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恰巧,意大利裔米国作家马里奥普佐所写的犯罪《教父》,在一九六九年出版后,十分畅销。

    派拉蒙一下子就心动了,前前后后地花了大约八万美元,搞定了把改编成电影的版权。

    就这样,派拉蒙开始了新一轮从黑帮电影那里掘金的冒险。

    可惜的是,剧本搞得顺利,并不意味着导演人选也容易搞。

    一开始,派拉蒙钟意著名的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翁内,其连续三年,连拍三部“镖客系列”意大利式西部片,大受世界影迷欢迎。

    只是,赛尔乔莱翁内拒绝得非常干脆,他对这部歌颂黑手党的影片,没有兴趣。

    罗伯特埃文斯没办法,只好又点了一碗意大利面条——通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巴顿将军》,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的弗朗西斯科波拉。

    其实,弗朗西斯科波拉也害怕赞扬黑手党和暴力,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但因为身上背着四十万美元的债务,所以最后还是接下了这个活儿。

    接下来,主演的选择,也是波折不断。

    弗朗西斯科波拉强烈建议派拉蒙邀请马龙白兰度担任男主角,但派拉蒙不相信马龙白兰度这个票房毒药。

    最后,以马龙白兰度降低片酬、走试镜流程,以及全面配和拍摄等等妥协,为交换条件,《教父》的男主角,总算定了下来。

    如此一步一个踉跄,《教父》的拍摄,终于在今年三月二十九日开始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舆论对《教父》的批评之声,突然汇聚成一个巨浪,劈头盖脸地砸到了派拉蒙的脸上,

    舆论对电影《教父》的质疑之声,罗伯特埃文斯这帮人并不是不知道,但他们只以为,这种关注等于电影上映后的票房。

    毕竟,《教父》,还不是出版了,畅销了。

    可高弦暗地里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无形之间,符合了“熵”的概念。

    意大利裔米国移民有一个“老乡会”,名字叫做意大利米国民全联盟,其被勾出火后,对电影《教父》的反应最强烈,“尼玛,拍电影赚钱,没人拦着你们,可你们为什么要影射我们意大利人啊,搞得人人好像都是帮派人物,今后还怎么正常生活”

    弗朗西斯科波拉哪敢和自己族群的“老乡会”杠啊,直接认怂地让派拉蒙想办法灭火。

    罗伯特埃文斯出面妥协,谈下来的交换条件,暂时包括:电影《教父》里不会出现“黑手党”这个词;派拉蒙会从《教父》首映式票房里,拿出一部分钱,捐给意大利米国民全联盟,用以建设一家医院。

    这些围绕着电影《教父》发生的八卦,当然逃不过媒体的眼睛,被报道得底朝天,毫无秘密可言。

    查尔斯布卢多恩以为,高弦知道的信息,不外乎这些,进而,懒得理会这个“捡漏”成瘾的年轻人。

    说白了,不能在利益上各取所需,也就没有合作的基础,那还浪费吐沫,谈什么

    高弦仿佛没感觉到这些细节的变化,锲而不舍地继续问道:“那你就说说,报纸上没有报道的,派拉蒙所遇到的那些困难,或许,我能帮上忙呢”

    查尔斯布卢多恩终于有了站在鄙视链上端位置的机会,“联邦调查局过问了这件事,你能帮忙解决么”

    高弦假装天真道:“在米国这样一个尊重表达自由的国度,联邦调查局怎么会干涉一部电影的拍摄”

    查尔斯布卢多恩毫不掩饰脸上那种“你好傻好天真”的轻视神色,“只要胡佛愿意,没有什么地方他管不到!”

    “比如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华纳有一部名为《调查局故事》的电影,以及一部长期播映的衍生电视连续剧《联邦调查局》,都是胡佛亲自担任顾问,从而确保影片中对于联邦调查局的描写,比其它犯罪类作品更加正面。”

    “原来如此。”高弦受教地点了点头,“联邦调查局的麻烦,我应该可以解决。”

    一听这话,




第0154章 加英特尔油门还成功
    在很多商人眼里,电影就是一个工具,实用性超过了艺术性。

    现阶段的好莱坞,已经有米高梅、华纳、派拉蒙、联美四家大电影公司,被财团收购。

    其中,米高梅最惨,被科克?柯克里安各种变卖和抵押,以筹集资金,在拉斯维加斯开赌场;联美最没存在感,在财大气粗的泛美公司眼里,完全是个宣传工具;华纳和派拉蒙倒是留下了几分尊严。

    从殡葬业起家的史蒂夫罗斯,和从汽车配件起家的查尔斯布卢多恩,分别把华纳和派拉蒙,做为宣传工具的同时,也一本正经地当成多元化经营中的重要一环。

    由此,不难看出来,查尔斯布卢多恩对电影,可没有什么情怀可言。

    进而,当需要利益交换的时候,查尔斯布卢多恩便毫不犹豫地把电影拿来做为筹码,丝毫不顾忌,会对电影本身的艺术性,造成不利影响。

    高弦要求在《教父》里,给自己推荐的人,安排一个角色,查尔斯布卢多恩连细节都没问,就满口答应了。

    至于兑现承诺的困难,当然由手下们想办法解决了。

    属于被查尔斯布卢多恩破格提用到派拉蒙总裁位置的罗伯特埃文斯,早就摸透这位老板的脾气了。

    见查尔斯布卢多恩这里没有回转的余地,罗伯特埃文斯只能寄希望于,高弦也别这么难搞。

    于是,罗伯特埃文斯试探着问道:“高,你推荐的这位会功夫的华裔男演员,是哪一位”

    “布鲁斯李。”高弦随口答道:“据我所知,他和派拉蒙有过电视剧方面的合作。”

    罗伯特埃文斯恍然道:“我想起来了,就是最近红遍东南亚和东亚的那位功夫明星。据说,华纳也找过他了。”

    高弦点了点头,“既然你知道,那就再好不过了,省得我再介绍了。”

    罗伯特埃文斯和弗朗西斯科波拉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说道:“那么,高,请你尽快让布鲁斯李来见我们,好商量给他安排角色的事情。”

    “布鲁斯李会以最快的速度,从香江赶来。”高弦目光转向查尔斯布卢多恩,“我没有其它要求了。”

    查尔斯布卢多恩当即会意,大家都不是闲人,抓紧时间,该签合同就签合同,该出钱就出钱,然后各忙各的。

    《教父》的拍摄工作,因为停摆了一段时间,所以损失是免不了的。

    经过一番调整后,《教父》的拍摄预算,从原来的六百五十万美元,增加到了七百万美元,高弦投了一百万美元,分享百分之二十的收益。

    如果《教父》还拍续集的话,那高弦可以照此规则,继续参与。

    至于安排李晓龙演出的条件,则写在一个附件里。

    罗伯特埃文斯和弗朗西斯科波拉很快发现,高弦这个人真不好糊弄,但却比查尔斯布卢多恩容易伺候。

    从查尔斯布卢多恩对高弦的客气态度,不难看出,高弦是一位颇有背景的投资人,但相比于这种强势,高弦其实并没有咄咄逼人到,让派拉蒙这帮人喘不过气的程度。

    马里奥普佐这位《教父》的作者,也是电影《教父》的编剧,再加上已经拿过奥斯卡最佳编剧的弗朗西斯科波拉,给李晓龙增加一段合情合理的戏份,实



第0155章 风险投资界的同行是冤家
    一听高弦的条件,罗伯特诺伊斯便知道,自己被对方趁机掐住脖子了。

    不过,罗伯特诺伊斯并没有因此记恨高弦。

    毕竟,这是波诡云谲的商海,大家当然要为自己当初的决定负责。

    何况,高弦的举动,还算厚道的。

    仔细算下来,英特尔在忽视微处理器价值的错误上,只是净亏了十二万美元而已;另外的四十二万美元股票,高弦要出钱买的。

    简而言之,高弦开出来的条件,虽然让罗伯特诺伊斯肉痛,但并非不可接受,堪称掌握的度,非常到位。

    可有一样,问题一旦涉及到了股份,罗伯特诺伊斯便不能当场给出答复了。

    因为,虽然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是英特尔的创始人,但罗伯特诺伊斯只是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在英特尔创建过程中,出了二百三十万美元,占到出资比例绝对大头的风险投资家亚瑟洛克,才是英特尔的董事长。

    高弦想在英特尔ipo之前,拿到英特尔的股份,肯定要亚瑟洛克点头才行。

    所以,罗伯特诺伊斯请求高弦道:“高,我需要回去请示一下,你一定要在米国这边等我。”

    “我可以保持耐心地等你。”高弦点头回答,“对了,我把芯片的所有权利,卖回给英特尔后,对于英特尔的后续微处理器产品,我必须仍然享有优惠待遇。”

    “这个条件,我现在就可以同意。”虽然认识到微处理器的价值,但还没有把微处理器,和现阶段仍然没有影子的,面向大众的个人电脑,联系到一起的罗伯特诺伊斯,满口答应下来,并确认道:“高,你的要求只有这些了吧”

    高弦一边把罗伯特诺伊斯送到车上,一边笑道:“我是贪得无厌的刻薄之人么与英特尔的合作,我还是相当珍惜的,只有这些条件了。”

    罗伯特诺伊斯想想也对,高弦如果只是想要对英特尔敲骨吸髓,大赚一笔就走人的话,那他也没必要对英特尔的后续产品优惠条件,保持兴趣了。

    看着罗伯特诺伊斯的汽车离开后,高弦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见此情景,周文耀好奇地问道:“老板,你是对那套芯片,感觉可惜么”

    高弦摇了摇头,解释道:“德州仪器在鼓吹自己的四位微处理器tms 1000时,把计算器当成了第一应用场景,以他们见便宜就上的作风,恐怕,计算器市场的现有格局,要随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周文耀思索道:“老板的意思,德州仪器在向计算器厂商,销售自家微处理器产品的同时,也会自己制造计算器。”

    “卖微处理器赚的钱,未必有卖计算器赚的钱多,德州仪器怎么可能忍得住!”高弦哼了一声。

    要知道,在ibm个人电脑出现之前,德州仪器也曾经是个人电脑行业的重要厂商,只不过和人尽皆知的苹果电脑不同,其凭借cpu、存储器等重要部件都能自产的优势,产品主要走低价路线,进而导致,直接竞争对手是那些家庭电视游戏主机。

    直到一九八三年北美电子游戏市场崩溃,大亏特亏的德州仪器,才壮士断腕地退出个人电脑整机市场。

    而在亲自下场,制造个人电脑之前,德州仪器就在计算器行业,如此干过。

    相比之下,英特尔就要“厚道”许多,成立之初,便定下了规则,不进入和客户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领域。

    好在,高弦既然知道了这一点,那就不会吃亏;至于其它同行,只能默哀了。

    在等待罗伯特诺伊斯答复的这个空隙里,高弦梳理了一下米国这边的公司事务。

    要想富得快,多开公司多举债。

    截至目前为止,高弦已经在米国这边,先后成立了高益米国公司、环宇电子米国公司、尚华文化米国公司。

    虽然看起来,这些公司的名字,和香江那边的公司,存在着隶属关系,但实际上却是平行的。

    简而言之,高弦营造出了一副,发展势头红红火火的集团公司模样,相当唬人。

    也幸亏有这个气势,才能帮助高弦镇住接下来谈判的场子。

    原来,罗伯特诺伊斯再次前来拜访的时候,不是一个人,还有英特尔总裁戈登摩尔,和英特尔董事长亚瑟洛克,堪称高层全部出动了。

    瞧着罗伯特诺伊斯讪讪的样子,高弦便明白了,对方把自己的条件带回去后,被股东们“批”了。

    对此,高弦倒是能够理解。

    有一点必须指出,现阶段的英特尔,还不是那个称霸cpu市场的大哥;在同行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等面前,纯属小弟的角色。

    做为一家高科技创业公司,英特尔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由集成电路发明者罗伯特诺伊斯创办,进而融资过程还算顺利。

    即便如此,英特尔在一九六八年成立的时候,资本规模也就是不到三百万美元的样子。

    也正是因为如此,去年陷入经营困境的英特尔,对高弦接替退出的必兹康公司,投入研发芯片的六万美元,分外感激。

    现在,高弦要六十万美元的英特尔股票,肯定会明显触碰英特尔老股东们的利益。罗伯特诺伊斯搞不定,再正常不过了。

    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亚瑟洛克三人当中,亚瑟洛克脸色最为凝重。



第0156章 品牌价值噌噌地涨
    不管亚瑟洛克心里如何不乐意,对于半导体行业发展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微处理器,英特尔都要毫无选择地买回去。

    最终,英特尔以当初高弦出资六万美元的三倍价格,把那套芯片的全部权利买了回去;高弦额外掏了四十二万美元,总计六十万美元,获得了英特尔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英特尔在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微处理器后,马上包装了一下,命名为intel 4004,对外发布,和德州仪器的微处理器t

    intel 4004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诸如中断之类的周边配套芯片,相对齐全,进而功能更为强大。

    不过,四位微处理器再强,也蹦不上桌面。

    英特尔同时宣布,intel 4004的后续型号产品,八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已经开始研发了。

    高弦对此还是相当感兴趣的,在参观英特尔的时候,特意和开发团队内诸如费金等等的工程师,交流了一番,指出了intel 4004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八位微处理器的应用场景需求。

    这种从客户角度出发的诉求,不涉及技术具体实现,自然不会让工程师们产生指手画脚、横加干涉的负面情绪,反而感觉眼前豁然开朗,可谓言谈甚欢。

    高弦之所以如此卖力,当然是因为他知道,面向大众的个人电脑,将会由此具备可能实现的基础。

    而现阶段的英特尔,虽然和霸主之相,搭不上半毛钱的关系,但因为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自带光环,在业界相当有号召力,吸引了霍夫、费金等等天才工程师,进而有了设计和实现微处理器的实力。

    相比之下,拥有足够资源的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老牌公司,研发出微处理器,再正常不过了,可同时也极难找到钻空子的机会。
1...4344454647...3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