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所以,业务国际化“三角凳”策略里,当前只剩下欧洲市场这个脚还没有落地。
从沈弼到浦伟仕,一直没停过寻找这个落脚点,但可供挑选的欧洲几十家银行,不是资质太差了,就是价格太高了,唯一最符合胃口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最终还被英国正府否决了,而且苏格兰皇家银行本身宁愿倾向于渣打银行,也不愿意和惠丰这个香江准中央银行联姻。
但无论寻找欧洲立足点的过程如何受挫,惠丰都不能停下来,而这就是高弦可以入手的一个契机。
显而易见,对于惠丰来讲,其在欧洲市场最理想的立足点,还是收购一家江湖地位足够高的英国银行,那这里面可供选择的空间就不大了,高弦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下障碍。
浦伟仕不是一直拖拖拉拉地不肯交出惠丰的香江准中央银行关键职能嘛,那高爵士就设下绊马索,让惠丰在欧洲市场的第三个脚,不说没法落地,起码更难落地,咱们就在香江缠斗着,反正香江回归的时间,快要可以用十根手指数了,看谁沉不住气。
高弦和又失败了的桑福德·威尔的会谈,便包含了相关的部署。
之所以说,桑福德·威尔又失败了,那是因为他在米国银行上位的计划泡汤了,连带着帕特丽夏在米国银行的投资利益也受挫了。
一九八一年,桑福德·威尔把自己经营的全美第二大证券经纪公司希尔森·勒布·罗德斯卖给米国运通公司后,眼巴巴地等着接米国运通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士·罗宾森三世的班。
结果,事实证明,桑福德·威尔太想当然了,和詹姆士·罗宾森三世的老谋深算比起来,他有点天真了,人家压根没有嘴上所说的想早退休的意思。
于是乎,在高爵士盛情邀请的忽悠下,桑福德·威尔愤而离开米国运通公司,去了米国银行,以代表赫斯特小姐投资利益的形式,出任高级副总裁。
最近两年,华尔街确实财源滚滚,但也存在旱得旱死、涝得涝死的现象,米国银行因为在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在拉丁美洲,出现了一系列不良贷款,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股东们非常愤怒,把气撒在了首席执行官萨姆·阿马科斯特身上,将其解雇。
在接下来的首席执行官竞争当中,有了高爵士提前指点的桑福德·威尔,可谓表现出色,但米国银行内部的宫斗确实波诡云谲,前任首席执行官奥尔登·克劳森杀了一个回马枪。
奥尔登·克劳森刚结束世界银行行长的任期,这种江湖地位一摆,包括桑福德·威尔在内的其他竞争者,只有甘拜下风的份儿,大部分股东就认奥尔登·克劳森。
桑福德·威尔落败后,难免感觉颜面无光,便主动请辞,退出了米国银行。
高弦倒是没当成一回事,收拾米国银行的机会还有,但他表面上则一副扼腕叹息的样子。
在精湛的表演功力下,高爵士取得了和桑福德·威尔同病相怜、同仇敌忾的同心同德效果,两人之间的交情,迅速地进一步升温。
见桑福德·威尔难掩后悔之意,当初不该把希尔森·勒布·罗德斯公司卖给太过强势的米国运通公司,搞得自己没了根据地,高爵士安慰道:“现在小退一步,是为了接下来大步前进,当前资本市场上收购此起彼伏,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更胜希尔森·勒布·罗德斯的公司。”
桑福德·威尔苦笑道:“可千头万绪,先从何处入手呢?”
“你确实需要一个根据地。”高弦想了想,拿出了一个主意,“据我所知,大型计算机厂商控制数据公司旗下有一家陷入困境的消费金融公司,只要整顿一下,基本盘还是相当不错的,收购价格应该也不高,大约七八百万美元的样子,本来高益米国计划收购的,如果你中意的话,可以让给你。”
无需奇怪,计算机公司为什么也有金融业务?因为大型计算机是一种单价很高的产品,想要增加销量,少不了一些技巧,就像“老剧本”里互联网时代p2p泛滥,让普罗大众知道,原来像奔驰这样的汽车公司,也有金融业务那样。
桑福德·威尔当即精神一振,能被高益米国肯定,相信这家陷入困境的消费金融公司,值得自己捡漏。
注意到桑福德·威尔再次充满斗志的架势,帕特丽夏悄悄问自己的男人,“咱们的银行投资,分一大部分资源押注这个两度失败者的表现,真的可靠吗?”
之所以高益米国和高益独立运作,那是因为现阶段的米国,按照法案规定,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必须分开经营,而银行方面的投资,高弦更是交给了赫斯特小姐所负责的团队。
对于帕特丽夏的疑问,高弦玩味地说道:“失败是成功之母!。”





重生资本狂人 第0959章 不着痕迹地占汇丰的路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高科技领域的乔布斯、盖茨,应该算得上最广为熟知的例子。成为亿万富翁本身就够困难的了,而他们还能造就一段传奇,性格里要是没有那种执着,可办不到,早就在财富的路上沉迷进享乐不能自拔了。
经过高弦的细心观察,桑福德·威尔也属于这类狠人,无愧“老剧本”里几经沉浮后,还能搞出新花旗银行的华尔街传奇人物。
现在,桑福德·威尔准备重头再来,高弦便打算顺便让他帮自己挤占一下别人的路。
为此,高益特意举办了一个小型私人聚会,以便把一些人脉撮合到一起,比如米国副总统老布殊的三儿子尼尔·布殊。
就在不久之前,尼尔·布殊还在丹佛西尔瓦多储蓄和贷款银行,悠哉游哉地担任董事,但突然惹上了大麻烦,幸好得到高弦暗中出手帮忙,才从那个泥潭里跳了出来。
这个麻烦大得连老布殊都有点焦头烂额,前因后果还是有必要简单理一下,因为这个大背景还会用得上。
丹佛西尔瓦多储蓄和贷款银行属于一种专门的储蓄和贷款银行类型,也被称为互助储蓄银行,起源于大萧条发生的一九三零年代,根据一九三二年通过的《联邦住房贷款银行法》成立,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游离在华尔街之外的全美各地中小型银行,向社会提供长期的房地产抵押贷款。
不难理解,储蓄和贷款银行这套机制,就是为了稳住被大萧条空前经济危机逼得要走投无路的社会大众,所以监管方面相当严格,储蓄和贷款银行经营非常保守稳健,概括起来就是所谓的“三六三模式”,即储蓄和贷款银行向储户支付百分之三的利息,向房贷借贷者收取百分之六的利息,每个工作日的下午三点下班。
这种清心寡欲的经营方式,到了一九七零年代末、一九八零年代初,搞不下去了,因为通货膨胀等等的原因,储蓄和贷款银行向储户支付百分之三的利息,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
为了保住储蓄和贷款银行的存款,当时的卡特总统在一九八零年三月通过了一个不完善的法案,准许储蓄和贷款银行提高存款利息。
于是乎,全美各地几百家储蓄和贷款银行,为了争夺储户,不断提高存款利息,最高的时候达到了百分之十八。
为什么说卡特总统的这个法案不完善呢,因为储蓄和贷款银行们比以前支付了更高的利息,但储蓄和贷款银行们之前已经放出的大批贷款,还是收取百分之六的利息,而储蓄和贷款银行们的收益方式,还被严格监管着,只能涉足住房贷款,以至于收支不平衡的问题迅速出现,而且越来越严重。
于是乎,列根总统在一九八二年,针对这个问题,又出台了一个法案,几乎解除了对储蓄和贷款银行们的管制,准许其进入比住房贷款收益更高的领域。
用屁股想想都能猜到,以资本的德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松了绑的储蓄和贷款银行们,撒欢地冲向任何可以获取更高收益的领域,比如垃圾债券,甚至种牛的那啥库。
在高弦看来,这里面没准有华尔街的谋划,让这些分散在全美各州、数量众多、属于地区性质的储蓄和贷款银行们,在疯狂当中灭亡,好让华尔街的国际银行们,分到更大的储蓄蛋糕。
在这个情况下,尼尔·布殊供职的丹佛西尔瓦多储蓄和贷款银行,便是一个激进放贷的典型,而尼尔·布殊毕竟年轻,不知不觉地就和数笔质量堪忧的贷款,扯上了责任关系,甚至在调查之外的民事诉讼都要启动了。
现阶段,储蓄和贷款银行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敏感了,放到政坛上,足以成为一个有力的攻讦手段了,加上尼尔·布殊头上的不良贷款大约有一亿美元,正为下任米国总统暗中摩拳擦掌的老布殊,不焦头烂额才怪了。
根据高弦掌握的情报,丹佛西尔瓦多储蓄和贷款银行的坏账应该超过十四亿美元,所以,在丹佛西尔瓦多储蓄和贷款银行这种环境里,尼尔·布殊虽然有责任,可被包括媒体在内的各方面吊起来打,未免有点冤枉。
高爵士转了几个弯,尽量隐蔽地把尼尔·布殊捞出来后,老布殊那边的感激无需赘述,便把尼尔·布殊安排到高氏商业版图上不那么险恶的地方,用老布殊的话来讲,这么大的人总是要工作的,游手好闲的话更容易捅娄子,放在高爵士身边,我放心。
把尼尔·布殊介绍给桑福德·威尔,自然表示,高弦想让尼尔·布殊参与接下来的银行运作。
桑福德·威尔对此没有异议,大家都是明白人,深知什么叫做资源。
在交谈当中,高弦提出了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即桑福德·威尔的重头再来,只能靠收购来迅速打下江山,而这个发展壮大过程,要从易到难,先从不起眼的外围入手。
桑福德·威尔看了一眼尼尔·布殊,若有所思,“高爵士指的是,在数量众多的陷入危机的储蓄和贷款银行里,找一些还没有烂透,基本盘仍然不错的目标,收购下来。”
“这只是选项之一。”高爵士笑了笑,“当前全球股市行情火爆,但我们都知道,股市行情有周期,现在不断创下新高,那么谷底也就不远矣,到时候未尝不可以对像米国银行这种正靠出售外围资产来改善财务状况的目标,发动强行收购。”
桑福德·威尔连连点头,“对于股市行情周期的研究,想必高爵士极有建树。”
高弦没有接桑福德·威尔的恭维,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悠悠地说道:“甚至这个外围的概念,可以放得更高远一些,比如今年开始全面放开金融管制的英国,其四大结算银行——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劳埃德银行、米特兰银行,和米国银行的情况差不多,尤其排名居末的米特兰银行,所面临的形势更严峻一些。”
桑福德·威尔听的面露迟疑之色,因为他还真没有想到过,去米国外面的扩张。
看出了桑福德·威尔有些犹豫的高爵士,哈哈一笑,“这样,对英国银行的收购,由高益米国来兜底,尼尔居中协调。”
桑福德·威尔虽然在公司正治斗争方面数次大败北,但他的精明是毋庸置疑的,很快便领悟到,收购英国银行,估计只是高爵士想要借助米国这边的优势资源,如果真的收购成功了,恐怕高爵士未必舍得把胜利果实给自己呢。
毫无疑问,桑福德·威尔的猜测,可谓八九不离十。
为什么说对付惠丰,要使用全球视角,不能拘泥于香江的格局,奥妙就在于,惠丰国际化在欧洲的最理想落脚点只能是英国,而收购目标还不能是歪瓜裂枣,几乎只能在具有结算资质的英国四大商业银行里面选择。
所以,高弦只要提前“占路”就好了,抄底到数量足以得到董事会席位的英国四大商业银行股票,便能够暗中给惠丰撤离香江秘密计划下绊子,把舍不得交出香江中央银行职权的惠丰,尽量拖在香江,彼此好好地玩耍一番。




重生资本狂人 第0960章 出去避风头的顾问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
像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劳埃德银行、米特兰银行这种大型上市公司,持有百分之十以上股权者,便具备足够的本钱玩公司正治游戏,以左右诸如合并之类的企业重大变更了。
而在股市行情由盛转衰后,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劳埃德银行、米特兰银行,尤其它们当中最虚弱的那一个,百分之十多点的股份,相信价格不会超过四亿英镑,即按照当前时期的国际汇率,四十亿港元左右。
至于这个成本,无论对想要通过当下最流行的收购运作玩法,东山再起的桑福德·威尔,还是对想要以假道伐虢方式,挤占惠丰退路的高爵士,都达不到辩论是否划算的水平,何况还有高益米国兜底。
“在伦敦择机扩张,做为一项发展策略,就交给尼尔带领团队去负责吧,应该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有定论了。”高爵士提议道。
桑福德·威尔没有异议,因为把伦敦列入收购考虑范围的主意,是高爵士出的,自然主动权在人家那里,而且桑福德·威尔看得出来,这个安排还能帮助尼尔·布殊到米国外面躲躲风头。
要知道,储蓄和贷款银行危机的水可是越来越浑了,连美联储都要头痛了,而与其中冰山一角扯上责任的尼尔·布殊,虽然在高爵士的暗中帮忙下,达成和解了,但还是敏感得很,说不定就会被正治斗争的需要拎出来继续吊打,进而乱了老布殊的阵脚。
私下里,高弦和尼尔·布殊说得更透彻了,“你到了伦敦,也要低调,毕竟,如果别人记起了你,认真追究起丹佛西尔瓦多储蓄和贷款银行怎么与你达成和解的过程,虽然我在中间特意绕了几个弯,但也有可能会被牵扯出来。”
去伦敦一点都不用吃苦,尼尔·布殊当然没有什么怨言,甚至还有点期待,拍着胸脯保证,大选结果出来前的这段关键时期,我绝对不会让媒体找到任何踪迹。
人都是有脾气的,尤其出身不凡的世家子弟们,尼尔·布殊能如此识时务,高弦挺欣慰的,他又安抚对方道:“你去伦敦后,可能比之前还有所作为,就看你是否愿意辛苦一下,和足够沉稳了。”
尼尔·布殊听得精神大振,“哥,快说说,有什么安排?”
高爵士也不卖关子,“说起来,这件事还是挺要求保密的,科威特投资局计划收购英国石油公司,于是私下里找到高益,想要借助这些年高益在伦敦积累下的金融渠道资源,悄悄地先吸入足够多的英国石油公司股票,然后再择机摊牌。”
尼尔·布殊眉头一挑,“科威特人还真是雄心勃勃。”
高弦不置可否,继续往下说道:“尼尔,你愿意的话,可以用顾问的身份,加入进去,算是高益尽力协助科威特投资局的一个表现,赚点外快,但这个度,一定要拿捏得恰到好处。”
说到这里,高弦语速有意放缓,好让尼尔·布殊理解关键之处,“你要和科威特人搞好关系,但又不能为了科威特投资局收购英国石油公司大出风头。”
听明白了言下之意的尼尔·布殊,当时就乐了,我的哥,你这不是一边帮科威特人的忙,一边不看好科威特投资局成功收购英国石油公司嘛。
“稳重,在科威特人面前,绝对不要流露出任何这方面的意思。”高弦指出了什么叫信用,“科威特投资局收购英国石油公司的正治风险,高益可管不着,只要能帮助科威特投资局在收购英国石油公司失败后,经济方面仍有赚头,就尽职了。”
“是,是,言之有理。”尼尔·布殊连连点头,谁让你是我哥呢。
“科威特投资局财大气粗,你和科威特人处好关系后,游说他们加入抄底英国银行股票的计划,反正科威特投资局收购英国石油公司的胜算不大,那些一脚踩空的资金,总要有个去处。”高弦这时候透露出了自己如此部署的一个主要目的,“尼尔,我也不瞒你,香江那边的惠丰银行,和我有点矛盾,只能从外面有效地钳制它,比如,抢先占住其返乡的登陆点,让惠丰收购英国银行避不开我的话语权。”
尼尔·布殊挠了挠头,“看得出来,你对科威特人够义气,都考虑到科威特投资局收购英国石油公司失败后的止损了,可万一科威特人从那些英国银行股票里尝到了甜头,到时候不配合你的计划呢。”
“科威特人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位过路财神。”高弦笑得很是意味深长,“记住,尼尔,一定要把握好度,不倨傲的同时,还要让科威特人明白我们的能量,出大事的时候,可以向我们求助。”
“懂了。”尼尔·布殊拍着胸脯保证了一番后,主动定下了动身之期,“等我和家里人打过招呼后,马上就去伦敦。”
尼尔·布殊肯定要和老爹报告一下自己的去向,他的麻烦可不是只关乎自己,极可能影响到家族能否出一位米国总统,而高爵士顺便再见一下老布殊,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暂时离开米国,到英国呆一段时间,这个安排很好,很好。”老布殊彻底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神情也真正轻松了下来。
对于尼尔·布殊到了伦敦后的工作,高弦肯定要和老布殊做个说明,而且也没必要藏着掖着,就是带领一个特别团队,研究伦敦股市行情走势,争取抄底一家最有收购可能的英国四大银行的股票,以进入其董事会;同时顺便帮科威特投资局收购英国石油公司站站台。
老布殊相当欣慰,他叮嘱三儿子,到了伦敦,好好干,老爹我的招牌,可以适当地打一下。
高弦抽时间,亲自把尼尔·布殊送到了伦敦,第一时间联系到了科威特投资局,看看高益多尽心帮助你们,找来了什么背景的顾问。
科威特投资局这边法赫德等人,摸清了尼尔·布殊的来历后,喜出望外,高爵士太够意思了!




重生资本狂人 第0961章 财富五百强也是博弈的棋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
尼尔·布殊被安排到伦敦避风头,被科威特人奉若至宝,可谓皆大欢喜,在高弦眼里,甚至连几年后的“战争财”都有眉目了。
石油投资方面的事务,称得上布殊家族的老本行了,尼尔·布殊自带家学渊源光环,应付起来得心应手,而且在米国外面,偶尔打一下老爹的招牌,也没有压力。
从这个角度去审视,不难发现老布殊对高爵士此项安排的“稳妥”程度如何满意了,进而投桃报李地允许儿子运用他的影响力,
事实也是如此,尼尔·布殊的工作只要不和米国国内大笔资金产生直接责任关系,就没有丹佛西尔瓦多储蓄和贷款银行危机那样的江湖”险恶”,高爵士的量身定做,很是花心思。
要知道,现阶段华尔街处于所谓的空前繁荣期,诱使着资本玩家们进入以前相对严格监管下并未出现的崭新金融领域,连高爵士实际控制下的高益米国一系也不能免俗地参与“创新”,尤其急于回复元气的雷曼兄弟公司,而这里面是否过线的标准,就存在着博弈。
随便举个例子,高爵士把罗纳德·佩雷尔曼的业务需求介绍给了雷曼兄弟公司后,雷曼兄弟公司为其收购吉列公司计划打造了一个七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池,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包括垃圾债券、杠杆收购、绿票讹诈在内的,当前时髦的新颖资本运作手段,各种恩恩怨怨引发诉讼大战都不稀奇,江湖“险恶”莫过于此了,而谋求更上一层楼的老布殊,则倾向于广结善缘,努力争取任何一张选票后面的势力。
高弦支持罗纳德·佩雷尔曼这个活跃的资本玩家的动力,来自争夺因为博帕尔工业灾难而商誉暴跌、经营陷入困境的米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有价值资产。
在高弦的指点下,海湾西方公司把消费电子做为一个重要业务发展方向,计划收购米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旗下的永备电池公司,但捡漏的眼光别的精英肯定也不缺,像拉尔斯顿·普丽娜公司便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拉尔斯顿·普丽娜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米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老字号企业集团,长期在动物饲料、宠物食品、食品等领域深耕,别看不如时下个人电脑所代表的高科技行业时髦,但相当成功,财力雄厚,足以跻身于财富五百强,目前它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多元化经营扩张。
从横向对比来看,拉尔斯顿·普丽娜公司在多元化投资上的成功,有点类似时代传媒,董事会和管理层都非常精明,运用资本手段,整合资源很有经验,当前的收购或者大量持股目标,包括了永备电池公司、吉列公司等。
在这种情况下,高弦支持罗纳德·佩雷尔曼收购吉列公司的逻辑,就显而易见了。
对于拉尔斯顿·普丽娜公司的竞争,高弦还是挺重视的,因为稍微了解一些米国公司历史,便会知道,资本也会一步步地抱团,就像目前时代传媒和华纳的眉来眼去,拉尔斯顿·普丽娜公司对吉列公司确实很上心。
按照罗纳德·佩雷尔曼的说法,得到了吉列公司管理层的通知,拉尔斯顿·普丽娜公司计划购买吉列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这是什么意思呢?
罗纳德·佩雷尔曼对吉列公司发动狙击后,引发了一通是否存在内幕交易的诉讼,而在和对方的谈判当中,他报价三十八亿美元,以收购吉列公司百分之八十六点一的股份。
在这个大前提下,如果拉尔斯顿·普丽娜公司真的拿下了吉列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那吉列公司董事会就更加理直气壮地拒绝罗纳德·佩雷尔曼了,几乎可以让罗纳德·佩雷尔曼白忙乎一场,没准还搭进去各个环节的成本。
所以,罗纳德·佩雷尔曼有点纠结,要不就动用绿票讹诈的后备方案,把手上的吉列公司股票,让吉列公司溢价买去好了,估计可以净赚三千四百万美元。
1...311312313314315...3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