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明日边缘
丁宁总结道。
李飞、黎煌如梦惊醒“丁先生果然聪明,一眼就看穿了陈寻的诡计,我们决不上当。”
易城守军因此按兵不动,只是加强防御工事。
见敌军没有动静,陈寻很是苦恼。
他将夏贤白白送给他们立功,但这群人居然不为所动,真是太气人了。
难道易城有人看穿了他的心思,所以不打算这么做?
此时的南川,各个部落之间,都在厮杀火拼,但都在可控范围。
陈寻也不着急进攻,在易城外安营扎寨,静待时机。
见陈寻迟迟没有进攻易城的打算,刘鼎很是着急。
他是真的以为陈寻要进军西川。
只要汉军杀进了西川,攻下天府,他这个皇帝才算真正复位。
快半年了,刘鼎在南川的日子过得并不顺心。
他想念天府的美食,想念逃亡时来不及带走的爱妃,想念曾经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风光……
于是,他亲自去见陈寻,询问陈寻打算何时进攻。
毕竟兵贵神速,时间拖的越久,刘焌就会准备的越充分,到时再想取胜,就没那么容易了。
陈寻见刘鼎来了,便知道了他的来意。
他先是义正言辞的谴责了刘焌及其的一大帮狗腿子,然后又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定会帮刘鼎夺回东西江川。
刘鼎被忽悠的无言以对,说了半天,陈寻都没有明确的回答他,具体进攻时间,以及汉军的进军方略。
回到自己的大帐,见到外面层层保卫的汉军将士。
这一刻,刘鼎如梦方醒,他彻底成了笼中鸟。
唯一的依仗,夏贤,已经快十来天没与他联络了。
他就像是砧板之肉,任汉军切割。
虽然现在的他,已经没多少可用的价值。
但汉军只要拿捏住了他,进攻蜀国就是出师有名。
准确来说,他现在对于汉军来说,就是一杆大旗。
“小祥子。”
刘鼎将贴身太监叫到面前,如今在汉营,只有这个太监,是他最亲近的人。
“陛下,有何吩咐。”
小祥子毕恭毕敬的问道。
“你立刻出营,联络夏贤统领,将朕的现状告诉他,让他务必要营救朕离开这龙潭虎穴。”
刘鼎一刻都不想待在汉营。
他想回蒙镇,在哪里,他才有点安感。
小祥子点头道“陛下放心,我一定通知夏贤统领,只是我离开陛下的身边,陛下没人使唤可怎么办?”
“朕不碍事,你速去速回。”
刘鼎催促道。
小祥子得了旨意,悄悄的离开大帐,准备出营。
但没有陈寻的军令,任何人都不能擅自离营。
哪怕是刘鼎的命令都不行。
小祥子想贿赂守营将士,但守营将士见他是刘鼎的贴身太监,哪敢受贿,直接绑了他送到陈寻面前。
“你出营意欲何为?”
陈寻问道。
小祥子眼珠一转,连忙道“小的不想留在陛下的身边了,小的想逃出去,不管去哪里都行,只要自由。”
“哦?”
陈寻有些诧异,“蜀帝对你不好吗?”
小祥子哭道“陛下经常无缘无故乱发脾气,一发脾气,就鞭笞于我,我实在忍受不了了。”
“是吗?”
陈寻笑道,“脱了他的衣服,检查有无伤口。”
“大将军,不要啊!”
小祥子吓坏了。
他是随口胡言,身上那会有伤口,没想到陈寻如此较真。
“出言污蔑蜀帝,私自离营出逃,蒙骗本将军,这三条罪,无论那一条,都够你死刑。”
陈寻冷笑道。
“大将军,饶我一命吧,小的以后不敢了。”
小祥子被吓得大小便失禁,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鲜血模糊了一脸。
陈寻又道“想活命,就如实告诉我,你出营到底是为了什么!”
小祥子哪里还敢隐瞒,于是一五一十的将事情告诉了陈寻。
陈寻嘀咕道“刘鼎想脱离我的掌控?他也不想想自己有多少斤两。”
夏贤和几千禁军的存在,对汉军来说,始终都是一个威胁。
如果夏贤得了刘鼎的命令,肯定会想法设法营救刘鼎。
“我派人护送你去夏贤的大营,你以刘鼎的名义告诉夏贤,明日进攻易城,让他主攻南门。”
陈寻道。
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清除夏贤,彻底断了刘鼎的念头。
老老实实做他的傀儡,待日后灭了蜀国。
没准皇帝大发慈悲,还会封他一个侯,让他可以安享晚年。
小祥子清理包扎了额头的伤口,在汉军的护送下,来到夏贤营地,传达刘鼎的命令。
夏贤不疑有他,一口应下差事。
事后虽觉不对劲,但还是咬着牙,带着他的几千禁军,在次日,发起了对易城南门的进攻。
而陈寻,亦率大军,佯装进攻东西两门。
易城里的蜀军,如临大敌,在黎煌、李飞的指挥下,力应战。
“敌军的攻势并没有想象中猛烈,他们在打什么主意?”
黎煌纳闷道。
“反倒是南门的夏贤,只有几千人,却倒是玩命似的进攻。”
丁宁揪着自己的山羊胡,眼神闪烁道。
他对汉军的进攻方略很是不解。
不论从那种角度来说,汉军都没有大举进攻西川的意图,这次的进攻,更像是一次试探。
。
(iishu)是,,,,!
第346章 前路
【】(iishu),
这场战斗从清晨至黄昏,陈寻见夏贤军力疲惫,死伤惨重,这才下令撤军。
战斗虎头蛇尾的结束,丁宁在城楼上研究了一天,终于看出了点门道。
汉军大费周章,其实是想借他们的手,铲除夏贤。
黎煌问道“丁先生,汉军的意图,您看出来了吗?”
丁宁不敢百分之百确定,他以猜测的语气说道“汉军应该是故意进攻易城,第一,吓唬吓唬我们,第二,消耗夏贤及其禁军。”
黎煌不解道“夏贤只有四五千人,值得陈寻如此劳师动众吗?”
丁宁道“汉军一直自诩仁义之师,此次入蜀,更是打着援助刘鼎的名头,如果随意找个借口,灭了夏贤和这几千禁军,传出去,不利于汉军的名声,日后再想攻打西川、东川,必会引起激烈的反抗。”
“他们借着进攻易城为名,实则消耗夏贤,看似大费周章,其实很高明,从他们以夷制夷,内耗夷族的方略来看,汉军是在为日后治理南川做准备,不出我所料,以后汉军进攻西川,必是以南川为大本营。”
黎煌、李飞听完丁宁的分析,深深的皱起了眉头,如果一切如丁宁说的那样,他们以后所面临的压力将是空前巨大的。
“汉军抛弃夔门,转而由南川进攻我蜀国,这比走夔门,虽然路途遥远一点,但难度要降低许多。”
丁宁继续分析道。
蜀军弱小,临敌大汉蒸蒸日上,又有强敌魏国环饲,前路堪忧。
丁宁的心里,对蜀国并不看好。
他觉得,要想在两国之间找平衡,维持国运,这是一件相当考验政治智慧的事情。
刘焌不具备这一点,蜀国也很难找到这类人才。
他丁宁亦办不到这件事。
当前能做的,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李飞道“既然汉军要把夏贤送给我们吞掉,我们何必拒绝呢,让我带一支军,今夜灭了夏贤!”
黎煌点头赞同道“不错,小胜一仗,鼓舞鼓舞士气,有利于振奋军心。”
丁宁却道“夏贤是汉军心中的一根刺,我们拔了他,不过一点小小的功勋,可如果不拔,就能让汉军得到一定的掣肘,这更有利于我们。”
丁宁从大局考虑,不赞同彻底消灭夏贤,“而且,我方才的分析,只是猜测,万一汉军以此为饵,诱我军去偷袭夏贤,他们则在外面埋伏,待我们灭了夏贤后,再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这可就是一石二鸟了。”
“所以,我们加强防御,静观其变,才是最稳妥之策。”
李飞听完丁宁的分析,顿时变得不耐烦了。
他是个武夫,不懂这些弯弯绕绕,一门心思只想多立战功。
丁宁说的多了,反倒让李飞听得迷糊。
最重要的是,丁宁只是一个谋士,没有实权,之前又犯了大错,因此很受蜀军将士的排斥。
李飞可不愿听丁宁的话,他决意出兵偷袭。
想到这里,他看向黎煌。
黎煌是守城主将,一切决定需要他来最终定夺。
黎煌眼神闪烁。
他身为刘焌心腹大将,本该替刘焌分忧解难,但是却一直吃败仗,丢尽了颜面。
战功,对他来说,是一件无比渴望的事情。
哪怕这份战功再小。
他黎煌也可以,骄傲自豪的回报刘焌,他带兵终于打胜了一场。
就这样,丁宁的意见和看法被边缘化了。
哪怕丁宁再劝,黎煌都决定让李飞率兵突袭夏贤。
黎煌命一员副将留守易城,由李飞率兵突袭夏贤,他自己则率兵接应。
丁宁见二人犟的像只驴,心中直叹气。
刘焌重用此等“人才”,真是……
这蜀国怕是没希望了。
丁宁在这一刻敢断言,刘焌统治下的蜀国,能撑过十年,都算他刘焌是一代雄主。
放眼整个蜀国,可用的人才,实在太少。
或者说,刘焌身边没有大才。
当然,他刘焌是个优秀的统帅,可却不是合格的皇帝。
这一战若是败了,八成又会将责任推在他的身上。
丁宁忽然觉得不妙,他必须逃走,远远的离开这里。
否则早晚死的不明不白。
可是身边有一队士兵在保护他。
丁宁眼珠一转,借口肚子疼,匆匆的便去如厕。
几十个士兵跟在后面紧紧的盯着他。
丁宁进了茅厕,打量四周,发现茅厕内的通风口太小,容纳不了他钻过。
于是只得作罢。
闷闷的出去,大脑开始高速运转,思考如何逃离这龙潭虎穴之地。
汉军大营。
陈寻找来杨明商议,让他率一支兵马,埋伏在夏贤的大营外,如果蜀军突袭夏贤,待蜀军将夏贤及其禁军杀的差不多时,再来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杨明欣然领命,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多立战功,弥补之前的过错。
虽然陈寻相信他,但杨明看的出来,陈寻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陈寻尚且如此,王秦又会怎样?
王秦可不是简单角色。
他从一介贫民,走到今天,可不是靠运气得来的。
在这天下,他杨明谁都能骗得过去,唯独蒙骗不了王秦。
王秦的手段,杨明不想领教,也不敢领教。
杨明带了一支兵马,匆匆赶去夏贤外的大营埋伏。
陈寻留在大营,撒出一大把斥候,侦查一切动静。
夜半。
李飞率一支军队,以迅猛之势突袭夏贤大营。
夏贤此时正在大营内唉声叹气。
今天一战,他的几千将士,死的只剩二千多人,还有几百人受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