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大唐驸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碧海思云
这一俊一‘丑’,正是白天同席作画的少女。
“两位姑娘好!”
柴令武满心好奇的走了过去,她们这些佳丽早就散席了,理应早就回家了,可她们却在自己回家的必经之路上逗留,摆明了在等候自己。
柴令武凑到近前,一股淡淡清香扑鼻而来。这应该是这两名女孩私人马车,里面的空间并不大。
他定了定神,不自觉的退后了几步,
小小的动作却让两女心头大安,好感凭生。
柴令武问道:“两位姑娘,你们找我有事”
美貌女子道:“白天见到柴公子画作出神入化,我们姐妹心中感佩不已。我们专程在此等候,就是希望得到公子的指教。”
“果然不出所料!”柴令武心头明悟,拱手道:“请恕冒昧,还不知如何称呼两位姑娘呢。”
“我的名字柴公子想必听过…”美貌女子一言一行大方得体,先自我介绍:“我是郑丽琬!”
柴令武点了点头,原来她就是差点就成了自己‘小舅母’的郑丽琬,难怪如此绝色。
郑丽琬见柴令武面无异色,反倒是有些惊讶了,她指着身边的女孩,道:“这位是我表妹,右卫长史徐孝德之女徐惠。”
徐惠落落大方道:“小妹自幼在江南长大,前不久,与家人乔居长安,失礼之处,望柴公子海涵!”
‘徐孝德之女徐惠’不就是未来的徐贤妃、自己未来的‘小舅妈’么
皇帝为尊的时代里,最恐怖的风,不是龙卷风,而是枕边风。所以柴令武听到这个名字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先打好关系。
一念至此,柴令武赶紧拱手作揖:“原来是徐姑娘,久仰久仰!”
他是真的久仰,久仰了一千三百多年……
两女四只眼睛对视,尽都是在对方眼睛里面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懵…我/我表妹就是小女孩,你久仰个啥
“呃…!”柴令武也觉得自己过于热情了些,连忙道:“我也不知道久仰什么,反正大家一见面,都是这么说的!”
这人,真是…‘坦诚’…
两女同时有一种相当无语的感觉。
徐惠犹豫了片刻,好像给自己打气似地,半空摇了摇秀拳,道:“柴公子,我仰慕您的才华,请公子收我为徒,传我诗书丹青之技!”
徐惠忽然在车厢中站了起来,纤巧的身子恭恭敬敬的弯下腰去。竟然是正儿八经的行了一个拜师礼!
柴令武吓了一跳,急忙跳身闪开,手忙脚乱的道:“徐姑娘这是干什么我柴令武是将门子弟,以后也会从军,才华之语与我实在太远!”
虽然早已料到这个女子是为了画技才等在这里的,却也万万没想到徐惠竟然会正式拜师!一边的郑丽琬也是惊异的瞪大了眼睛,徐惠的表现出乎了她的意外。
“不,柴公子,你七首一文直击人心,更被孔颖达、虞世南等当世大儒誉为‘诗中之雄杰’,丹青一道更是我之目睹。请公子收我为徒,教教我吧。”徐惠苦苦哀求。
“我今年虚岁十三,还小!怎么可以为人师”柴令武都快吓跑了,开什么玩笑,若是你以后当了李世民的老婆,这辈分怎么算
徐惠依旧弓着身子:“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师父有为人师之才就够了。师父若是不答应,我就天天去你家门口跪着!”
郑丽琬在旁劝道:“柴公子,我表妹学画之心甚诚,公子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还是答允了吧。”
柴令武摇头如波浪,对郑丽琬说道:“郑姑娘,你还是劝劝徐姑娘吧!”
徐惠失望道:“难道在柴公子眼中,弟子竟然是如此不堪造就吗”
“是我根本没时间。”
徐惠总算忙问端的。
柴令武道:“第一、我是弘文馆学生,每天往返于弘文馆和家里,说是早出晚归也不为过;第二、每年是有田假
第零三五章:伶牙俐齿辩魏征
(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第二天,放学后!柴令武被叫去了甘露殿!
当他看到里头的阵容时,第一个念头是掉头就跑、逃之夭夭。
因为正殿之内,不仅有李世民,还有房玄龄、魏征、岑文本、孔颖达、李靖、侯君集、李绩、柴绍、李道宗、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重磅人物。
这物人物尽数在列,明显是在商议国家大事,他一个小孩子乱入干嘛
“鬼头鬼脑干嘛,只等你了,进来吧!”李世民笑道。
柴令武暗自叫苦。
等我干嘛我一不吃国家俸禄,二不担任国家官员。
“拜见圣上,见过诸位叔伯、父亲!”无奈,柴令武只能硬着头皮入殿,毕恭毕敬的挨个问好。
李世民笑道:“免礼!”
其他人亦是点头示意,只有柴绍危襟正坐,一脸不苟言笑的严肃表情,异常稳重沉稳的无动于衷。
柴令武心头一叹,早知自家老爹在此,就不来了。柴绍虽不迂腐,但注重礼仪得变态,要求他一言一行要达到古人的标准!
反正就是走路不能踩死蚂蚁,要抬着头、挺着胸,目光要平视……连脚步迈的也都要一样的大小,不能超过范围界限。
柴令武素来无拘无束。可偏偏摊上了这样一个老子,因此每次面对他时都必须一丝不苟,一举一动只能严格遵守规范来做。也只能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李世民见到柴令武这样一个狂生,遇到柴绍就像是老鼠见到了猫,心头直乐。
“让你来呢,就是让你就着武举、武院发表你的看法。这毕竟是你的创意,想必心中有一定的腹稿吧”
对于这些心腹重臣,李世民倒是没有隐瞒,直接将武举、武院的创意之主供了出来。
众人均为错愕!显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我不知道大家的疑点在哪儿,所以无从说起!”柴令武沉吟一会儿,道:“我建议采取问答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疑问,摆开来说!等问题解决了,大家想要了解的也就跃然纸上,最后稍作整理,那就是一个完美的执行方略。”
他这话音一落。
众人互望了一眼,眼中皆存有惊讶之色。
一般来说,都是由臣子拟好了奏疏,然后由尚书省过目,最终上报皇帝,由皇帝批复。
简单也省事,但弊端就是有所疏漏!
而柴令武这种以问答式来议事的方法,明显比奏疏涉及面广,解决的问题多了,好处自然也多。
“朕的第一个问题是武举需要设立什么科目”
“大唐军队有什么兵种,就设立什么样的考核科目。”柴令武看着这一堆名臣名将的目光,仿佛在看一堆废物。
众人顺着柴令武的思路一想,李世民这个问题的答案立马显现。
骑兵考骑术、骑射、骑战;弓弩兵考步射、平射、臂力,陌刀军考臂力,斥候兵考目力、箭术、灵活……
登时,一个个老脸通红,臊得慌。
“人无完人,箭术好的人,骑术未必好,臂力强的未必箭术好…未免错过专长人才…因此,我建议每个项目均可取士十人、百人!然后由这些人,通过比拼综合能力,决出武举的前十强。”
话说开了,柴令武倒是有了思路。
他继续说道:“以上,乃是取将之法,至于取名将之法,我的观点是‘先之以谋略,次之以兵法,三之以行军布阵,四之以应变,后之以武艺’。”
李世民、房玄龄、李靖、侯君集、柴绍等人听了眼中各自一亮,若有所思。前者求教道:“为何要把武艺放在最后”
柴令武道:“就拿三国时期的周瑜来说,他如果与曹操的夏侯渊等将单挑的话,估计一合就死,但是他在赤壁之战中,让曹军灰飞烟灭。还有陆逊,也没有关于他单挑的记录,但是他在竟陵之战中将蜀军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由此可见,将与帅的作用还是有着巨大区别的…”
柴绍点道:“是夷陵之战”
柴令武挥手道:“将就吧,反正都是陵!别打岔。”
柴绍脸色一黑,一脸嫌弃表情。
众人暗笑不已。
这种实实在在的事情,能将就吗
“将、帅的考核科目必须区分开来。毕竟学无止境,且人生又太过短暂,一个人一辈子能在某一个领域中取得辉煌成就已经很不错了。你不能要求一个帅才精通十八般武艺,也不能要求一个猛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人生啊,太他nnd的短了。”
柴令武托着下巴,颇有一种看破红尘的沧桑味道。
众人一头黑线!
太扯了!若是那些僧人道士说出这么一番话,他们倒是觉得正常,但是从柴令武这么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口中说出,怎么都让人生出一种诡异的味道。
“呵呵……好个有趣的小家伙。”房玄龄乐呵呵的说道:“你能文能诗,又写了一手连永兴公(虞世南)叹为观止的绝妙书法,还精通武艺。如此一来,你之前的话岂不有自相矛盾之嫌了”
柴令武洋洋得意的说道:“我是得天所赐、天赋异禀、绝无顶有的天才啊!房伯伯拿普通人与天
第零三六章:为了当官而读书
(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对于柴令武的论调,均为实干之士的众人均无异义。
李世民见柴令武解决了武举的难题后,又顺带着给这些制度的制订者上了一堂,有些意尤未尽的说道:“科举处于草创之初,以后也必将执行下去,对此,你可还有建言。”
柴令武想了一想,道:“对于参与科举的人,我认为要做出年龄限制。”
“为何要限制”孔颖达茫然不解。
“为了节省人力!”柴令武道:“大唐歼灭突厥之后,国策已经侧重于休养生息。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必将是文道盛行,而朝廷现在又提供了科举这么一个改变人们命运的平台,所以,人们为了当官,自然是拼命读书……”
孔颖达嘴角抽了一抽,读书是多少高雅的一件事,到柴令武嘴里,竟然是为了当官!
俗,太俗了。
“能不能换个说法”
程咬金大大咧咧的说道:“文人读书、武将学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当官,这有什么遮遮掩掩的!这说法实在,浅显直白、通俗易懂!柴小子,你就这么说。俺老程乐意听。”
孔颖达、虞世南等文官脸色发黑。
一干武将却显得乐不可支、意兴湍飞。
“好了!”李世民打了圆场,忍笑道:“怎么顺,你就怎么说吧。”
“读书可以改变人们的素质是好事。”
孔颖达、虞世南等文官面容稍霁。
然而柴令武话音一转,道:“但绝大多数为了当官…”
“哈哈……”
“嘿嘿…”
一干武将爆笑出声。
“安静!”李世民无奈的瞪了柴令武一眼,道:“说正事。”
柴令武莫名其妙的看了大家一眼,几次被打断,心头甚是不爽的说道:“为了当官,有的人耗费了一生去读书!但绝大多数人穷尽一生也没有被朝廷录用,而他们自以为功力不到,索性不事生产,从而把整个人生都投入到读书中去,最终把一个好端端的殷实之家读得揭不开锅,就算结果中了举也是七老八十了,这种年纪的人对于朝廷来说已经无用。而对于他自己来说,却是以家破人亡为代价的。”
“而科举一旦有了年龄的限制,那么,到了年纪的人,在断了当官希望之后,自然会全心全意的去经营家庭、教育后人!如此一来,既能避免了悲剧的筑成,又能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
“一人教出十人百人,十人教出百人千人,几代人之后,识字明理之人一定是遍地开花,到后面就算找一个不识字的人都难。”柴令武平淡的声音,短短一席话,就勾勒出了一幅让人枰然心动的蓝图。
这幅蓝图非常优美,听所未听、闻所未闻,李世民与一众文官只听得口水都差点流出来了。
“而对于当代来说,科举设了年限之后,将有更多青壮人口专注于生产之中,从而为国家奉献出更多粮食。有了更多的银钱粮饷,才能谈及开疆拓土。”
李世民嘴角抽了一抽,被柴令武说到痛处了。
当前的大唐王朝不缺开拓进取的名将谋臣、不缺精锐大军,但却缺少最最关键的钱粮。
一切,都是因为隋末大动乱遗留下来的创伤,大业五年,全国人口大约八百九十万户人口,可到了武德年间,却仅仅只有两百余万户,锐减了几近四分之三,将近三千五百万人死于动乱之中。天下十室九空,自然缺乏生机,没有了人力资源,自然就没有了钱粮去支撑战争。
以大唐目前的经济情况,可以适当打一些小型战役,但支持不住歼灭突厥那样的大战。若是强行为之,只会步上隋朝的后尘。
柴令武最后说道:“大唐现在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如果有十万青壮不事生产,一生专注读书,那对大唐来说,都将是一个天大的损失。所以,必须对科举的考生设置年限,从而释放出更多劳力,避免家庭悲剧的上演。”
“对你认为多大为限合适”李世民本就是难得的明君圣主,立刻意识到柴令武设年限的妙用,心思也完全转动了起来。
“三十最合适!”见到孔颖达要开口反驳的意思,柴令武迅速说道:“百姓需要的是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的干吏,而不是大儒!经史子集说了,
第零三七章:生意兴隆
(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不觉间已到炎炎夏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