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裕廊工业园的飞速发展,使得星加坡正府在一九六八年,成立了裕廊管理局,管理星加坡内,所有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租赁等工作。

    由此可见,“裕廊”这个名字,基本上等于了星加坡工业园区的代名词。

    高弦一行人到了星加坡后,便是由裕廊管理局出面招待。

    经过不动神色地近距离观察,高弦确认了,裕廊工业园现在还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的阶段,而环宇电子的入驻,颇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架势。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新加坡在贷款方面的支持,以及李广耀这位总理亲自出面的热情。

    环宇电子生产基地的开工仪式,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头戏在李广耀主动摆出的饭局上,而贵客只有两位,一位是惠丰银行的二号人物沙雅,另一位就是高弦。

    李广耀和沙雅的话题不少,毕竟,惠丰银行的显赫地位,在那里摆着呢;至于和高弦的话题,则是从一句恭维开始的,“环宇电子的计算器产品,热销东南亚。高先生的经营眼光,真是让人钦佩啊。”

    高弦客套道:“我只是凑巧赶上了计算器市场的需求旺季。”

    李广耀有些好奇地问道:“接下来,环宇电子会把计算器生产线,移到星加坡么”

    “这要视计算器市场的发展而定。”高弦早有准备地回答道:“我预测,计算器的发展方向,是把所有的零部件,都缩印在一块小小的集成电路芯片上,甚至电源也只需一块同样小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而,计算器产品的尺寸,缩小到足以放进衬衫口袋里。”

    “如此一来,计算器产品就需要更强的工业体系做后盾了,必须能够同时兼顾到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优势的成本。”

    李广耀品出了高弦话里的潜台词,不由得失笑道:“原来,环宇电子的计算器生产线,能否过来,还要看星加坡的发展进步速度。”

    高弦也笑了,“总理先生,据我所知,米国那边的半导体行业,正处在民间资本积极涌入,呈现爆发式增长的阶段。”

    “如果星加坡正府肯出面,引入此类技术,那可就不仅仅是能够带动下两代计算器产品了。”

    “环宇电子便可以借助于这个工业体系,推出至少两大类畅销世界的全新电子产品。”

    李广耀顿时被勾起了兴趣,“多谢高先生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会尽快派专家,到米国考察半导体工业的发展现状。”

    见此情景,沙雅不禁有些纳闷,我怎么没看明白,李广耀就这么被高弦反过来说动了么

    ……

     




第0151章 去联邦调查局串门
    高弦这次到米国没多久,便发生了一件轰动国际舆论的重大事情。

    米国乒乓球协会的四位官员,和九位运动员,以及一小批米国新闻记者,途径香江,抵达中国首都,自此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以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进而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

    论轰动程度,形容“乒乓外交”举世瞩目,一点也不夸张,高弦便亲眼见证了米国各大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

    稍微想一下便会明白,当前现象其实很正常。毕竟,这是世界的两个“极”,出乎意料地进行的,历史性的接触。

    不知道是否和中国主题突然变热有关,原本打算第二天离开花生炖、去处理商业事务的高弦,意外地被尼克松邀请,多逗留两天。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高弦接连在白宫享用晚餐,然后陪着尼克松散十五分钟的步。

    对此,别说紧紧盯着白宫的媒体疑惑不解了,连白宫工作人员都非常纳闷。

    就这亲热劲儿,要不是早就知道白宫婚礼的新郎官是谁,外界都要怀疑,高弦是尼克松的女婿了。

    在白宫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罗纳德泽格勒给出的答案是,总统和高只是朋友间的闲聊。

    对于这个简单得有些任性的解释,媒体还真没有办法。

    要知道,尼克松那可是米国政坛大佬,仕途如同开挂一样,步入政坛的第一步就是加州联邦众议员,接着是加州联邦参议员,然后是艾森豪威尔时代的副总统。

    如果不是肯尼迪取巧地为米国大选引入电视辩论,凭借精心包装出来的颜值,讨得女性选民的欢心,打了显得有些“不修边幅”的尼克松一个措手不及,进而以微弱优势胜出,尼克松早就当完米国总统,呆在家里写回忆录了。

    因此,当尼克松摆出“朋友聊天你们也要八卦”的姿态后,记者们也就识趣地不再纠缠这个小问题了。

    高弦这位当事人,因为住在水门大厦的酒店里,所以也躲开了绝大部分媒体的骚扰。

    转过天来,高弦刚要出门,当面向陈香梅辞行,没想到来了两个西装革履的不速之客,“高,我们老板想要见见你,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一听这话,高弦没忍住,当场乐了。

    他心说,“尼玛,这可是花生炖,米国的正治中心;水门大厦更是住着众多花生炖正治精英,距离白宫不过几个街区的距离,结果你们突然跑过来,用帮派的口吻和我说话,未免也太滑稽了吧。”

    等收住笑容后,高弦好奇地问道:“你们老板是哪一位我认识么”

    “去了,你就知道了。”对方很没礼貌地回答道。

    高弦摇了摇头,淡淡地拒绝道:“我的日程很紧张,所以没有多余时间,和陌生人,在陌生地点,谈论陌生的话题。”

    这两个家伙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其中的高个子开口道:“你等等,我要向老板汇报一下。”

    高弦点了点头,拿起今天的《华尔街日报》,“我给你们最多十分钟在这里逗留的时间。”

    其实,高弦心里也挺好奇,到底是谁找自己。

    至于这两个突然冒出来的愣头青,高弦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初步确定,应该不是帮派分子,倒像是被训练得有些傻乎乎的某种公务员。

    这一期《华尔街日报》的国际金融市场分析版面,提到了西欧那边,货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的西德马克。

    简单来讲就是,包括西德在内的几个西欧国家,都发出抱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僵化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只要米国经济一疲软,自己就不得不出血,被动地为老大哥“买单”。

    可问题在于,米国这边也是各种对现实不满意。

    高弦看得嘴角一翘,布雷顿森林体系俨然成了一个零和游戏,难怪会被抛进历史的垃圾桶,

    也就是浏览完一个版面的功夫,那两个不请自来的家伙,再次现身道:“高,我们老板会在罗伯特肯尼迪司法部大楼见你。”

    颇感意外的高弦,追问道:“那你们的老板,到底是谁啊”

    这二位应该是刚才被训了,脸上透着淡淡地无奈,回答道:“高,我们不知道,老板是否愿意,我们对你说出他的名字;所以,你还是等着见面的时候,自己得到答案吧。”

    &n



第0152章 上了年纪的大人物
    胡佛拍了拍面前桌子上的文件,“那就先解释一下,最近你和总统一家,为什么走得那么近吧。”

    看着胡佛这个暗示意味很强的动作,艺高人胆大的高弦,心中不屑地一笑,“想蒙我省省吧!”

    “在我面前,联邦调查局也不是万能地无所不知。”

    “要知道,来到这个时代后,我自律地没有任何放纵,更谈不到暴露底细了。”

    “倒是你这么牛掰,我不得不反过来,怀疑你的底细呢。”

    心中念头电闪的高弦,直视着垂垂老矣的胡佛,缓缓地回答道:“对于一位商人来讲,能够有机会和米国总统一家打交道,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何况,我与总统的私下里闲聊,确实气氛愉快。”

    胡佛循循善诱地追问道:“最近两天,你每天都会陪总统散步,如你所愿地大有面子,那你们都谈了什么呢”

    “我不是已经说过了么,我们就是闲聊。”高弦耸了耸肩,“似乎,亚洲那边的话题,多一些。毕竟,我来自香江嘛。”

    胡佛直指核心道:“也包括中国的话题么”

    高弦听了之后,不由得心里嘀咕了一句,“果不其然。”

    当尼克松第一次成功访问中国后,米国出现了一个相当著名的正治譬喻——“nixon in ixoo a”,直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尼克松到中国”。

    人们用此来比喻,某位正治人物,凭借自己拥有广泛的支持和雄厚的正治资本,可以采取一般正治人物所不愿,或不敢采取的高风险、代价大的正治行动。

    说白了就是,别人都不行,只有尼克松这位从联邦众议员、联邦参议员、米国副总统,一路做到米国总统的米国政坛大佬,才能办得到。

    这个难度,别人不服也不行。

    想一想,中国崛起后,米国总统不靠谱想要改善米国和俄罗斯的关系,进而联俄制中,结果被米国国内的“通俄门”啪啪打脸,哪能比得上尼克松的举重若轻。

    因此,“尼克松到中国”这个正治譬喻的背后,牵扯了太多一言难尽的博弈。

    要知道,尼克松之所以成为米国政坛大佬,那是因为其一贯的强硬立场,赢得了米国右翼势力的强大支持。

    结果,现在出现了举世瞩目的“乒乓外交”事件。

    对正治敏感的人们,怎么可能不随之产生联想。

    此时,胡佛旁敲侧击高弦,未尝不是在调查尼克松。

    “不错。”高弦给了胡佛一个理所当然的回答,“关于中国的话题,还不少呢,比如历史、文化、瓷器、丝绸、美食……”

    胡佛毫不客气地截断了高弦的话头,“如果总统想要了解你说的这些,有更权威的渠道,完全没必要跟你浪费时间。”

    “或许,那些所谓的更权威的渠道,没让总统满意呗。”高弦笑道:“再说了,你没发现么,和我聊天,是一件充满趣味的事情。”

    胡佛古井不波的眼里,闪过一丝恼怒,“年轻人,你很难缠,始终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高弦收起笑容,认真地问道:“尊敬的局长先生,你到底是在怀疑总统,还是在怀疑我”

    “如果,联邦调查局怀疑我,那么,我或许应该让律师出面,才更稳妥。”

    “年轻人,不要急着把自己撇清得那么干净。在我的联邦调查局面前,你无所遁形。”胡佛一边说着,一边回手拿出一叠剪辑的报纸,甩了过来。

    高弦翻阅了一下,不由得心中一动,因为他发现,这些都是关于派拉蒙,以及电影《教父》拍摄遇挫的新闻。

    “联邦调查局果然神通广大,连娱乐新闻都整理得如此井井有条。”高弦随口打趣了一句。

    胡佛指着报纸说道:“年轻人,正面回答,在这些新闻当中,你做了什么”

    “我不明白局长先生的意思。”知道



第0153章 踩派拉蒙刹车成功
    本来打算离开花生炖的高弦,又一次多逗留了几天。因为,他被胡佛硬塞了几张卡片,出席了一些高规格的社交活动。

    由此,高弦隐隐地感觉到,自己在成为棋子的同时,也被当成“汉奸”潜力股培养了。

    好在,之前做的布局,并没有被耽误,甚至还颇为受益。

    比如,高弦很轻易地在一个社交场合,见到了派拉蒙影业母公司——海湾西方工业公司的老板,查尔斯布卢多恩,一个带着浓重德奥口音的奥地利移民。

    有必要指出一点,和另外一位著名的奥地利移民,健美冠军施瓦辛格一样,查尔斯布卢多恩这种德奥口音,是被嘲笑的对象,即使身为大富翁,也摆脱不了这个鄙视链。

    实际上,出席此类高级社交场合的高弦,也被放在了鄙视链上。

    在那些或好奇、或探究、或恭敬的笑脸下,免不了闪过“他是怎么混进来”的念头。

    当知道高弦的身份后,随手放下名片的查尔斯布卢多恩,恍然道:“你就是投资了不被看好的《比利杰克》,结果大赚了一笔的那个人。”

    高弦认真地纠正道:“准确地讲,包括我、汤姆劳克林、马龙白兰度等等,坚持到最后的人在内,都赚了一笔。”

    “好吧,你们的投资眼光,确实得到了证明。”查尔斯布卢多恩点了点头,“高还会投资电影么”

    “当然。”高弦顺势问道:“我听说,派拉蒙投资,弗朗西斯科波拉执导,马龙白兰度主演的那部电影《教父》,制作过程遇到了挫折,不得不暂时停止。”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查尔斯布卢多恩满脸晦气地说道:“要是彻底停止,我就省心了,至少那六百五十万美元的预算,能明确地省下来一部分;但现在的情况却是悬在半空中,每一天都在糊里糊涂地损失四万美元。”

    说到这里,查尔斯布卢多恩突然若有所悟,于是他失笑地摇了摇头,“高,你该不是想把自己的运气,再一次用到这部电影上吧”

    查尔斯布卢多恩脸上露出傲然之色,“派拉蒙可不是汤姆劳克林那种电影拍到一半,资金便没有着落的穷光蛋。”

    “明明被现实抽成了孙子,还在我面前装波伊。”高弦暗自冷笑一声后,若无其事地问道:“我知道,背靠海湾西方工业公司的派拉蒙,资金充裕得很,那为什么《教父》的拍摄工作,还是陷入了停滞”

    查尔斯布卢多恩郁闷地回答道:“你不知道,派拉蒙遇到的情况,远比报纸上报道的那些复杂。”

    事实上,当初高弦暗地里做出安排,买“软文”批评派拉蒙拍摄《教父》,是为黑手党歌功颂德的时候,也没预料到,派拉蒙会真的被拿捏住。

    黑帮电影在美国不算新生事物,本世纪初就出现了此类题材的作品。

    一九六八年的时候,派拉蒙制作了一部名为《枭城喋血》的黑帮电影,由著名的好莱坞男演员柯克道格拉斯担任主演,结果成了票房炸弹,吓得派拉蒙赶紧停止了其它同类型的电影拍摄计划。

    好莱坞的表面风光之下,其实就是如此围绕着资本的惊心动魄,尤其电影被电视挤得快要无路可走的大背景下,哪里禁得住票房炸弹的轰炸。

    不过,以罗伯特埃文斯为代表的派拉蒙高管,对此很不甘心,最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是,黑帮电影的故事,往往围绕着源于意大利的黑手党展开,因此,理应有意大利人的参与,才能打造出足以吸引观众的味道。
1...4243444546...3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