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术中有术:腹黑皇后傲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吐露

    “太后,”邓云鸿又吩咐,“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宫里眼杂,总有个见钱眼开就忘主的奴才。这次只是和亲,日后如果打仗了,消息还这样传,只怕吃亏的又是我们。”

    张太后原以为,嫁了汤淑媛,了解一桩心事。谁知道,最后还惹出这么多麻烦来,还被邓云鸿教训了一通。

    “哀家会注意的,”张太后点点头,心想,这次的事,要是让她抓住了那人,绝对不会让她好过。

    邓云鸿吩咐了鞑靼和亲的事,就去乐志斋了。

    眼下,鞑靼是来求亲,他可以嫁公主,也可以不嫁。只是,嫁一个同宗的女儿,就有一个同盟,自然是件好事。更何况,人家趁着他的庆典来提,更是没法拒绝。

    “无面,”邓云鸿问,“太后宫里,把消息给了柳开的是谁”

    “应




第15章 龙王的鼓楼
    何青衣跟练雪见出了宣府,就往大同方向去了。

    到了大同,两人也不着急回家,只让龙王庙的人,给乱雪庄和山雨楼传了音讯。

    东仙知道他们回来了,还在大同闲逛,倒是也安心了。

    西河知道,练雪见哪天都想着出去闲逛,这会儿回家这么早,滞留大同,实在是合情合理。

    众人聚在山雨楼里,正听夏木长老的分析呢。

    “夏木长老,”练寒水问,“九野五星还有十五次,青儿的反应也还好,要不,我们加快一些进度,早点取了洛书。”

    夏木长老叹了一口气,说,“无苦封印她记忆的时候,就已经藏好洛书了。这三十次,我已经翻遍青儿的记忆,一直没有洛书的踪迹。现在,就算做完剩下的十五次,我都担心,找不到无苦藏起来的洛书。”

    “这样,”东仙问,“青儿的苦,不是白受了吗”

    夏木长老摇摇头,说,“这两个月,青儿把她经历过的苦难,反复了三十次。再苦再难的事,眼下在她眼里,都没那么痛苦了。可我担心,无苦把洛书绑定了她的痛苦。她没痛苦了,这洛书我们就再也找不到了。”

    这是什么逻辑,练寒水皱起了眉头。过了三十次,苦难渐渐麻木了,现在却说,只有她觉得痛苦了,洛书才会出来。

    只是,在座的都是练氏的长老,夏木长老的话,虽然看似没有道理,可众人都有些理解了。

    “这么说,剩下的十五次,”南风长老问,“只能慢一些来了”

    “老夫也不是很清楚,”夏木长老说,“只是一个猜测,很少有人熬过三十次。青儿熬到三十次,对以前的人事,心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点,东仙长老应该有所觉察吧。”

    东仙点了点头,这九野五星的副作用,他其实是最清楚的。以前,何青衣过去的事,东仙提也不敢提起。可现在,她自己时不时就开个玩笑,好像并不在乎了。

    人也变的更务实,只求生活过的顺心,似乎并不在乎宫中的事,也不在乎周和的事了。

    东仙没料到,这个副作用对何青衣,反而是件好事了。练雪见又陪在一边,乱雪庄的日子,对何青衣来说,已经十全十美了。

    放下过去,她反而更轻松了。可现在,夏木长老又想让她背负起苦难,一时间,东仙觉得,这洛书,不找也罢。

    何青衣跟了练雪见,两人在大同下了马车。

    练雪见带着,先去城里逛鼓楼去了。大同鼓楼是前任知府李福主持修的,据说顶楼大鼓的皮,还是龙王的皮做的。

    “真的嘛真的是龙王吗”何青衣跟了练雪见去鼓楼,心里有些疑虑。

    “去了你就知道了,”练雪见笑,牵着她的手,往南边鼓楼方向去了。

    鼓楼在东南街南端十字心的正中,当中有个十字穿心的门洞,来往商旅,络绎不绝。底层用的青石,上面还有两层砖木楼房。

    “大鼓在屋顶呢,”练雪见带了何青衣,两人进了鼓楼,就往楼上爬。到了第三层,四面都是回廊,外面设了凭栏,举目远眺,整个大同城,一览无遗。

    “东边是和阳街的太平楼,西边是清远街的钟楼,”练雪见带着何青衣,绕着四面的围廊闲逛,“北边是武定街的魁星楼,南边就是这个鼓楼了。”

    “大鼓呢,”何青衣还想去看看。

    “在那里呢,”练雪见指了指中间高挂的大鼓。两人避开众人的耳目,上楼看了一个仔细。

    “不像龙王的皮啊,”何



第16章 张允的选择
    姚继龙是北疆西霞关的守将,算起来,是张允最得力的手下了。m.x

    二十年前,张允到了北疆,想在沙场上搏个出身。可他是邓如晦的小舅子,又跟北疆旧部不和,一时间,在北疆本部有些尴尬。

    邓如光就派了他去西霞关,结果,张允到了西霞关,一战成名,后来成了北疆东边最出名的战将。

    他在西霞关经营快二十年,手下的将士,自然也有不少拔尖的。而这个姚继龙,文武全才,原来也读过几年书,后来弃文从武,成了北疆的战将。

    两人相遇,一个是英雄得遇伯乐,一个是久旱逢甘霖,一拍即合。张允在北疆的功绩,很大一部分,都跟这个姚继龙有关。

    自从来了三边,姚继龙就守了延绥,做了延绥守备。只是,他在固原的日子,远比他在延绥的日子多。

    乞巧节的时候,张允听了徐乾文的话,才拜会了练氏族长练寒水。此后,张允多少也信了几分,再加上,三边今年风调雨顺,张允到了中秋节,就吩咐延绥守备姚继龙,送了大礼去找练寒水。

    练雪见在家里拿了许多礼物去乱雪庄,里面自然也有姚继龙送来的。一来二去,他也见过几次姚继龙。所以这会儿在路上见了,他心里也有些奇怪。

    大同去延绥还有六百里的地,延绥去固原还有六百里的地,这姚继龙行色匆匆,来大同做什么京城轮流兵制的事情,越发收的紧了,若是张允不愿意,只怕,还会出事。

    何青衣并不认识姚继龙,却看出他的服饰,应该是张允军中的人。

    “谁啊,”何青衣说,“白天行路,竟然这么嚣张跋扈。”

    “延绥的守备姚继龙,”练雪见说,“这么急匆匆来大同,不知道有什么要事。”

    “兵制的事吧,”何青衣说,“徐坤文也说了,京城下了命令,年底就要调换军士了,只怕,他们在做准备吧。”

    何青衣自然知道,邓云鸿打的什么主意。可年底就动手,是不是太着急了。这两家到了三边和冀鲁,谁手里都抓着自己的最精干的将士,如何舍得轻易放弃呢。

    只是,邓云鸿觉得,打铁得趁热,最好一口气收了两家的兵权,他在京城,也好高枕无忧。

    因为这事,徐坤文倒是进宫说了。

    “皇上,不是说好了,是明年秋天才动手的嘛,”徐坤文问,“这样着急,他们会不会有异议呢”

    邓云鸿看了一眼徐坤文,说,“张允和苏木都不服气,这事,他们迟早得做出选择的。要么放弃兵权听朕的,乖乖做个总督,要么朕就再扶植一个新的总督。”

    “话是这么说,”徐坤文说,“可三边是皇上的舅家,冀鲁又是惠妃的娘家,只怕很多事,没法那么快见效呢。”

    “徐侍郎,”邓云鸿冷冷地说了一句,“朕找你,是让你出主意,不是让你阻拦朕的。”

    “是,皇上。”徐坤文说,“三边有消息说,张允跟鞑靼和练氏的人,都有来往了。微臣担心……”

    “嗯,”邓云鸿点点头,他就是要逼张允造反,只有他反了,自己才有动手的理由。苏木没张允那么直接,他会等待机会,所以,更难对付一些。

    徐坤文也明白了,邓云鸿没打算好好收手,帝王家的甥舅,果然什么都不是啊。

    张允如果被抓,张太后自然没关系,可张留仙这个宁妃,她在宫里的路,就算走到头了。只是这些,跟徐坤文都没有关系。

    北疆的徐乾文,也猜到这一点了。过了周年庆典,周和当天就回北疆



第17章 徐坤文履约
    过完了庆典,邓云鸿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安排好的事情,也该一一着手去做了。顶 点

    兵制的事,他提前到了年底,要求苏家和张家在年底统计好兵士粮草和车马。过了春天,就开始轮流。

    而这一批人马,都是苏家和张家手里最精锐的部队。如果调开了这些人马,苏家和张家的兵权,就算彻底解除了。

    之后,再往两地派几个文官,派几个监军,将士又是各地轮流过去的,三边和冀鲁,再不会是中央朝廷的心腹之患了。

    邓云鸿想的很美,可他也知道,如果逼急了,张允跟苏木闹僵了,就算北疆大军压着,自己这皇位,只怕也不安稳。

    这次提前,就是他的投石问路,他想看看,苏木究竟能忍到什么程度,张允究竟能动员到什么程度。

    不出他的所料,张允跟练氏和鞑靼,都开始来往了。虽然没有什么可疑动向,至少,已经开始准备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次逼迫张允,会逼到那个程度。一切都在变化,他虽然有个大致的方向,也只得小心提防。徐坤文在京城看着三边,徐乾文在北疆看着三边,张允如果有所异动,邓云鸿也能马上反应。

    徐坤文出了乾清宫,却被无面给拦住了。

    “徐侍郎,”无面问,“你最近,常去庆王府啊。”

    “是,还常去齐王府,”徐坤文笑,一口白牙。

    无面跟徐坤文打交道,从来没有占过上风,“你是皇上的人,别跟旧皇族走的那么近。”

    “这话,应该跟齐王说的。”徐坤文仍旧不放心上。

    “齐王是皇上的手足,你不是,”无面冷冷地吩咐。

    徐坤文冷笑,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了。

    无面知道,这徐坤文去庆王府,多半就是为了大公主的婚事。鞑靼求婚,张太后一开口,就许了汤淑媛。多方博弈,才改成邓家远方的一个宗室女。

    这里面,徐坤文应该没少动手脚。他妹妹徐若兰在方王府里,管着一帮前朝的公主,他这个做兄长的,自然会出手帮忙。

    最近又听说,徐坤文给几户人家牵线,定了中宗三个公主的婚事。这些事,无面都看在眼里,可毕竟是正常婚嫁,这些人家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权倾朝野的出身。所以,无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心提醒一下徐坤文,也就是了。

    徐坤文趁热打铁,在京城找了几户人家,把三位公主的婚事给定了。再过两三年,等这三位公主出嫁了,下面的姐妹,就能由她们安排出嫁了。

    中宗的八个公主,徐坤文叹了一口气,实在不好安排。要知道,位高权重的要考虑前途,谁敢娶前朝的公主。普通人家,谁愿意娶个公主供着。

    高不成低不就,徐坤文为了何青衣的嘱托,也是费尽了心机,总算选出了几户人家,拿去给庆王看了。

    庆王也知道,这些公主不出嫁,迟早会被人给盯上了。这会儿有机会,还是选个合适的,定了亲事为妙。

    徐坤文按了何青衣的标准,选的几人,庆王就拿去给太皇太后和老太妃们商量了。老太妃们跟何青衣也是一个看法,早点定了亲事为好。所以,看了下名单,选了几个合适的人家,就把三名公主的婚事给定了。

    邓云鸿登基之后,这些后商的公主就成了郡主。大的几个给了封号,出嫁的时候,也按郡主的等级来。

    庆王把亲事的打算,告诉邓云鸿了,他倒是不怎么反对。毕竟,好好嫁了中宗的公主,



第18章 首辅编书忙
    徐坤文安排了这几位前朝公主的亲事,总算是抽出空了,早些回家坐了一会儿。顶 点

    徐士吉虽然还坐着首辅的位置,可他在内阁的地位,早已经比后商时候,降低了不少。

    后商的时候,内阁首辅管着军政要事。所有的奏折陈条,都要首先经过首辅,皇帝所有的诏书圣旨,也都是首辅拟稿。没有首辅的印章,即使是皇帝的圣旨,也是无效的。

    徐士吉本不是个爱揽权的,眼见着职责范围内的事,一天比一天少了,他也有些心慌了。听说,邓云鸿打算弄个枢密院,主管军事,内阁主管政事,两府分权而治。

    再加上,宫里的千影卫,说起来是邓云鸿的御前侍卫。其实,却是密探组织,监听着京城要员。

    徐士吉渐渐有了告老还乡的念头,可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宫里给邓云鸿做事,一个在北疆给周和做事,徐士吉真想走,也放心不下。只得在首辅的位置上坐着,带着些前朝的鸿学硕儒编书。

    自古以来,后来的王朝,要给前面亡国的那个王朝编书编史。功过是非之余,还能消耗掉很多人的时间。这些鸿学硕儒,若是让他们得空了,对着大楚,不知道要点评出一些什么。

    编书一编就五年起步,这些鸿学硕儒,本来年纪就大了,五年,十年,一下子就能耗完他们的生命。等书写好了,对皇帝来说,是件垂名青史的事,对这些人来说,也算平安过完一生。

    所以,邓云鸿上位之后,让徐士吉带了翰林院的老头,就开始编书编史了。徐士吉虽然忙碌,却不知道忙些什么,朝廷内外的政事,也越发不清楚了。

    最近,却听说自己儿子,给后商汤家的三名公主,定了亲事。徐士吉听说了,好容易逮到徐坤文回家,就唠叨开了。

    “你哥哥也定亲了,”徐士吉说,“你知道给后商公主定亲,却不知道自己定个亲事。你看看何学瑜,人家跟你同科出身,结婚都快两年了。”

    徐坤文笑,“还好他们还没孩子,否则,您又可以加上一大堆说教了。我自己心中有数,遇到喜欢的,自然会定亲。”

    徐士吉又嘀咕了一会儿,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徐乾文已经定亲了,至少是个安慰。说不定,徐坤文跟他哥哥一样,日后哪天想开了,也会定亲呢。再说了,他们家的儿子,也不是他能说得过的。

    徐坤文在家被徐士吉唠叨的难受,就趁着天色未黑,去了趟何学瑜家里。自从上次见了何青衣,徐坤文的心情,好的不能再好。她回了京城,谁都不见,只见了他。

    “坤文,”何学瑜笑,“最近心情不错啊。”

    徐坤文笑,也不知道,该不该跟他说何青衣的事。

    孟夫人带了孟夕巧,又来送茶了。

    “坤文,好久没来了吧,”孟夫人病好之后,对去年的事情,都没了印象。只要不提起何璇玑,她就什么事情都没有。

    孟夕巧有些担心地看着孟夫人,她失常了半年多,倒是被姜辉给治好了。
1...218219220221222...2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