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穿越到宋朝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李承旭始终都在旁边看着。

    如果不是亲自看着郑益杭领军进城。他甚至都以为眼前这个宋国将军是派来拯救他们高丽国政的天兵神将。

    因为他自己本来就算是正派的官员。他发现,被郑益杭斩杀的那些都是城内最恶名昭彰的官员。而提拔上来的,都有贤名。

    在这些”被强制提拔”的官吏们云山雾罩般离开大殿后,李承旭忍不住,问道:”郑将军为何如此”

    郑益杭轻笑着道:”自本将率军踏上高丽时起,便将这片地盘当做是我大宋的土地了。”

    一言狂妄自信如此。

    李承旭在听过翻译后,瞠目结舌,怔怔看着郑益杭,久久没有言语。

    原来郑将军竟是已经将高丽国当做宋国土地,这到底该说他狂妄好还是说他自信好

    不过这貌似也不重要了。

    因为他全州已经投降,这是定局。如果郑益杭真是能为全州好。对全州百姓而言还是好事。

    李承旭并不知道,郑益杭在正殿里重新组建全州府衙的时候,他麾下有将士早已经将粮库、金库等搬空。

    他们不会去扰乱百姓,但对这些东西绝对不会客气。因为他们接下来还要向开京进发,这些都是用得着的东西。

    在长门町耽误那么长的时间,现在不管是倭路军,还是流求军,都已经是颇为缺粮的状态。

    时间仅仅过去两日。

    郑益杭便率着绝大部分将士离开全州,继续向着开京进发。全州城内仅剩两千将士镇守。

    大半个高丽国已经在这短短两天时间内风声鹤唳。

    特别是最可能成为下个目标的公州,郡内文臣武将就差没有哭爹喊娘。

    而在郑益杭到达公州之前。莫里已经率着流求军在东来城的东岸登陆。高丽东部边城东来面临战事。

    没有多少海军的东来城没敢在海上阻击流求军,这时候到陆地上,见到流求军的阵仗,仍然是被吓得不轻。

    莫里带着流求军就是抱着打秋风的想法来的,可没有郑益杭那么客气。

    很早的时候阿星皇就和穆易把话说得很清楚,流求军是给大宋军呐喊助威来的。土地归大宋,流求军,能拿多少是多少。

    莫里本来还耐着性子在城下面劝降。后面见着城头上有东来守军将士在笑他,便忍不住了。

    他知道自己是娘娘腔。但这不意味着他能够忍受别人笑话他。

    ”攻城!”

    在莫里满是愤怒的尖锐叫声中,东来城的战争就这样打响。

    整个东来城守军将士不过五千余众,想要挡住五万余众的流求军自是不可能的事情。

    流求虽然不具备制造火器的技能,但却拥有大宋淘汰的火器。

    再有郑益杭碍着莫里面子而借给他的那些重火器。

    哪怕不多。也足够让流求军轻而易举拿下整个东来城。

    战争持续不过短短两个时辰的时间,东来城内守军便是全线溃败。然后在半个多时辰过去后,东来城渐渐恢复安静。

    再没有纷乱的厮杀声和火炮声。

    流求军的许多将士涌进城内,以颇快的速度将城内各处堆积府衙物资。及公共物资的地方占据住。

    莫里这真是打算秋风扫落叶,连根毛都不给东来城的官员们留下。

    虽然他也没有要东来城官吏们的命,仅仅在翌日便率军离城登船继续向北。但天知道,他走后那些官员们哭成什么样。

    流求军并没有去打扰那些寻常的百姓,但却是将城内官吏们的府邸给抢得差不多空荡荡。他们这会儿,真是裤裆里都漏风了。

    那些两袖清风的官员还好,家里本来就没多少东西,流求将士也就没下狠手。那些家境殷实的可就倒大霉。几乎被掏空。

    看样子郑益杭和莫里东西分工,注定会要让高丽东部各城的官吏们横遭大劫。

    ……

    赵洞庭因为苏刘义的建议。没有让军机内阁给前线各军区大军下令休战。却没曾想,会有请战书传到御书房里。

    他有点儿低估前线将士们的灭元之心了。

    特别是建康、祥龙两个军区的将士。

    他们和后面的百姓不同。百姓们现在安居乐业,受限于眼界。对于能不能覆灭元朝已经不再那么关心。但是,建康军区的将士们可是在元军手中吃过大亏,差点儿全军覆灭,连元帅苏泉荡都大受打击。他们在宋城呆的这些时日,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在被心中的仇恨折磨着。

    他们有太多的袍泽、太多的手足兄弟永远躺在神仙岭以及神仙岭外面那片荒地上。

    连只是听他们说及当初惨战场景的祥龙军区将士都义愤填膺,恨不得直接杀去中都去就好。

    而在大年庆时,天捷军中发生的爆炸事件,就更可以说是导火索。

    大年还没过去的那几天,将士们尚且还能按捺住自己的冲动。到正月底,便再也按捺不住。

    军队中不知道多少将士请战。

    普通士卒向统带请战,统带又向都统请战,再到总都统们,最后就到岳鹏、苏泉荡两人面前。

    岳鹏尚且都还面前按捺得住,但苏泉荡可就不同。他是最受煎熬的,这段时间人都憔悴许多,时刻想着报仇雪恨。

    岳鹏知道他这种心态非常不好,却也不便阻止他向赵洞庭呈请战书。能做的,只是暗中命令信差慢些赶路。

    他期待着苏泉荡能够从这种状态中调整过来。

    一月底的请战书,就这样拖拖延延,在这二月下旬,终究还是到了赵洞庭的御书房里。

    ”臣建康军区元帅苏泉荡遥禀圣上,今我建康军区大军和岳元帅祥龙军区大军已在宋军休整多日,兵员皆以最大限度得到补充,短时间内很难再有改善。粮草足备、士气高昂,臣以为,当下便是再度向元中都发动进攻之良机,遥请皇上下旨……容许臣和岳元帅率军直奔中都,覆灭元贼!”




1753.一个难题
    赵洞庭在御书房内,手中端着苏泉荡的请战书,嘴里缓缓将书信上的内容念出来。眉头渐渐皱起。

    连刘公公在旁边都他身后边微微皱起眉头。

    墙角落正擦拭着书柜的张破虏悄悄往这边瞧了眼。

    赵洞庭将书信轻轻放回到案桌上,陷入沉思当中。

    前线的大军会发来请战书。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赵洞庭意识到这是自己的疏忽,自己应该早预料到前线将士会有这种举动的。

    到底还是没有换位思考。

    坐镇长沙,可以算得上是养尊处优的赵洞庭不在乎继续和元朝耗下去,但前线的军中将士却并不会这么想。

    他们心里都想着能够早些将元国覆灭。然后凯旋回朝。而现在,他们却是在前线虚度光阴。

    发展根据地的事情都是文官们在做。大军最多只是助其维护治安。在没有什么乱子的情况下,实在是空虚得厉害。

    将士们除去训练就是训练。心里当然会有要么就快些和元军开战,要么不如回军区训练的想法。

    这看似不是多大的事情,但却是值得重视的。赵洞庭心里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决定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士气。

    但答应苏泉荡率军出征这已经是不可能的。

    赵洞庭已经下定决定不冒着鱼死网破的凶险和元朝开战。就算要开打,也得等到合适的时机才行。能一举定乾坤的时机。

    而若不答应苏泉荡,前线的将士们又会怎么想

    之前已经让他们在前线休战,尚且可以被理解为让大军休养生息。现在大军早已经休整好,还能连个理由都不给他们

    就让将士们这样懵懵懂懂的在前线等待

    赵洞庭能够想到那种茫然的感觉。若是这样。前线的将士怕是过不得多长时间就会焦虑不安。

    这对大军而言是颇为危险的。

    心不定,必生乱。

    ”将苏副军机令和兵部钟尚书请来吧!”

    意识到不能草草回复此事的赵洞庭回头对刘公公说道。

    ”是。”

    刘公公忙答应,向着御书房外走去。

    过不多时候,苏刘义和钟健两人便联袂出现在御书房外。他们分别在军机省和兵部衙门办公,隔的距离很近。

    ”臣苏刘义叩见皇上……”

    ”臣钟健叩见皇上。”

    两人进屋都给赵洞庭行礼。刘公公给苏刘义搬过来椅子。

    赵洞庭道:”给钟尚书也赐座吧!”

    在角落的张破虏忙绑着搬把椅子上来。

    这让得钟健些微诧异。以前他可没享受过这种待遇,随即想到,只怕是皇上有什么头疼的事情需要商量。

    再联想到被宣来的只是自己和苏副军机令,便主动问道:”皇上突然宣臣和苏副军机令前来,莫不是前线有什么变化”

    赵洞庭颇为赞赏地对钟健点了点头。

    这整个朝廷能常被他看到的熟面孔应该都能算是聪明人,起码不笨。但能做到钟健这样见微知著的着实罕见。

    或许这和钟健的出身有关系。出身于贫困家庭的他总要比别人更细心些,也更愿意去动脑子些。

    紧接着赵洞庭说道:”前线苏元帅传回来请战书,请求让朕允许和他岳元帅率军出征中都。”

    苏刘义脸上露出震惊之色。因为这是连他都不知道。

    随即他连忙道:”皇上,泉荡鲁莽……”

    他可是才刚刚和赵洞庭、钟健等人定下”休战”的方针,担心苏泉荡的这封请战书会惹赵洞庭不高兴。

    因为这肯定不符合皇上的心意。

    只还没来得及替苏泉荡解释,就见赵洞庭摆摆手,道:”副军机令不必如此,朕了解苏元帅。他不是鲁莽的人。”

    说到这他忽的领悟到苏刘义的意图。不禁失笑,又接着道:”此封求战书不见得就是苏帅个人的意思。十有**不是这样。算算时间,前线的将士们已经在根据地休整颇长的时日了。朕始终没有新的旨意传达下去,他们心中茫然乃是必然。请战,说明将士们都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了。这是好事。”

    苏刘义轻轻松口气。

    他看得出来这是皇上心里边真实的想法。

    然后却还是察觉出些许不对,疑惑道:”若是全军将士意思,那为何不是军机令亲自传信回来”

    文天祥现在可也在宋城内。论军衔、军中地位,此时宋城内大军肯定都是以文天祥为主。没理由是苏泉荡上书请战。

    ”呵呵。”

    赵洞庭闻言又笑,”苏帅和岳帅两人的性子你又不是不了解。他们上书之前,肯定是已经和军机令商议过,没得到应肯而已。”

    文天祥性子沉稳。在没有得到明确的旨意前,肯定坚持按兵不动,这点赵洞庭心知肚明。

    而没能从文天祥那里撬开牙关的岳鹏、苏泉荡直接上书御书房,这也很正常。以两人性子,干得出来这样的事情并不稀奇。

    眼神瞥到钟健身上。赵洞庭道:”只不过现在打肯定是不能打的,朕宣两位爱卿来。是想问问两位爱卿可有什么方法在保持按兵不动的先行条件下,且安抚住前线将士躁动的军心。军中的低层将士们可不知道极境强者杀到皇宫来的事情。便是知道,也未必能够感同身受。不可能以这样的理由让前线大军就这般继续休整下去。还得想个更妥当的理由才行。”

    苏刘义、钟健两人闻言都是思索起来。

    赵洞庭把话说得很明显,他们当然都能够领会赵洞庭的意图。

    而这并不是个容易解决的问题。要不然,赵洞庭也不会把他们两给宣来,自己就能想出办法来了。

    御书房内良久的沉寂。

    苏刘义、钟健两人都是微微蹙起眉头,一言不发。

    直过去许长时间,钟健抬头,道:”皇上,臣有一策或许可以一试。”

    ”讲。”

    赵洞庭道。

    钟健道:”臣以为,前线将士会有请战之心,正如皇上所言,乃是他们心中茫然,在此时万事俱备的情形下,不知道大军为何还不和元军开战。而要消除他们这种茫然,最佳的办法不过于分散他们的精力,不让他们满脑子都想着灭元的事情。”



1754.不好预感
    赵洞庭点点头,”可有具体办法”

    钟健接着道:”自皇上从雷州率军驱元以来,至今已过整整十三载。我朝将士从最初的殿前司、黄龙禁军到现在的整整三十六支天罡禁军以及日益壮大的地煞禁军、各地守备军、守军共计百余万将士。大宋亦是从最落魄的时候发展到现在成为全世界最为强盛的国度,这其中为大宋建功立业的将士可谓多不胜数。而从景炎至今。皇上您只在当初复临安时有犒赏全部三军将士,且当时诸将分封并不全面。臣以为,皇上不如趁着此时再行犒赏三军。对全军将士论功行赏,封军衔、奖勋章。更重要的是让全军将士投票,竖立军中优秀典型。如此。不仅可让将士们暂且分散精力,也能借着这段时间完成犒军大事。”

    赵洞庭眼中发亮,听钟健这席话,还真有种被惊醒的感觉。

    他以前有很多次萌发过犒赏三军的念头,只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搁浅。其中多数时候都是因为打仗。

    从雷州那时候起到现在,大宋军队征伐的时候实在太多了。赵洞庭因为不想遗漏那些正在执行作战任务的军队,就没做犒赏。

    通常都是在战争结束后,各军草草犒赏了事。虽犒赏其实很丰厚,但总缺少全军共庆的那种氛围。
1...11431144114511461147...13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