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皇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夜归
说着,皇后娘娘仿佛又想起那日的情形,不禁又掩袖微笑起来,几缕阳光照进来,她真的如同妈妈般慈爱。
她道:“你不知道,他跪在大殿之前,结结巴巴说完,他父皇才知道他中意的人竟是魏国公徐大将军之女,而且还是偶遇的早年失散的女儿,连他父皇都说这真是千里的姻缘一线牵啊。他父皇后来对我道他听后,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下来,还与我说他真担心又象安庆公主那样……”(她忍了一下,没有再说下去,可白皙的脸上瞬间闪过几缕忧愁,我知道附马欧阳伦本是贫寒之家,也是公主一眼看中的,皇帝赐婚,没想到…看来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操子女的心一点都不会少)
她又握住我的手,道:“玉儿,我和他父皇知道是你,我们不知有多么心仪,这孩子竟然还傻乎乎的求赐婚。即便我们玉儿不是候门之女,实际上,世上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子女幸福美满只要你们你情我愿,哪还要他去跪求”【#¥ #…免费阅读】
我感到我的脸上一阵发热,只能低头不语。
她说完,又细细的歪着头打量着我,半晌才道:“你还是几岁时我见过,我的棣儿如此渴求,我和他父皇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才让他这般心动今日一见,果然聪慧恬静,和我的棣儿的确就是一对天作之合
呀。”
我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又轻轻握住我的手,摸娑道:“玉儿,以后嫁过来我就又多了个女儿了。”
我没有说什么,只是更低了下头。
她突然沉吟了下,细细的看了我一眼,慢慢道:“孩子,你心里好象还有什么心事……孩子,你是不是对帝家妃子有一种恐惧”
我惊讶的一抬头,她一句话就戳中我的心坎,实际上我一直不敢承认这层深深的恐惧,也不愿面对。
她看着我,展颜一笑,慢慢道:“孩子,当当今圣上仅仅只是一介草民布衣时,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他有一天会君临天下成为皇帝。当他受苦遇难时,我只知道他是我的丈夫,我应该不计任何代价帮他。当他在刀枪箭雨中拼杀时,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向佛祈祷他平安归来。当他君临天下,做了皇帝,在我心里他也仍然只是我的丈夫,而不是皇帝,我从未想过会做一国的皇后,母仪天下。我一直在想,不论贫困还是荣华,我们也只是普通的一世夫妻,我只想分担他的忧愁,而从未想过他会给我这么多的荣华富贵,对于他,我只有夫妻亲情,而无君妾畏怯。玉儿,你喜欢棣儿吗”
她突然柔声问道,我不由脸颊发烫,还是点点头。
皇后娘娘松下一口气,道:“所以不论你嫁给谁,最重要的不是他是谁,而是他是你最爱的人就行了,不是吗”
她缓缓说着,一字一字的吐着,神情悠然,似乎思绪也飘向了远方,我望着她,不禁想起后世的西方婚礼上牧师说的那句经典的问话:“请问无论对方贫穷还是富贵,你都会对他不离不弃,白头到老吗”
我突然间惊讶于这位慈母爱怜间就已将人间爱情剖析的如此透彻,以至于这段话几乎让我怀疑这不是十四世纪,而是二十一世纪。
我不由又低下头,手臂上的玉镯在衣襟的碰撞下发出轻轻声响。
我听见她接着道:“孩子,这个玉镯已跟随我数十载,今天一眼看到你,就象是我的亲生女儿一样,我将此玉镯送给你,是送给我的女儿,也是送给我的未来的儿媳的,你放心,我的棣儿虽表面冷然,但实际上是个极其重情重义的人,你和他一起,他绝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的,你放心。”
她的声音象极了妈妈的声音,若是后世,妈妈肯定也会担心我会受半点委屈。
我的泪水又掉下来。
马皇后轻轻笑道:“孩子,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唯愿子女过得幸福安康,我也不例外,我更希望子女都和和睦睦,我做梦都会笑醒呀。你嫁给棣儿,也要时时从北平回京看娘,若他欺负于你,为娘定会为你作主
第九十章 君威天下
我们走至龙案边,这位威严的万乘之君笑着道:“来,今天就让小玉帮朕磨磨墨吧,让朕也来享受一下儿女之褔吧!”
我赶紧躬身应道。
君王已坐下,我赶紧侍立一旁,宽大的白玉龙案一角卧一青瓷笔架,排列放置三支镶着腾跃金龙的御笔紫管狼毫。笔架边上一枚龟形端石歙砚,砚内还留有浅浅一层朱砂墨汁。砚边搁着一段八棱描金龙香朱砂墨,我轻轻拿起朱砂墨慢慢在大砚里磨起来。
明太祖朱元璋随手拿起一支紫管狼毫,笔端尖在砚里蘸足浓郁的红墨,又开始伏案御批。
我在龙案旁轻轻研着墨,墨汁悄悄随着研磨水漾出来。
大殿又恢复了静悄悄的,我边低眉细细磨着,边悄悄用眼角看看周围,眼目余光只见除上首的年长红衣太监外,大殿左右各有两席,每席旁立着两名戴饰花官帽女官、两名小太监恭谨垂首侧立。
宽敞的大殿上下寂寂无声,只有轻轻的风拂龙幡声还有皇上的笔墨挥毫声。
好一会儿,我才悄悄暗舒了一口气。
唉,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古代皇帝我比想象的还紧张,更何况这还不是一个走寻常路的皇帝,白手起家,天亿身价,是历史上最视人命如草芥的皇帝,我一定要谨言慎行,否则就有可能被生死秒杀。
大殿内静悄悄的,丝丝缕缕的暖风吹进来,御座的绸缎软垫的四边垂下的金黄色整齐流苏也在轻轻摇摆。
白玉龙案上一堆的呈报奏章,我屏神静气的轻轻的麿着墨,明太祖朱元璋仿佛又已经陷入他面前的文山奏海之中,他一面不断翻阅着奏章,一面沉思琢磨,一边拟撰御批。
我惊奇发现,朱元璋的御批文字间笔锋犀利,意势酣激,且书法精湛,仿佛是出于造诣甚深的文人儒者的行云手笔,竟丝毫看不出他曾经的贫苦出身。
偶尔他微蹙着眉头,并不说话,起身立起,背负着手在殿内来回走动,整个大殿仍寂静无声,一旁的年长红衣御前太监一直在侧边躬着身子,竟没有半点动静。
等他回到龙椅坐定,闭目休憩片刻,又缓缓张开眼睛,抽出一叠御批黄绢,笔酣墨饱地挥洒无数行墨迹,写完后,沉思地御览几遍,然后再缓缓拿起案边的玉玺,盖上红彤彤的方形御玺,再细看一遍,转手交给身边年长太监,年长太监小心地卷起,殿内的年轻小太监立刻上前接过,飞也似送出。
我小心的看着这颁旨流程,大气也不敢出。
我突然在想在乌思藏时,我们接到的那白话文圣旨是否就是这样酣畅淋漓、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写出来,然后转手交给年长贴身太监,年轻小太监也飞似的送出,然后八百里快骑昼夜不息的送达远在天际
的我们
又过了一会儿,殿外的太阳仿佛升高了一些,可见清凉的殿门那带刀红衣侍卫的镶着排穗的微弯刀鞘在刺眼的阳光里,反射着沉暗的光芒。
这时,一年轻的红衣小太监从侧门入内,小心的呈上两杯清绿色的茶水,先一杯躬身置于龙案,然后又呈一杯小心递于我。
我连忙双手接过,轻轻置于桌边,只见几叶翠叶浮于水上,几丝清苦味悠然飘来,这是什么茶清苦味飘至却令人清心气爽。
朱元璋端起清碧的茶水,随意慢慢呷了几口。【……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如山的奏折他半天只批完一小半。
他随手捶了捶自己的额头,显然这已批的一小半竟已让他心神疲惫。
看来,这就象孩子做作业一样,不想做还得做,而且还要无止境的做,因为皇帝这个职位是从一而终的,对一个勤勉的皇帝来说更要克尽职守,死而后已。
当他捶了捶自己的额头又喝了些许清亮的茶水,然后才又打开一份上注“特急”的厚厚的奏折时,看着看着,脸上神情却越来越凝重,半天却没有再继续翻动,只是沉思地盯着纸面,好半晌都一动不动,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我不由好奇,偷眼瞄了一下,只见奏折上一行醒目加粗的字立刻跃入眼帘“禾苗尽槁,菽麦无收,穷困极矣……民竟拾黄土充食…”
他面色沉静凝重,眼眸中幽暗难辨,看不出任何情绪。可眼前那份工笔小楷写成的简要奏章却让他再也难也翻过去。
突然年长红衣太监弯下身子小声禀道:“皇上,该是午膳时间了,光禄寺已送午膳来了。”
明太祖朱元璋没有反应,那年长太监又低声说了一遍。
“哦!”那沉浸在思虑之中的皇帝猛然惊醒,才从一堆奏折朱批中抬起头,看见我,不禁含笑道,“唉呀,小玉,我竟忘记了时辰,差点将你的饭食也弄掉了。”
我不由一笑。
“是呀,皇上日理万机,今天又是徐姑娘侍墨,不知不觉里皇上竟忘了时辰了”,随侍年长太监边另行轻轻铺桌摆膳,边轻声笑着道。
“来来来,孩子,今天你陪朕吃顿午膳吧。”明太祖朱元璋笑着搁下御笔站起,从龙案后绕出,轻轻拉住我的手,走到膳桌边,桌上已摆好大大小小数盘菜肴。
他拉我挨着他坐下,太监已连忙盛好饭,摆好。
&
第九十一章 伴君
朱元璋正执箸忧心,听见不禁一愣,展颜笑道:“孩子,朕虽为天子,更是贫苦出身,深知百姓生活疾苦。朕小时父母、兄长皆为天灾饿死,深知其苦。但凡一接到这种地方奏报,朕眼前就又浮现出父母活活饿死在眼前情景,那种赤野千里,尸体遍地的场景,再加上那些富人为富不仁,且还有乡里那些敲骨吸髓、虎噬狼贪的贪官污吏,朕每每想起,尤其痛恨!”他说着说着,说到最后,脸色已突变,怒气上来,“霍地”将手中镶金檀筷一下掷拍桌上,怦然有声!眼中瞬间闪出狼虎般腾腾杀气!
我霎时悚然心惊,仿佛面前就是一只正在仰天咆哮的下山猛虎!心中不禁战栗!
那年长太监急忙过来,小心双手又递于他一双,他接过,微喘了一口气,才缓缓道:“因此朕一日为帝,便下决心杀尽天下贪官,让天下百姓不再受其欺诈,让天下苍生安得其所,不再受奴隶。朕日理万机,尚唯恐哪点没做到。朕每天天未亮就起床批阅公文,直至星夜,夜间披衣出来,夜观天象似乎有哪儿不对,都连忙回想是否有事未完成。只恨不能分身有术。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勤勉时政,日勤不怠,忧危积心,希望能有益于民。”
说着他又叹了口气道:“朕也因此日夜警醒自己,勤勉不怠。凡事,勤则成,怠则废:思则通,昏则滞。若怠心,则庶务淤滞,民生无所依赖,贻患不可胜言。所以日夜不敢安息。”
说着他又重重道:“朕深知,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此,甚可畏也。因此朕哪里敢安逸!”
他说的沉痛而悲壮,我不由听得肃然起敬,人心向背!皆决于此!这也是后世**最著名的语录。
他说着说着,又长叹一声,刚才那雄浑如虎狼之音的声音此时竟又一下子充满了无奈,道:“朕无奈自身寒微,没有古人之博知,所以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犹披背。”
说着,他仰天“哈哈”笑了两声继而又长叹了一声,
我看到他已是半头白发,想到作为魏国公的父亲也是早生华发,他们都是虽居高堂,但无一不是在为国事、军事日夜操劳。
我不禁恭声道:“皇上,您处处以救民为己任,事必躬亲,勤勉朝事,是天下之福,但皇上您更要保重龙体,因为只有您龙体康健万寿,这天下百姓才更能洪福万年啊!”
明太祖朱元璋闻言,沉吟了一会,道:“是啊。”
仿佛我的话又触动到他的心结,又让他提筷拨了点饭菜在口中,他咀嚼几口便已胡乱咽下,红衣太监又赶紧过来给他舀了一小碗有色而无味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他瞬间大口喝掉,刚才的
虎威又毕现出来,我心中又是战栗,赶紧随口吃了几粒饭菜,哪敢再吃,几乎要拔腿便走,可哪敢动脚。
太监眼见我们吃好,连忙撤走桌菜,又呈上一杯清茶。
明太祖朱元璋已手端清茶往龙案走去,嘴里正道:“剩下饭菜不可倒掉,留于朕作晚膳。”
太监赶紧躬身应了。
太监又呈上一杯清茶递与我,小声道:“姑娘,此是韭山藤茶,产于中都的殷涧镇韭山。此茶选用清明前野藤上嫩叶烘干炒制而成。其味微苦,性微寒,饮用可疏风散热。”
哦,原来这是中都凤阳本地山茶。
明太祖没有下旨让我离开,我哪里敢言走,赶紧又立在他龙案旁,继续磨墨。
他又手持那灾情奏折细看,他思虑了半响,过了一会儿,道:“小玉,你看,这安徽灾情是让太子前去赈灾还是让别的皇子前去”
我悄悄观望了一眼他那威严的神情,小心道:“圣上,小玉早闻太子殿下聪明智睿,英明俊雅。若太子殿下亲自前去赈灾,更是皇恩浩荡的体现。”
朱元璋听毕,点头道:“是呀,也更能让太子殿下知晓民间疾苦。”
说着,他沉吟了片刻道:“宣太子殿下着速入宫!”
年长太监扬声传道:“皇上口谕:传太子殿下着速入宫!”有小太监立即领旨而去,
很快一身着玄色金织蟠龙的身形俊朗的人进入殿内,我知道这位就是太子朱标,玄色金织蟠龙只有太子朝服才能绣的,朱标一进殿,立刻跪于殿前,口呼“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案前的明太祖道:“标儿平身,你且看谁来了”
殿下的太子立身抬头,只见他面如满月,目如远星,相貌俊朗,举止温和,言谈儒雅,丝毫无一点皇家纨绔子弟的虚浮,更毫无太子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子,令人不由心生亲近之感,怪不得他能赢得朝野上下一片拥戴。
他一眼看到了我,我连忙行礼道:“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明太祖已笑着指着我道:“标儿,这就是魏国公徐候爷早年离散的那个大女儿小玉。比你小几岁,你们小时还在一起一直玩耍过呢,你快喊徐家妹妹。”
朱标听到朱元璋这样说,面露喜悦的看着我,立即躬身施礼道:“以前听父皇说过徐候爷战乱中与大郡主失散,没想到十余年后还能举家重聚,真是可喜可贺。也恭贺父皇得了一位好儿媳妇。”
宝座上的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
我连忙还礼,也不知道还太子的礼是否应该跪下,匆
第九十二章 紫禁斜阳
我接着道:“陛下,小玉曾见过他在均州处置贪官的果断,也曾见过他在云南与沐王爷、傅将军他们冲锋陷阵的英勇无畏,更见过他在乌思藏沉稳睿智安抚民心、平息叛乱,后来更有幸在隆冬飞雪之季与他同行穿越茫茫雪漠,在风雪交加的大明嘉峪关城墙上,冰冻寒指,风霜刮面,我也曾问过他戍边如此的艰辛,他是否觉得苦过”
(“哦”明太祖下意识的凝望着我。)
我道:“陛下,燕王殿下当时念了南宋官至宝章阁待制的著名诗人陆游的《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明太祖缓缓站起,深深注视着我,我凛然道),他道行军再苦他都从来没觉得苦,自古男儿当雄心壮志,保家卫国即使裹革还乡也再所不惜。更道自小,皇上陛下便常以先宋灭国来教导他们爱国护民,他还道前人空有复国报效之志,可惜错生朝代遇到懦弱无能皇帝,使多少有志之士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最后只能空悲切,郁郁而终。(明太祖继续凝望着我)而他却有幸成为皇上陛下您的儿子,他真的是位天生为战争而生的皇子,护国守边就是他的生命的血液,他为自己能生为大明皇子,能是您的儿子,能在这个明亮的朝代能将他一腔热血和报国之志播洒在北方巡边的疆土上而时时感到庆幸,因为这才是他的人生的快乐。他曾道,他身为皇子,能为父皇分忧解愁,身为大明子民,能为明国守疆戍边,这就是他的人生的志向和快乐,他曾道‘战死沙场,裹革还乡’更是他的宿愿和梦想!他又怎么会觉得苦呢圣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