是实施强制措施的话,这并不是一个多难达到的目标。简单概括起来,这个长期计划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罗兰伸出三根手指,依次说道。

    ——对等迁移跨境征召以及鼓励生育。这就是你们接下来要做的事。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我全都要
    我在这里只提框架和基本要求,具体怎么实施,都由你们自行协商调配,总负责人为巴罗夫蒙斯。

    遵命。总管连忙抚胸道。

    罗兰满意地点点头,经过多年的历练,巴罗夫已经养成了无论命令听上去有多么不合情理,但只要他下定决心,都会一口应下并竭力去实施的习惯。

    而行政厅相互关联的结构也足以支撑起集中力量办大事所需的资源。

    那么听好了。罗兰示意夜莺将预先准备好的白布粘贴到黑板上,首先是针对灰堡王国内部的对等迁移

    噢看到布上的内容,众人不由得眼睛一亮。

    只见白布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解释了该政策的几个特点,言简意赅主次鲜明,完全可以称得上一目了然这便是原始手动版的ppt演示,而提供技术支持的正是索罗娅。作为曾混迹于设计院的绘图狗,做ppt忽悠甲方不过是基本技能。比起容易丢失关键信息,又枯燥无味的空谈来说,这种解说方式显然更具吸引力。

    灰堡的人口分布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大贵族成为领主后会逐渐建设起一座城池,而周边的土地则会分封给下级贵族,然后以此类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财富积累,大城市的消耗会越来越高,以至于自身无力再维持供给,从而将这一负担转嫁到周边村镇,最终形成了大多数人供养一小部分人的局面。

    这一局面不仅限制了城市的规模,也使得阶级流动基本固化。那些大城市看似人口颇多热闹非凡,不过是拎出来和单独的小城镇对比而言。实际上周边镇子村落的人口总和,要远大于它所供养的城市。

    不过罗兰也清楚,这种落后无关对错,纯粹是低下的生产力导致的。在生产水平达不到变革要求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劳动力都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终其一生只能享受到自己的少数产出,其余收获都被上缴给贵族,以维持他们鲜衣怒马的体面生活。

    在前几年招揽流民时,行政厅也留意过当地的人口变化,并做过一个大概估算,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灰堡的人口应该在两百万到四百万之间期间二王子和三王女之间的征战,以及教会投放的瘟疫,差不多造成了五六十万人的减损,亦使得南境的雄鹰城和东境的金穗城化作一片废墟。即使如此,依然有大量人口分散在灰堡各地,流入西境的仅仅是一小撮而已。

    而他现在不打算再放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了。

    黄金二号麦种的分发种植再过一个月就能看到成果,或者说现在已经能预测到大丰收的到来。高产棉花也在碧水港全面铺开,要不了多久,便能向王国各地输送足量的布料。大城市已不需要十倍于自己的人口来供应物资,现在一个人的产出,就足以抵得上过去十人甚至二十人的辛勤劳作。

    另外灰堡也完成了名义上的统一,各地权力回归中央,封地不再是领主的国中国,而是听命于他的下级行政机构。

    如今可以说强制迁移的软硬件都已具备,实施起来正是最好时机。

    所谓的对等迁移,简单来说就是给予移民相等的条件,来减少强制搬迁所产生的不满。

    比如说被迁者在村里拥有一处住所,两亩地,那么来到无冬城后,行政厅也会在新开拓的领地上划分同样的资源给他。这不仅能加快西北边平原的开发速度,还能有效缓解无冬在人力上的匮缺。

    当然不管说得多么好听,罗兰都知道,强制才是它的真面目无论愿意与否,都必须离开熟悉的故土,怀着茫然和不安前往陌生的城市,这一过程注定不会那么温和。

    将人从土地上赶出去,让他们走进城市投身工厂,绝不是解脱束缚那么简单。历史上这段变迁称得上是血腥无比,先是通过收回侵占和驱逐将村民耕种的土地吞并,让他们变得除了自己以外一无所有,再用鞭子与法规限制他们的去向。一些国家甚至颁布法令,允许处死那些长时间没有工作的流民,来逼迫他们加入到大生产中。

    尽管罗兰自问做不到这种程度,也打算在迁移后给予其补偿,但强制的本意不会因此而改变。

    他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至于第二项跨境征召,则是强制迁移的异国版。

    和受影响最小的晨曦不同,永冬与狼心都在教会的扫荡中沦陷,先后失去了法理上的王国统治者。根据希尔收集到的情报,这两个王国至今未能恢复正常,各地诸侯林立,但凡有点实力的大领主都宣称自己找到了先王留下来的私生血脉,俨然成了谁也不服谁的分裂状态。

    如此一来,像晨曦那样的代理君王方案显然就行不通了。

    您的意思是出动第一军?看到新换上的白布,巴罗夫微微一怔。

    你觉得那些贵族会坐视我们‘夺走’他们的财产吗?罗兰喝了口茶,理所当然道,我想除了权力财富和更广阔的领土外,他们什么也不会在乎不管是魔鬼,还是神意之战。当然道理还是要讲的,至于他们听不听,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会让他们听的,陛下。铁斧一本正经道。

    毫无疑问,跨境征召将比国内迁移得多没有黄金二号保证粮食产量,大批外层民众被迁走后,城市生态圈也会因补给不足而崩溃。这种行为跟战争无异,唯一的区别是,掠夺比占领的代价要小得多。

    第一军则是该计划能实施下去的最有力保证。

    永冬和狼心的人口加起来大约在三百万左右,排除掉那些死于教会战争的不幸者,至少也能为无冬城注入一百五十万新鲜的劳动力。这个大迁移或许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却是提升最直接的一部分,正是他有余力将手伸至境外,才会给巴罗夫定出一年内甚至半年里翻番的目标。

    陛下,您对征召的这些人有具体要求吗?总管问道,比如工匠农夫或识字之人

    以前确实有过类似的筛选,但那时候是囊中羞涩下的无奈之举,而现在情况已截然不同。

    不,罗兰伸出手掌紧握成拳,我全都要。

    我明白了。巴罗夫抹了抹额头上的细汗。

    接下来是最后一项,他让夜莺换上最后一张白布ppt,行政厅应通过宣传减税奖励等手段来鼓励领民生育。虽然相比前两项政策,它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效果,却是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微笑着看向大家,关于这一点,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从自己做起。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一劳永逸的货币方案
    现场泛起了一阵善意的笑声。

    随着行政厅的规模急剧扩大,官员的平均年龄也一降再将,加上考核制度的实施,年轻一代在学习知识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上都展现出了天然的优势二十岁完成初等教育,成为基层办事员,二十五岁升职为部门干部甚至核心官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实上,在城堡会议大厅中,就有不少年轻的面孔。

    望着那些面色微微发红,不好意思低下头去的新生代官员,罗兰也不禁扬起了嘴角。

    尽管这群人在处事手段和成熟稳重方面不如老一辈,但自身的朝气和韧劲却能给整个机构带来无与伦比的活力,这也是一个新兴政体最需要的气质。

    总之,尽可能提高无冬城的人口,是各位接下来需要努力的目标包括住房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都要跟上。翻番并不是终点,我也不设终点,你们只需知道,这个数字越多越好所以你们自身的‘奋斗’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等笑声平息后总结道,考虑到整数读起来更顺口,姑且就叫它「百万计划」吧。

    是,陛下!

    官员们齐齐抚胸道。

    之后几项政令都是百万计划的补充或扩展,比如对沃土平原上的资源进行勘探;新建多所全日制学校和专业学校,将普及教育进一步正规化;医护人员从军队培养转化为民间招募,并在新的小区中设立小型诊所,以分担唯一一座医疗院的压力。同时教育部新增一门中等学科:医学,从战地急救队中挑选熟手进行半自学培训,而教材就是从梦境世界里收集到的相关课本等等。

    将一座人口二十万的城市扩张成人口四十万乃至百万的城市,绝不仅仅只是数字的变化那么简单。居住区域的扩大需要更多基础设施才能有效运转,否则光是生活污水和排泄物就能毁掉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宜居环境。人口的高度集中对卫生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有莉莉的能力在,如何监控和预报也是一个需要摸索的问题。

    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没有广泛的脱盲教育,人口就只能是负担,而非工业化大生产的助力。

    这也是他点明此次会议只是框架的原因,想要构建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根本不是一两场会就能决定的。想要找出一条适合灰堡的路,还需要行政厅不断探寻和实践才行。

    就在众人对这个打造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城市的计划振奋不已时,巴罗夫忽然面带犹豫地问道,陛下,您打算把这些人都派进工厂吗?

    罗兰点点头,或者工程队第一军研究所只要是用得着人的地方,都行。

    但那样很可能会令行政厅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总管迟疑道,如今行政厅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混沌饮料香水蒸汽机等商品的贩卖,您也知道,后者是通过联合商会来实现的,货款大概是三到六个月一结,而领民的薪酬则是每月固定发放,数额差不多在八万枚金龙左右。现在前者远大于后者,并不用担心资金存量问题,但人数翻倍后,情况就不同了
1...499500501502503...6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