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洪荒之穿越诸天万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会飞的坦克车

    “小婉,你对盐有什么看法!”

    “看法!”董小宛耸耸肩,“以前之听说扬州盐商富可敌国,当时还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看了资料才知道,仅仅山东的盐场一年就产盐6000万斤,卖给盐商一斤才五文多!

    而市场上一斤上等的精盐要300文一斤,普通的也要几十文,这利润真的不能说了,而这只是官盐,私盐产量据说是这个好几倍!”

    “是呀,盐的利润太高了!不过这些现在都是我们的了!”雷卫东回过头,看着跪着的盐场负责人以及驻军干部,另外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小头目。

    “你们是不是都觉得盐场不需要晒盐之法,现在的就很好!”

    “是的大帅,我们经过商议,觉得现在很好,不需要改变!”一群小头目看了盐场负责人一眼,齐声道。

    “你呢!”雷卫东看着自己的属下!

    “大帅,我错了,给我一次机会!”连长求饶道,雷卫东是什么性格,只要是雷家军官兵都一清二楚。

    “你们既然觉得现在很好!”雷卫东耸耸肩,“那就留你们没用了!”

    挥挥手,如狼似虎的侍卫立刻上前把盐场的管事人全押了起来,就要拖走!

    “大帅,大帅,饶命呀,饶命呀!”看到笑眯眯的大帅突然变脸,负责人顿时吓的屁滚尿流,摊在了地上,看到求饶不管用,就要被拖走的负责人似乎要释放出所有的愤怒口中大叫道:

    “你这样阴险听不进人劝的人,总有一日会人心丧尽的。”

    示意侍卫停下来,雷卫东蹲下身来,望着负责人道:“你那么悲愤做什么”

    “我犯了什么错误,你这样对我!”知道自己活不了,负责人昂首道,“你们雷家军来了,我第一个投降,还把盐场管理的好好的,产量在十九个盐场一直是最高的!”

    “产量最高可是建立在灶丁死亡之上,有什么可得意的!”雷卫东笑道,“连我的命令都敢违背,留下来有什么用,看你油头满面的样子,估计捞了不少,现在就借你的人头用一下了。”

    雷卫东一挥手,两位侍卫直接把人拉走了,少顷几十个脑袋送了上来。

    “把这些脑袋送到各个盐场,我要求半个月之内,所有盐场采用风力水车取水和晒盐之法取盐!”雷卫东看着眼前一个个脑袋道。

    “还有你,知情不报,从连长将为班长,打三十军棍,关三天禁闭以儆效尤!”

    “谢大帅不杀之恩!”驻军连长连忙道。

    “大帅,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周围一个看热闹的老盐丁突然上前道,看人群的反应,他的威望在盐丁中好像很高。

    “但说无妨!”雷卫东示意道

    “大帅所言的晒盐之法,我也听来此的盐商说过,好像两淮地区的有的地方采用晒盐之法取盐,他们将淋卤过的海水,选择在晴好的天气暴晒在太阳下数日。

    待绝大量水分蒸发掉以后,就会在咸土之上形成一块块盐块,只是这种方法取得盐灰土较多,买不上价格,所以,我们这里还是以煎盐为主……”

    “你说的很对,普通的晒盐之法肯定有这个问题,但我给你们的晒盐之法可不一样!”说着雷卫东向海边走去。

    “就好像这样的土地!”雷卫东指着一块泥地道,“如果在这上面晒盐,盐里难免会混有泥土,若是能用石片或砖块铺设晒场,如此就可以避免刮起池底泥土,而且可以避免卤水渗漏……!”

    “铺设石片!”雷卫东的话让老盐丁如梦初醒,“不错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只是想要大规模生产需要多少石片呀”

    &nbs




第一百二十章、演讲和精盐
    随着锣声,数以千计的灶民开始聚集于盐场衙门前。

    盐场衙门是明朝专管灶户的机构,雷家军入住山东以后,因为速度太快,明朝在山东的统治还没反应过来就全线崩溃。

    这些盐场衙门面对汹涌而至的雷家军,可没有为大明朝尽忠的想法,全都举着双手投降,生怕慢了脑袋就丢了。

    因为时间关系,雷卫东还没来得及对盐场进行改革还让原来的人进行管理,以至于这些人人浮于事,连上级下发的命令都不听逼得雷卫东大动干戈直接对这些人进行清洗。

    “诸位!”场前半丈高的台上,雷卫东看着场前黑压压的数千人说道。

    “诸位皆是世袭之灶民,何为灶民,按照朱元璋的规定就是煎丁著籍,就是煮海为生还要世袭的人,在这里我想问一句你们想当灶民吗”

    愿不愿意当灶民!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问,大家肯定不愿意,但长久的压迫已经让灶民失去了反抗的**,除了逃跑其他什么都做不了。

    特别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又有谁敢说出来,钓鱼执法可不是后来的专利,古人们也玩的很顺溜。

    “鬼才愿意当灶民!”看到没人回答大帅的话,混在人群中的密探只好当出头鸟,要不然大帅非生气不可,还好现场人这么多,大家也分不出是谁叫的。

    “就是,大老爷,但凡有希望,谁愿意当灶民呀!”一个三十多岁,看起来模样和五十多岁差不多的人叫道。

    “对!不愿意!”

    “是呀,谁愿意过这种日子!”

    一有人带头,人群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引起一阵附和声。

    “大人,我们是没办法呀,一入灶籍就不得退出,世世代代都是灶民!”一个老汉叫道,“我祖爷爷,爷爷,父亲和我都是灶丁,我的儿子和孙子也是灶丁,天天吃不饱,穿不暖,这公平吗”

    “是不公平,可是有什么办法,老王你敢逃吗即使你逃了有什么用,抓住你儿子当灶户,没儿子就抓你孙子,没孙子就抓住女婿姑爷、外孙,即使你带着家人跑了也没用,抓你的兄弟家里人来顶,除非你亲戚都死绝了……”

    ……

    听着灶民的诉苦,雷卫东示意大家静一下!

    “你们既然当了灶户那么只要明朝在一天你们都是灶户,除非明朝完了你们才有可能脱籍!”

    除非明朝完了,才有……

    雷卫东的话让大家沉默了,大明已经存在二百多年了,想要完哪有那么容易,即使要完,估计自己也看不到了。

    台下立刻哀声叹气一大片,显然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明朝好像已经完了,山东这里已经是雷家军的天下了!”不知那个密探在人群里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对呀!明朝好像玩了……”

    想起山东被雷家军占据的事实,大家的精神头立马都回来了,很多人的眼睛都亮了。

    这么说大家以后都不是灶户了。

    “要是明军回来怎么办……”

    ……

    “天下没用免费的午餐!”看着大家议论的差不多了,雷卫东又开口了,“只要明朝在你们就是灶户,如果不愿当灶户,就加入我雷家军中为兵,即可脱灶籍。”

    “当兵就可以脱灶籍!”一个年轻二十岁的年轻人叫道。

    “不错!不过我雷家军军纪森严,且不说平素之军纪,若是有人充当逃兵,那么非但本人受罚,还会追究家人的责任,妻儿会被打为贱户,尔等可愿从军”

    “愿意,只要能脱灶籍,我这条命扔了又有什么问题!”年轻人看了一眼自己只有三岁的儿子和妻子。想着将来儿子能自由,他便猛的一咬牙道。

    “草民也愿,只求大人开恩,准我等投军!”

    “求大人开恩,准我等投军!”

    不过只是刹那的功夫,这场前便跪成了一片,不光有年轻力壮的灶民,还有一些明显四五十岁的老人。

    对于已经受够了这种日子的灶丁,只要有一丝希望能够摆脱灶民身份,他们就敢拿自己的命给孩子拼一个未来。

    “不错!”看着眼前的情景雷卫东点点头,“我雷家军将在灶民中招募一万士兵,凡是加入我雷家军的灶民,服役满五年或者阵亡、负伤者退伍者其全家即可永脱灶籍,入籍为良民。”

    “谢……谢大人……”听到这话,很多人直接哭了起来。

    “杨锐,通知新兵招募中心的人过来,给大家登计造册,只要年龄不超,身体健壮,和乎我雷家军征募要求就可以留下来……!

    “至于当兵后的待遇!”看着围在一旁的妇人,虽然想到以后要和丈夫分开,但她们都是一脸的兴奋,没有人上前阻拦自家的男人从军,因为她们同样高兴自己的后代能够摆脱灶籍。

    对这些对生活已经没什么希望的妇人来说,只要子女能好好的,就像普通百姓人家的子女一样,过上男耕女织的舒坦日子,她们愿意付出一切。

    雷卫东笑道,“我们雷家军虽然军饷不高,但每个月都会发一些粮食给大家的家人,另外没有选入当兵的人也不要失望,从今天起盐场进行改革,你们只要签订十五年的工作协议,十五年后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自动脱离灶籍。

    这是我雷家军最高统帅,雷卫东的话!”

    “万岁!”雷卫东的话让大家欢呼起来,虽然十五年时间比较长,但大家能有一个念头,就有了过下去的希望。

    “大帅,你真的让这些灶民脱籍!”杨锐来到雷卫东身边小心问道。

    “当然了,灶籍是从蒙元才开始的,杨锐,在蒙元之前,即无灶籍亦无灶丁,当时这天下百姓所食之盐,又产自何处,各处盐场可是自古就有。

    他朱元章为了自家的统治,赶走蒙古之后,没有废除这和奴隶一般的制度,导致这两百多年来中国各项技术不断落后,已经全面落后去西方。

    我们为什么还要死抱着这样落后的制度不变!”雷卫东道。

    “小婉,从今以后,各大盐场要开始改变观念,不能把这些灶民在当成奴隶,而应该把他们当成茶楼、酒店的伙计来对待,他们都是自由民可以随时离开!“

    “明白夫君,我知道你的意思!”董小宛知道雷卫东的性格,于是点点头,表示这事情保在自己身上。

    “至于精盐制作其实很简单!”离开盐场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命令侍卫拉起警戒线,雷卫东让侍卫拿出一口锅开始烧水,同时让人取来一袋粗盐。

    “夫君,你这是要煮盐吗”董小宛奇怪的问道。

    “稍等片刻,奇迹马上就会出现的!”雷卫东笑着让两个侍卫一个往锅里倒粗盐,一个用木棍不断搅动。

    随着锅里的水开始沸腾,并且变得有些粘稠,雷卫东示意停下,让大锅里的水通过一块棉布倒在另一口



第167章 郑家的礼品
    在山东的盐场走了一圈,杀了一些不长眼的官员,宣告了一下雷家军的政策,雷卫东就带着老婆回到了济南。

    和几日不见的三女温存了一下,晚上几个人又在一起吃晚饭!

    “小婉妹妹,夫君把盐场都交给你了,那你现在山东最大的盐商了!”女人都是鸭子,要想女人之间不八卦比不让有钱男人找小三更难。

    柳如是和陈圆圆都是秦淮河上的头牌,平时接待的客人除了文人才子,最多的就是来往各地的豪商,这之中盐商的排场是最大最讲究的。

    现在自己的好姐妹也成了盐商,还是山东地区最大的盐商自然两女有些激动。

    “有什么好羡慕的,不就是一个商人吗,盐和粮都一样,最多赚点钱,可是对于我们来说,钱多钱少还有什么区别吗”董小宛笑道。

    刚接受这份产业的时候,董小宛还兴奋的几天睡不着觉,都是被雷卫东狠狠镇压一番才睡过去,可是兴奋劲过去了,才发现这也就是一份产业,最多赚点钱在真正的大人物眼里真不算什么。

    “这倒是!”陈圆圆抿着樱桃小嘴喝了几口燕窝汤道,“柳姐姐现在管着廉政局,监管山东官场,萍儿妹妹更是我们雷家军后勤大管家。

    以前在秦淮河的时候我还觉得那些豪商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一发怒都要小心陪着笑脸,曲意逢迎,而今日间又是如何!”

    “今日,当然是我们圆圆轻哼一声,那些豪商都要胆战心惊,生怕是哪里做错了,惹了圆圆不高兴!”董小宛笑道,“你现在负责教育事业,但凡想当官的人都不敢得罪你!”

    什么人接触什么圈子,在秦淮河的时候几女接触的都是文人才子和来往的豪商,朝廷的高官、封疆大吏接触的很少,自然觉得豪商、文人才子了不起。

    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再怎么风光,也不过是迎来送往地欢场女子,再怎么被那些文人士子看重,也不过是那些文人士子眼中的高级玩物。

    跟雷卫东来到了山东,几女身份陡然一换,接触的不是高官重将就是豪门贵妇,加上手里握有大权,等闲的商人和才子想见几女一面都不可得。

    这样身份态度的对比,几女心态自然发生了变化。

    “老爷,夫人,八闽商行的郑家派人来了,说第二批粮食和棉花送到了!”几女正在闲聊,女管家三姑拿着一张礼单过来。

    “送来多少”雷卫东问道,现在军队扩编,各项工程上马虽然收刮了山东各大豪强的仓库,但面对全省的百姓雷家军还是有点捉襟见肘。

    红薯的收获还要等一段时间,就靠江南的粮食救急了。

    “两百万粮食和五十担棉花!”三姑回答道,“除此之外还送来了很多礼品,很多都是外洋的新鲜玩意!”

    “粮食不少,够用一段时间了,有哪些外洋的新鲜玩意,念出来听听!”雷卫东微笑道。

    “恩!”三姑恭谨地答应了一声,展开礼单出声念道:

    “白犀牛角三对,龙涎香十斤,带半人高镜子的梳妆台四座,特制千里镜五具……”

    “等一下,带镜子的梳妆台还稀奇吗”听到梳妆台也被列成新鲜玩意雷卫东有些奇怪。

    “当然稀奇了!”听到梳妆台上带着的镜子竟然有半人高,萍儿等女眼睛都亮了,陈圆圆捧着小脸道“德王府最大的镜子也只有脸盆大小,那个半人高的镜子绝对是无价之宝!”

    “是吗!”雷卫东点点头,为又发现一个赚钱的东西而高兴,“继续!”

    “是,老爷!”三姑继续道:“火炮工匠十名,英吉利红发美少女两名,佛朗机金发美少女两名,秦淮美女卞玉京、卞敏姐妹……”

    “别念了!”雷卫东挥手道,“我有那么好色吗”
1...6465666768...1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