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大唐驸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碧海思云
“造成这种解说的原因有二:一是断句的人没有从整体思想去了解孔圣子,这样就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二是断句之人对孔圣人心怀恶意,所以极尽诋毁之能事。”
柴令武此言一出,李世民和孔颖达脸皮均是一抽。
历朝历代皇帝都是按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理论来管理天下,现在依照柴令武的意思一分析,还真不是孔圣人的行事作风。
看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完全是后人妄自猜测出的愚民政策。
“你们再来看看这个断句法!”柴令武加上标点符号。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李世民、孔颖达顿时惊呆了,这么一断句,整句话立即变成了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相悖的意思。
柴令武望着两人,笑道:“经过这种断句之后,意思就变成:‘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们掌握了诗礼乐,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信还玩不来,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这恰恰体现了儒家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的思想。”
孔颖达登时汗如雨下,他发现他们儒家好像错误理解了孔圣人的意思,更可怕的是他们这些后人,而且还用这样错误的政策治理国家。
要说在此之前,他肯定深信不疑的相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有人怀疑,他一定和他拼了。
可是现在看来,他不但没有维护孔圣人的权威,反而还帮助第二种断句之人对孔圣人‘极尽诋毁之能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零四五章:说服李世民
(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看完了柴令武编写的《科举策划方案》,李世民心底的震撼,久久不能消退。
“真是你一人所写”李世民又惊又喜道。
“汝南公主与长乐可以作证。”
柴令武给予了肯定,接着为汝南公主说起了好话:“说起来汝南公主的功劳极大,在我编写之际,她及时指出了不足、不妥、不合适之处,从而令这份方案于三日之内成型。如果没有她在一边提示指点,一个人根本想不到那么多。”
李世民得意一笑:“你的表姐妹们个个知书达礼,娶到长乐,大赚便宜了你。”
“当然…”柴令武笑了一笑,心说:小萝莉还不知道,但如果再加上汝南当真是赚翻了。
“你这份《科举策划方案》条理分明、严谨细致、尽善尽美。比前朝草草创制之科举高明万万倍。许多规章制度闻所未闻,简直就是天才的神来之笔!”李世民不吝褒奖之言。
“你把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唯有县级的乡试前十才有资格参与各州的会试,各州会试前十才有资格入京参与殿试,这种逐级筛选的方式一能令朝廷取得真正有才之士;二能替考生节省食宿费用,三不耽误农时、军事训练…这个创想非常合理。但是我打算金秋九月便开科取士。所以在时间上,远离京城的考生恐怕是来不及参与殿试了。
“对此,你可有其他应急方案”
李世民想要网络天下寒士,与世家门阀所对抗,所以急于开科取士,这是他的初衷,也是注定会成功的政策。
但眼下的大唐刚从内战、外战中脱身而出,人们尚在温饱线上徘徊,读书这种奢侈的事情在天下寒门中尚属于下种子的状态。大唐立国以来,李渊、李世民没有以完善的教育体系去给种子浇水、施肥,任由在贫瘠的土壤中自生自灭。
可是李世民却想着通过科举,去天下寒门中采成熟的果实。在柴令武看来,简直有些异想天开,即使采到一点点,恐怕也是少之又少的青涩野果,食之有味、弃之可惜。
与天下寒门相对的世家门阀拥有富足的生活条件、丰富的藏书、,所以,他们的后代自幼都经受着高级教育,无论学识、见识、能力都高人一等。
这些世家大阀里出来的人,至少有一半能成为实干的官吏,但是他们对大唐的忠诚却远远地低于他们所在的家族,这点是李世民万万不能接受的,所以面对这些先家后国的人才,李世民并不想用,以免出现饮鸩止渴这种恶果。
可是如果不用吧,那谁来治理天下治理地方若是用目不识丁的寒士来治理,怕是没一年,大唐就会烽火四起。
有鉴于此,历史上的贞观王朝的科举考试,主体仍然是世家子弟,这是谁都无可置疑的现状,哪怕是心心念念捧起寒门士子的李世民,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状。
而这,也是科举在李世民时代时断时续的原因。
断,是断世家人才蜂拥入朝;续,是给予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希望,从而想尽办法去努力读书。
李世民见柴令武久久不言,哑然道:“你小子有没有在听我说话,在想什么呢”
柴令武说道:“这是我大唐第一次开科取士,最大的价值不是取士,而是通过这一次来诏告天下:大唐以后会开科取士,大家可以通过读书、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李世民点头道:“正是如此。百姓有了盼头才会努力。”
“我的应急方案是:由各级学院、私塾举荐的学员称生徒,经州县举荐的学员称乡贡。乡贡名额是上州每岁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有才能者不再此列;不论是何出身,均可怀牒自列于州县参加考试,逐级选拔到京师后,会同生徒参加尚书省考试。”
柴令武信心满满,早有腹稿。
“如此可令门阀世家最大限度的接受科举,这种举荐制可以说就是为世家门阀量身定制…等读书人满天下的时候,舅舅再以公平公正为由,将这举荐制划掉就行了。”
李世民愕然,似是想不到柴
第零四六章:舅舅家的
(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你既然如此推崇农、医、工、法等杂学,那么,你倒是告诉我,这几家能治理国家吗能让大唐震古烁今、国强民富吗”
李世民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没有孔颖达在,也不必装了。
“人不读四书五经不会死,但是会饿死、会病死、会冷死,也会因为不懂法而犯法被处死。”
“农业人才可以改进农具、提高粮食品种,可以产出更多粮食。多得吃不完,只能养家畜,于是百姓就有肉吃了,吃了肉的百姓就是一个个身强体壮的士兵,最终,大唐男女老少、全民皆兵,兵锋所指、披靡天下,从而令太阳所照之地皆为大唐领土!”
“医术人才多了,可以为全天下百姓治病。百姓健康了,人的寿命就会延长,新生儿就不会夭折,人户之数更多,从而开垦出更多的土地,组建更多的军队!”
“工匠可以改进冶炼术,从而让我大唐的刀剑永远锋利过异族,让我大唐的衣甲永远比异族更加坚固!”
“律法人才多了,可以全天下宣传律法,让百姓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从而令大唐内部安定和谐,内部安定了,朝廷可以抽出更多精力去开辟疆土。”
柴令武掉起三寸不烂之舌,给李世民描绘出一副优美的蓝图。
李世民神色千变万化,但一双眼睛却逐渐明亮了起来,猛的一拍大腿道:“有道理!我虽然不敢保证这几门学说,可以让大唐震古烁今,但是如果这些人才满布天下,但这些实实在在的实用、实干人才,一定能够令大唐早早成为震古烁今的伟大国度。”
“除此之外……”
柴令武想了想,还不是说了。
“我们舅舅和外甥的,有什么不好说的”听得正过瘾的李世民见到柴令武欲言又止,便催促了起来。
“科举的最终目的是用寒士替代世家子弟,从而达到平衡的目的。”柴令武说道:“可是舅舅想过没有,如果只有明经、进士的话,科举到了最后会成为儒家一家的了,到了天下不再有寒门、世族之分的时候,就只有儒与非儒之分了。一旦人人以儒生子弟为荣,那么,儒家思想就是律法,那一天,朝廷将会成为儒家谋取利益的傀儡工具,而儒家则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百行百家进行肆意屠戮。”
“不至于吧”李世民也不得不郑重起来。
柴令武道:“即使不至于,但儒家一家独大的后果已经在魏晋出现了。魏晋时期的儒家子弟蔑视朝廷,以不为官为荣,一个个都躲在山中当起了清谈客,朝廷无人可用,从而导致南北朝的大分裂,所以,差点亡种的五胡乱华,理应由儒家负九成责任,最后一成,才是当时的朝廷。”
“如果儒家通过科举而达到统治天下思想,那么,他们很可能用庸才来谋取利益,而真正有才之士则坐享其成。”
没有人比柴令武更清楚一家独大儒家学说有多么的可怕,一旦科举被儒家掌握,那么所有的学说都会成为异端邪说,即便不会当作异教徒烧死,也将被狠狠的打击得永世不得翻身!
因为历史,就是这么发生的。
既然柴令武重生一次,且有幸策划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制度,他自然要极力斩断一家独大的根源。
只有如此,才能让这个热情豪放、锐意进取的民族灵魂永永远远、世世代代的永葆热血。
“……”李世民神色变幻,心中却可怜起孔颖达来,那老儿,不仅柴令武搞《科举策划方案》,还要收其为徒,却全然不知道,他所重视的柴令武居然是一个反儒人士。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问道:“你要我罢黜儒家”
“自然不是。”柴令武矢口否认。
李世民又不是傻子,他怎么可能会放弃历朝历代的立国之本,去拿皇权至上的儒家开刀
柴令武说了这么多,无非是用来支撑《科举策划方案》中的
第零四七章:外甥像舅
(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你是说漱儿……”李世民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整个人犹如被一道天雷劈中,顿时被雷得外焦里嫩,失声大叫!
柴令武被这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嚎叫,吓得浑身一哆嗦,顿时赞道:“舅舅真聪明!”
“聪明”李世民气急败坏:“我聪明你老,你老爹。你接触的也就是长乐与汝南,除了汝南还能是哪个”
“这事儿真不赖我”
汝南公主含蓄妩媚,风情万千,多情而不放荡,温柔而不轻佻;小萝莉天生丽质、调皮可人,再养几年必将是眉如远山横黛,目似秋水彻盈的盖世美人,两人在他的心底拥有一定的位子,若只娶一人,那另一个咋办
这绝对是很严肃的一个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两个都娶了,来个左拥右抱,柴令武有些色色的笑了起来。
一个男人若是没有过左拥右抱的思想,那绝对是心理素质的缺陷。
“是汝南不守规矩”李世民生气了,连漱儿也换成了汝南。
“当然不是!”柴令武侃侃而谈道:“我是说要怪就怪舅舅。”
李世民愣了一愣,道:“怎么怪起我来了”
柴令武以贬代褒的说道:“没事把女儿生得那么漂亮干嘛”
李世民呆了半晌,又气又乐道:“照你这么说,我把自己的女儿生得漂亮也是一种罪过了。”
柴令武道:“漱儿姐姐那么漂亮,长乐那么可爱。我理所当然喜欢,理所当然都要讨来当媳妇了。”
面对如此诚实的柴令武,李世民非但没有被他的态度感动,反而勃然大怒,起身喝道:“好小子,难不成真是想把漱儿、长乐两个一起娶了”
柴令武使劲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他还承认了!
李世民眉头即时皱起,满头黑线!几乎喷血。
柴令武的诚恳让李世民气得说都不话来了,来回走了两步,方才指着柴令武劈头盖脸的喝道:“朕真是看错你了!枉我把自己最疼爱的公主嫁你,你却贪心花心。一个不够,还想外带一个公主,真是气煞我也。”
唐朝的驸马并非不能纳妾,但前提条件有二:一是公主同意,二娶了公主,过了一定的时间以后再娶再纳。类似柴令武没到碗里就眼馋锅里的行径,绝对是古往今来只此一人。
李世民终于懂了、明白了、放心了。
不是他的女儿不守妇道,而是他的外甥、四大恶人中的老二,瞧上了他的女儿——汝南公主李漱儿。
柴令武明白了、也放心了!从李世民的反应来看,‘左抱姐姐右拥妹妹’的伟大梦想仿佛不是美好的乌托邦、天下大同。
李世民本想佯怒着将柴令武叱喝一顿,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乖乖的只娶长乐一个,但见柴令武此刻的表情,便知他压根没有在听,反而在偷偷的乐呵。
“笑什么笑很好笑吗”李世民板着脸训斥。
“我不敢说!”
“说!”李世民加重了语气。
“我怕舅舅生气!”柴令武有点儿忍俊不禁。
“娘亲舅大,我让你说,你必须说。大不了我不怪你得了。”李世民心底也有一点好奇,不耐烦的免了柴令武的罪。
柴令武道:“外甥像舅舅。不止人像…欣赏美的眼光…好像也像了半点点。”
“……”
李世民一张脸黑里透着红,红里裹着黑,精彩极了……
他好色,从不否认。但是让外甥以‘外甥像舅舅’的说出来,面子上难免有些挂不住了。
这混小子太泥马的糟蹋人了!
这混小子太泥马会坑舅了。
太泥马的丢人了!太泥马的尴尬了!
“长乐年岁不大,但人如其名,长得天生丽质、容光明艳。而且受舅舅影响,能书善画、知书达理、才华过人,绝对是有史以来,难得一见的杰出女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简直是因她而生。能娶到她是我八辈子的福气。”
长乐公主绝对是皇家那一颗最璀璨的明珠,所以,柴令武没有丝毫吹捧的意思。
这一番话说的李世民连连点头,尤其是
第零四八章:柴令武要著书立说
(新书启航,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以推荐票、收藏支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