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这个时期的ibm,在个人电脑这一块,正忙着搞一套专利封闭的全新个人电脑主流标准,防止兼容厂商跟着喝汤,而在具体实施当中,平台cpu固定在了开始支持多任务、具备错误中断功能,也就是减少死机等等新特性的intel 80286上。
由于受总部管辖,ibm个人电脑部门的思路存在许多固化僵硬的地方,比如套用大型计算机时代的经验,错误评估个人电脑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间隔,想当然地认为,采用intel 80286做cpu的ibm-pc,完全可以胜任到一九九零年代。毕竟,当前ibm大型计算机主力型号也才三十二位嘛。
另一方面,intel 80286的bug实在太多,连和ibm一起开发支持多任务处理等等新功能操作系统os/2的微软,都能凑热闹地鄙视一把,于是这个认识,被带到了intel 80386上。
这个人之常情的心理也不难理解,ibm自成一体、堪称一个小王国,里面的工程师们认为自己技术最牛,用英特尔这种“小厂”的产品,本来就够给面子了,可却为了intel 80286的bug,做了那么多的修修补补工作,毫无创造性可言,还无谓地消耗了那么多精力,自然不想再为intel 80286的继任者intel 80386,再浪费脑细胞了。
如何有效打开intel 80386的销路?
戈登·摩尔、安迪•葛洛夫这些人还真没有明确的思路,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坐等新的变数出现。
但戈登·摩尔不能把如此无能的答案亮出来啊,又无法像解释没能及时配套intel 80386的协处理器intel 80387那样,把原因归结到财政紧张、资源不足上,顿时额头见汗了。
沉默了一会后,戈登·摩尔只好硬着头皮,再次虚心请教,高爵士有什么高见?
高弦当然有自己的一套方略了,事实上,这也是本次会议的动力所在,保护“小装”血统的个人电脑标准。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个人电脑行业的竞争,体现在各家厂商把包括微处理器、半导体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其它芯片等等在内的产品和技术,以合理的成本,组合成为一个成熟可用的产品,推向市场,进而出现了几十种个人电脑硬件平台,连带着操作系统、编程工具等等软件,也不得不适配出形形色色的版本。”
“到了现在,米国个人电脑市场已经优胜劣汰得剩下两大主要硬件平台了,ibm-pc和苹果电脑,后者系统封闭,利润可观,ibm也谋划着效仿,推出新的个人电脑标准,取代目前个人电脑市场占比最高的ibm-pc,相应地,竞争的核心也发生了变化。”
说到这里,高爵士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英特尔有很大机会,通过绝对掌控intel 80386及其后继微处理器,取代ibm,主导ibm-pc的发展。”
戈登·摩尔、安迪•葛洛夫听得心潮澎湃,连声催问,那具体怎么做的思路呢?
高弦则搬出了已经淡出了英特尔的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罗伯特时代提出的一个经营规则,即英特尔不会进入和客户存在竞争的业务领域,到了十几年后的今天,仍然存在着妙用。”
戈登·摩尔心领神会,高爵士的意思是,重申和强调这个规则,好拉拢那些采用x86家族微处理器做为个人电脑cpu的ibm-pc兼容机厂商,争取把这些市场力量凝结到一起,让x86家族微处理器市场占有率高得无法取代。
高爵士朗声大笑,既然你们能够联想到这一层,那包括给ibm-pc兼容机厂商更具竞争力的,微处理器批量采购价折扣在内的小技巧,就无需我浪费口舌地多啰嗦了。
“不过,英特尔应该扩充一下产品线了,除了微处理器之外,控制总线、内存、io等部分的配套功能芯片,也必须积极推出,如此既能大幅度降低那些兼容机厂商的技术门槛,进一步夺取ibm-pc标准的控制权,还能明显增加其它半导体公司仿制x86家族最新一代微处理器产品的难度。”
听着高爵士关于英特尔接下来如何转型成功的建议,戈登·摩尔、安迪•葛洛夫眼前豁然开朗起来,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不确定性,不再是心照不宣的高管层共识了。
于是乎,当高爵士最后提出人事调动建议,让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接过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的首席执行官一职,来带领英特尔贯彻这些发展计划,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高弦看来,这个时期的英特尔,需要一个狠角色来领导背水一战,而只是英特尔元老级员工,但并不是英特尔创始人的安迪•葛洛夫,远比戈登·摩尔,更合适。
说白了,安迪•葛洛夫这位匈牙利移民,可比不上戈登·摩尔、罗伯特·诺伊斯那些创始人后路多,他别无选择,只能和英特尔同生共死。
在英特尔发展方略上对高爵士心悦诚服的戈登·摩尔,没有拖泥带水,利利索索地让安迪•葛洛夫全面主持英特尔营运,安迪•葛洛夫也干劲十足。
其实,主导个人电脑发展方向的新势力,除了提供cpu的微处理器厂商英特尔这个米国市场本地户之外,还有能提供新型操作系统的软件公司,比如正和ibm打得火热,研发os/2的微软。
凭借当初帮助盖茨成功应对basic专利权官司,高弦在微软也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尤其盖茨没有创业者成功后的那种安于享乐毛病,和安迪•葛洛夫一样冲劲十足,所以,微软符合构想,即以米国市场本地户角色,成为主导个人电脑发展方向的新势力。
但高弦看来,微软还要在泥里打滚一段时间,至少和ibm分道扬镳后,才能排除掉人心方面的不可控因素。
另外,美日半导体贸易协定签署后,一本半导体行业不敢在米国市场搞价格战了,加上一些米国半导体存储器公司黯然退场,米国市场上的半导体存储器价格上涨明显,直接导致个人电脑因为内存成本上升而价格提高。
显而易见,支持多任务处理的新型操作系统,所需内存较多,像os/2,就不能低于2mb,而且对目前数量几千的老软件的兼容性,未必令人满意。
满足这种配置的个人电脑主机售价,远远超过三千美元,再加上显示器、打印机等等外部设备,拥有成本就更高了,和当前ibm-pc兼容机普遍标价的两千美元比起来,缺乏市场吸引力。
所以,操作系统这一块可以先不用急,这个时期,还是硬件优先。
把英特尔梳理得条理清晰后,高弦便让高益一系着手帮英特尔发行债券,融资两亿五千瓦美元了。
毫不夸张地讲,《广场协议》签署后的一九八六年,是华尔街最赚钱的一年,资本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行情火爆,只要会包装,垃圾债券横着走,英特尔这点融资量,连水花都激不起来几个。
何况,高弦这次帮英特尔融资,并没有真的指望争取外部资金,而是为了高氏王国财富的一次“沉淀”。
重生资本狂人 第0953章 好莱坞也凑热闹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
从某个角度来讲,为英特尔融资这笔业务,在当前的华尔街,堪称最“正经”的生意了,因为这里面涉及到的最起码的信用机制,还在踏踏实实地运作着。
就拿“包装”英特尔来讲,英特尔是香江数字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的合作伙伴,能从庞大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微处理器需求里分上一杯羹,这就是英特尔从半导体存储器厂商转型为微处理器厂商艰难过程中的一大利好。
相比之下,已经开始露出金融过度化苗头的华尔街,所流行的操作,越来越痴迷于运用杠杆,甚至本末倒置,比如企业收购重组的出发点,并非落在企业的成长需求,而是资本能够从中得到多少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逐利的贪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野蛮、涉及诸如裁员之类社会个体具体利益被视为报表数字游戏的残酷等等,就表现得有点肆无忌惮了,以至于在舆论中不乏讨伐之声。
高爵士正准备参加香江国际数字中心全球推广计划在扭腰的一场活动呢,帕特丽夏便向他提到了一件与此有关的具体“小事”。
“奥利弗·斯通想拍一部以华尔街为背景的电影,名字就定为《华尔街》,不过筹备过程中遇到了麻烦,于是辗转找到了我这边。”帕特丽夏一边给高弦捏着肩膀,一边说道:“如果单从票房收益这一块来讲,《华尔街》应该不会带来惊喜,可从这些年奥利弗·斯通在好莱坞的表现来看,换取影响力应该不在话下。”
“奥利弗·斯通这是进入高产期了啊!”高弦随口问道:“《野战排》在菲律宾的实景拍摄,都完成了?”
之所以高爵士在百忙当中,还能记得这些细枝末节,主要是因为,今年年初,菲律宾不是变天了嘛,总统牛科斯及其家人在米帝爸爸的保护下,仓皇逃到夏威夷,于是显而易见地菲律宾国内形势进一步动荡不安。
《野战排》这部电影的题材是越战,选择在菲律宾实景拍摄,结果那疙瘩乱了起来,摄制团队顿时左右为难。
要知道,《野战排》拍摄效果想要逼真,肯定要在东南亚地区操作,而菲律宾堪称最佳选择,而且各个方面的开支都可谓便宜。
如今这个时期的好莱坞,一部电影的拍摄预算已经普遍在一千万美元以上了,而《野战排》选择在菲律宾拍摄,全套下来的成本为六百多万美元。
这正是越战题材电影已经有了《猎鹿人》、《现代启示录》这些巅峰之作后,《野战排》还能顺利获得投资的一大原因,万一区区六百多万美元,能再博个名利双收呢。
最后,这个麻烦是派拉蒙惊动了高爵士,通过高氏财团,在菲律宾动用关系,得到了解决。
和在菲律宾完成拍摄的《野战排》的六百多万美元成本比起来,主要在扭腰拍摄的《华尔街》,所要求的电影拍摄预算达到了一千五百万美元,即使处于一个中等水平,可从丰富的好莱坞商业运作经验判断,盈利的风险还是挺高的。
连奥利弗·斯通自己都要承认,电影《华尔街》以华尔街为背景,但关于华尔街这个圈子的专业细节方面,剧本还有不少地方需要完善,否则的话,容易“出戏”。
高弦抽空简单浏览了一下《华尔街》的剧本,从知名度来讲,其肯定不如“老剧本”里几十年后小李子主演的那部《华尔街之狼》名气大了,而且风格迥异,不是靠“法克”、“啪啪啪”那种刺激荷尔蒙的手段来调动更多受众,相较而言,属于严肃叙事的手法了。
这也不奇怪,时代不同嘛,大众的喜好肯定有所不同,尤其还有互联网影响的巨大效应差异。
但有一样相同,那就是,都以揭露华尔街的贪得无厌、勾心斗角等等阴暗面,为自己的“使命”。
高弦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帕特丽夏,“你说得对,从换取影响力这个角度来讲,《华尔街》这部电影还是值得支持的,现在资本运作如此活跃,大有铺天盖地之势,如此热度,不蹭白不蹭。”
“只是,电影里也不能通篇充斥着黑暗,还是应该让人看到光明的,比如设置一个职业操守无可指责的角色,人物地位如何不重要,存在才是必要。”
虽然帕特丽夏在高弦这里表现着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极度依赖,但不意味着,赫斯特小姐真是个傻白甜,何况还有高弦的多年悉心调教,身上挂着的那十几个董事的头衔,便是最好的明证。
因此,帕特丽夏当即对自家男人的意图心领神会,“过几天,我从高益米国和雷曼兄弟那边物色一位专业人士,担任《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圈子顾问,并客串那个职业操守无可指责的角色。”
高弦赞许地点了点头,“《华尔街》的电影拍摄成本还是应该尽可能分摊一下的,现在很多财团和名流都愿意蹭热度,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不妨寻求各方共赢。”
帕特丽夏笑了起来,“派拉蒙这边打广告的机会,几乎都被海湾西方公司、世嘉公司、霍华德·休斯公司它们分走了,想留给外人一些,还真不容易。”
......
当前,和“华尔街”相关的热度确实令人如痴如醉,电影《华尔街》筹备过程中寻求分派成本的举动,还真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以至于闹出了小插曲。
帕特丽夏和高弦聊闲天的时候便提到,电影《华尔街》里肯定少不了专业财经媒体的镜头啊,《财富》杂志和《福布斯》杂志都对此很有兴趣,甚至《福布斯》杂志老板迈尔康·福布斯兴致勃勃地主动发出邀请,剧组可以免费使用自己的豪华游艇进行拍摄;但经过仔细权衡之后,《财富》杂志更应景,结果惹怒了迈尔康·福布斯,连免费使用豪华游艇的许诺都不认了。
高爵士听得有些无语,迈尔康·福布斯都那么大的岁数了,可这气度有点那啥啊。咱家虽然也有豪华游艇,但为了低调,从来不显摆的,还是从外面借一艘吧,免得耽误了电影拍摄进度,因为好莱坞的导演工会正谋划着罢工,想从吃得满嘴流油的资本那里,多分一些利益呢,可不能撞到枪口上。
重生资本狂人 第0954章 一九八六年,华尔街最赚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
当前这个时期,华尔街在攫取利益方面的吃相难看程度,连资本主义社会的舆论,和其它行业,都无法习以为常地麻木着忍受了。
其中不满的依据,可不是仅凭直观的感受,而是按照媒体的说法,有着明确的数据支撑。
简单来讲,今年,也就是一九八六年,是华尔街有史以来最赚钱的一年。
从摆在明面上的数据来讲,在一九八六年财政年度里,风头正劲的垃圾债券领域龙头德雷塞尔·伯纳姆·兰伯特公司,净赚五亿五千万美元左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做为德雷塞尔·伯纳姆·兰伯特公司垃圾债券业务的主管,堪称一手推动起米国垃圾债券市场热潮的迈克尔·米尔肯,所得到的个人薪酬将近三亿美元,创下了全球员工薪水的最高纪录,前无古人,估计也很难后有来者了。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现阶段,德雷塞尔·伯纳姆·兰伯特公司和迈克尔·米尔肯被包括米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内的方方面面,盯得很紧,颇有成为众矢之的的意味,以至于在垃圾债券领域排在第二位置的摩根士丹利,往往被忽视了。
不得不说,无论在哪里,闷声发大财都是铁律,就像高爵士,围绕着他的关注,都被转移到了香江外汇基金管理局这个公众利益平台上了,而高氏财团的各个成员就相对低调多了,即使像成为英特尔第一大股东这样的公开操作被各路财经分析人士评头论足,但无一涉及资本负面属性。
香江外汇基金管理局现在有多光芒万丈,从它支持的,在纽约华尔道夫酒店举办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数字中心全球推广系列活动,所受到的热烈追捧,便可见一斑,与会者有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也有高科技公司,甚至还有传媒巨头。
这里面的逻辑不难理解,香江的国际金融中心已经走出亚洲,达到了全球水准,而国际数字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巩固已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比如金融信息处理和交流的效率更高了,国际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们,自然喜欢了。
高科技公司趋之若鹜的心理更简单明了了,香江数字高速公路建设的订单充满了诱惑力。
至于传媒巨头的积极,则反映出了精英们的前瞻性,瞧出了香江成为全球媒体中心的潜力。
其实,这里面的更深层次逻辑在于,现在的香江,是外部进入无比巨大的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来者都是客,活动发起者这边的香江外汇基金管理局香江发展投资基金、香江贸易发展局、香江生产力促进局、香江工业总会、港府的工业署和贸易署等等,各司其职,热情款待、积极洽谈就是了。
香江外汇基金管理局总裁高爵士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和金融圈的接触,关于当前港元升值趋势明显、香江日元离岸金融中心、香江国际金融中心深化发展、香江外汇基金管理局升格为香江金融管理局传闻等等课题,不但名目繁多,而且外界相当关心。绝对离不开级别足够、权威足够的沟通。
还是那句话,圈子无处不在,华尔街也不能例外地分个三六九等,其中最传统,也属于核心的圈子是大型投资银行,比如摩根士丹利、高盛之类,别看雷曼兄弟公司因为陷入经营困境,以至于被高益米国收购了,但也属于这个圈子,无非就是排名靠后,连所罗门兄弟公司都暂时不如罢了。
再如,和硅谷高科技产业一起成长起来的风险投资圈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像苹果电脑公司在纳斯达克的上市,摩根士丹利便降尊纡贵地参加了股票承销。
不过,当前最炙手可热的圈子,当属垃圾债券圈子,其让德雷塞尔·伯纳姆·兰伯特这种级别的公司,有了呼风唤雨,足以和华尔街大型投资银行相映成辉的本领。
顺便说明一点,垃圾债券只是一个通俗的称呼,连摩根士丹利都积极参与这种玩法了,肯定存在一个美其名曰了,叫高风险高收益债券。
能被华尔街核心圈子接受的玩法,垃圾债券自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最让资本运作精英们如痴如狂的吸引力,莫过于在杠杆收购当中的支持作用了。
随便举个例子,米国尼客松正府和福特正府时期的财政部长威廉·西蒙,进入政坛前,是所罗门兄弟公司负责正府和市政债券部门的高级合伙人;当卡特赢得总统之位后,他便离开了政坛,重回华尔街,干起了老本行,在一九八二年,运用杠杆收购,拿下了米国第二大贺卡供应商——米国贺卡公司。
在这笔收购额高达八千万美元的交易当中,威廉·西蒙的本钱只有一百万美元,其中的三十三万美元是他个人出的,其余的七千九百万美元,都是像德雷塞尔·伯纳姆·兰伯特这样的公司,通过搞垃圾债券,提供的。
威廉·西蒙成功收购米国贺卡公司后的十六个月,米国贺卡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市值一下子飙升到了两亿九千万美元,威廉·西蒙个人赚了大约六千六百万美元,真正做到了高风险高收益。
有这种成功范例摆在那里,垃圾债券不泛滥才怪了。
根据高弦掌握的情报,米国资本市场从一九七九年到现在,平均每年发生两百左右次的杠杆收购,而私募资金和垃圾债券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纽约华尔道夫酒店这个活动举办地亮相的华尔街精英里,就有眼下红得发紫的迈克尔·米尔肯,高爵士照例给予了盛情款待。
现在迈克尔·米尔肯有多牛?
华尔街圈子里流传一个可信度极高的说法,迈克尔·米尔肯筹集资金的能力,甚至可以和大佬中的大佬——jp摩根相提并论。
一个有力佐证就是,发行垃圾债券离不开银行这个环节,可银行深知高风险为何物;而这个时候,迈克尔·米尔肯的个人声誉,就是成功的背书。
在交谈当中,迈克尔·米尔肯大谈对香江国际金融中心的兴趣,对亚洲资本崛起的久仰。
高爵士在这种高谈阔论当中,品味出了弦外之音,迈克尔·米尔肯这是想把债基债券的生意继续做大啊,尤其扩大资本池。
要知道,债基债券要有买家肯接盘,才能融资成功。而米国的情况大致是,自一九三零年代罗斯福新政起,对米国金融业的一系列加强监管,在当前一九八零年代里根上台后,很多都松绑了,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便成了购买垃圾债券的一大主力,但这个资本池肯定多多益善,还有比广场协议后美元贬值下,购买力大幅度增强的亚洲资本,更好哄的乡下土财主吗?
对此,高弦没有表明态度,这也是他做为香江外汇基金管局总裁的应有表现。你大可以试探,但我不做回应,属于正常。
垃圾债券这场游戏,现在“野路子”太多了,需要时间完善规则,米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都在调查各种暗箱操作呢,高爵士可不打算给出香江外汇基金管理局的官方看法,免得背书。而高氏财团里,雷曼兄弟公司可以适当玩玩,其它成员就暂时算了吧。
可以说,迈克尔·米尔肯的试探,并没有让高弦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像索罗斯之流,强敲侧击香江外汇基金管理局对当前港元明显升值趋势的态度时,就难免让他心生警惕了。
不过,高弦相信,当前的这种大形势,不会让国际炒家有什么大作为,于是他很直率地表示,香江外汇基金管理局认为,香江银行业适时地推出负利率,是一项不错的举措。
......
鞠躬感谢书友:123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打赏支持!!
重生资本狂人 第0955章 研究个汇丰备兑认股证的破防玩法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高弦把自己发挥的平台,从高氏财团提升到香江国际金融中心后,维护香江金融稳定,随之便成了他的分内之事。
这里面的驱动力,倒不是什么圣母,诚然,配角圣母,必死无疑,主角圣母,逢凶化吉,而是存在着人之常情的逻辑,那就是,搞好香江这个大本营,做为高氏财团核心的高益,赢得行业领袖地位,回报也就水到渠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