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有术:腹黑皇后傲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吐露
周和开口表明心迹了,日后邓云鸿要是不放手,两人争斗起来,吃亏最大的就是邓如光啊。一个是他的爱将,一个是他的长子,无论谁受伤,邓如光都不愿意啊。
“周和人呢”邓如光问。
“他回大同了,”无面说:“周和已经在大同城里了。”
“这小子!”邓如光问:“有没有人知道他回京”
“他连着赶路,就出来一个日夜,没人注意到这事。”无面说:“只是,他怎么回的大同,我也没有发现。”
邓如光心想,这小子,总算还做了些伪装,没有正大光明地跑回京城。再一看,邓云鸿的脸色也有些古怪。邓如光心里就明白了,这何青衣留不得。
邓夫人看了一眼邓如光,知道他也明白这个道理了,就转身出去了。这事,现在不用她操心了。她不担心周和,可她担心邓云鸿。
自从元宵节后,何学瑜上门讨过休书,邓云鸿就明白自己的心思了。他知道,自己喜欢何青衣,所以,周和再喜欢何青衣也罢,他都不会放手。
周和出京去了宣府,邓云鸿就不动声色,尽量截断周和跟何青衣的来往。他知道,何青衣在宫里,除去王应元,并无其他途径跟外界联系。
邓云鸿明白,周和之所以跟何青衣能走到一块去,就是因为他们去大同的路上,接触机会极多。现在截断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邓云鸿以为,两人的关系会渐渐淡下去。谁知道,周和还是跑到京城来见何青衣了。这么不管不顾,冒了那么大的风险,只为了见她一面。想到这里,邓云鸿的脸色,怎么可能好看。
周和是邓如光一手培养的孩子,将士守城有多重要,周和不可能不明白。可他明知故犯,扔下大同回了京城,这何青衣对周和,实在是太重要了。
现在,邓云鸿又是这样一个神色,邓如光的心,就同邓夫人一样了,灭火也趁早,斩草要除根。这何青衣,万万不能出宫了。
可宫里的何青衣不知道,她以为,邓云鸿这次终于不小人了,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呢。
徐若兰恢复了几天,身体已经好了许多。
何青衣去翠云轩的时候,张留梦跟陈芙蓉都在,连黄曼丽跟王心怡也在。大家正围了六皇子看,有人说他像中宗,也有人说他像徐若兰。
张留梦先看见何青衣了,“姐姐,你说六皇子像谁”
何青衣过去一看,这六皇子一天一个模样,实在说不好,究竟像谁。只是那五官,隐约有些徐坤文的模样。可她也不好说六皇子像徐坤文啊,只得说:“神色有些像皇上,五官有些像徐姐姐。”
徐若兰却直说了,“我怎么觉得,钧儿有些像我二哥呢。”
&n
第64章 寻找白将军
何青衣知道,陈芙蓉不是那么狠毒的人。只是嫉妒迷了心窍,做出了过分的事。
现在,徐若兰母子也没什么事,大家开诚公布说一说,日后就算不能和好如初,至少也别成了死敌啊。
何青衣并不天真,可她知道,陈芙蓉在宫里有多孤立无援。如果徐若兰切断了跟她的来往,日后,陈芙蓉在这宫里,可能真的会孤老终生。
徐若兰本来就是这个小圈子的领袖,她又有了皇子,升了嫔位,张留梦,黄曼丽跟王心怡,自然是围着她转的。等张留梦生产了,她和徐若兰的关系会更亲密。为了孩子,为了各自的利益,张留梦和徐若兰必定联手。
那样一来,没有生育,又不怎么受宠的陈芙蓉,只会跟她们日渐疏远,最后什么没有朋友,也没有恩宠。何青衣帮着陈芙蓉当了美人,并不愿意看到这么一个结局。所以,能补救一下,她还是愿意再努力一下。
何青衣跟着陈芙蓉进了如烟阁,杨柳捧了茶出来。何青衣吩咐她们下去,自己有话要跟陈芙蓉说。
陈芙蓉当然也知道,何青衣是想说什么,只是,这事她一点儿也不想面对。
“陈姐姐,”何青衣说:“那天的事我知道了,可有一件事,你一定不知道。”
陈芙蓉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模样了,问:“我不知道什么事”
“先皇有两个美人,一个姓余,一个姓王。余美人怀孕快生产的时候,王美人就引了她去御花园散步。结果猫一扑,余美人跟徐姐姐一样摔了。只是,她没徐姐姐那么好运气,胎死腹中,一尸两命。”
何青衣抬头看了一眼陈芙蓉,见她仍是不信,就把庆王告诉她的事,慢慢地说下去了,“大家都以为,余美人的死是个意外,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那王美人受宠了,升了嫔位。”
陈芙蓉以为,何青衣编了个故事,来说自己不是呢,就打断说:“张姐姐,你不用绕那么大的圈子,说些有的没有的。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吧。”
“我还没说完,你如何知道没有这事呢。”何青衣笑,“等下你去问问,先皇那一朝,有没有一个叫张廷远的刺客。张廷远刺杀先皇的时候,就是王美人引的路。”
听何青衣说出刺客的事了,陈芙蓉倒是有几分信了。
“你知道这王美人,干嘛给张廷远带路吗”何青衣说:“余美人的死,就是王美人设计的。她引了猫洒了山茶油,却被太监刘察给发现了。刘察就拿这事威胁她,不是让她在先皇面前说这事,就是让她去做那事,最后还逼着她给刺客带路。她害死余美人,不过是个冷宫的下场。可她给刺客带路,却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陈芙蓉已经相信了,肃宗一朝,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因为,这法子,就是冯莺儿教她的。
冯莺儿的伯父冯公公是尚衣监的首领太监,经了肃宗和中宗两朝,这样大的事,当然耳熟能详。冯公公教了冯莺儿,冯莺儿再教了陈芙蓉。日后,陈芙蓉就是他们手中的一只莺,让干嘛就干嘛。
“是冯莺儿教我的,”陈芙蓉明白过来了,就哭,“张姐姐,我怎么办呢我不想去冷宫。”
何青衣叹了一口气,“徐姐姐也没事了,这事,她也不想追究。你洒的茶油,一早就被雨水冲走了,白将军我也让庆王带出宫了,应该没
第65章 充数假主钗
何青衣进了永和宫,就看见小公主跟皇长子正一处玩着。
一旁的芦叶见了,赶紧引着何青衣去见如妃了。
“见过如妃娘娘。”何青衣行礼问安。
“张姐姐,”如妃娇嗔地怪道,“你这是多久没来我们永和宫了,再不来,小公主都要不认识你了。”
“最近多事,”何青衣叹了一口气,说:“娘娘,你也知道的,端王妃出了事,端王又定了亲事。”
“哎,”如妃也叹了一口气,“各有各的命,端王妃那么一跳,周嫔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何青衣想了想,也是这么一个道理。周嫔的妹妹跳了山崖,把太后的生辰破坏殆尽。端王妃被人下药是被迫的,可她跳山崖却是主动的。
她和英王那一搭子事,皇家自然是同情自己孩子的。如果不是端王妃,随便是个什么宫女,英王也不至于受那么大的打击。现在,端王妃是痛快走了,可英王活着,生不如死。
就算有人同情端王妃,可现在看看英王魂不守舍的模样,总有人会觉得,端王妃应该忍一忍,回家了再上吊。这样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去跳山崖,破坏了太后五十的生辰也就罢了,英王得受多大的刺激啊。
经了此事,中宗怎么看周嫔,太后怎么看周嫔先不说别的,看见周嫔那张脸,立马就想起她跳山崖的妹妹,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啊。
这周嫔在后宫,就算是彻底完了。她在的延禧宫,贞妃饿死,周嫔又没了出路,日后只怕就要成冷宫了。
说了会儿周嫔,如妃就问:“白将军好久都没回来了,本宫派了人去找,他们说庆王跟你抱着猫走了。你们把白将军弄去哪里了,婉儿这几天老是哭着找猫。”
“庆王给抱回王府去了,”何青衣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怎么就给抱走了呢,”如妃问。
“庆王见着喜欢,就给抱回去养几天了。”何青衣有些心虚,这事,她绝对不敢说真话。否则,如妃这样的人精,一听就会猜到徐若兰身上。
如妃半笑地看着何青衣,知道这事没那么简单。只是,白将军在宫里要是做了什么事,牵扯到她跟小公主身上,可就不好了。
所以,庆王这次带了白将军出宫,如妃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安抚小公主还需要些时间。
她们正说着话呢,宫人进来通报,“方王妃和张小姐进宫了,太后让娘娘去一趟呢。”
“本宫知道了,”如妃懒洋洋地跟何青衣抱怨,“还没结婚呢,就当自己是端王妃了,整天进宫讨太后欢心。偏生又没个巧嘴,就硬逼了如语一起来。”
“那我就先回去了,”何青衣起身告辞。
“别急着走啊,”如妃说:“去了太后那里,我们姐妹跟她也没什么话说,到时候又要怪我们排挤她了,她是准王妃,你也是准王妃,就陪她说说话吧。”说着,就拖着何青衣一起去永寿宫了。
两人进了永寿宫,给太后行了礼,就在边上坐下了。
高如语看见姐姐跟何青衣来了,很明显松了一口气,一边又挑了眉毛,跟如妃示意张玄妙有多讨厌,非逼了自己过来。
如妃但笑不语,一边敷衍着张玄妙,一边问着太后最近的身子如何。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太后的话题,老是围着张玄妙的金钗打转。如妃姐妹并不知道太后的意思,可何
第1章 飞救西霞关
张玄妙和端王定了亲事,就经常拉了方王妃一起进宫。
太后见张玄妙落了单,就时不时拿话套她,问些金钗的事。张玄妙觉得自己已经跟端王定亲,定亲仪式又那么隆重,婚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所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在,宝庆公主并没有全都告诉她了。所以,太后也只能打听到张玄妙所知道的一切。
太后得知没人知道主钗的模样,就动了歪心,吩咐曹嬷嬷去宫外找了个匠人,吩咐打一支玄鸟金钗。
可玄鸟是宫中用物,寻常百姓哪里敢接这样的活计。最后,曹嬷嬷花了不少钱,找了个不怕死的匠人,做了这么一支玄鸟钗。
可这种不怕死的匠人,既然敢做玄鸟钗,自然也敢到处张扬。什么一个老嬷嬷,拿了一支如何的玄鸟金钗来找他,吩咐他打一支如何的金钗,统统都告诉别人了。
一传十,十传百,这事就让无面给知道了。
无面把这事告诉了邓云鸿,邓云鸿也有些奇怪,听无面的描述,那嬷嬷很可能是宫里的人。
上次端王定亲,邓云鸿才知道玄鸟金钗陪嫁的说法。可他又没见过另外的六支长什么模样,就没把何青衣的那支金钗跟陪嫁的金钗给联系起来。
何青衣的那支金钗,玄鸟脖子上镶了一圈珍珠,对后商的皇室来说,可不是什么吉利的事情。就算公主陪嫁金钗,也不会陪嫁这样的啊。
所以,邓云鸿听了这事,虽然奇怪宫里为什么偷偷摸摸出来打金钗,却也没往心上去。
眼下,他最紧急的事,就是邓皇后生了皇子,他们父子也好定了前途。中宗这人,绝对不会让邓如光扶植皇子,架空自己的。邓云鸿知道,中宗必定有所行动。只是,他不知道,中宗会什么时候发难,如何发难。
邓如光却有些过于自信,他觉得,中宗黔驴技穷。他带了五万人马进京,加上给皇后贺生的那五千人马,已经超过京城驻军的人数了。遑论他的军队,战斗力是京城的好几倍。
所以,邓如光有恃无恐,就打算趁着皇后生产,把这事敲定了。之后他就留在京城,让两个儿子去北疆磨炼一段日子。再过几年皇子长大了,天下就是他们邓家的了。
到了五月,邓皇后的肚子还没发作,可鞑靼那边的大军,却开始逼近了。
刚开始,达延带了人马,从西边的瓦剌出发,到了东胜。
张充和刘贡先发现了他们的动向,赶紧用烽火告诉了大同的周和,周和又告诉了宣府的守备洪适,洪适又把消息传回京城。
等大家都以为达延要攻打延绥或者大同的时候,达延的大军突然往东去了。周和的人马守着大同,眼见着敌人一口气跑过了他们,谁的心里都没个底,这达延,究竟是去哪里了。
大家都以为,达延这次出兵,主要目的是三边的卫所。谁知道,他到了大同的门口,不攻反退,一口气还往东去了。
周和赶紧把达延东进的消息传开了,所有人都以为,达延这是奔着云中城去了。毕竟,东北的方向,除去大漠,只有一座云中城了。
谁都没有料到,达延带了十万人马直奔宣府而来。宣府离京城就三百里地,骑兵的话,不用半天就能进京。所以,一时间,中
第2章 邓如光被抓
好在,张允赶回西霞关的时候,达延并没进攻。
鞑靼的先锋在西霞关外守了两天,不进也不退,张允派了人马打探,这鞑靼的先锋开始快马加鞭地逃跑。
张允也不知道,这是陷阱还是真跑。一时间也没追上,就再等了两日,可京城和宣府,再也没有消息传来了。
等张允觉得不对劲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个噩耗,
邓如光因为叛国通敌被抓了。而邓家上下所有人,包括他的夫人,全被困在紫石街的邓府了。中宗派了御林军层层把守,只等着邓如光的审判一结束,就要给邓家人定罪了。
这事还得从五月一日说起,邓如光和张允在京郊分开,邓如光去宣府帮洪适,张允则赶回西霞关帮张超。张允一路上没有阻碍,飞一样回了西霞关。
可邓如光就没那么顺利了。他一到宣府,天色就已经黑了。洪适跟邓如光说了下鞑靼的情况,就带了邓如光上城墙瞭望。
邓如光是沙场老将,看了对方的布防,就知道达延没有夜袭的打算。两人下了城墙,洪适就让邓如光的军队吃了些饮食,自己又陪着邓如光喝了几杯。
这么几杯酒,就把邓如光给放到了。倒不是邓如光的酒量有那么差,而是因为洪适在酒里下了些蒙汗药。麻烦了邓如光,连夜就把他绑了,送回京城了。
到了五月二日,洪适就告诉邓如光的人马,镇国公带了支小分队出去打探军情了。邓如光在北疆的时候经常这么做,他手下的将士也就没当一回事。
毕竟,鞑靼来犯是真的,邓如光去打探敌情,人少才跑的快。所以,这些将士安心等了半天,到了半夜,邓如光还没有回来,那将士们就开始着急了,来问洪适,镇国公是不是出事了。
可洪适又安慰他们,说不定是镇国公追查敌情,一时间回不来,在大漠休息了呢。这事在北疆也发生过,邓如光的手下虽然着急,可毕竟是人家的地盘,他们对邓如光也有些信心,知道镇国公要是遇上危险,一定会逃回宣府。
到了五月三日,天色一亮,邓如光的士兵就要出城找他。洪适二话不说,赶紧让手下开了大门,让这两万五千人马去找邓如光。邓如光的手下自然也不疑心,列了队,分了组,散开了去找邓如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