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英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公赋众权
就在这一日黄官午被阻在平京城下之时,在南西运河之上的征讨张导的南京大军的一艘巨大的楼船之上,却上演了一幕夺权的血腥杀戮。
原来在之前一日的时候,在这艘楼船上的南京副督军古晨纪,接到密牒司给自己的、自己弟弟古晨年的密信后,看到这鼓囊囊的书信里,竟然有一本上官山签署的任命他为这支征讨张导的南京大军的从二品将军侯爵爵位的皇牒任命状,并且自己弟弟还建议自己杀掉那黄霑先自立,顿时心惊肉跳、头皮发麻、鸡皮疙瘩一身。
古晨纪明白自打他接到自己弟弟的这封密信后,他就没有了回头路,并且所幸他弟弟成为上官山首席文臣的事情没有人知道,甚至现在这支征讨张导的南京大军还不知道皇都里发生了宫廷政变,诸位皇子开始调兵遣将武力争夺皇位。
不过黄霑先作为征讨张导的南京大军总帅督军,武艺又是全军最高之人,想要杀了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这又不是全无办法之事,因为征讨张导的南京大军中他古晨纪因为之前质疑过黄霑先,所以被黄霑先任命为前军,而今日正好他身下这支楼船遇到了一只如同大象般大小的塘鲺水怪,已经被他的前军舰队所杀,本来他是想要直接进献给黄霑先缓和一下关系的,至于黄霑先怎么处理这水怪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现在古晨纪自己却可以更麻烦一些,将这塘鲺水怪在自己船上做成宴席,宴请全军将帅来,趁此机会摆下鸿门宴杀了那黄霑先。
虽然这么做,表面上会让全军认为他古晨纪是在向黄霑先献媚,但是这样一来那就更好的掩盖了自己的企图。
想到此,古晨纪就开始着手准备宴席的事情,然后命人去通告全军主要将领,第二天晚上来自己这艘楼船上欢度一宿,自己则为了稳妥起见亲自坐艨艟快船到了中军黄霑先的旗舰楼船上,亲自去请黄霑先来赴宴。
黄霑先是因为上官永的关系,所以才会成为南京督军,若不是先前征讨李正道,他树立了自己的权威,这些南京军区里的部众其实对他还不是特别的服从,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看到了那骁戡师说没就没了,后来明白是孙遇和在背后说过黄霑先的坏话,便一个个都对黄霑先有所畏惧。
黄霑先此人出身南方世家,因为攀附太子上官永才会成为大夏朝的上流社会中人,他不是古士族,乃是大夏朝新贵中的新贵,身上没有那些古老世家大族的奢靡风气,讲究实用致用,对于宴席什么的并不太感兴趣。
“督军大人,我今日有幸捕杀了一头水怪,所以打算在明日在我船上举行一场宴席,缓解一下大军的疲劳,希望督军大人能够莅临赏面。”
不过黄霑先见古晨纪亲自来宴请他,说话还如此客气,便痛快答应了下来。
黄霑先之所以痛快得答应古晨纪的宴请,其实心中是认为古晨纪在向自己服软,毕竟自己让古晨纪成为前军,就是给他一个当初在临固县时质疑自己的教训,而古晨纪这番宴请自己,必然会向自己有所表示,毕竟以后就要开始征讨张导了,为了身家性命着想,他必然要和自己好好搞好关系。
所以若不是古晨纪亲自来宴请黄霑先自己,让他看到了古晨纪服软,他还真不一定去。
但是让黄霑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古晨纪会如此大胆想要趁着捕杀水怪宴请同僚的机会,想要除掉他。
由于是赴宴,所以黄霑先并没有身穿甲胄,甚至也没有穿官服,而是穿着一身青色长袍,带着几名自己船上有官职的属臣,一艨艟两个屯的亲兵,就来到古晨纪的楼船旁,登上了古晨纪的楼船。
由于是赴宴,所
第二六一章 我奉命杀黄霑先于此
杀!——
就在这帮古晨纪麾下手持长枪的全副武装的武士以跳战舞为名进到宴会厅后,他们便立刻就喊杀着组成长枪阵,然后冲向黄霑先。
黄霑先看到这些古晨纪麾下的武士组成长枪阵喊杀的向他冲来,开始因为醉酒得醉眼懵懂到没有在意,但是眼看他们已经真的列着长枪阵往他冲了过来,其军阵的肃杀之气逼迫得他惊得一身冷汗,明白古晨纪是真要杀了自己,之前的所有一切都是他做得戏。
噔!——
黄霑先先是一脚,踢倒了他面前的桌案。
“啊呀!——”
然后黄霑先一把将身边的青楼头牌推开,毫不怜香惜玉的将那貌美的女人推倒在地。
京!——
黄霑先此时拔出了腰中宝剑,望向了古晨纪朗声说道:“古晨纪,你好大胆子,竟然敢谋逆犯上。”
京!——
古晨纪此时也站起身形拔出了腰中宝剑,不过他此时另一个手中还拿出了上官山赐予他的皇牒任命状,然后朗声说道:“朝廷任命我古晨纪为此军将军,统帅全军,而黄霑先因参与太子弑父夺权,所以罪不容诛,我奉命杀黄霑先于此。”
嘶!——
众人听到古晨纪的话,感觉他的话中信息量太大了,顿时一个个倒吸一口凉气,纷纷酒醒了过来。
而黄霑先看到古晨纪手中皇牒公文,顿时头大起来,因为他知道此时他被古晨纪用计围在这里,应该是在劫难逃了,所以他也没有废话,而一手拿起桌案当做盾牌,冲向了古晨纪的属下武士们组成的长枪阵,打算冲出这宴会厅寻求生路。
“杀!——”
“杀!——”
黄霑先的两名属下家将亲兵见黄霑先奋勇冲向长枪阵,也喊杀着冲了过去。
呼!呼!……
古晨纪麾下的武士长枪阵,见黄霑先和两名亲兵冲来,立刻挺枪向他们刺去。
“啊!——”
“哇!——”
顿时两声惨叫传来,黄霑先的两名亲兵竟然连第一轮的长枪刺击都没有躲过去,就被扎伤惨叫得跌倒在地。
这倒不是他们是庸手,因为他们能够作为黄霑先的亲兵,起码也得是非人级别的三流高手,就武艺而言普通领兵也不见得是他们的对手。
所以这两个亲兵连第一轮枪袭都没有挺过去,这是因为古晨纪为了对付黄霑先,特意安排了自己麾下的所有三流以上高手来对付他们,其中不乏有军职在身的领兵和总兵,在数名三流以上高手的无死角的挺枪刺击下,这两名黄霑先亲兵的三流高手自然不能凭借自己的高超武艺应对,因为他们可以应对一个两个三个同等级对手的攻击,但是一群同等级的对手一起对他们发动攻击,就不是他们能够应对的了。
而与这两个倒霉亲兵不同的是,黄霑先靠着长桌案当做盾牌的突进,竟然顶着长枪冲入了长枪阵中,因为他手持的桌案乃是实木制造,非常的结实耐用,防御力不次于钢铁盾牌,自然不是长枪可以轻易刺穿的,再加上这桌案宽大,防御面积颇大,让攻击黄霑先的长枪手无从下手。
当!当!……
不过虽然黄霑先突入到长枪阵中,但是他挥剑攻向这些长枪武士,却没有建功,被这些武士用长枪格档住了,因为毕竟这些武士都是三流以上高手,虽然武力低于黄霑先,但是也不是黄霑先能够一击必杀的。
这个情况也是古晨纪事先就计算好的,因为他知道黄霑先乃是一流武艺的高手,所以特意组织了这些好手对付他。
古晨纪看到黄霑先竟然靠桌案做盾牌,能够杀入到长枪阵中,和
第二六二章 皇甫表兄
在古晨纪楼船上的这次鸿门宴,古晨纪用计骗得黄霑先自投罗网,并且让他醉酒战力低下,自己麾下没有死伤一人,就将黄霑先在内的属臣和亲兵五人击杀,可谓是大获全胜。
并且古晨纪在击杀黄霑先后,则因为自己有上官山盖着玉玺的皇牒公文,再加上击杀黄霑先的余威,所以他便顺理成章的让参加这场鸿门宴的、征讨张导的南京大军的几乎所有主要将领们臣服了,自然就控制了这支近五十万人的大军,然后他率领这支大军继续在西南运河上向西京进发,这倒不是他打算继续按照原本的朝廷命令去讨伐张导,而是打算利用运河的便利,先是往西然后改道平西运河往皇都而去。
就在古晨纪杀了黄霑先,掌控了征讨张导的南京大军的时候,三皇子上官大则赶到了在平西运河上皇都征讨张导的主力大军处,见到了率领这个大军的他的表兄皇甫寿。
“皇甫表兄,孤身家性命就依托给你了。”
上官大在详细向皇甫寿说完皇都宫廷政变的经过后,便向皇甫寿如此结尾并向他垂首弓腰的作揖到。
“殿下,使不得。”
皇甫寿立刻扶住上官寿,不让他向自己弓腰作揖,毕竟上官大可是皇子,哪怕他是自己的表弟,皇甫寿也不会由自己嘴中喊他表弟,只能是尊称殿下,毕竟这是一个谨守礼法的身份主义社会,在这个身份主义社会还没有被打破的时候,所有人脑中的思想和身体上的行动都必须遵守这种身份主义的规则,或者自然而然的认定这种身份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并且认为这就是礼仪社会,是秩序的体现。
虽然这种身份主义思想下的秩序,要比原始的万物都只为了心中的生存目标、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要好得多,但是因为这种身份主义社会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别,天然的让各阶层的人产生隔阂,导致阶级矛盾,最终积攒出不可调和的矛盾爆发出来毁灭社会。
而表面上看皇帝上官翳是因为太子上官永的野心而死,实际上却是因为大夏朝内新兴的单姓士族集团的权力超越了老的复姓士族集团,导致的复姓士族集团为了让自己复姓士族集团更创辉煌,才会出现的这场宫廷政变,是阶级矛盾的必发物,就算不是太子上官永发动这场宫廷政变,这些复姓老士族集团也会和其他皇子勾结发动这场政变,比如皇后的儿子五皇子上官福,以及三皇子上官大,都是复姓士族们选择的合适的人选,因为他们的母族都是复姓士族集团。
征讨张导大军的总指挥皇甫寿元帅,乃是上官大自己母亲皇甫贵妃兄长的儿子,正是这样的关系,所以原本的皇帝上官翳才会安心让他成为这次征讨张导大军的主帅,这是因为虽然皇帝认可新兴的单姓士族集体,但是毕竟皇帝皇族属于复姓集团,所以在信任度上更加信任士族的复姓集团,才会导致复姓集团老而不僵,出现了这场宫廷政变和提前来到的国家动荡。
在大夏朝从一品的元帅那是武官之首,而每一个时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朝中和朝下赋闲在家的元帅总和不能超过三个,大夏朝历史以来只有开国之初的前几代皇帝时期,才会有好几位元帅,所以皇甫寿能够成为元帅,可见其人不仅仅是皇亲国戚,还真是有被公家认可的真才实学。
而皇甫寿在见到上官大这个皇子表弟,知道了皇都发生的宫廷政变后,他便明白此时是屁股决定脑袋,已经是由不得他了。
因为皇甫寿和上官大是姑表亲戚,所以他只能帮上官大去争夺帝位,更何况按照嫡庶来说,太子上官永和皇后儿子四皇子上官福已死,二皇子上官成又是庶出,只有三皇子上官大身份是现在最具法理的嫡长皇子,拥有大夏朝皇帝最正式的法理继承权。
&
第二六三章 向某有失远迎
黄关午在平京城外城墙北方防区碰了一鼻子灰后,在其北十里处安营下寨修整了一夜,在第二天白天便派人去往平京城内打探消息,然后第二天晚上汇总了所有探查人员的报告,才发现果如那路支倪的献策所言,平京城中上官山的控制力根本不足以掌控皇都全军,所以自然城防军是无法完全掌控的。
所以要是黄关午按照路支倪的话,带兵由平京城外城墙的其他防区进城是完全可行的,到时候他完全可以一路杀进皇宫,抓拿住那上官山,真是错失良机了。
不过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了,黄关午只好在第三天派出三支分别一屯兵力的兵马往皇都的东、西、南三个防区去试探一下,看看他的这三支人马能否进城。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哪怕是上官山下发公文要求城防军和御林军、羽林精卫乃至虎贲军固守城池,不让黄关午这个乱臣贼子进来,但是黄关午的属下们还是顺利的进到了城中,可见李正道击杀那廖督军获得平京城北城区的部队指挥权是完全正确的。
而黄关午听到自己这三支一屯兵马竟然畅通无阻的进到了皇城,明白自己是真真切切的失去了最佳攻入皇都的时机,内心真是懊悔不已,不过此事他已经错失三天的时机了。
“起兵!”
第四天,黄关午如此下令,让仆从军整备营寨,而自己则领着近一万六千主力正规军去往平京城东城防区。
郭稷在北城门楼上看到黄关午起兵往平京东城防区而去,顿时感到了不妙,并且他还确定那东城防区的督军,必然会放这黄关午的部队入城,不然黄关午这些兵马不可能如此有决心往东城防区而去。
果如郭稷所想,黄关午很顺利的就由东城防区的正东偏北的城门进到了平京城里,哪怕上官山下公文说这黄关午是乱臣贼子,廖督军还因此而丧命,这平京城外城东城防区的督军也没有当回事,依旧隔山观火,打定主意不参与这场争权夺利。
就在黄关午由平京城外城正东偏北门进入平京后,李正道便得到了线报他的部队并没有由东向西而动,而是由东向南宛转下来,看来这黄官午应该有防备平京城外城墙北方防区的想法,所以才会由北向南移动,这样一旦他身后那郭稷率领的平京城外城墙北方防区的城防军有所举动,他立刻就能反应过来。
李正道清楚这个情况后,便和孙震岳等锦衣卫召讨部的人乘船来到平京城内城墙下北门防区,并且命李赏卜派主力部队过来加强这个内城墙北门防区的防御力量。
就在李正道赶到了内城墙北门防区后,便发觉这内城墙北门一直升在城头大开着,城墙上的城防军虽然全副武装,但是却一点都不紧张,看戏一样的对城下指指点点。
李正道因为锦衣卫的情报知道在皇都里这内城墙是有两个城防军督军所管理,一人负责四个城门,分别是东南门、东门、东北门、北门,由一个督军管理,西北门、西门、西南门、南门,由另一个督军管理,督军一般是坐镇东门和西门,然后监管东南门和西北门,两个副督军坐镇其他城门,所以现在这北门上定然有一个副督军在看戏。
此时李正道不禁有种冲动,想冲上这内城墙北门城门楼上,将那看戏的副督军拿下,然后控制了这内城墙北门。
但是李正道却压下了这个想法,因为之前他杀了外城
第二六四章 那李某便却之不恭了
李正道明白向鱼白出身不易的难处,所以他便向向鱼白和颜悦色道:“向将军,大战在即,你就不用招呼我了,专心指挥你的防线便是。”
听到李正道的话,向鱼白则面露愧色道:“指挥使大人,向某出身寒微,实在不懂兵事。
若不是某家主公看重,给了我这个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机会,向某也没有资格与大人话事。
所以这指挥兵事一事,希望大人能来指点向某一二,向某感激不尽。”
李正道听到向鱼白竟然如此诚恳的向他道出自己能力的不行,便不由得对此人新生好感的说道:“向将军,既然你有此意,那李某便却之不恭了。”
话罢,李正道也没有继续和向鱼白寒暄,而是立刻和他到了他指挥位置的中军帐处。
正常主将所处的中军帐,乃是一个大帐篷,但是因为新军初建,所以向鱼白并没有自己的中军帐,在加上此地乃是前线,立大帐也太显眼了,所以向鱼白的中军帐指挥处,只不过有一个屏风遮挡流风,也没有立将旗,不过周围的旗牌官、战鼓手、号角手、金锣手等指挥传令人员倒是齐备,一看就是一个临时指挥点。
虽然新军是交于那不太想出力的老将军和胡家将、向鱼白等直接统帅,但是其最高统帅一直是李正道,并且李正道一手创建的新军,明白新军的实际情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