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小女当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暖金
“老姐姐可别笑话我了,我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能懂什么儿子女儿要上大学,我一个人在农村指着那几亩地,在交交公粮,勉强够吃,一年能吃上一顿肉就不错了。实在没法子,就听着了女儿的话,出来做个小生意,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我女儿是个有远见的,这些都是她想出来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现在开放了,国家支持,老妹子有这么好的儿女,以后就等着享福吧。”
“能让孩子不埋怨我就行,别的我也不图啥。”
“我们家老梅这次,估计要调到别的城市了,要不然我还真想和你们多走动走动。以后见面的机会少了”
“啥时候来这边了,到店里来,我给你们做我们南边的吃食”
“好呀”
临走的时候,梅琅军又给林宛放下了十块钱,林宛说什么也没收,上次的三十块钱,还有八毛钱没用完呢,林宛把着半个月送餐单子给了梅琅军,还另外还把八毛钱给了他。
梅琅军还真不差这些钱,看着林宛如此认真,还做了这么些准备,他好笑的笑了笑,餐单没有收,八毛钱倒是收下了。
林宛见此,慧心的笑了笑,梅琅军这样也算是对她们的信任。
哥哥返校后,医院里的送餐都是张书华在做,本来她力气也大,现在不用提早去收饭盒,张书华都是十一点来,两点下班,晚上五点来,7点下班。
天气慢慢凉爽,店里的人也多了起来。林宛每天忙活着店里,根本没有时间出去逛街。
&nbs
第六十七章:开新店
这一千多块钱,完全可以在市里面找个好的位置,在开一家。只是她不知道妈和哥会不会同意。
“在想什么愁眉苦脸的”梁红梅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初中的知识了,这些书都是林宛从废品站找来的。
在废品站里她不光找来了初中的书,还找了其他不少专业的书。
里面有几本金融管理的,她给了哥哥。还有几本设计方面的书,设计的是建筑,还有服装的。
建筑的她不感兴趣,倒是服装的没事儿的时候晚上陪着妈妈一起看看。偶尔感兴趣了还会画上几张上辈子见过,自己又喜欢的服装款式。
“妈,我在想,咱们现在有了钱,可以在开个饭店”
梁红梅一开口,林宛就知道没戏“还开妈觉得这一个就够了,养活你们兄妹俩还有余钱,妈不想在开饭店,你哥哥前几天不是给你找了许多高中的书吗,你赶紧复习复习,妈想着让你明年考大学。咱们家现在有钱了,能供的起你们两个”
“妈,大学我不想上,你一个人怎么能照顾了一个店除了上大学,我还是喜欢挣钱”林宛刚说一半,就看见妈张口要反驳,林宛根本不给她机会“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哥哥现在虽然花的钱不多,可保不准政策变的快,说不定明年学校开始收学费了呢,我听说大学的学费很高的,如果我真上了大学,咱们家只靠你开着小饭馆根本不维持不下去。”
“可妈不想让你有遗憾,妈知道,你的成绩比你哥还优秀,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小就考上了大学。你离家出走时,你们高中的班主任还特地来过咱们家,和妈妈说,不管家里有多穷,也要好好的供你上大学。连你的老师都怕妈重男轻女,怕耽误了你这个好苗子,最后还是没让你上成,妈心里一直愧歉你”
“妈,你做的很好,我也没有怪过你,也没有怪过哥哥,不管上与不上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妈以后可别这样想了,我听说现在有成人大学,就是夜大,等过个几年,哥哥毕业了。我在去上个成人大学。白天照样上班做生意,只有晚上上课就行了,两不耽误。”
&
第六十八章:找房子,靠山
“不过咱们的钱有限,我不知道去市里租个大房子要花多少钱。”这是林宛最担心的
这个时候的火锅可没有电磁炉,燃气也很难找到,所以只能有煤炭炉子。还好这边最不缺的就是煤炭炉子。
但是中间有个洞的煤炭炉子可不常见。到时候炉子桌子都要定做。
林宛和哥哥商量好后,就在店里又做起了活动,她现在需要钱。
虽说有了餐车,可顶不住别人模仿呀。现在附近的餐馆也都开始模仿了起来。
模仿林宛还是不怕的,她了解几家做的饭菜,味道比不上她们家的。
上个星期,林宛中午的时候又加了道新菜单,就是卤面。
中午吃卤面的人也很多。几家竞争下来,都比不上她们家。
空挡的时候,林宛在市场上买了许多大料,和辣椒粉。回到家里,把自己记忆力知道的火锅底料写了出来。
晚上的时候,等妈妈炸好一天剩下来的肉,林宛就开始用锅熬底料。
这几天晚上,林宛都不让梁红梅在店里吃饭,在店里带来菜回来,用自己做的底料吃火锅。
一连着吃了半个月的火锅,林宛才把心仪的底料配好。清汤的和香辣的
林宛店里热火朝天的忙活了半个月后,林应辉那边已经找到了新的地方。
林宛和林应辉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匆的去了新店。梁红梅看着儿子女儿神神秘秘的,以为孩子大了,有什么事情不方便让她知道,也没多问。
女儿整天忙活在店里,难道出去一趟,她更不能说什么了。
“这边四周有两个厂子,一个钢铁厂,一个是食品厂,两个厂子中间就是他们的住宅区,对面也是个住宅区,不过这边的都是政府部门的。”林应辉一到这边就和小妹说着附近的情况
&nbs
第六十九章:妈妈生气
政策变了以后,他们就想着租出去。牌子挂了半年,也没见有什么动静
一层一百多平米,一楼最里面又侧是个厨房,厨房很大,林宛心下很满意。后面还有个五六十平方,不大的小院,这个地方应该有一段没有来人了,后院杂草丛生。二楼是五间卧室,中间一个走廊。房间里应该住过人,里面墙上很脏。
这样的房子确实不好租,一般做生意的,都不需要那么多房间
林宛看了看下面,又看了看上面,觉得还行。
“哥,这里原来是做什么的”
“听他们说,原来是一个政府里的官的亲戚,住了一段时间,通过关系没收房租,后来那个官犯了事儿这边就收回来了。房租我问了,一个月五十”林应辉说到房租的时候,皱了皱眉
林宛到没觉不妥,他们现在租的地方还三十呢,这里楼上楼下二百多平米还带个小院,五十不算贵,只要有生意,不怕房租贵。
“哥,他们说怎么交房租了没有”
“说是一次交半年还要压一个月的,也可以一次交三个月的,不过房租一个月多五块钱”
林宛一听,皱起了眉头,在外面做餐饮的,向来房租和装修都是大头,这些她也知道。
林宛大致算了算,他们钱不多,只能按三个月的来交,虽然交三个月一个月多了五块钱的租金,可这样能保证他们资金流通。
两个人大致商量了一下,去了管理处把租房合同签了。最后趁人不注意的时候,给了负责的那个工作人员递了两包烟,把日期往后写写,这样他们有时间装修房子。
工作人员有了好处还是很高兴的,拍着胸脯保证,生意尽管干,政府的房子,没人敢惹事。
有了这句话,林宛放心了不少。
回去的路上,兄妹俩商量了下火锅店的名字。就叫蜀香阁火锅。
两人租了房子就开发分工,林应辉跑去市场买了几桶的白漆,自己一个人在店里开始刷漆。
地板倒是不用怎么动,铺的本来就是瓷砖。
院子原来做面粉生意的,厨房倒也干净。
林宛回到店里后,就拉着张书华在
第七十章:筹备
“妈,您别哭呀,我们错了还不行吗”林应辉毕竟长大了,也不好上前,林宛倒是带着哭腔脱了鞋子上了床,从后面搂着梁红梅
林应辉见此赶紧扭过去坐在床前,也没出去
“明知道我会生气,还做,你们不是翅膀硬了是什么”
“我和哥哥只是想多挣些钱,让你过上好日子。”
“我不需要”
“我不想妈妈在回到老家受别人的指指点点,不想让他们看不起咱们。妈妈学知识难道不是为了这个”
“妈不求多富裕,现在这样妈已经很满足了。你们倒是好,做生意挣钱,不用让人家看不起。你们还是太小,不知道老一辈的心里,在我们这一代,骨子里还是老思想的,你就是挣再多的钱,他们该戳你脊梁骨还是戳你脊梁骨,我不是怕你们赔钱,妈受指点一辈子,不想在让我的孩子受别人指点。”
“咱们出来快半年了,妈觉得在城市里有人背地里指点过咱们么”
“城市是城市,终究不是我们的家,等老了妈总是要回去的”
“既然出来了,就没有想过要回家,我和妹妹一定会活出个样儿来,妈也是。爸这么多年没回来,妈就不想知道他现在在哪儿有没有在娶,是否把我们忘了如果有一天遇到了,妈就不想让他看看,咱们没有他,照样能活好。”
林应辉的话让梁红梅身子一顿,搂着她的林宛明显感觉到了
“妈,咱们得活出个样儿来,或许会有那么一天,走在大街上你见到了林国之,妈想让他看到你落魄的一面,还是风光的一面”
兄妹俩的话音落了许久,床里侧的梁红梅才幽幽的叹了口气,淡淡的道了一句“随你们吧。我守着砂锅店”
林宛和林应辉对视了一眼,知道妈妈这是不反对了,可他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这一晚,格外的安静。…。
这一夜,林宛几乎没怎么睡,满脑子想着新门面的事,林宛决定不能就这样随随便便的就开张了,一定要做高档一点儿才行。
第二天一早,林宛把
第七十一章:筹备二
晚上林宛回到家后,林应辉已经在家了,说装修工人已经找到了,三个人。
“谈好价钱了吗”
“谈好了,五天一共四十。材料我们出”
“行,今天我把图画出来,明天我跟着你一起去,这边已经安排好了”
“行”
兄妹两个在屋里商量着店铺的事儿,梁红梅炸好明天要卖的吃食,也跟着坐在一旁看着
第二天一大早,林应辉去学校请了几天的假,然后去郊区订了几千块儿的青砖,窑厂里卖的太贵了,林应辉跑到一个已经建完的厂区里,找了负责任人买了人家剩下的砖。新砖需要五十多块钱,旧砖只要了二十多块钱
林宛这是去了木匠家里,这个木匠大叔也是个人才,自己经常接一些小活儿,弄了个小作坊,带了两三个徒弟,林宛把手里的圆桌图给了木匠大叔,让他帮忙做了二十三张桌子椅子
桌子不大,圆形的,中间又个洞,以后留着放火炉的,桌子的两侧是可以折叠的,人少的时候可以放下,人多的时候直接拉开就行了。
林宛和这位大叔讲的时候,木匠大叔眼镜直发光,这个可是好东西,现在的市民家里住房条件差,但是人口多呀,吃饭的时候一张小桌子不够用,要是弄个大桌子家了又放不下。
不少人为了这事找他呢。
现在这样的正是光大群众需要的。
“闺女呀,你这图纸我以后能不能用”
林宛正给他介绍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句,林宛没明白过来,愣了片刻,木匠大叔以为她不同意。又赶紧道“小闺女放心,我不白用你的设计图,你做的这二十多张桌子我不收你钱,二十多张桌子,做下来一套要八块钱呢,这要是这种桌子废料,闺女要求也高,还要上料。费工费料。更何况闺女
第七十二章:招人
看来木匠大叔没少做这样的事儿。
不管怎么说,林宛今天特别高兴,本来还在为资金不够烦恼呢,没想到来订个桌椅不要钱不说,还挣了一百。
林宛直接拿着一百多块钱,去了当初卖炉子的那家。
按照自己的尺寸订了二十八个炉子。
一个炉子五块,算下来今天她只出了四十块钱才就把座椅炉子都搞定了。
办完这些,林宛找了个饭馆简单的吃了中午饭,又去把招牌订了下。店里这边一下午已经垒了三个墙垛了。照这样,没几天就完成了。
林应辉和林宛一直在火锅店里忙活了十几天,才算有个样子。
大厅里,一进门分成竖着三排,挨着墙的两边的桌椅中间都有个半人高的墙隔开。中间一排没有墙垛。这样闲的空旷一些
厅里的墙上,林宛发挥了下自己的画工,在上面画了些火锅的起源和好处,还有大婶端着一簸箕的辣椒。很是生动,让人一进来眼前一亮。
要知道,现在这个年代还真没有人这样设计过饭店。
在未来很常见,林宛就是喜欢这样的风格。
厨房靠墙的是前台,放了张桌子。
后面的小院,林宛靠着后面那堵墙,用砖垒了两间小包房。
剩下的空间,林宛种上了花草。
上下两层一共七个包间,林宛都给他们起了名字,下面两间吉祥阁和如意阁,上面五间分别是福禄阁、功成阁、亨通阁、祥瑞阁、喜庆阁
等着座椅都摆好后,林宛又在店前面贴了个招聘启事。
招聘的事儿就交给了哥哥,她去附近的菜市场转了转。
到了菜市场,林宛才发现,这个菜市场她很熟悉,上一世她经常来这里买菜,说来也巧,这个地方离韩亦家很近,几百米的距离。
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市场,林宛心里一喜,不知上天是不是在帮她,让她离韩亦又近了。
上辈子她虽然做饭不多,但是在这边她还是知道谁家实惠,谁家的称不够数的。
猜你喜欢